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练习题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练习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练习题

1.首届世界信息社会日是哪一天?

首届世界信息社会日——2006年5月17日 第一届世界电信日哪一天 1969年5月17日 “第38届世界电信日暨首届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是“让全球收集更安稳”和“阳光绿色收集工程”,凸起倡导收集文明和净化收集情形。2.信息社会的技巧定义强调的是什么?这种不雅点强调了技巧是推动社会的重要动力。 信息社会的职称定义的重点是什么?信息社会的职业化定义把重点放在职业的变迁上。 3.3C社会的3C是指什么?“3C”社会(通信化、运算机化和主动操纵化)

3A社会的3A是指什么?“3A”社会(工厂主动化、办公室主动化、家庭主动化) 4A社会的4A是指什么?“4A”社会(“3A”加农业主动化)

8C框架8C是指什么?所有的参数都以英语字母C开首,即互连(connectivity)、内容(content)、社区(community)、商务(commerce)、文化(culture)、容量(capacity)、合作(cooperation)和本钱(capital)

4.工业社会中传统的文化差不多是什么?全然的读、写、算的才能(“读、写、算”) 信息社会的文化差不多是什么?除了具备全然的读、写、算的才能以外,还应当具备信息素养。(“读、写、算、信息”)

5.我国现行教诲体系由哪几个互相接洽的板块构成?

四大年夜板块:一、差不多教诲 二、职业技巧教诲 三、高等教诲 四、成人教诲 6.信息技巧对传统教诲轨制的冲击重要表示在哪些方面?

三个方面:1.人们对黉舍概念的改变: 学生进修的时刻和空间由黉舍转移到家庭或工作场合,这一转移将使中小学教诲打破时空范畴的限制,产生开放性的中小学长途教诲模式,分布于不合处所的学生和教师能够同时坐在“虚拟教室”中进行进修、评论辩论,这一变更将打破“黉舍中间”或“教室中间”。2. 信息社会的教诲将是一个“人选择教诲”的社会:借助于电脑、多媒体、收集等信息技巧的前提,个别化教授教化模式、小组协作进修模式、长途及时交互的多媒体教授教化、在线进修、在线评论辩论等等,就有了实现的可能。3. 信息技巧将“教师为中间”改变为“学生为中间 ”,使得学生的进修加倍主动、积极。

7.什么是“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现代信息技巧范畴中存在的庞大年夜落差的社会现象。广义来说,“数字鸿沟”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汗青、文化、教诲等诸多身分的国际社会问题,而绝非只是教诲问题。 关于我国的教诲事业,“数字鸿沟”集中表现在什么方面?“数字鸿沟”集中表现为教诲信息化成长的不均衡。

8.信息化对教诲的负面阻碍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信息技巧的成长,增长了青青年自我封闭的趋势,阻碍他们融入社会生活。作为新教诲教授教化手段,弗成能达到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换、教师人格力量的直截了当感染和榜样行动的直截了当阻碍的教诲程度。学生过分流连电脑,缺乏社会上的人际交换,晦气于他们完美人格。学生过分流连电脑,可能会削减户外活动,导致身材本质降低,还有可能受到网上垃圾这些消极信息的腐化。

2.使人们产生误会,认为多媒体教授教化和收集教授教化确实是教授教化的全部,从而否定了传统教室教授教化和传统电教手段。

9.运算机关心教诲重要有哪两种情势?运算机关心教授教化(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和运算机治理教授教化(Computer Managed Instruction,简称CMI)。

运算机关心教诲的意义重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降低教诲成本

2.制造比较幻想的教授教化情形 3.供给丰富的教授教化活动模式

10.从技巧上看,教诲信息化的全然特点有哪些?数字化、收集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信息化教诲具有哪些明显特点?(1)教材多媒体化(2)资本全球化(3)教授教化个性化(4)进修自立化(5)活动合作化(6)治理主动化(7)情形虚拟化 第2章 信息技巧教诲概述

1.什么是信息技巧?信息技巧是指重要用于治理和处理信息所采取的各类技巧的总称 一样说来,信息技巧的分类体系包含哪三个全然的层次?

2.我们能够从哪三个角度熟悉信息技巧教诲的常识构造并设计信息技巧课程的教授教化? 3.信息技巧教诲起步最早的国度是哪一个?最早来源于美国 被大年夜家所承认的运算机关心教授教化的开端是哪一年?1958

4.最早提出信息素养的是谁?(包含国籍、人名全称和时刻)

美国信息家当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

5.1998年美国藏书楼协会和美国教诲传播与技巧协定出版的《信息才能:创建进修的伙伴》 一书中所指出的学生进修的九大年夜信息素养标准分为哪几个方面进行表述? 信息素养、自力进修和社会义务 个中信息素养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或许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守信息。 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或许闇练地、批驳性地评判信息。 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或许精确地、制造性地应用信息。

6.我国信息技巧教诲成长第一时期及这一时代与信息技巧教授教化相干的重要事宜的重要内容。 主题提示:(1)时刻与成长特点;(1982—1990)重点实验,初见成效

(2)瑞士洛桑会议;1981年教诲部派代表团参加了由结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信息处理结合会在瑞士洛桑举办的第三届世界运算机教诲应用会议,明白得了其他国度关于信息技巧教诲的看重情形和一些学术不雅点(3)运算机教诲实验工作;教诲部于1982年决定在清华大年夜学、北京大年夜学、北京师范大年夜学、复旦大年夜学和华东师范大年夜学5所大年夜学的从属中学(高中)进行中学运算机教诲实验工作,在大年夜学的赞助下开设运算机选修课,由大年夜学供给师资和设备,开端了我国中小学运算机教诲的过程。

(4)法度榜样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法度榜样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 The Second Literacy)”是前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伊尔消夫(A.P. Ershov)在1981年瑞士洛桑举办的世界运算机教诲应用会议上所作的大年夜会主题申报的标题(5)第一个实验性纲领;1983年,当时的教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运算机教诲实验工作会议”, 在总结试点黉舍体会的差不多上,产生了一个以法度榜样设计为为的实验性大年夜纲——《中学电子运算机选修课指导纲领(试行)》,于1984年揭橥。大年夜纲规定了响应的教授教化目标

(6)84年大年夜纲的教授教化目标。

1.初步明白得运算机的全然工作道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阻碍;

2.操纵全然的BASIC说话并初步具备读、写法度榜样和上机调试的才能; 3.慢慢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7.我国信息技巧教诲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的时刻及成长特点。 第二时期(1991—1999):总结体会,慢慢成长 第三时期(2000—现在):制造前提,加快成长

8.1994年10月揭橥的《中小学运算机课程指导纲领(试行)》中规定的中小学运算机课程内容包含哪5个模块?模块一:运算机的差不多常识。模块二:运算机的全然操作与应用。模块三:运算机的几个常用软件介绍。模块四:法度榜样设计说话。模块五:运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阻碍。

9.1997年10月,原国度教委揭橥的第四个课程指导纲领——《中小学运算机课程指导纲领(修订稿)》重要有哪几个模块?在哪些年级开课?中学运算机课程的教授教化内容分为全然模块、举荐起首选学的全然选学模块与依照前提能够进一步选学的选学模块三类 开课年级从高中到初中,一向到小学

10.2000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巧教诲工作会议”。这

次会议之后下发了哪些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巧教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巧课程指导纲领(试行)》三个重要文件

这些文件的重要内容是什么?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运算机课”改成定位加倍精确、内涵更为宽泛的“信息技巧课程”;确信了其必须在1年、5年、10年的一准时刻内分别在全国高中、初中与小学广泛开设的必修课的地位;确信了中小学信息技巧课程含有信息素养的目标要求;决定从2001年开端,用5—10年的时刻,在中小学(包含中等职业技巧黉舍)普及信息技巧教诲,周全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刻,使全国90%阁下的自力建制的中小黉舍能够或许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诲卫星宽带网连通。

11.《通俗高中信息技巧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什么时刻经由过程审议的,什么时刻正式下发的?于2003年1月6日经由过程教诲部审议,并于3月31日发步

重要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性质、课程的全然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案例。包含哪些模块?“算法与法度榜样设计”、“多媒体技巧应用”、“收集技巧应用”、“数据治理技巧”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 学分如何规定?每个模块2学分(每学分18学时)。

第3章 高中信息技巧课程的性质、理念、构造及内容选择

1.课程在黉舍教诲中有哪些感化?

1.课程是黉舍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示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诲活动的全然依照3.课程是学生汲取常识的重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周全成长起着决定感化5.课程是评估教授教化质量的重要依照和标准

2.制约课程的重要身分有哪些?

重要有以下三个身分: 1.社会需求,如社会经济扶植与成长,各职业就业的需求等;

2.学生成长,即学生必定年纪时期身心成长规律,如学生心理成长的先后次序,不均衡特点,差别特点等的规律;

3.学科体系,即各学科的逻辑体系,包含学科自身常识,概念构造及逻辑。 3.课程论的重要流派有哪些?每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1.学科中间课程论 代表人物有斯宾塞、赫尔巴特等。

2.儿童中间课程论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发蒙思惟家卢梭、美国教诲家杜威等 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之一是布拉梅尔德( H. Brameld ) 4.我国差不多教诲课程改革于哪一年启动?1999年正式启动

此次课改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几回?此次课改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

此次课改的全然义务是什么?周全贯彻党的教诲方针,调剂和改革差不多教诲的课程体系、构造、内容,构建相符本质教诲要求的新的差不多教诲课程体系。 5.第八次课改的三级课程治理是指哪三级?国度、处所、黉舍三级

在课程治理权限上如何规定的?中心对必修课程和限制性选修课程的设置(包含科目和总课时)及其标准,仍要同一治理,但与此同时,又给处所和黉舍留有充分余地,以便他们随机应变、因校制宜,弹性处理。处所(指省级)教诲行政部分有权遵守国度颁布的课程筹划,制订本地的中小学课程筹划,有权对随便率性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提出实施筹划。至于各类课程的具体安排,则黉舍有权依照中心和省级教诲行政部分课程筹划的规定,从实际动身生发火出决定,大年夜力开创校本课程。

6.关于课程的构成要因可从哪几个视角推敲?学生成长、社会需乞降学科体系三个视角 7.制订通俗高中课程标准的原则是什么?通俗高中教诲要为学生具备进入进修化社会所必须的各类才能打差不多;为学生进一步接收高等教诲打差不多;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须要的生计才能、实践才能和制造才能打差不多。

8.“教授教化大年夜纲”与“课程标准”比拟“教授教化大年夜纲”重要存在哪些弊病?从目标上,只规定了常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年夜多半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授教化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用“课程标准”代替“教授教化大年夜纲”主假如出于如何的推敲? 第一, 课程价值趋势从精英教诲转向大年夜众教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本质的周全进步。

第三,从只存眷教师教授教化转向存眷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课程治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9.《通俗高中信息技巧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性质、课程全然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学业的认定、若何?

一、课程性质

重要表示在三个方面:(1)差不多性;(2)综合性;(3)人文性。 二、课程的全然理念

包含:

1.晋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平易近; 2.营造优胜的信息情形,打造毕生进修的平台; 3.通知全部学生,扶植有特点的信息技巧课程;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应用信息技巧进行立异实践; 5.重视交换与合作,合营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三、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信息技巧课程的设计表现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信息技巧应用才能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 第二,相符学生身心成长需求的课程内容;

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周全成长与个性成长的课程构造情势。

2.关于学业的认定

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卒业资格的最低要求。

课程的总目标及其所包含的三个方面是什么?总目标是晋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有哪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哪些主题?

1.信息技巧差不多(必修)

本模块由4个主题构成:①信息猎取;②信息加工与表达;③信息资本治理;④信息技巧与社会。

2.算法与法度榜样设计(选修一)

本模块由3个主题构成:①运算机解决问题的全然过程;②法度榜样设计说话初步;③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3.多媒体技巧应用(选修二)

本模块由3个主题构成:①多媒体技巧与社会生活;②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③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换。

4.收集技巧应用(选修三)

本模块由3个主题构成:①因特网应用;②收集技巧差不多;③网站设计与评判。 5.数据治理技巧(选修四)

本模块由3个主题构成:①数据治理全然常识;②数据库的建立、应用与爱护;③数据库应用体系。

6.人工智能初步(选修五)

本模块由3个主题构成:①常识及其表达;②推理与专家体系;③人工智能说话与问题求解。

10. 简述信息技巧课程教材的编排策略。 第4章 信息技巧教授教化研究

1.什么是广义教授教化论?什么是狭义教授教化论?

从广义上讲,教授教化是指教诲者指导进修者所进行的一切有目标的进修活动。从狭义上讲,教授教化特指在黉舍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一切进修活动。个中教师有目标地进行教,以引导学生进修常识,形成技能、立场和才能,身心获得成长。

2.试述“教师教诲”与“师范教诲”的关系。

“师范教诲”轻易被误会为仅是对教师的职前培养。现在的“教师教诲”确实是在毕生教诲思惟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合时期,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全盘推敲,整体设计,表现了对教师的教诲是连续性的,可成长的,一体化的。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所指的人的八大年夜智能是哪些方面?1.说话智能 2.逻辑-数学智能 3.空间智能 4.身材-活动智能 5.音乐智能 6.人际智能 7.自我熟悉智能 8.天然不雅察者智能

4.被认为对教授教化设计起较大年夜功课的重要差不多理论有哪些? (1)进修理论 (2)体系理论 (3)传播理论 (4)教授教化理论 5.ID1与ID2的划分时刻为哪一年?1990年 ID1与ID2的代表人物及重要内容。

ID1 :肯普(J.E.Kemp)在1977年提出,该模型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授教化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全然要素,需侧重解决三个重要问题,要恰当安排十个教授教化环节。

ID2的代表性模型应推“史密斯-雷根模型”,它是由P.L.Smith 和T.J.Ragan于1993年提出,史密斯-雷根模型(图4-2)的全然内容:

(1)将教授教化活动分为教授教化分析、策略设计和教授教化评判三大年夜环节。 (2)将教授教化分析明白地分为三个方面:①进修情形分析;②进修者特点分析;③

进修义务分析。

6.基于算法思维的教授教化设计重要包含哪些环节? 7.不合视野下的信息素养的重要不雅点有哪些?

1.从技巧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才能 2.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当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 3.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换

4.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

8.信息技巧重要有哪些教授教化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等 9.讲解法的有哪些长处和缺点?

讲解法重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长处: (1)有助于体系常识和技能的传授。(2)有用于班级组织教授教化 缺点:(1)轻易产生“举座灌”、注入式教授教化。(2)难以顾及个别差别。(3)在培养学生的制造力等方面具有较大年夜的局限。

10.简述评论辩论法的教授教化过程?1.提出评论辩论的主题2.列出评论辩论提纲3.评论辩论前的预备4.展开评论辩论5.总结

11.义务驱动教授教化法有哪两大年夜类型?一种是封闭型的,另一种是开放型的

12.备课重要包含哪几个环节?备课重要包含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情形、备交换等。 什么情形下写详案?什么情形下写简案?

新的课程内容的教案能够预备得具体一些,已教过的课程内容的教案则能够简单一些。 13.简述进修须要分析。

14. 要处理好课程上的突发情形,教师须要具有较强的应变才能。教授教化应变的四个差不多是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情形、备交换 15.简述信息技巧教授教化研究的全然过程。 阐述题:

1.谈谈你对“教授教化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的明白得与熟悉。

2.谈谈你对“教授教化研究与运算机关心教诲之间关系”的熟悉与看法。。 3.依照本学期你做多媒体功课的领会,试比较PPT、Flash和Phothshop三个软件的优缺点。 4.你在本学期的小组功课“世界信息社会日专题报告请示”中承担的工作义务是什么?谈谈你在完成义务过程中的感触感染。

5. 试述你对“教师教诲一体化”的熟悉与看法。“教师教诲一体化”恰是为了适应进修化社会的须要,以毕生教诲思惟为指导的。依照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关理论,对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和在职培训全程总体筹划和设计。

6. 你在本学期的小组功课“多媒体课件竞赛”中承担的工作义务是什么?谈谈你在完成义务过程中的感触感染。

7. 试述你对中国通俗高等黉舍招生全国同一测验(简称高考)的认为与看法。

第5章 信息技巧教授教化评判 一、简答:

1.当前我国差不多教诲评判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表示在哪几个方面?

1.评判内容——仍旧过多倚重学科常识,专门是教材上的常识,而忽视了实践才能、立异精力、心理本质以及情感、立场和适应等综合本质的考察;

2.评判标准——仍旧过多强调共性和一样趋势,忽视了个别差别和个性化成长的价值; 3.评判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测验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成果,而专门少采取表

现新评判思惟的、质性的评判手段与方法;

4.评判主体——被评判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判地位,全然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治理者等多主体合营介入、交互感化的评判模式;

5.评判重心——仍过于存眷成果,忽视被评判者在各个时代的进步状况和尽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判,不克不及专门好地发挥评判促进成长的功能。

2.成长性评判有哪些特点?

1.强调成长的连续性,看重对对象往常、现在的考察,以促进学生今后的成长; 2.重视评判对象的个别价值,倡导评判者与对象合营协商,确信评判目标; 3.强调对学生多方面才能的评判;

4.看重进修的过程,及时反馈,以促进成长为目标,看重形成性评判的感化。

3.测验误差重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测验误差重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为试卷试题质量,重要在命制试题时产生;其二为考生的程度及应试状况;其三为测验的实施方法及过程操纵。

二、名称说明:

1.表示性评判;表示性评判(performance assessment或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是指要肄业生经由过程实际操作某项义务或一系列义务来表示出他们的明白得水平和操作技能程度的评判。

2.常模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确实是依照常模说明考生的成就,比较测验成就高低的一种测验,常用于擢升目标,因此,平日又称为擢升性测验。

3.标准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是参照一组明白界定的目标(或才能)编制试题,用以评定考生对要求内容的操纵程度。标准指的是幻想的或期望达到的程度。

4.(试题)区分度:试题区分度是指试题区分不合程度考生才能程度的指标。

5.信度:信度指测量和评判成果的靠得住性与稳固性,也确实是在不合情形下测量同一个对象所获得的成果的一致性程度。

6.评判:评判是指为做出某种决定打算而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做出说明的体系过程。 阐述题:

1.谈谈你对学程记录你的熟悉与看法。

学程记录袋又被称之为档案袋评定(Portfolio Assessment),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教诲实践中显现出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法。它是经由过程收集学生在某一科目进修过程中的作品,并对学生的这些实际表示进行价值确信的一种评判方法。有学者以学程记录袋的不合功能为标准把它分为:幻想型(Ideal)、展现型(Showcase)、文件型(Documentation)、评判型(Evaluation)以及教室型(Class)等五种。而依照入选作品的性质则又能够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 1、基于批驳性思维的教授教化设计包含哪几个环节? 答题要点:(1)教授教化设计的前端分析;(2)进修目标的制订;(3)教授教化策略、教授教化媒体的选择与设计;(4)教授教化流程的设计;(5)教授教化评判的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