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混凝±工程外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3年第9期江苏水利 浅谈水利混凝±工程外观质量通病 及防治措施 宋力1林方伟2 (1.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2.灌南县水利局,江苏连云港222500) 摘要:水工建筑物外观质量是水利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当前水利混凝土工程蜂窝、麻面、空 洞、错台、缺棱掉角、表面平整度不佳、伸缩缝处渗水、表面龟裂、深浅裂缝等外观质量通病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 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实际施工中水工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利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成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 ̄TV52+TU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839(2013)09—0022—03 0引言 间不足。 2表层麻面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 工程的生命线,水利工程质量已成为 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工程质量责任 重于泰山。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 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是水利工程 (3)混凝土布料过程中,由于混 凝土下料高度太大,中间过程没有采 2.1表现形式 基本和蜂窝状况相似,但形成的 面积小于蜂窝,呈局部粗糙面。 2.2产生原因 取控制措施,造成料子在下降过程中 粗骨料沉在底部,而砂浆上浮,混凝 土料出现总体分层。 (1)模板在安装过程中,未将表 层粗硬状杂物认真清理干净。 (2)模板拆模时间偏早,拆模时 表层混凝土损坏。 (4)浇筑不同部位混凝土前,未 在前批已成型的混凝土表层先浇一 层砂浆(座浆),交接部位的模板封堵 不密实。 建设中最受重点关注的质量控制点, 当前混凝土工程施工尤其重视外观 质量的控制,提出了“内实外光”的高 (3)在使用木模板前,未做浸润 处理,因木模板吸水性强。未经处理 要求,《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223—2008)中更明确把混凝土外 观质量作为主要验收项目之一,对外 (5)混凝土结构钢筋布筋密度大, 且使用的粗骨料粒径偏大。 直接用于施工会将混凝土表层水吸 走。 (6)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出现过 度振捣。 1.3防治措施 观质量实行打分制。笔者结合近年来 在江苏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检 测实践中遇到的实例,对现阶段水利 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通病的主要表 现形式、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探讨。 1 混凝土表面蜂窝 1.1表现形式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过振或 欠振。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不定期抽检混凝土拌和称量 (5)模板接缝部位处理措施不当, 造成局部或大块漏浆。 系统的准确度,力求拌和物配料准 确,确保混凝土拌和物质量。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布料高 (6)使用废旧机油作模板隔离剂, 质量差。 (7)混凝土拌和物质量差,和易 度超过2 m应采取串筒等措施,浇筑 应分层分批下料。 性指标差,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泌水。 2.3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 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 蜂窝状的窟窿(深度一般小于钢筋保 护层厚度)。 1.2产生原因 (4)模板接缝要封堵严实,在浇 (1)高度重视模板工程施工质量。 ①模板安装前要将表面彻底清 筑过程中认真检查模板接缝,防止砂 浆渗漏,对于漏浆的接缝部位要及时 用海绵条封堵。 (5)不同批次、不同结构混凝土 交接处应预留5 cm左右厚度,在浇 洗干净,严禁有块状物等杂质;②如 果使用木模板,应在使用前将木模板 用清水充分浸泡一段时间;③应采取 措施将各类模板之间的模板缝封堵 (1)混凝土拌和系统原材料称量 不准,造成拌和物不均,主要表现为 粗骨料多,砂浆偏少,从而导致离析。 (2)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拌和时 筑上层混凝土构件时凿毛,并认真冲 洗干净。 严实;④采用高质量模板隔离剂,且 要均匀涂抹。 作者简介:宋力(1977一),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规划及项目管理工作。 (2)混凝土要分层振捣,振捣棒 应快插慢拔,严禁过振或欠振。 (3)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连 续级配粗细骨料,确保混凝土拌和物 质量。 (4)对于混凝土表层麻面缺陷, 如果在混凝土构件处要作装饰处理 的,可以不修补;如果不作装饰处理, 麻面修补前一定要冲水浸润,再用高 强浆砂作表层处理,并要认真做好浸 润湿水养护工作。 3空洞 3.1表现形式 在混凝土构件内部存在较大尺寸 的空隙,甚至露筋,称之为空洞。大的 空洞将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 3‘2产生原因 (1)在结构主要受力部位,因布 筋密集,混凝土浇筑下料过程中,粗 骨料易被卡住,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 理,继续浇筑混凝土就会在该部位形 成空洞。 (2)混凝土拌和物质量差,砂浆 和骨料离析,漏浆严重。 (3)混凝土浇筑前仓面清理不干 净,仓面及露筋部位的杂物被浇筑在 混凝土构件内。 (4)浇筑层厚度过大、过高,振捣 不到位。 3.3防治措施 (1)在混凝土构件布筋密集部位 浇筑混凝土应专门设计混凝土配合 比,优先使用小粒径骨料,在结构物 孔洞及预埋件密集部位采用自流平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2)在钢筋密集处、结构复杂或 狭小部位浇筑混凝土时,布料要均 匀,并平衡上升混凝土料。 (3)在浇筑混凝土前要认真清理 浇筑仓面,将所有杂物全部清理干 净。 4错台 4.1表现形式 混凝土墩墙分层浇筑处上下层 在垂直面上错开一定的位置,形成台 阶;或者不同分块的墩墙垂直分缝处 明显不在同一平面,形成相邻面错 开。 4.2产生原因 (1)后浇筑结构模板与先浇筑结 构已拆模的混凝土接触不严密,支 撑、固定不牢靠。 (2)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导致 齿口变形严重或支模时相邻两块模 板错缝。 (3)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 程度不一致,使得模板受振后胀开程 度不同。 (4)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侧压 力比较大,振捣过程中出现螺母脱 丝。 (5)上下层模板结合不紧密,混 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跑模现象。 4.3防治措施 (1)定期修整模板,确保模板底 边和拼缝处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2)立上层(或相邻块)模板前, 检查已浇筑块与待浇筑块接触面处 的混凝土平整度,如有偏差应作修正 处理。 (3)立上层(或相邻块)模板时, 利用下层(或相邻块)混凝土浇筑时 预留的对拉螺丝将模板紧贴已浇筑 块固定牢固,并在上下层混凝土接头 的部位增加钢管支撑,确保混凝土浇 筑过程中不跑模。 (4)设专人紧固模板,手劲一致, 以保持对拉螺杆松紧一致;装模时要 求操作工人认真检查拉杆的工作情 况,杜绝使用坏丝的拉杆螺母和已变 形拉杆;混凝土侧压力比较大时,拉 杆上要使用双螺母。 (5)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上升速 度,防止拉杆伸长、崩丝,出现局部胀 模。 5缝隙、夹层 5.1表现形式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 散混疑土夹层。 5.2产生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 理,未清除表面水泥薄膜、松动石子 和软弱混凝土层,未充分湿润就灌筑 混凝土。 (2)施工缝处有锯屑、泥土、砖块 等杂物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 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 接缝处混凝土未良好振捣。 5.3防治措施 如出现夹层,可区别用以下方法 处理: (1)夹层高度小于1 cm的用磨 2013年第9期江苏水利 岩机磨平或者用砂轮磨平即可。 (2)夹层高度大于1 em的应凿 除超高的混凝土,用1:2砂浆进行修 补,保护层偏小时,可在表面涂刷环 氧防护涂料。 6缺棱掉角 6.1表现形式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 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6.2产生原因 (1)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 不均。 (2)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 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 水,强度低。 (3)过早拆除侧面模板;拆模时, 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成品保护不 好,棱角混凝土被碰掉。 6.3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与蜂窝缺陷基本一致。 7表面平整度不佳 7.1表现形式 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 7.2产生原因 (1)混凝土浇筑至面层时,整面 不到位。 (2)混凝土浇筑后,收面、找平、 压光处置不当,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3)模板支承不牢,支承面不足, 对销螺栓未紧固,浇筑过程中模板变 形、跑模。 (4)模板的孔洞未按要求作封堵 处理;模板间使用的双面胶未按要求 使用,导致浇筑后产生印痕。 7.3防治措施 (1)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混凝 土浇筑至面层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 志或弹线用长刮尺将大面整平。 (2)及时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找 平、压实、抹光,覆盖塑料薄膜;未终 凝的混凝土严禁上人,混凝土强度达 到1.2 MPa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 施工。 (3)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并保 证有足够的支承面积,还要防止浸 水,以避免发生下沉。 8伸缩缝处渗水(有止水要求的) 8.1表现形式 伸缩缝处出现渗水或漏水现象。 8.2产生原因 (1)止水紫铜片有砂眼或钉孔, ■翟嘲冒2013年第9期江苏水利 青连续、灌满。 (4)在止水片附近浇筑混凝土时, (2)混凝土浇筑以后面层要及时 进行保湿养护,气候干燥时,没有拆 止水接头焊接不饱满或未焊透,加工 成型后未做渗水试验。 (2)止水铜片连接处安装未按设 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存有缺陷、隐患。 (3)止水铜片安装位置偏差较大, 应确保混凝土质量,谨慎振捣密实, 且振捣器不得触及止水片。 (5)严格成品保护,对已安装的 止水设施,及时加以固定和保护,以 模的混凝土立面也需浇水养护;尽量 推迟拆模时间;拆模后立即涂刷养护 剂,或挂土工布保湿养护。 10混凝土深层裂缝(含贯穿缝) 10.1表现形式 相邻建筑物底板不均匀沉陷时将铜 片拉坏,或柏油槽内的铜片与沥青局 部脱空。 (4)混凝土浇筑前,止水片上的 防损坏;对保护不慎引起变形的铜 片,修整时必须按规范操作;如有损 坏的铜片,修补后应用油浸法作焊接 质量检查。 9混凝土表面龟裂、浅层裂缝 9.1表现形式 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纵向或横向 裂缝,墩墙结构混凝土出现有规则的 竖向裂缝,以贯穿性裂缝居多。 10.2产生原因 杂物未清理干净;止水周围混凝土振 捣不实。 (5)不注重成品保护,外露的止 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 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水化热、约束 条件、环境温度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特性等。 10.3防治措施 水铜片变形严重后未修复。 8.3防治措施 混凝土表面出现有一定规律、缝 深为2 ̄3 cm(一般不到达钢筋保护 层)的纵向或横向裂缝,或出现无规 律,缝宽、缝深很小,形如发丝的裂 纹。 9.2产生原因 (1)加工后的紫铜片止水应平整、 干净、无砂眼和钉孔;紫铜片止水焊 接采用搭接焊的方式,其搭接长度不 得小于20 mm,搭接部位为双面铜 焊;采用油浸法对加工后紫铜片止水 科学研究和大量工程实践证明, 防止混凝土裂缝需采取综合措施。主 要是: (1)混凝土水灰比大,浇筑振捣 的接头部位进行焊接质量检查,确保 止水不漏水;应尽量避免在浇筑现场 搭接止水铜片,现场搭接的止水铜片 使面层形成水泥砂浆甚至离析,混凝 土凝固过程中表面水分过快散失,导 致干缩裂缝。 (2)混凝土浇筑找平、压面、收光 (1)严格控制骨料的质量,优化 混凝土配合比; (2)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必须用油浸法作焊接质量检查。 (2)水平止水铜片埋固于先期浇 筑的混凝土内,位置应准确;后期混 凝土浇筑前,需将沾污到止水片上的 以后,因空气干燥或风大,表面失水 太快,导致龟裂。 (4)改善混凝土的约束条件。 11结语 (3)混凝土养护不当、不及时,养 护时间短。 9.3防治措施 混凝土出现蜂窝、空洞、错台、表 面不平整、深层裂缝和伸缩缝渗水等 缺陷都不易处理,不仅影响质量评 定,即使修补后也达不到无缺陷混凝 土的质量水平。因此,混凝土浇筑前 要将技术交底到现场每个工人,施工 过程中严格执行,层层落实,将质量 隐患消除在浇筑前、浇筑中,而不是 留到浇筑成型后。 混凝土浆等杂物清理干净;柏油井在 浇注沥青前,严格清除灰尘并烘干柏 油井及止水片。 (3)垂直止水施工时,铜片埋固 (1)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及时进 行表面找平、压面、收光,覆盖塑料薄 于先期浇筑的混凝土内,位置及伸出 长度应准确;在后浇筑块安装柏油槽 膜保湿,因为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是 控制龟裂的重要环节。如面层混凝土 灌注沥青时,应分段安装柏油槽,分 段灌注已完全融化的热沥青,确保止 水铜片在柏油槽中部,确保灌注热沥 水泥砂浆偏多现象不严重,可通过铺 一层细石子或增加压面力度和次数 来避免或消除干缩龟裂。 (上接第21页)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Preliminary Work Quality of Hydraulic Projects ZHAO Yihan’,WANG Chaojun (1.Jiangsu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Ofifce,Nanjing 210029,Jiangsu;2.Hydraulic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 of Jinagsu Province,Nanjing 210029,Jiangsu)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es of preliminary work of Jiangsu hydraulic projects,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its quality management.Thus,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hich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eliminary work including changing design concepts,emphasizing process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the intermediate links,focusing on industry regulation and leading industry growth are proposed. Key words:water conservancy;preliminary work;quality;countermeasures;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