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训练
一、 课外阅读。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
1 / 31
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相信并佩服。 ( )
(2)意见不一致。 ( )
(3)形容水的明净。 (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31
(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二、 课外阅读:
3 / 31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儿玻璃球,青年时代玩儿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着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见几个孩子在玩儿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儿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痛哭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那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一秒!
1.“返”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部,再查(____)画。
“返老还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31
2.“熟悉”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懊悔”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1)流浪汉苦苦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是怎么说的?用“____”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2)流浪汉第一次见到时光老人时,呜呜地哭着,他说:“我真后悔呀!”你知道他后悔什么吗?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浪汉第二次见到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心窗
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在车祸中不幸撞断了腿,住进了医院。她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苦不堪言,度日如年,整日以泪洗面。与她同病房,靠近窗口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的腿病已经快好了,每天能够坐起来观赏窗外的景色。小女孩多么想看看窗外的景色啊!可她的腿上装着夹板,高高吊起,身子不能坐起来,又远离窗口。每当老太太推
5 / 31
窗观景时,小女孩羡慕极了。
有一天,老太太又打开窗子,小女孩情不自禁地问:“奶奶,您看见什么了?能不能讲给我听听?”老太太爽快地答应:“行,行!”从此以后老太太每天给她细细地描述窗外美丽的景色,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有……
一个月过去了,老太太出院了,小女孩终于可以起来了,她迫不及待地起身,伸长脖子,朝窗外一望,她惊呆了:窗外能看见的只有一堵黑墙!这时,小女孩的心豁然开朗,原来老太太为她推开的是一扇心窗!
以后,每当小女孩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她就会想起这位可敬的老太太,想起她为自己描述的窗外的美……
1.“苦不堪言”的意思是_________,小女孩“苦不堪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小女孩车祸后情绪变化正确的是哪项?用“√”选出。
A.苦不堪言一心旷神怡一豁然开朗( )
B.度日如年一豁然开朗一心旷神怡( )
C.痛苦万分一开心不已一恍然大悟( )
D.心旷神怡一以泪洗面一豁然开朗( )
6 / 31
3.“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此处省略号表示( )
A.引文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语意未尽 D.沉默不语
4.为什么小女孩觉得同病房的老太太是一位可敬的老太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老太太为小女孩推开的是一扇心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小女孩再次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请你用积累的一句名言警句或古诗词来勉励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理解。
游千尺珍珠瀑
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7 / 31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同学们立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落下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
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声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中。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A.时间顺序 B.高低顺序 C.游览顺序
2.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声音大 B.景色美 C.鸟奇
(1)下面这两句话写出珍珠瀑(_______)。
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8 / 31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
(3)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
3.为什么叫千尺珍珠瀑?用“ ”在文中画出来。
4.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这一句把 比作 。
5.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狐狸和山羊
9 / 31
一天,狸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井不是很深,可是井壁平滑,両且长满青苔,狐狸爬了几次,也没有爬上来。
这时,有只山羊经过,看见狐狸在井里,便好奇地问:“狐狸,你到井里去做什么?”
狐狸一见山羊,知道逃出去的机会来了,就故弄玄虚地说:“你是不是一个人?我可不想社大家都知道,这井里的水真是好极了,我简直喝不够、快下来尝尝吧,你会觉得这水比你以前喝过的任何东西的味道都好。”
山羊一听,便不假思索地跳进井里,低头大喝起来。过了一会儿,喝饱了,这才抬起头来,看看井的四周,想着怎样出去。
“没问题,亲爱的伙伴,你用后腿站着,让我爬到你的背上,只要我在你的角
上站稳我就能爬上去,然后我再拉你出去。”狐狸说。
山羊按照狐狸说的,用后腿站着,狐狸踩着山羊的角,很快爬了上去。上去之后,狐狸在离开前转身对井里的山羊说:
“我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脑袋里的见识跟你的胡须一样多就好了,那样你就会在确实有从井里出来的把握时,才会往井里跳。”
1.解释词语。
(1)故弄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31
(2)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伙伴--------(________) 确实--------(________)
3.找出第4自然段中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羊为什么会上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样评价狐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一想,山羊听了狐狸的话会怎祥想?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31
六、 阅读理解
蜡烛里的秘密
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很纳闷,一个镇子,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
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告诉我:“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这让我更奇怪了,老板怎么会知道老阿婆家卖蜡烛?
④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地方,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几块砖头和破木板搭的货架上摆着香纸和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来我这买蜡烛的人多。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⑤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到街上漫步。走着走着,我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跟老板闲聊起来。我好奇地问:“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些蜡烛卖呢?”
⑥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不卖蜡烛。
12 / 31
⑦听了店主的话,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1.请你概括第②—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老阿婆家摊位的描写,从中你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
3.在买蜡烛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请把心理变化过程填写完整:
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
4.在与杂货铺老板的交谈中,“我”知道了蜡烛里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他们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5.“听了店主的话,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我”的是( )
A.老阿婆身体残疾,却还自食其力。
B.三家杂货铺都不卖蜡烛,“我”在第四家买到了。
C.四家店铺老板同情老阿婆,从他们约定不卖蜡烛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善良的心。
D.“我”终于知道了蜡烛里的秘密。
13 / 31
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__________) 争论(_____________)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
15 / 31
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
2.“它现在要开花了”,这让母亲慢慢开始相信_________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
3.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说明了小女孩慢慢地好起来,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三个事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 ”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
A.小女孩从前很不喜欢运动。
B.小女孩不喜欢讲话,也不喜欢笑。
16 / 31
C.小豌豆让小女孩变得健康和快乐起来。
5.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
A.节日里有许多鲜花,豌豆花开了,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B.节日总是让人感到快乐,小女孩这一天很高兴,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女孩受到小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坐起来,并快乐地生活,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6.请针对选段内容提出一个自己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理解
花园四季
在我家楼前,有一个花园,这里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初春,迎春花开了,桃花含苞欲放,垂柳抽出新枝。远远的望去淡淡的绿色,十分迷人。当花园里百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时,真叫人如醉如痴。
炎热的夏天,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月季花,一棵棵垂柳像一把把遮阳伞。早晨,小学生在那里背英语单词,白天,老人们在要树下摇着扇子聊天,晚上,孩子们沿着路追
17 / 31
跑。
深秋,树叶枯黄了,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踩上去软棉棉的。
寒冷冬天,虽然树木不如春天那么艳丽动人,但是,下雪时,松柏树上排满了雪花,高高的枝上罩着一层霜,好像披上了一层白纱。
自然环境的美,为我们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美—(________) 艳丽—(________)
枯黄—(________) 乐趣—(________)
2.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顺序观察景物的。
3.这篇短文是围绕第______自然段写的。
4.作者抓住了花园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进行描述,写初春________开了,__________含苞待放,_________抽出了新枝;写盛夏五颜六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把把遮阳伞;写深秋________枯黄,纷纷扬扬地__________地上;写隆冬突出了_______时的景象。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18 / 31
十、 我能认真阅读短文,仔细作答。
卖镜子的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lā tā),自己(竟然 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来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货,他就向大家宣传开了。
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挑好的镜子,本(打算 计算)买,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忽然“扑哧”一笑,放下镜子,扭头就走了。
卖镜子的人不明白 拉住一位老人问 怎么 我的话错了吗 老人慢慢地说:“你的话倒是没错,不过,你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
卖镜子的人拿起镜子一照,(顿时 及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他每天只是胡乱擦洗了一下脸,从没拿镜子好好照过自己。他的脸啊,竟像唱戏的大花脸似的。
他终于懂得了: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 宣告)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整容了,生意也一天天好转了起来。
1.去掉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
19 / 31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肮脏 ——(________) 糊涂 ——(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清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先写卖镜子的人起初 ,但是由于 ,结果 。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提醒下,他终于明白了 。
6.短文的中心是( )。
A.要让别人买自己的镜子,自己要先照照镜子。
B.要让别人相信自己,不仅靠口说,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
C.要想生意好,要把自己的外貌衣着整理干净、整洁。
D.卖镜子的人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为他不爱照镜子。
20 / 31
十一、 阅读短文。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
21 / 31
“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有删改)
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
A.马铃薯 B.柳树
C.仙人掌 D.玫瑰花
2.“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分类别
3.文章开头以孙悟空为例,这样写的好处是( )
A.使文章言简意明。
B.使读者一目了然。
C.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D.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性。
22 / 31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了什么作用?( )
A.总述作用 B.承上启下
C.归纳作用 D.总结作用
5.克隆技术有着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
B.培植人体器官。
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
D.使恐龙重生。
6.“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一句中“装配”的意思是移植,如果把“装配”一词直接换成“移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克隆技术一定能给人带来好处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阅读理解。
23 / 31
爬天都峰(节选)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第一段话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是 ,地点是 ,人物有 ,事件是 。我也要仿写一句话,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用“ ”画出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作者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是( )
A.费美天都峰的景色 B.突出爬天都峰的艰难
3.片段中“啊、哩”这两个语气词表现了“我”____________的心理。
4.对“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能爬上去。
B.“我”不能爬上去。
C.“我”不一定爬得上去。说明自己没有信心。
答案
24 / 31
一、
1.(1)信服 (2)分歧 (3)水波粼粼
2. (1)因为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用\"熬\"字比用\"度\"字更准确、传神。 (2)不能。因为联系上文,母亲本不愿出来,\"我\"劝说后她才出来走走,\"信服\"比\"同意\"更能反映母亲的状态。
3. (1)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2)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4.BC
二、
1. 走之底 4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2. 陌生 后悔
3.“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后悔在他年轻时没有勤奋学习,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导致一事无成。
后来他想哀求时光老人让他返老还童。
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是永远也不会获得真正的人生的。
25 / 31
三、
1. 痛苦到了极点,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她在车祸中不幸撞断了腿,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
2.A√ C√
3.C
4.老太太通过-一个善意的谎言帮助小女孩度过了那段困难痛苦的日子,为她推开了一扇心窗,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女孩乐观地面对挫折。
5.因为老太太帮助小女孩摆脱了心中的郁闷痛苦,使小女孩对窗外美丽的景色充满了想象,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希望,而这一切主要源于小女孩心态的转变,所以说老太太为小女孩推开了一扇心窗。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
1.C
2. A B C
3.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这珍珠般的瀑布
26 / 31
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落下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
4.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水珠 珍珠
5.表达了作者喜爱千尺珍珠瀑以及高兴愉快之情。
五、 1.故弄玄虚:说的高深不着边际,或行事莫名其妙,使人难以理解。
不假思索:不用考虑。形容办事速度快,反应敏捷。
2.朋友 的确
3.听 跳 喝 抬 看看 想 出去
4.轻信了狐狸的话。
5.做事要动脑思考,考虑好了再去做,不要轻信别人的话。
6.狡猾、会见风使舵。
7.“我”的确是错了,“我”要多动脑思考事情的后果,要认清人的真面目啊。
六、
27 / 31
1.“我”走了三家杂货铺买不到蜡烛,最后在老阿婆家买到了。
2.老阿婆生活艰辛
3. 奇怪 满意而归 好奇
4. 四家杂货铺老板约定不卖蜡烛 救济老阿婆
5.C
七、
1.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 看 争辩
3.落、 淋 、洒
4.(1)春雨是无色的(2)春雨是绿色的(3)春雨是红色的(4)春雨是黄色的
5.无色的;因为他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时候悄悄地来,又在我们毫无发现的情况下悄悄地走
八、
1. 丹麦 安徒生
28 / 31
2. 她的孩子会好起来 豌豆
3. 小女孩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 自己爬起来,坐在床上。 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
4.C
5.C
6.母亲为什么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
九、
1. 美妙 秀美 枯萎 趣味
2. 初春 盛夏 深秋 隆冬
3.一
4. 迎春花 桃花 垂柳 月季 垂柳5.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十、
1.虽然 计算 及时 宣告
29 / 31
树叶 落在 下雪
2., :“ ?(或,)?”
3. 清洁 明白
4. 指生意不兴旺 仔细的看
5.生意红火 外观邋遢 生意越来越清淡 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
6.B
十一、
1.D
2.B
3.D
4.A
5.D
6.不好。理由:“装配”能给读者新颖的感觉,而“移植”则比较平淡。
7.不一定,克隆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系列进步的同时,也有可能引起许
30 / 31
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十二、
1.假日里 黄山的天都峰 爸爸和“我” 爬天都峰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表演。
2.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B
3.害怕
4.C
31 /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