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3 认识平行线 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3 认识平行线 说课稿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小学-数学-打印版

认识平行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平行线》,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认识平行线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六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相交的概念问题及“做平行线”的问题。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数学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特性打下基础。教材通过一组图片联系生活情景,抽象出平行、垂直和相交的两条直线,引出相交和不相交的概念,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平行线,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探索画一组平行线的方法,学会画平行线。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 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的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难点:能借助工具做一组平行线以及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教具:课件、长方体、直尺和三角尺。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情境、实践探索与合作等要素,我形成了本课的教学策略。运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回归生活,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学习生活化;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初步认识。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相交与不相交

1 -打印版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打印版

1、课件出示路灯、铁轨、高压电线杆三幅图,然后这样导入:同学们,这些图画里的你们都认识吗?老师告诉大家,这里面蕴藏着数学知识,你们想知道吗?那么就跟老师一起来研究吧!

2、认识相交与不相交。

让学生观察并想想哪些可以看作直的线,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展示,抽象出三组直线。观察三组直线,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并让学生进行分类,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第一组和第三组直线相交,第二组直线不相交的位置关系。在这里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类,然后我重点讲解第三组直线,表面上是不相交的,但根据直线无限长的特点它们最终还是相交的。

3、提问:通过这三组直线,你能知道两条直线的关系是什么吗?在学生的回答中得出两条直线的关系有相交与不相交,板书

(两条直线的关系:相交与不相交)。

(二)观察思考,认识平行 1、初步认识平行

课件出示三组直线中的第二组,提问:这两条直线不相交,那么它们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初步认识互相平行,知道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寻找平行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互相平行的例子,在这里我会举出一个反例,让学生观察天花板上的一条直线和地板上的一条直线互相平行吗?然后解释它们虽然不相交,但也不平行,因为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强调了平行线概念中“同一平面”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概念,我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在这里补充一题,出示一个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的两条直线,来加深学生对同一平面内的理解。

(三)自主探索,画平行线

画平行线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4环节。 1、探索画平行线

提问:你能利用身边的工具和材料画出一组平行线吗?让学生尝试画一画,展示所画的一组平行线,交流自己是怎样画出来的。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使学生的个体经验

2 -打印版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打印版

在交流与共享中得以丰富。

2、教学平行线的画法

让学生看教科书93页上是怎样画平行线的,照着画一画,并交流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课件展示画平行线的方法,我在黑板上示范画法,引导学生概括提炼方法:一画、二靠、三移、四画。追问:为什么这样画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三角尺沿直尺的边平移,沿三角尺同一边所画出的两条直线不会相交) 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激发学生获得体验和感受,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在教科书上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然后交流是怎么画的。小结: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把三角尺的一条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利用直尺把三角尺平移,然后沿三角尺的那一条边再画直线。这样,两条直线就平行了。

4、练习

练一练第2题,巩固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平行和相交有了怎样的认识,并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和相交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播放《世界著名建筑》的动画,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平行与相交的美,注重知识的作用,让学生带着初步形成的数学概念去观察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教材根据现实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

一、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王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

3 -打印版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打印版

物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一开始给学生呈现生活化的校园照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通过画面欣赏、分类辨析、勾画特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身边的平行线、生活中的平行线,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有用的数学,在学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做中学数学

“做中学”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思考、做中质疑、做中学习、做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让学生亲历创造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平行线的特点,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使亲身体验创造过程,在“做”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本节课我在组织学生画平行线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允许学生充分思考甚至想象。允许学生有错、走弯路,这样学生才能有真切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

4 -打印版 小学-数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