高填路堤下沉
一、定义
⑴路基分层:上路床指0~30cm高度范围;
下路床指30~80cm高度范围;
上路堤指80~150cm高度范围;
下路堤指上路堤以下部分。
⑵高填方:土石质填料边坡高度大于20m;
砂、砾填料边坡高度大于12m;
水稻田或长年积水地带,细粒土填筑路堤高度大于6m。⑶其它:填方高度小于1m为低路堤,其余为一般路堤。
二、高填路堤一般病害:
⑴路基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又分堤身下沉和地基下陷。
⑵路基纵、横向开裂。
1
⑶路基滑动或边坡滑坍。
三、路堤基底处理:
⑴基底为耕地或土质松散时,压实度不小于85%。
⑵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压实度不小于路床标准。⑶基底松散层厚度大于30cm时,要分层压实。
四、路基土处理:
⑴细粒土作填料,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要采取晾晒或掺石灰、固化材料等处理。
⑵一般粘性土采用石灰或石灰、粉煤灰处理,粗粒土掺加3%~5%水泥处理。
五、高填路堤施工
⑴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挖结合部位或分层接茬处留台阶。虚铺厚度小于30cm,填土、压实的施工宽度大于设计宽度,受水淹的部分要填水稳性好的材料。
⑵不同性质的土要分别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小于50cm。
⑶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填在上层,强度小的填在下层。
六、路基压实
2
⑴根据土质及场地情况选择最有利的机械设备。
⑵压路机先慢后快,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压,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碾压。
⑶横向接头一般重叠40~50cm,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
⑷前后相邻区段,纵向重叠1~1.5m。
⑸采用夯锤压实时,夯位要密集紧靠,间隙不大于15cm。
七、处理技术
⑴换土复填法:挖补面积要大于缺陷面积,由下往上逐层填筑,压实度高于原地基压实度1~2个百分点。
⑵固化剂法:固体处理用于表层或浅层土,液体处理用于深层土的固结(采用注入法)。
⑶粉喷桩:控制桩距、桩位、逐桩喷粉量和桩长。
⑷灌浆法:碎石路基用渗入式,压力0.5~1.5Mpa,浆液比1:1;粘性土路基用劈裂法,压力1.0~4.0Mpa。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