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后现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试论后现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试论后现代社会思潮对青年 大学生的影口向 ●卢义忠卢少求 后现代社会思潮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西方出 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片面化、极端化的思维方式的质疑 现,真正兴起是在2O世纪6o年代,到7O年代其影响 和反叛。 已较为广泛,8O年代末9O年代初在西方已呈衰落并 作为一股思潮,它的产生不仅有一定的社会历史 出现分化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背景,而且还有一定的理论渊源。从理论来源的角度 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一社会思潮正以各种不 看,后现代社会思潮的产生离不开现代西方哲学,是现 同方式和形态渗透传播到我国高校并对青年大学生的 代西方哲学中众多思潮、流派、观点的综合和拼凑。现 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后现代社会思潮的理论 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倾向为后现代社会思潮的 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把握,分析大学生受其影响的 产生提供了一个大的话语境遇,使后现代社会思潮也 思想倾向和消长态势,具有十分重要和深刻的现实意 具有了反形而上学的特征;维特根斯坦的带有后现代 义。 性的后期语言哲学不仅推动了西方哲学向后现代哲学 一、后现代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及其理论特征 的转变。也为后现代社会思潮提供了一个可以大展宏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从其产生来看,都离不开现实 图、展示才华的领域——语言分析和语言游戏领域;而 的社会土壤。后现代社会思潮兴起于2O世纪6O年代, 尼采、海德格尔及解释学的思想与观点在给西方哲学 是同此时期西方社会的现实状况密切相关的。这一时 带来了更明显、更浓重和更强烈的后现代性意味的同 期的西方社会,人们既要承受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物质 时,还对后现代社会思潮关于反形而上学、反二元论、 和精神两方面的创伤,也要经受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 反理性、反主体性、反本质主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等 展给人们造成的政治、经济、生活和生存环境诸方面的 观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压力和危机,而这一切又都和使资本主义得以登上历 从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后现代社会思潮的理论 史舞台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现代主义思想、科技理性观 特征。概言之,有如以下几方面: 以及贪婪追求利润的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失 (一)消解主体性。现代社会思潮推翻了宗教,消解 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目和自然家园之后,西方人开 了神性,使人性和主体浮上了表层,主体和主体性得到 始反思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困惑,开始以怀疑的眼光审 确立。后现代社会思潮认为,主体的存在不仅意味着 视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理性及其所信 “主一客”二分的存在,也反观了现代性的缺陷,因此, 奉的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就是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 『必须无情地批判主体,消解主体性。在后现代社会思潮 下产生的。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是 看来,主体根本就不存在,犹如写在沙滩上的字迹一 .‘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 .‘止 .‘止_‘ .‘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止 作业的设计不拘一格。作业的批改应体现针对性、实 在作业讲评时,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 效性,教师评批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 学生的独特性。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缩小学生之间的 引导、鼓励、赞赏。因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 差距,促使优秀生更优、中等生提升、学困生进步,真正使 高,有部分学生可能会有无所适从之感,教师就必须有针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全体学生的共同 (作者单位:河北唐县军城镇初级中学) 进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耍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 1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般,可以抹去,从此以后,世界不再有人与物之间的关 知识的商品化。后现代社会思潮认为,事物并不存在一 系存在,而是物与无的关系。后现代世界中的人因失去 个先天的本质、基础,等待人们去客观地、如实地反映 了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情感、没有思想,思想 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意义只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阅读 退化到纯粹的表述。正如后现代画家沃霍尔的名言所 和解释的行为中,因而主张以实用主义式的真理观以 示:“我想成为机器,我不想成为一个人,我像机器一样 及主观主义的真理观代替符合论的真理观。在后现代 作画。”这样,经过后现代社会思潮的解构和摧毁,后现 被掏空,成为了一个空心人。 看来 既然“本体”、“本质”’已被消解,反映论所获得的 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供应者与使用者的关系。知 代状况下的人成为物的附属物,其内在的东西已全部 知识自然被否认了,知识成为了一种商品,知识的创造 而是为销售而生产。知 (二)反对中心,寻求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社 识不再以知识本身为最高目的,会思潮摧毁了本体、本质、本原,击碎了整体性、同一 识失去了它的“传统的价值”。 性、确定性,那么,“中心性”也就不复存在了。在后现代 社会思潮的表述中。中心的存在就意昧着有“非中心” 响 二、后现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 后现代社会思潮实质上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理念 的存在,意味着有主要与从属、本质与现象、内与外等 二元论存在;意味着本质决定现象、内决定外、中心决 在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产力支解下成为支离破 定非中心;也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力图通过 碎的文化碎屑的客观反映。这种思潮最初是以自由化 “外”而揭示“内”、通过“非中心”而揭示“中心”。这实际 程度较高的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登陆中心,逐渐渗透 仍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是 到我国大陆,直接影pr ̄TJ青年大学生的。由于其打着科 理应受到批判和解构的。德里达说,意义不可能像”在 学和革新的旗号,带有一定的文化欺骗性,容易在青年 场的形而上学”那样由中心向四周敞开,而是像撒种子 大学生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样,将“分延”的意义随处播撒。这种典型的差异性和 (一)自私自利,消解责任。后现代社会思潮遵从商 品社会的操作伦理。一切以“利己”为目的。受其影响, 部分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中存在严重的自私自利倾 向,做任何事,思考任何问题,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利 不确定性,表面上兼容并蓄。实际上只是形式化与表面 化,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 心和本原。 (三)反本质、反基础,向整体性、同一性开战。后现 益,有利于自己的事就做,不利于自己的事就不做或少 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取舍都以“利己” 代社会思潮认为,传统哲学所谓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去 做,追寻事物的“始基”,就是还原式寻找事物的终极本质。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在场”,就是“逻各斯” 构这种“本质”和“基础”。同时,“后现代”所要表达的是 一为标准。由于后现代社会思潮不再讲责任,于是部分青 年大学生把个人偏执的幻想与任意的抉择相连接,把 “我”不再需要承担责任。生活是为了开心,而不是为了 承担责任,更不是为了痛苦,成为许多青年大学生的人 f二)极端个人主义。后现代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 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后现代社会思潮要求摧毁和解 狂热混乱的生活情调与厌世的颓废情怀相拼贴,因为 种“不确定性”、“模糊”、“不可表达”“不可捉摸”等精 神状态和思想品位,因而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 生哲学 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 能指符号的滑动。 片、相对性,从而使事物的意义变成相对,成为一系列 价值取向是去中心化。认为随着社会在整体上被解构, 社会再次分裂成为一个个私人,中心也随之终结。受其 (四)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理性与现代科学摧毁 影响,部分青年大学生常常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的思 了宗教神学乃至封建社会的一切,推动了现代资本主 维和行为倾向。主张“个性独立,自我设计,自我选择, 义的发展,但理性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 应。 自我实现”,生活方式异化,漠视集体和纪律,我行我 紊,组织纪律散漫,随意损坏公物,喜好奇装异服和哗 后现代社会思潮认为,理性和现代科学破除了奴 众取宠的行为,并且对这些思想行为本身的意义和负 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又一新的奴役和压抑,设 斥一切现代性的理论,把理性当做逻各斯中心主义、本 质主义、形而上加以解构和摧毁。 ’ 面作用往往不加思考。盲目行动,还自以为个性鲜明, 别人去说吧!把“自我”理解为“唯我”,行为具有明显的 走自己的路。让 置了新的“权威”、“本质”、“中心”。所以,“后现代”应拒 丰富生活色彩,他们欣赏这样一句话:随意性,反映出部分青年大学生自身行为价值评判标 行为失去了整体和社会意义,从而对自身的健 (五1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 准紊乱,l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康成长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精神理想和健康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打破虚无主义和 (三)信仰缺失,相对主义盛行。后现代社会思潮抽 极端个人主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三 掉了视自由、理性和主体性为生命的西方人的生存根 者之间的关系,使个人融入集体社会的大家庭中,找到 基和价值、信仰根基,否定主体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 认识,否定人的理想信念。把人抛入了价值、信仰和生 存的真空状态。受其影响,部分青年大学生开始用怀疑 唯心主义色彩较浓的思想意识乘虚而人,一些青年大 学生照天生活在一种相对主义和缺乏准则的状态中, 是非观念不明确,“怎么都行”,对命运和未来充满着不 确定性,学习和生活失去目标,对一切都“无所谓”,完 全失去了奋发向上的动力和自激机制。这种被动适应 烈情感意识的青年大学生陷入迷惘和痛苦之中,少数 甚至走上自绝的道路以求解脱。 有社会现实意义的个人价值追求和理想人生。同时理 论联系实际,不能就理论讲理论,而应顾及青年大学生 受后现代社会思潮影响的环境及其在思想上造成的冲 的思想实际,与教育对象形成隔阂,因而很难取得良好 的教育效果。 的眼光审视自身的正确信念,造成理想信念紊乱,各种 击。如果绕开后现代社会思潮,也就离开了青年大学生 f;)消除后现代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培养大学 生自立、自尊和自律的自觉意识。在后现代社会思潮的 流传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关键的载体。因此,消 他们的自立、自尊和自律的自觉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所 谓自立,就是要通过成功、成才教育,激发青年大学生 的“虚空”和缺乏着陆感的精神状态使血气方刚、有强 除后现代社会思潮在青年大学生中的负面影响,培养 (四)追求时尚化、媚俗化和商品化。后现代社会思 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鼓励他们立大志、 潮认为,当今人们的生活、消费、思想观念完全时尚化、 做大事,做有利于集体和社会的大事;同时。大力倡导 媚俗化和商业化,并且为商业广告、大众传媒所左右。 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他们勤奋 将来在奉献社会当中实现个人的最高 人失去了主体性、选择性,成为了“单面人”。受其影响, 学习,努力工作,部分青年大学生的审美目光开始从高雅文化转向大众 价值。所谓自尊,就是要通过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帮助 认识年土会,认识世界。以正 文化,“流行语”、“时尚”成为他们文化词典里使用频率 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最高的词条。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追星,沉迷于网络,陶 确的功利观和科学的自我评价标准引导他们确立人生 醉于感官刺激。他们的审美心理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 的目标追求,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日趋浮躁化、片面化和无深度。在他们看来,社会提倡 的知识青年。所谓自律,就是通过道德观的培养教育, 的英模和榜样人物都是虚空的,感官的满足与情绪的 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正确认识个人行为和 宣泄才是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三、认识和思考 集体利益的关系,增强自身的约束能力,遵纪守法,树 立良好的规范意识。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后现代社会思潮 由于其以“求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思想视野和观念 (三)倡导高尚精神文化,发展个体和谐人格。倡导 切优秀文化的精华,通过活跃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和 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过程并拥有相当数量的从众。 高尚精神文化应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兼收其他一 之下,对于有强烈求知欲、探索欲、世界观又尚未完善 形式,培养青年大学生个体和谐人格,提升他们的道德 的青年大学生有着极大的迷惑性和诱惑力。因此。如何 素质,使之向“高尚”、“纯粹”、“脱离低级趣味”和“有益 对青年大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消除后现代社会思潮 于人民”的人格目标迈进。 在这里,文化建设应重视人文思想的培养,提倡科 学精神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和谐发展为核心,引导青 对青年大学生的鱼面影响,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 思考的重要路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释难解疑,弘 年大学生在关注外部世界和谐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 扬主旋律。后现代社会思潮以各种扑朔迷离的理论观 个体自身和谐人格的发展。发展个体和谐人格就是要 点和思维方式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因此,广大教育工作 求青年大学生在精神上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者应坚持方向性原则,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阵地意识, 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人与客 观世界的关系,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体系。并 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人生观、价值观。以理想信念和 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追求积极向上的 价值观;对自己有自知之明,对他人有强烈的同情心; 心理平衡、精力充沛、体能良好的特征,并且热爱生命、 关注健康,能够选择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 对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身心健康上,具有 (作者单位:安微皖西学院计算机系、阜阳师范学院 政法系) l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