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名寓,泰和人。早孤,随母适罗氏,已而复宗.贫甚.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成祖即位,改编修。五年进左谕德。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时藩司守令来朝,尚书李庆建议发军伍余马给有司,岁课其驹。士奇曰:“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帝许中旨罢之,已而寂然。士奇复力言。又不报。有顷,帝御思善门,召士奇谓曰:“朕向者岂真忘之。闻吕震、李庆辈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为所伤,不欲因卿言罢耳,今有辞矣。”手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言养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士奇顿首谢。群臣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止。未报。士奇复奏,待庭中至夜漏十刻。报可。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帝即罢弗治。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帝以四方屡水旱,召士奇议下诏宽恤,免灾伤租税及官马亏额者。士奇因请并蠲逋赋,理冤滞,汰工役,以广德意。民大悦。士奇复请抚逃民,察墨吏,举文学、武勇之士,令极刑家子孙皆得仕进。皆报可。当是时,帝励精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 (节选自《明史·杨士奇传》)
10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B.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C.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D.初/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10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编修.古代官名,负责编纂国史等书籍.明清时翰林院设置编修一职. B.顿首.叩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C.夜漏.指夜间时刻.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通常用铜壶滴漏。 D.墨吏.指才华很高的文官.常用以指学问精深、道德高尚的文臣学士. 10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士奇幼时家垅境贫困,苦学有才。他学习努力,家贫就教学生来维持生计;朝廷修纂《太祖实录》,他被推举,接着凭才华被召入翰林院.
B.杨士奇直言敢谏.不俱权贵.他反对地方官养马.反复奏请停止朝拜用乐,权臣忌恨他、攻击他,可他还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C.衡士奇为人宽仁,维护朝臣,徐奇馈赠官员土特产没有给他,他还为徐奇解释;大理卿虞谦被降职,他又为之辩白.使之复官。
D.杨士奇为官谨慎,言事辄中.他私下从来不谈公事,即使关系亲密的人也听不到,他提出的抚恤百姓、任用贤能等建议.都被采纳. 10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 (2)士奇因请并蠲逋赋,理冤滞,汰工役,以广德意。 【答案】 106. A 107. D 108. B
109. (1)(杨士奇)回答说:“徐奇到广东赴任时,群臣作诗文赠他,为他送行,我恰好生病没有参加,因此只有我没在名单上。”
(2)杨士奇趁机请求一并减免拖欠的赋税,清理滞留的冤案,淘汰服役工匠,来扩大皇上施行恩德的意愿。 【解析】
10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帝监国时甚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这句话的含义是“皇上监国时,不满意御史舒仲成,这时想加罪于他。士奇说:“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宽宥原先所有忤逆圣旨的人。现在如果将仲成治罪,则诏书就会失去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根据理解原句:“甚憾御史舒仲成”意思是“不满意御史
舒仲成”要单独成句,所以可以排除BD选项。根据理解“诏向忤旨者皆得宥”“诏书”做主语,所以可以排除选项C。故答案选A。
107.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选项D,对墨吏的理解有误。墨吏即贪官污吏。由于墨是黑色的,所以人们就用来比喻那些贪官污吏的心肠也必然是黑色亦即是墨色的,于是就用较为雅致的词汇\"墨吏\"来比拟那些贪腐人员了。故答案选D。
10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选项B,“权臣忌恨他、攻击他”理解有误。原文:帝许中旨罢之,已而寂然。故答案选B。
109.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赴”赴任、“赠”赠他、“行”送行、“以故”因此。(2)“因”趁机、“逋赋”拖欠的赋税、“理”清理、“汰”淘汰、“广”扩大。 【点睛】
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世,江西泰和人。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儒生修撰《太祖实录》,杨士奇已经因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应当前去赴任,王叔英又以其史学才华推荐他。于是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编纂官。
成祖即位,改任编修。杨士奇奉行职事非常谨慎,在家里从不说公事,即使是至亲都不得听闻。他在明成祖前,举止恭敬谨慎,善于对答,议政总能合皇帝的心意。他人有过失,杨士奇都为之掩盖。当时广东布政使徐奇统领西南时,带当地土特产赠送给内廷官员,有人得到馈赠名单呈上皇帝。明成祖看后发现其中无杨士奇名字,于是召见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回答道:“徐奇奔赴广东时,群臣作诗文赠行,我恰逢得病未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赠礼都是小东西,应当没有其他意思。”明成祖于是命令毁掉了那份名单。皇上监国时,不满意御史舒仲成,这时想加罪于他。士奇说:“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宽宥原先所有忤逆圣旨的人。现在如果将仲成治罪,则诏书就会失去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您就像汉景帝对待卫绾一样,难道不可以吗?”皇上便放弃将仲成治罪。有人说大理寺卿虞谦谈论事情时不注意保密。皇上大怒,将他降官一级。士奇为他辩白,虞谦得以复职。又大理寺少卿弋谦因上书言事而得罪。士奇说“:弋谦响应诏书陈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加罪给他,则群臣从此以后将不敢说话了。”皇上马上升弋谦为副都御史,并下敕令承认错误。正当这个时候,皇帝励精图治积极治国,士奇同心协力辅佐朝政,国内体现出太平盛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