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表(超详细)

2-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表(超详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表供方名称评价类型新厂初审标杆供应商例行评审监督评审复审地址物料重要分类评价得分ABCD加分项(满分10分)审核小项关注点获得“质量信得过单位”荣誉称号市级以上得0.5分,省级以上得1分评分标准满分111得分得分说明获得“工业企业质量标杆”荣誉称号无得0分,有得1分质量信誉获得“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荣誉称号无得0分,有得1分其他质量方面荣誉如省优,省先进、质量诚信企业等其他审核组认可的加需省级以上,有任一得1分分项自动化程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如机械手、无自动化生产设备得0分,自动化率≤30%得0.5分,自动化率>30%得1分度自动控制线等)能力认证是否有资格认证证书(如通过TS16949、ISO14001等)ISO9001证书不算,无得0分,有得1分无得0分,有开展但仅限于培训等未取得良好效益得0.5分,开展良好得1分1111精益生产是否有开展精益生产或6西格玛管理客户群是否有三星、LG、松下、惠而优秀客户浦、西门子等日韩欧美优秀企业或世持续稳定供货半年以上,无得0分,有任一得1分界500强企业可靠性建立了零部件可靠性评价体系并开展无得0分,有可靠性设计得0.5分,有可靠性评价得0.5分,有可靠性设计有可靠性评价得1分可靠性增长设计和可靠性评价其他方面(如:省级先进实验室或国家认可实验室、参与标准制定、发明无得0分,有得1分专利3项以上等其他审核组认可的加分项)小计11其他1100以上加分项得分,直接在最后换算成百分制得分后加入总分4.1 综合质量管理序号4.1.1公司质量意识及相关资源评价内容是否审核(0/1判据)满分得分审核证据备注第 1 页,共 9 页

★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QS9000、有ISO9001等证书,证书持续有效得满分;证书暂停过但已恢复得34.1.1.1TS16949等),是否已获得认证和接受了持续的年度监督,且分,证书处于暂停状态不得分未被暂停过4.1.1.2★公司是否有独立于其它部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对于重要的质量问题,有专人负责制度,★是否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策划是否覆盖了全部要素和所有部门内审是否对质量目标和部门指标进行了评定,是否对未达成的指标制定了改善措施,并对不符合项进行了改善★是否定期开展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的策划和实施周期是否合理?管理评审是否检讨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管理评审是否对未达成的指标制定了改善措施,是否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是否制定了品质持续改善计划☆是否识别存在的全部外包过程,若存在外包过程,是否对外包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公司无独立于其它部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得0分,有专人负责得2分,能体现重质量管理的得3分开展内部审核,覆盖了全部要素和所有部门得4分,覆盖要素和部门不全,每发现一个问题扣0.5分,扣满为止对质量目标和部门指标进行了评定,输出结果得3分,未输出结果得2分,若有问题没改善得1分定期开展管理评审检讨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得4分,未执行管理评审得0分,执行没有按照规定或没有检讨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得2分有改善和品质持续改善计划得3分,有改善或品质持续改善计划得2分外包过程交付的批次100%合格得满分,合格率不低于未外包过程得2分,合格率低于未外包过程不得分)注:若无外包过程,该项目得满分。明确产品设计验证、关键件采购、关键件进料检验、关键件仓储、关键件装配、SMT或波峰焊、例行检验、成品检验、抽样检验等岗位并有相应记录得5分,缺不超过2个岗位得3分,缺不超过两份记录得3分,缺2个以上岗位不得分,缺两份以上记录不得分小计4.1.24.1.2.14.1.2.2顾客有关过程管理★客户满意度是否定义了评价方案并进行满意度调查,是否制定了持续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措施是否有专职部门及人员向顾客提供产品信息,处理顾客投诉、抱怨、问询、订单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有效分析得5分,未进行得0分,有进行没分析得3分,有分析不完善4分无设立客户管理专员包括客诉专员得0分,有设立客户管理专员包括客诉专员并有记录得3分,没记录得2分无客诉管理流程,无及时处理和处理后客户不满意得0分,有流程但处理后客户不满意得2分,有流程且处理及时客户满意的3分无处理、无改善、无回复得0分,有处理或改善或回复得1分,有处理、有改善、有效回复得2分对顾客财产无管理要求得0分,有管理要求但不完善得1分,有完善的顾客财产管理得2分小计534.1.1.344.1.1.434.1.1.54.1.1.64.1.1.7433★是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关键重要岗位人员是否进行了培4.1.1.8训,特殊岗位是否有资格认定,培训后是否进行了记录和考核评价530053322154.1.2.3对客户的意见是否得到及时处理,顾客是否满意4.1.2.44.1.2.5对客户退回的产品或投诉是否采取对策进行改进和处理,并向客户回复相关信息。是否对顾客的财产进行了标识、验证、维护,发生异常时,是否向顾客报告04.2 来料过程质量管理序号4.2.14.2.1.1供应商与采购管理★是否有选择、评价供应商的准则和文件,评价和选择是否形成记录无形成准则和文件得0分,有形成但无评价和选择记录的得3分,有形成并做好相应记录的得5分有名册且分类管理得5分;无建立供方名册得0分;有建立名册但未分类管理得3分;发现物料不在合格分供方中采购的情况,发现一个扣1分,扣满为止对供应商的过程、组织十分了解且定期评价得3分,不了解或未评价每发现一个扣0.5分,扣满为止分供方的产品及过程变更时,进行文件化管理并有记录可供追溯得3分,无记录得1分,不可追溯得1分5评价内容是否审核(0/1判据)满分得分审核证据备注★是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册,是否对供应商分类管理,物料4.2.1.2是否在合格分供方中采购?对供应商的过程、组织是否十分了解;是否定期对供应商进4.2.1.3行评价(应包括资质、供货质量、以往交付情况、产品价格、质量保证能力、现场审核结果等项目)4.2.1.4分供方的产品及过程变更时,是否进行文件化管理并有记录可供追溯533第 2 页,共 9 页

4.2.1.5是否每月将来料品质绩效向供应商反馈,当问题发生时及时报告,召开供应商相关的品质会议,并跟进问题的处理结果有反馈机制和召开供应商相关的品质会议制度并有效实施的得3分;没有跟进处理结果得2分,没有反馈机制和供方品质会议的0分在供方品质异常时未采取任何纠正措施,也未与供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的得0分,有采取纠正措施或有与供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但不完善的得1分,有完善的供方品质异常管理和改善措施及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的得2分;未包含对分供方提出品质目标得1分未指定采购技术文件得0分,有制定但不完善或未批准得1分,有完善的采购技术标准,并得到管理和控制的2分有完善的停货、整改和淘汰机制得3分,不完善得2分有得2分,无不得分有制度并有样品确认记录得2分,缺任意一个得1分,都没有得0分小计3供应商质量下降或不符合要求时,是否采取纠正措施或作必4.2.1.6要的更换。是否与供应商签定质量保证协议,是否对分供方提出品质目标☆是否制定了采购标准等采购技术文件,并说明了采购信息,发放前是否得到批准24.2.1.72322304.2.1.8☆分供方出现质量问题时是否有停货、整改和淘汰机制4.2.1.9所有采购物料是否有分供方的出厂检验报告4.2.1.10是否建立分供方样品确认制度并有样品确认记录04.2.24.2.2.1进货检验管理(此部分低于A类75%满分/B类65%满分/C类55%满分/D类50%满分,整个审核结果判为不合格)★是否制定了进货检验标准和检验指导书。是否有进货检验管理规程。无制定进货检验标准,无进货检验管理规程得0分,有制定进货检验标准或进货检验管理规程或都有但不完善的得3分,有完善的进货检验标准和进货检验管理规程的得5分有来料抽样方案并有效执行得5分,执行无效的每发现一个问题扣1分,扣满为止无进货检验限度样板管理得0分,有进货限度样板和台帐或样板有标识,但不完善的得3分,有完善的进货用限度样板、清晰完整的标识管理和使用管理台帐得4分设备齐全且年度鉴定有效得5分,必要设备缺一种扣1分,扣满为止。年度鉴定失效,发现一个扣1分,扣满为止。抽查任意检验员发现对检验标准、操作方法等未经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或相关的资格确认资料得0分;虽经培训,有培训记录或上岗证或可资格认定的资料,但现场抽问和实际操作考查不符合要求或有待改善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1分;有完善的检验员岗前资格确认、检验过程培训管理且现场抽问和实际操作均通过的得4分检验员未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图纸、标准要求进行检验,也没有检验记录的得0分;有按检验方法或图纸或标准要求或有检验记录,但不完善不完整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1分,最低分2分;严格按检验标准、图纸、方法并保存好相关记录的得4分不合格品处理无审批权限规定,也无保存记录要求,同时也无要求供方提供改善报告要求的得0分,不合格品处理有权限规定或有要求供方提供改善报告或之间管理不太完善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1分无零部件型式试验检验要求得0分;有试验要求但未实施或未按要求实施,或无效实施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分2分;有完善的零部件型式试验检验要求,并有效控制,同时保存相关记录的得4分来料不合格品的让步接收、代用明确规定了审批流程并严格执行得2分,不太完善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1分每月对物料、产品的品质状况进行分析、汇总,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得4分,不太完善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2分前述情况,发生任意一个,直接评审不合格。小计4054.2.2.2★是否有基于质量目标的来料抽样方案并有效执行☆是否保存了进货检验用的限度样板,并建立了样板台帐,样板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是否为进货检验配备了必要的测试、测量仪器、设备,且设备年度鉴定有效。54.2.2.344.2.2.454.2.2.5检验人员是否熟悉检验方法和标准,是否经培训上岗,特定计量仪器是否持有计量证书。4☆进货检验是否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图纸、标准及要求进4.2.2.6行,检验结果是否予以记录和保存4检验现场是否对来料不合格品进行清晰标识,来料不合格品4.2.2.7处理是否按规定权限审批并保存相关记录,是否要求供应商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3进货检验是否规定并实施了零部件型式试验,并形成检验记4.2.2.8录保存。来料不合格品的让步接收、代用明确规定了审批流程并严格执行是否每月对物料、产品的品质状况进行分析、汇总,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是否存在没有来料检验、来料检验不合格违规放行,来料检验关键数据造假等现象(否决项)44.2.2.924.2.2.1044.2.2.110第 3 页,共 9 页

4.2.34.2.3.1货仓管理★是否有仓库管理程序;是否有仓库物料台账,合理管理材料入、出库信息无仓库管理制度和定制区域得0分,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区域管制图得4分,不太完善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1分,最低2分无专门的管理员,此项不得分,没有执行先入先出的,每发现一个问题扣0.5分,扣满为止仓存物料未按区域摆放,且标识不明显得0分;部分物料未按区域储存和标识,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分1分;仓存的物料严格按区域摆放和标识得2分货物存储不合理得0分;部分货物存储不合理,环境要求不达标(如电器件的温湿度、防静电等)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扣满为止无规定货物保存期限得0分,有规定但未执行得1分,有规定且控制在合理范围得3分没有制定尾数管理规程及相应管理得0分,有制定尾数管理或进行尾数管理得1分,有完善的尾数管理得2分有规定并有记录得2分,没有记录得1分有规定并有实施得1分,有规定没有实施得0.5分符合得2分,不太完善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1分小计424.2.3.2☆有专门的仓库管理人员,执行先进先出原则☆货仓是否合理规划定置区域,有防止物品的混放,来料仓4.2.3.3合格品、不合格品、待检品是否分区存储、明显标识货物存放是否定位,是否整洁,环境是否适宜,货物是否有防护,堆存是否合理是否明确了货物保存期的规定,超期物料是否经重新检验确认24.2.3.44.2.3.5232212204.2.3.6是否对尾数(部品\\成品)实施管理是否有程序对物料的接收、发放、拒收进行管控和处理,并提供相关记录是否有程序规范物料搬运流程,防止物料变质、损坏和安全4.2.3.8风险,并有效实施4.2.3.74.2.3.9☆仓库管理和环境是否符合产品质量保证要求04.3 制程过程质量管理序号4.3.14.3.1.1设计开发管理★设计输入是否完整,是否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及顾客合同等方面的要求,是否经过审核无设计输入和经过审核得0分,有设计输入但不完善或未经审核得3分,有完整的设计输入和审核管理得5分无设计输出的相关文件和批准的要求得0分,有设计输出文件但不完善或未经批准得3分,有完整的设计输出文件和审批管理得5分无进行设计审核得0分,有设计审核但记录或问题的解决不完善得1分,有完善的审计审核、记录及审核的相应问题得到解决得2分无进行设计输出的验证得0分,有设计输出的验证但试验方法、试验项目、试验设备、记录或问题的解决不完善得2分,有完善的设计输出验证、记录及验证发现的相应问题得到解决得3分有定期检讨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得3分,没及时整改得2分,无定期检讨得0分对初品未进行设计确认、客户检验确认的得0分,有对初品未进行设计确认或客户检验确认或保存客户签样、记录或解决发现存在问题的得1分,有完善初品设计确认、客户检验确认及问题关闭管理的得2分更改未形成管理文件得0分,有形成文件但未进行批准或验证或确认或保存记录得3分,有完整的设计变更管理文件、验证、确认和记录以及问题的改善关闭得5分5评价内容是否审核(0/1判据)满分得分审核证据备注★设计输出的文件有哪些,是否完整,是否形成文件并在发4.3.1.2放前得到批准,是否符合输入要求,并为采购、生产、验收提供标准☆是否在设计的适当阶段进行设计审核,是否对审核的结果4.3.1.3及措施进行了记录,审核内容是否完整,审核中识别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是否对设计输出的结果(样件)进行验证(型式试验),4.3.1.4有无足够的型式及可靠性试验设备,验证的结果及措施是否予以记录,验证发现问题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4.3.1.5☆设计程序是否定期检讨,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是否对初期条件量产产品的品质进行了设计确认,是否经客4.3.1.6户确认,确认结果(签审样件)是否记录保存,确认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产品更改(材料更改、工艺更改、模具更改、供应商更4.3.1.7改)是否形成文件,实施前是否得到批准,是否对设计更改进行了适当的验证和确认,结果是否记录,问题是否解决523325产生更改后,相关技术文件、图纸是否作相应更改,相应的技无设计变更管理跟踪要求及记录得0分,有变更管理跟踪但过程管理4.3.1.8术文件、图纸是否进行更改标识。设计变更是否通知客户确不完善得0.5分,有完善的变更管理跟踪及记录,并及时通知客户确认认的得1分1第 4 页,共 9 页

对于工程变更前后的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在客户端,4.3.1.9在途的,在供应商端的所有的相关产品和物料都进行了标识、区分,及时按照要求处理4.3.1.10是否有验证、追溯工程变更有效性的流程和方法?工程变更文件对过程、模具或材料的变更管理是否可追溯★技术能力是否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是否有试产工艺文件、试产作业管理程序文件和相关作业规范管理完善得2分,不完善每发现一个问题扣0.5分,扣满为止2管理完善得2分,不完善每发现一个问题扣0.5分,扣满为止有试产工艺文件、试产作业管理程序文件和相关作业规范得4分,不完善每发现一个问题扣0.5分,最低2分24.3.1.1144.3.1.12是否有客户样品管理程序并对客户样品的符合性/合格率进行有程序和评价记录得2分,有程序没有记录得1分,没有程序没有记录评价得0分无图纸管理台帐的0分,有但不完善的0.5分,有完善的图纸管理台帐及有效的管理得1分未传达得0分,有传达但不到位得0.5分,传达到位得1分无设计变更履历得0分,有但管理不完善的0.5分,有完善的设计变更履历管理得1分21111小计404.3.1.13有无图纸管理台帐4.3.1.14图纸及设计试样是否是否传达到现场4.3.1.15设计变更履历是否管理到位4.3.1.16☆对我司的技术资料是否按规定正常渠道获取.(通过CPD/PDM渠道不正常的0分,渠道正常得1分系统传递)04.3.2过程控制(此部分低于A类75%满分/B类65%满分/C类55%满分/D类50%满分,整个审核结果判为不合格)没有5S管理得0分;有5S管理,但是不完善(包括工场内有不相关物品放置,加工过程不用的材料放置在现场),每发现一个问题,扣1分,扣完为止。无编制工艺流程图\\QC工程图及质量控制计划得0分,有编制但不完善得1分,有编制工艺流程图\\QC工程图及质量控制计划并符合要求的2分生产和检验现场无过程控制所需的产品规格技术文件得0分;不完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1分,最低分2分;现场有完整的产品规格技术文件得5分有批次管理规定并有效实施,产品可追溯得满分。无批次管理得0分,有批次管理但产品不可追溯得1分;若发现实际生产产品和封存样品不一致且无4M变更,此项不得分。没有得0分;有制定作业标准但不完善或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或文件无效等,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1分,最低分2分;完全按要求进行管理的得5分无考核记录得0分;不完善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分1分;有完整的关键、特殊岗位及普通员工培训计划和技能考核记录及现场抽验符合要求的得2分随工单或流程卡记录完整,交接顺畅得满分。无随工单或流程卡得0分。出现问题每发现一个扣0.5分,扣满为止。发现混料或检验等关键岗位虚设、人员不作为、虚假数据等任一一项,直接评审不合格。质量控制数据,特别是关键工序的质量数据收集齐全且每月分析总结得满分;关键工序数据缺失或不分析,每缺一项扣0.5分,扣满为止。有效使用任一种方法得满分。关键工序未进行数据统计分析(SPC、CpK),每发现一项扣0.5分,扣满为止。5★操作场所是否进行5S管理,包括工场内没有不相关物品放4.3.2.1置,加工过程不用的材料不放置在现场,定置管理、标识管理切实实施★是否有工艺流程图\\QC工程图,是否编制了质量控制计划,4.3.2.2质量计划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现场每一道工序是否都有过程控制所需的产品规格技术文件,包括图纸、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操作规范文件等24.3.2.35是否编制批次管理文件,是否使产品的批次标记和原始记录4.3.2.4保持一致,是否能追溯产品交付前的情况和交付后的分布、场所,以证明最终产品状态与封存样品的一致性。★对关键、重要、复杂的过程或工序是否制定了管理方法、4.3.2.5是否有有效的作业指导文件或工序标准,是否遵守了工艺规程文件执行员工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工序要求,是否接4.3.2.6受了必要的培训,特殊、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资格☆随工单或流程卡等是否详细记录投料、加工、装配、调试4.3.2.7、检验、交付的数量、质量、操作者和检验者,并按规定保存4.3.2.8现场是否发生混料或检验等关键岗位虚设、人员不作为、虚假数据等情况。(否决项)☆是否收集每日质量控制数据,特别是关键工序的质量数据,每月至少一次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25224.3.2.92☆是否使用数据分析方法(如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4.3.2.10列图、直方图、柏拉图)以及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PC、CpK)2第 5 页,共 9 页

★是否建立首检制度,是否按规定要求执行,并进行监测记4.3.2.11录。是否有首检样品在生产现场?是否有首件检验要点培训★是否建立巡检制度,是否按规定要求对过程参数和有关质量特性设置监测点进行监测并记录。巡检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建立线检制度,是否按规定要求执行,并进行监测记录☆是否有返修/返工品的管理流程,对于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是否按质量计划进行重新检验,并提供相关记录制造过程是否建立了物料标识方法能够明确看出物料的加工状态,并确保批量产品的可追溯性★现场是否定置管理标识,不合格品、合格品、待检品、在制品是否有明显标识并作必要隔离过程发生异常或不合格时,是否有应急处理措施和标准,并按标准实施,是否采取了纠正和纠正措施。无制度、无管理、无记录得0分,有制度无管理或无记录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1分,最低分2分;有制度有管理有记录并有效受控得4分无制度、无管理、无记录得0分,有制度无管理或无记录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1分,最低分1分;有制度有管理有记录并有效受控得3分无制度、无管理、无记录得0分,有制度无管理或无记录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分1分;有制度有管理有记录并有效受控得2分有管理有记录得2分,有管理无记录得1分,无管理得0分有状态标识且可追溯得2分,不可追溯得1分,无标识得0分现场无任何定置区域和标识管理得0分;现场有定置区域或标识,但又不完善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1分,最低分2分;现场严格按要求执行的得4分没有对生产过程异常进行管理的得0分,有管理但不完善的得2分,有完善的过程异常管理、分析改善和验证措施管理的得3分环境满足要求得4分,不满足得2分;发现违反法律法规得0分44.3.2.1234.3.2.1324.3.2.144.3.2.15224.3.2.1644.3.2.1734.3.2.18制造过程环境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是否违反法律法规需要重新承认的4M变更,变更实施前是否报告给“美的”,并得到“美的”批准后实施,变更前后产品和批次是否明确4.3.2.19区分,是否明确旧物料的处理方案,对变更的内容,相关文件是同时变更4.3.2.20★原材料与二次料的配比是否按规定执行特殊物料或产品的存放、生产、搬运、包装的环境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制造过程产品贮存、运输和包装方式是否符合该类产品特性4.3.2.22的要求4.3.2.214.3.2.234.3.2.244.3.2.254.3.2.264无进行4M变更管理的得0分,有进行但不完善的得2分,有完善的4M变更管理要求,且执行到位的得4分无二次料配比管理的得0分,有但未按要求执行的得2分,有严格的二次料监控管理的得1分(此条不存在的供方直接得满分)得到满足得2分,不满足每发现一项扣0.5分,扣满为止得到满足得3分,不满足每发现一项扣1分,扣满为止4323432332小计80★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是否满足生产该类产品的质量要求?是得到满足得4分,不满足每发现一项扣1分,扣满为止否满足必备检验设备要求?☆生产设备、仪器的操作是否有操作指导书,是否体现了产品的重要检验项目,并有效执行是否有预防性维护保养管理程序对生产设备制定三级预防保养计划作业指导书指明了制程规格和机器设备的设定参数吗?关键设备是否有关键控制参数满足得3分,不满足每发现一项扣1分,扣满为止制定三级预防保养计划得2分,没有得0分作业指导书包含关键控制参数得3分,不完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扣满为止点检和定期维护完善得3分,不完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扣满为止有处理程序且有记录得2分,没有记录得1分4.3.2.27☆是否有设备管理程序,生产检验设备是否点检和定期维护4.3.2.28是否有工序内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是否定期对过程问题分类、分析、改善并制定持续改善措施04.3.3不合格品控制无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无对不合格品做任何管理要求和措施得0分,有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但未实施或实施不到位得2分,有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严格安要求执行,得到有效管理得5分现场不合格产品未进行隔离处理,无保留任何记录和可追溯性的标识和资料得0分,有隔离或有记录或可追溯性的资料但不完善得2分,完善的不合格品标识、隔离、记录、可追溯性资料得4分★是否建立并实施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否对不合格品的4.3.3.1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及通知有关部门作出明确规定54.3.3.2★不合格产品是否隔离处理,保留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4第 6 页,共 9 页

☆不合格品处理是否按规定要求及权限进行审核和审批,纠4.3.3.3正后是否重新验证不合格品处理无审批权限规定, 无保存记录要求,无改善报告和验证要求的得0分,不合格品处理有权限规定或有内部改善要求或有改善报告或有验证报告,但不太完善的得2分,有完善的不合格品处理管理和改善提高管理,且保存相关报告记录的得3分发生质量异常时无采取任何纠正预防措施得0分,有采取纠正措施而无预防措施得的2分,即有纠正又有预防措施管理的得4分没有例外放行得4分,有例外放行且审核记录完善得4分,不完善每发现一项扣1分,扣满为止34.3.3.4发生异常及不合格品时,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是否有成品例外放行程序?是否有相关的审核处理流程及记录44.3.3.54★是否发生不合格品混乱、制成品与不合格品无法区分、不4.3.3.6合格品未按不合格品程序处理直接流入下一工序等现象 (否前述情况,发生任意一个,直接评审不合格。决项)小计4.3.44.3.4.1持续改进管理★是否有处理售后客户投诉的程序?是否制定了售后质量目标有程序有目标得3分,没有程序得0分,有程序没目标得2分3200售后质量信息传递是否有效并进行真因分析并形成闭环?是4.3.4.2否及时处理客户关心的问题?必要时对最终检验的标准进行了完善4.3.4.3是否建立了改进的程序,是否明确了纠正预防措施的流程和职责,售后质量信息有效传递并形成闭环得3分,有传递无闭环得1分没有建立改进的程序得0分,有建立改进程序但未明确纠正预防措施流程和职责的得0.5分,有建立改进程序并明确了纠正预防措施流程和职责的得1分无任何过程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改善过程和资料的得 0 分,有质量月报、周报、日报统计、分析、改善等资料,但不完善的得0.5分,有完善的质量月报、周报、日报统计、分析,能有效提升改善品质得1分有完善的来料、制成、成品、市场质量不良问题分析、改善,并保存资料的得2分,不完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扣满为止有跟踪验证、有记录,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的得3分,不完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扣满为止有得1分,无不得分有得3分,无不得分有开展开展QC小组活动得3分,没有得0分小计31是否收集、分析各种质量信息,以确定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4.3.4.4格,是否运用了适当的统计分析改进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是否对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含工程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否针对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并实施☆是否对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跟踪验证,措施是否有效,有无记录。14.3.4.524.3.4.63133204.3.4.7在纠正措施中考虑使用防错方法吗4.3.4.8是否将纠正措施转化到作业指导书,产品开发标准,流程文件等规范中4.3.4.9☆是否开展QC小组活动,并有效开展质量改善提案等活动04.3.5委外加工管理( )不适用无委外加工给满分适用有要求有记录得5分,不完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扣满为止委外加工公司的生产加工实力、质量管理部门及管理责任人得到确定且有记录得3分,无记录得2分是得3分,无不得分完善得3分,不完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扣满为止有得2分,无不得分小计53232154.3.5.1★发外工序是否符合要求4.3.5.2受委托方的工序质量管理部门及管理责任人是否确定?是否确认委外加工公司的生产加工实力4.3.5.3对委托内容是否进行事前确认4.3.5.44.3.5.5关于生产加工委托内容,是否明确了作业指导书和检查、判断标准?是否确立了受委托方的产品追溯是否对受托方工序中进行异常定期交换质量信息,致力于持续改进0第 7 页,共 9 页

4.4 成品过程质量管理序号4.4.1评价内容成品过程质量管理(此部分低于A类75%满分/B类65%满分/C类55%满分/D类50%满分,整个审核结果判为不合格)无制定出货检验标准,无出货检验管理规程得0分,有制定出货检验标准或出货检验管理规程或都有但不完善的得2分,有完善的出货检验标准和出货检验管理规程的得4分管理完善得4分,不完善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最低2分有完善的可靠性试验且记录保存完整得满分,没有可靠性试验得0分。不完善的每发现一项扣1分,最低2分有完善的寿命周期内环境试验且记录保存完整得满分,没有环境试验得0分。不完善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最低1分有程序得2分,无得0分有完善的产品型式试验检验要求(包含客户要求),并有效控制,同时保存相关记录的得5分,不完善的每发现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无出货检验用限度样板管理得0分,有出货产品(客户)限度样板和台帐或样板有标识,但不完善的得1分,有完善的进货用限度样板、清晰完整的标识管理和使用管理台帐得2分设备齐全且年度鉴定有效得满分,必要设备缺一种扣0.5分,扣满为止。是否审核(0/1判据)满分得分审核证据备注★是否制定了成品和出厂检验标准和检验指导书。是否规定4.4.1.1检验项目、检验试验要求和方法、抽样方案及判定准则等内容。4.4.1.2成品的包装、防护、贮存是否满足该类产品运输和贮存的质量要求?成品检验时是否检查包装质量4454.4.1.3☆是否通过筛选、老化和抽样加速试验来确保产品可靠性试验是否全面模拟产品寿命周期内经受的环境条件;是否合理设置经破坏性试验★是否有文件规定型式试验管理程序,对产品性能测试计划﹐频次﹐项目﹐设备等作出规定4.4.1.454.4.1.524.4.1.6☆产品是否策划并实施了型式试验,并形成检验记录保存54.4.1.7☆是否保存了出货检验用的限度样板,并建立了样板台帐,样板标识是否清晰完整。2★必要的检测、校准、检定用样品、器具、设备是否齐全,4.4.1.8其管理(标识、存放、维护保养、计量校准等)是否符合要求34.4.1.9检验人员是否熟悉检验方法和标准,是否经培训上岗抽查任意检验员发现对检验标准、操作方法等未经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或相关的资格确认资料得0分;虽经培训,有培训记录或上岗证或可资格认定的资料,但现场抽问和实际操作考查不符合要求或有待改善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分1分;有完善的检验员岗前资格确认、检验过程培训管理且现场抽问和实际操作均通过的得3分3☆出厂检验是否按规定的检验方法、标准及要求进行,检验4.4.1.10结果是否予以记录和保存检验员未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图纸、标准要求进行检验,也没有检验记录的得0分;有按检验方法或图纸或标准要求或有检验记录,但不完善不完整的每发现一个问题点扣0.5分,最低分1分;严格按检验标准、图纸、方法并保存好相关记录的得3分34.4.1.11成品检验记录是否覆盖全部检验项目且记录完整,对产品的出厂质量的记录是否妥善保管,记录具有可追溯性不合格品处理是否按规定权限审批并保存相关记录。不合格品出厂放行是否经客户批准管理完善得3分,不完善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最低1分34.4.1.12有完善的不合格品处理管理和内部改善提高管理,且保存相关报告记录的得3分,不完善的每发现一项扣0.5分,最低1分未发生紧急放行和让步放行得满分,有上述情况且书面告知顾客得2分,有上述情况未书面告知顾客得0分未发生重复发生的不合格或重大的批次质量问题得满分,有上述情况且分析整改得一半分,有上述情况未整改得0分前述情况,发生任意一个,直接评审不合格。3当交付产品存在紧急放行(如试验未完成)和让步放行(如4.4.1.13部分项目不满足要求)时是否书面告知顾客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否有相关的审核处理流程及记录4.4.1.14☆是否识别重复发生的不合格或重大的批次质量问题并进行必要的分析整改是否存在没有成品检验、成品检验不合格违规放行,成品检验关键数据造假等现象(否决项)444.4.1.15第 8 页,共 9 页

小计5004.5 设备、仪器、计量工具、模具管理序号4.5.1设备与仪器管理必备检验设备,缺任意一个,直接评审不合格。无台帐、设备履历、监视和测量设备得0分,有台帐或设备履历或监视和测量设备得1分,有健全的台帐、设备履历、监视和测量设备得2分无制定规程得0分,有制定但未实施或实施效果不好的得2分,有制定规程且有效实施和管理得3分无维护保养管理和保存相应记录的得0分,有做维护保养或有记录但不完善的得2分,有完善的维护保养管理及相应记录得3分无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得0分,有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得2分无配备无管理得0分,有配备和管理得1分有制度,有执行得2分,有制度未执行得1分有得3分,没有每缺一个仪器扣1分,扣满为止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得0分,能满足得3分无检定计划及校准得0分,有计划但未检定或部分未检定或内校准人员无上岗证得1分,有检定计划且有效期内校准及保存相关记录得2分无检定状态标识得0分,有检定状态标识但部分有过期或无效得1分,有有效检定状态标识和偏离校准状态时采取复评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得2分可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测量标准,计量检测仪器精度满足批量连续生产的要求得3分,不完善的每发现一项扣1分,扣满为止小计4.5.2模具管理无模具、夹具、工装管理台帐得0分,有但管理不完善得2分,有完善的管理台帐得3分无变更履历管理要求得0分,有但管理不完善得1分,有完善的变更履历管理得2分无进行模具、夹具、工装的维护保养得0分,有但管理不完善得2分,有完善的维护保养管理得3分无使用寿命管理台帐得0分,有但管理不完善得1分,有完善的管理台帐得2分小计323210233212332评价内容是否审核(0/1判据)满分得分审核证据备注4.5.1.1★关键测量仪器是否满足美的必备检验设备要求4.5.1.2☆是否建立适当的设备及量仪管理台帐和设备履历,是否配备了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4.5.1.3☆是否制定并实施了设备及计量仪器操作维护保养规程4.5.1.4☆设备及量仪的维护保养是否定期进行,并保存相应记录,设备是否清洁、完好4.5.1.5是否明确了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4.5.1.6是否配备了必要的维修备品备件并加以管理4.5.1.7是否制定关键设备日常点检制度?是否有效执行4.5.1.8所有仪器、设备是否有明确的状态标识和计量标识4.5.1.9监视测量设备的检测能力是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4.5.1.10☆有无检定计划,并按规定周期进行校准和检定,是否保存检定、校准记录,校准人员有无上岗证有无校准检定状态标签,是否在有效期内,偏离校准状态时4.5.1.11是否复评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如何评定,是否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校验标准是否可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测量标准?计量检测仪器精度是否满足批量连续生产的要求?24.5.1.1232604.5.2.1☆有无模具管理台帐4.5.2.2☆模具设计变更履历管理是否到位4.5.2.3☆模具的维护与保养4.5.2.4☆模具寿命台帐0备注编制/日期:审批/日期:第 9 页,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