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时代的吟唱的弦歌。
古话说“三岁定一生”,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0——13岁是他们一生中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吸收能力像海绵一样强大。给他经典,他就会吸收于内心深处,13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诵读记忆能力逐渐减弱,进入理性理解期,接受能力增强, 经典之精髓就会慢慢的在他身上发酵,从此,“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将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
2、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二、教学原则:
1、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3、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
三、教学安排:
第一周:经典驿站《论语》八则
第二周:人物长廊《马援》
第三周:趣味诗歌《形意诗》
第四周:经典驿站《列子汤问》二则
第五周:经典驿站《中庸》二则
第六周:名胜游踪《蒲松龄故居》
第七周:经典驿站《大学》二则
第八周:人物长廊《诸葛亮》
第九周:趣味诗歌《回文诗》
第十周:经典驿站《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第十一周:人物长廊《岳飞》
第十二周:趣味诗歌《宝塔诗》
第十三周:人物长廊《辛弃疾》
第十四周:趣味诗歌《拆字诗》
第十五周:名胜游踪《蓬莱仙境》
第十六周:人物长廊《李清照》
第十七周:古诗《满江红》
第十八周:趣味诗歌《藏头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