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遥感在国土领域应用进展综述

遥感在国土领域应用进展综述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

环境遥感在国土领域应用进展综述

课程导师:胡嘉骢 班 级:12土管01班

小组组员:陈钰盈 程倩倩 刘俊秀 王 旭 郭 浪 董 雪

摘要

遥感的发展推动了国土资源的调查和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等多领域的技术进步。从遥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可看出其在国土环境应用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遥感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图像判读、解译后获得的往往是对地物的大致估计或间接信息,会和实际情况有出入,城市规划中需要地物的社会属性,但靠遥感只能间接获取,主要还得靠实地调查解决等等。随着遥感技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不足之处将会慢慢改善,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传感器的分辨率将会大幅提高,遥感图像处理硬件系统将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面推进。遥感将不仅在国土方面会大展身手,还会在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生态退耕、地质环境监测等更多方面的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遥感探测 国土资源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规划 国土资源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

第 1 页 共 20 页

Review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and remote sensing

Abstract

Remote sensing is the 1960s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earth observation technology, broadly speaking non-contact distance detection technology, a narrow sense refers to the platform so that from a distance, altitude outer space, using visible, infrared and microwave detection instruments, through photography or scanning, information sensing,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to identify the nature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detection of the motion state of the object. Remote sensing is often divided into aviation, aerospace remote sen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refers to a variety of integrated technology systems for earth observation, it receives from a height to the ground by a remote sensing platforms, detection sensor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application and other component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RS,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and GPS global satellit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constitute a complete system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earth observation, but als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第 2 页 共 20 页

目录

摘要................................................................................................................................ 1 前言................................................................................................................................ 4 一、 遥感的发展.......................................................................................................... 5 二、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6 三、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10

(一) 遥感技术的特点 .................................................................................... 11

1. 较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 11 2. 时效性 .................................................................................................. 11 3. 遥感信息的综合性 ............................................................................... 11 4. 经济性 ................................................................................................... 11 (二) 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 12 (三) 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 13

1. 土地利用调查和土地利用图更新 ....................................................... 13 2.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 14

四、 国土资源遥感发展趋势探讨............................................................................ 15 五、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 16 六、 总结.................................................................................................................... 18 七、 参考文献............................................................................................................ 19

第 3 页 共 20 页

前言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技术,从广义上讲是非接触性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狭义上讲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于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探测对象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体系。遥感常划分为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如飞机)、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遥感技术是指从高空到地面各种对地球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它由遥感平台、探测传感器以及信息接收、处理与分析、应用等组成。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构成了完整的遥感技术体系,是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也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近20年来,随着空间技术,无线电的技术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无论卫星的寿命卫星的重量,卫星地图功能,卫星传感器的光谱和空间分辨率都大大满足了人类社会第各种需求,从而为社会进步,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持。随着资源环境的勘察和环境监测的需要,很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发展中国家都在争先恐后的开展卫星遥感测试,研制和发射等工作,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面和全天候的对地观测网,各种高中低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立体成像以及大储存告诉传输为核心的遥感技术正标着遥感新时代的到来,遥感的发展推动了国土资源的调查和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地址灾害动态监测等多领域的技术进步。

第 4 页 共 20 页

一、遥感的发展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

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最早使用“遥感”一词的是美国海军研究所的艾弗林.普鲁伊特。1961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支持下,在密歇根大学的威罗.兰实验室召开了“环境遥感国际讨论会”,此后,在世界范围内,遥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飞速发展起来。

但是,遥感学科的技术积累和酝酿却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和发展阶段。

遥感的应用

第 5 页 共 20 页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遥感技术在应用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取得巨大成就。遥感应

用研究涉及的领域广、类型多,既有专题性的,也有综合性的,包括农业作物估产、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水土保持、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草场资源、环境评价和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水灾和火灾监测、气象监测以及港口、铁路、水库、电站等工程勘测与建设的遥感研究,涉及到许多业务部门,从而极大地扩展了遥感应用领域,推动了我国遥感应用的全面发展。

遥感在应用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土地利用遥感调查资料表明,航空遥感与常规地面调查相比,时间仅为1/8,资金投入为1/3,人力仅1/16。遥感在天气预报,尤其是灾害性的天气预报,如热带强风暴、台风、霜冻、干旱等的预报中,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作用。

国土遥感应用

土地调查遥感影 像库更新 土地利用现状更 新调查 土地类型划分

土地变更调查

地质找矿

地质灾害

卫星遥感土地执

土地利用动态检

测和巡查

土地变化检测 城乡规划

林业主要应用方向 公安和武警遥感应用 环境遥感应用 森林资源调查

遥感影像库更新

能源和基础建设

遥感应用

土地覆盖和土地利

油气资源勘查

石油渗透数据获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 大范围正射影像制图 大气检测

取 林业用地信息管理 专用电子地图 林区道路制图 林业巡查成图

森林火灾应急部署 各种自然灾害撤离部署

洪水灾害 快速应急遥感成图 突然保护 地震灾害评估 水污染检测和控制 浒苔检测 沙漠化分析 溢油检测和响应 湿地制图

产油区环境检测 矿区污染和尾矿处理分析 近海油膜检测和制图 石油管线规划 通信设施建设规划

电力设施工程建设规划 数字油田

水源林工程动态检

山区道路信息提取

树木覆盖类型调查 辅助巡逻布控 森林限额采伐和更新造林管理

森林病虫害检测及防治

森林火灾检测和动态管理

城市应急动员 警用综合地理信息系统

固定资产和大型设备管理 第 6 页 共 20 页

区域地址构造

应用领域 应用背景 利用类型 实例 图样 我国利用560幅陆地卫星图像,仅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全国15种土地土地资源与土利用类型的分析和量算统计工壤调查 作,提供了全国和分省的土地利用基本数据和有关图件。 美国对世界小麦产量的估产精度已达90%以上,并扩大到对玉米、大豆等八种以上作物的估产。我国于1983—1986年在京津冀进行 跨省市的统一网络较大范围冬小麦遥感估产试验,精度也超过90%。 主要是在农、林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在农业、林林病虫害、土壤干旱、盐化、业方面的 沙化的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估产 应用 作物长势的监测与估产、森林资源的清查等方面。 农作物估产 林业上 我国近年完成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 在小秦岭金矿田地区划分出线性“三北”防护林建设总体规划图 主要表现在基础地质工作、跨区域甚至全构造1030条,环形构造138个,古化蚀在地质矿矿产地质工作,以及工程地球的区域地质采峒1000余处;综合化探、物探探变异矿产方面的质、地震地质、灾害地质的研究 成果提出13个远景地段。经检查 常物应用 地质综合调查等方面的应地矿系统遥感发现含金石英脉带、蚀变构造带叠填合图22条,已见金矿3处,全部工作仅用。 地质调查 图结历时一年时间。 果与地水资源的调质在人类足迹难以到达的荒我国在大连地区开展航空热红外,查、流域规划、凉地区,遥感技术可成为水遥感试验,在该地区沿海共发现水土流失调中 22处从未有历史记录的淡水泉在水文、水文水资源调查的有效手段。国查、冰雪监测、资源方面红外遥感图像在识别含水点,通过对这些泉点的分析,确 海口海岸带及的应用 层、判断充水断层、查明富定了地下淡水排泄地段,为解决浅海地形调万水地段位置方面是很有利沿海地区人畜饮水水源提供了一查、海洋调查土的。 个重要途径。 壤研究 侵蚀民勤绿洲属于典型的灌溉农业绿图洲,其北、东、西3面被巴丹吉林由于遥感所提供的信息快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地势南速及时,现实性好,以及真高北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实客观、形象的特点,可实大气污染、水中上游用水量的增大,石羊河流遥感在环时地了解和掌握污染源的体污染、土地入民勤绿洲地区的水量日益减境监测评位置、污染物的性质、污染污染以及海洋 少,开采地下水成为当地人民解价及 物的动态变化,以及污染对污染,土地沙决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途径,环境的影响,为及时采取防漠化 改变了民勤地区水盐的时空分布!护或疏导措施,以及环境评加剧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沙漠价提供了基础。 化过程 1:100 第 7 页 共 20 页 利用专题指数改善沙漠化土地 遥感分类精度 在芦山”4.20” 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全国各部 门的应急响应速度明显提升,数据共享通道的畅通程度明显改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 球研究所于地震发生当天!即4月20日下午即地震、洪水灾害获得了第一景国产卫星遥感图像,震后不到两遥感技术评估 个小时即开始针对灾区开始了航空影像拍摄,在预报灾第二天即面向全国各应用部门提供免费共享害方面取服务,使得数据发挥的作用最大化,为遥感数据对抗自然灾得很多重的共享起到了表率作用,为交通遥感应急提供害方面的应要成就,成了良好的数据保障途径 用 为预报自早在70年代,我国就进行机载遥感—林火探测然灾害的实验,在3000米高空通过热红外传感器可发现1987年5月,有力工具地面 0.1平方米的火源。黑龙江省和手段。 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中,遥感在准确确定火森林火灾 源位置、范围,以及火源蔓延趋势,为扑灭大火提供及时准确的火情信息上,以及在监测火势发展,灾后评估火灾损失和恢复重建规划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城市遥感可提供诸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用地分析,城市环境监测及评价,城镇布局结构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人口分析及城市遥感 城镇的生态分析等城市发展的基础信息,为城遥感在区域市建设规划及决策服务。制定出合理的城市规分析及建设划方案。 规划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开展的黄土高原遥感综合调查,“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等大型遥感工程中,地理学区域分析 都是以遥感区域分析为先导,以区域分析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区域要素布局。 全球研究的目的主板块的运移,深 要是宏观大断裂活动 地、整体性地对人类全球性气象研究赖以生存及世界灾情的预 的岩石圈、报(El Nino) 遥感在全球大气圈、水海洋动力学研究 性宏观研究圈、生物圈地球表面固态水 中的应用 的研究,以的分布 此带动区世界冰川的进退 域性研究(全球变暖) 的深化,促进全球环世界大环境的监境的改善 测和治理 (环境恶化)。 第 8 页 共 20 页 芦山地震灾 区遥感影像火黑灾龙江省大兴 安岭森林特大城市道路 交通分析 航空摄影测量一直是测绘制图的一种主要资料来源和重我国依据近年来所发射的卫 要的技术方法。遥感的发展使星获得的图像,完成了黄河在测绘制图测绘制图的资料来源更为多1∶10万地图测绘制图 三角洲1∶5万,方面的应用 样化, 资料的准确可靠性及其的编制,绘制完成了我国第 快速及时性和适时动态性等一幅南沙群岛影像地图。 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观;成图周 期大为缩短 我国曾利用遥感提供的信在历史遗在进行野外考古调查中,配合 历史遗息,进行北京圆明园遗迹考迹、考古调应用遥感图像分析,发现了许 迹、考古察,长城遗迹的考察,以及查方面的应多重大的历史遗迹,取得显著 内蒙古金代古城的发现等方调查 用 的成果。 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军事上的应英国、阿根廷的马岛战争、 用 中东战争,以及海湾战争

第 9 页 共 20 页

测绘制图 卫星图遥中感国图长 城卫星

三、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目前,三颗卫星研发生产工作进展顺利。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徐绍史表示,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面临保发展、保资源的两难局面,更要学习敢于攻坚、敢于攀登、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的航天精神。国土资源部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深远的发展前景。当前,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土地的精细化利用调查、矿产资源的监测,还是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监测,卫星遥感都能反映出来。双方共同推进这一技术运用于国土资源管理中势在必行,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他建议,国土资源部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深化国土资源卫星应用合作,扎实推进资源一号02C卫星的研发生产。资源一号02C卫星研发生产即将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应加强沟通,共同确保卫星如期发射。

第 10 页 共 20 页

(一)遥感技术的特点 1.较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在进行资源和环境调查,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时,较大面积同步观测所取得数据是最宝贵的。依据传统的地面调查,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工作量很大。而卫星遥感观测则可以为此提供最佳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并且不受地形和地物阻隔限制。

2.时效性

遥感探测,尤其是空间遥感探测,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探测区域内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如遥感动态监测,利用地球资源卫星(如美国的陆地卫星Landsat、法国的spot等)数据,经过处理可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几年、1年或几个月时段内的动态变化情况和数据。而靠传统的地面调查则须在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获较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数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

3.遥感信息的综合性

遥感获得的地面物体电磁波特性信息综合地反映了地面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红外遥感昼夜均可探测,微波遥感可全天候探测,人们可以从中有选择地提取所需的信息。从地球资源卫星所获得的地物电磁波特性可以综合地反映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特征而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4.经济性

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取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 11 页 共 20 页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遥感技术在应用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取得巨大成就。遥感应用研究涉及的领域广、类型多,既有专题性的,也有综合性的,包括农业作物估产、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水土保持、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草场资源、环境评价和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水灾和火灾监测、气象监测以及港口、铁路、水库、电站等工程勘测与建设的遥感研究,涉及到许多业务部门,从而极大地扩展了遥感应用领域,推动了我国遥感应用的全面发展。

遥感在应用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土地利用遥感调查资料表明,航空遥感与常规地面调查相比,时间仅为1/8,资金投入为1/3,人力仅1/16。遥感在天气预报,尤其是灾害性的天气预报,如热带强风暴、台风、霜冻、干旱等的预报中,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作用。

遥感技术大量服务于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始于80年代末开展的土地利用现状详查,1:1万、1:2.5万、1:5万和1:10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采用技术成熟、航测资料齐全的航空遥感技术手段和方法。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调查比例小和航摄资料陈旧等原因,部分采用了MSS和TM卫星遥感数据用于1:10万比例尺的调查和制图,获得良好调查效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资源管理部门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遥感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遥感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卫星遥感信息从1980年至2002年,其空间分辨率提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由最初MSS卫星79米分辨率发展到现在的2.5米、1.0米和0.61米的分辨率,应用范围和深度迅速扩大。从1996年开始应用法国SPOT卫星数据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近年来开始应用IKONOS数1米分辨率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和不同比例尺土地利用图更新试验,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成绩,随着卫星遥感数据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卫星数据价格的逐步降低,应用的深度的广度将更加广泛。

第 12 页 共 20 页

(三)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国土遥土地调查遥感影 区域地址构造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 城乡规划 土地类型划分 土地变化检测 国土遥感应用 土地变更调查 土地利用动态检测和巡查 地质找矿 地质灾害 卫星遥感土地执法 1.土地利用调查和土地利用图更新

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始于80年代末,当时全国航空摄影资料覆盖全国,为全国首次采用航空遥感技术全面开展土地调查提供了条件,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详查与传统的测绘方法比较,不仅节省了调查时间,而且提高了调查成果的精度和质量。虽然当时调查所采用的航摄像片时相与调查时间不一致,相差几年和十多年,但农区土地利用变化还是很小的。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加快,原有的调查资料已不适应经济建设需要,需要应用更新、精度更高的遥感资料进行土地利用基础资料的不断更新。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近几年已开展了应用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和3S技术,进行第二次土地详查,如北京市利用高分辨率IKONOS卫星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南京、太原、杭州等城市采用最新的大比例尺航摄资料,重新制作大大比例尺的地籍图和土地利用图。

第 13 页 共 20 页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为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原国家土地局从1996年开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开展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试验。到1999年国家正式立项“土地利用遥感监测”项目。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不断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技术方法和体系。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图像的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扩大了遥感监测应用范围和领域。自1999年首次应用高分辨率(10米)卫星数据对全国66个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进行了监测;2000年又开展了全国62个特大城市的监测以及对西部29个县(市)生态退耕调查的监测,并开展了应用更高分辨率(5米和1.0米)卫星数据应用研究和试验;2001年完成43个大城市中351个县、区、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并辅助检查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复核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统计数据。其成果在辅助开展土地变更调查、更新土地利用图,配合土地执法监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2年计划在完成25个大城市土地利用监测基础上,还大范围应用更高分辨率(2.5米)卫星数据进行1:1万土地利用图更新,为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现实性强的基础成果资料。遥感监测项目的实施,准确及时地反映了我国重点城市建设用地执行规划的情况,特别是建设占用耕地的情况,为国土资源管理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依据,应用监测成果发现和查处了一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了高效、科学的手段;应用遥感监测和GPS技术,对土地变更调查和生态退耕调查进行复核,掌握了调查数据的准确程度。

第 14 页 共 20 页

四、国土资源遥感发展趋势探讨

我国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发展的主要差距与解决办法

①遥感技术应用基础性研究薄弱而滞后,遥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力量不足,对前沿技术的跟踪力不从心,影响了遥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办法:深化国土资源战略研究。加大对遥感领域的支持力度,增强学习研究,开展 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的新型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研究 ②我国虽然发射了自己的资源卫星,但受多种原因制约,目前卫星遥感数据仍主要依靠外国卫星,更新慢,应用的现势性和精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解决办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遥感设备与开展相应前沿技术研究相结合的途径,=.内实 现航空摄影全数字化、航空和卫星成像光谱技术应用普及化、数据和图像处理智能化,使遥感技术实力整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C6?.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满足新一轮国土 资源大调查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③数据获取、图像处理、自动成图、数据库建设、8B!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设备老化现象严重,必要装备和软件不配套,不能及时更新改造,影响了技术的全面提升;图像处理软件基本依靠进口,集成度低,缺少配套、实用、具有自己知识产权、能满足工程化应用要求的方法技术与软件;资料开发、信息建设滞后,共享程度低;>!技术应用起步晚,发展滞后等等。这些因素影响了遥感技术的工程性应用。

解决办法: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与软件升级步伐,引进包括航空数字相机、机载成像光谱仪、机载激光测深仪在内的新一代遥感设备,健全遥感科技人员的培养机制,不断增强遥感队伍的技术实力。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影像图、成果图件的标准化,图像处理、 解译流程的标准。积极开拓遥感市场和新的应用领域,为遥感技术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④遥感技术力量分散,投入不集中,缺少整体有效的发展规划等。 解决办法: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要,努力追踪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前沿,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成像光谱、多频微波、干 涉雷达及3S技术系统研究。开展地质矿产、土地、海洋等资源领域典型地物波谱数据 库和信息系统建设,更广泛地开展地物的光谱特性研究,着手遥感应用实验场建设,进 一步夯实遥感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 15 页 共 20 页

五、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进入新世纪以来,遥感和遥感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产品(2000年1.0米分辨率的IKOVOS、2002年2.5米分辨率的SPOT5和0.6米分辨率的“快鸟”卫星数据)进入我国市场,为卫星遥感的应用开创了一个斩新的领域。卫星遥感不只具有宏观的大面积观测优势,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微观监测,甚至可以用到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中去。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原来要几十万甚至上几百万的专用仪器才能完成的图像处理,现只需一台便携式电脑甚至掌上电脑就可完成,为测绘领域测制大比例图(1:1万和1:5千)提供斩新的技术方法。

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土地利用调查、土地产权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需要上现实性强的土地利用图和数据,如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在经费投入上也是难以承受的。而应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就可在较短时间内投入较少的经费完成土地利用调查和图件更新、数据更新。不同分辨率和不同类型的卫星数据,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是广泛的,一般应根据成图比例尺大小选用不同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如用于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可用15-30米分辨率的美国陆地卫星TM和ETM数据,县域规划可选用SPOT卫星数据,乡级规划和1:1万土地利用调查可选用2.5米分辨率的SPOT5、1.0米分辨率的IKONOS卫星数据;1:5千土地调查可用0.61米分辨率的“快鸟”卫星数据。

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土地调查,及时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数据具有时间周期短、投入资金少、现实性强、工作难度小的优势。80年代全面开展土地详查至今, 10多年来,土地利用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特别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重点地区发生的变化更大,虽然从1996年开始了年度变更调查,但由于技术手段落后,调查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逐年积累的问题较多,土地利用基础资料与实际差距较大,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影响了土地变更调查统计的准确性。因此,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列入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基础工作。国土资源部从

第 16 页 共 20 页

2002年开始投入专项资金应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更新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试点,不久将在经济发达地区全面开展该项工作。从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全面开展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到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更新土地利用图,将使国土资源科学化管理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遥感技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还将在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生态退耕、地质环境监测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 17 页 共 20 页

六、总结

遥感的发展推动了国土资源的调查和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等多领域的技术进步。从遥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可看出其在国土环境应用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遥感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图像判读、解译后获得的往往是对地物的大致估计或间接信息,会和实际情况有出入,城市规划中需要地物的社会属性,但靠遥感只能间接获取,主要还得靠实地调查解决等等。随着遥感技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不足之处将会慢慢改善,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传感器的分辨率将会大幅提高,遥感图像处理硬件系统将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面推进。遥感将不仅在国土方面会大展身手,还会在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生态退耕、地质环境监测等更多方面的发挥更大的作用。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就是信息的调查获取以及整合,在今后的应用中要注意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强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监测工作中的应用,相信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国土资源中的应用将会更加的广泛和可靠,势必会极大的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第 18 页 共 20 页

七、参考文献

《实用化“九五”遥感应用的特点`》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地震公路灾情遥感监测评估》 《星载微波遥感观测海表温度的研究进展》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在太湖蓝藻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ASTER数据的巴里坤地区蚀变矿物填图及找矿》 《利用专题指数改善沙漠化土地遥感分类精度》

《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杨承蕊,张和生. 《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丁建华,肖克炎.,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中的应用.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谢慧芬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测绘通报,2009王文卿.

第 19 页 共 2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