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完整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3、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B. C. D.
4、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5、“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6、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1 / 10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7、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2 / 10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2、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
B.Al
C.O
D.Fe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 10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5、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6、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17、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9a
B.1﹣8a
C.12a
D.8a
18、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 / 10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20、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ē]、氘[dāo]、氚[chuā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 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 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三个氩原子_____。②两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③碳酸根离子_____。④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①Al3+中“3+”表示_____。②NO2中“2”表示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
3、现有①水 ②铁 ③高锰酸钾 ④医用75%的酒精 ⑤湖水 ⑥过氧化氢 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5 / 10
1、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图1),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a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装置___________(填“A”、“B”或“C”)来制取,在加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实验时还需补充一种用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写出将该气体通入D装置时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
(4)若进行如图2的实验改进,底部刺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以浸 入或者离开白醋,它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____(填“A”、“B”或“C”)装置。图2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选用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
2、南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做了提纯NaCl的如下实验.
6 / 10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中的(填序号)_____. (2)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如图A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应停止加热.
(4)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_____.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把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天平上称量时,有较多固体粘在了蒸发皿上 D溶解11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5)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g,不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_____.
A量筒 B天平 C烧杯 D漏斗 E蒸发皿 F玻璃棒 G酒精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它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方案,取100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
⑴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⑵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 。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 g 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多少g。 (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7 / 10
七、 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Zn(NO3)2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
8 / 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D 3、C 4、A 5、B 6、B 7、C 8、A 9、A 10、C 11、D 12、B 13、C 14、B 15、D 16、B 17、A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3ArCO32-2SO3O2 一个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磷矿粉 碳酸氢铵 熟石灰[Ca(OH)2] 固体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另一个是硫酸钾[或硝酸银(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
9 / 10
化铵,另一个是硫酸钾;或氯化钡(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另一个是氯化铵]
3、④⑤ ①②③⑥ ② ①③⑥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长颈漏斗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b 澄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锌粒和稀硫酸
2、C、B、A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较多固体 BCD DEG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3.2g,(2)14.94g 2、14.2g;7.45%;12.6%
七、 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 1、B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