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西省玉山一中2014届高三化学强化(模拟)周考试卷(十一)

江西省玉山一中2014届高三化学强化(模拟)周考试卷(十一)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江西省玉山一中2014届高三化学强化(模拟)周考试卷(十一)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要求字体工整: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一.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人们一向把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看作无机物的原因是

A 都是碳的简单化合物 B 不是从生命体中取得

C 不是共价化合物 D 不具备有机物典型的性质和特点

8.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右边是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它属于 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③高分子化合物 ④离子化合物 ⑤共价化合物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9.一氟二氯丙烷是“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控制使用的氟氯代烃之一,该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7种 B. 8种 C.9种 D.10种 10.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盐酸可全部被消耗 B.Ⅱ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证明Cl2有漂白性 C.Ⅲ图中:生成棕色的固体,证明Cl2有强氧化性

D.Ⅳ图中:光照后量筒中气体体积减小,说明甲烷与Cl2发生了加成反应

11.白磷和红磷与氧气反应过程与能量的变化关系如图,E表示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比红磷稳定

E1 B.红磷转变为白磷是吸热反应

C.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E2 4P(s) + 5O2(g) → P4O10(s) + E3-E2

E3 D.白磷燃烧是吸热反应

Fe C Fe C 12.结合右图判断,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A.I和II中负极均能产生气泡 B.I和II中正极均能产生气泡

3%NaCl溶液 酸化的3%NaCl溶液 C.I和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 – 2e → Fe2+

I II D.I和II中正极反应均是2H+ + 2e → H2

13.在100mL 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225mol/L B.0.30mol/L C.0.36mol/L D.0.45mol/L 二.非选择题 :(共43分)

26.(14分) 制备溴苯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

反应开始前已向仪器A中加入的固体药品是铁粉,而装在左 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药品是 。 (2)冷凝管B有上、下两口,冷却水应从 口进入。

(3)导管口不能插入锥形瓶中的液面之下,其原因是 。 (4)右侧分液漏斗中的物质在反应 时加入A中(填写 反应前、反应中或者反应后)。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其作用是: 。

(5)反应结束向锥形瓶中的液体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见到现象是 。

(6)该反应过程可以如下表述:3Br2+2Fe=2FeBr3 ;Br2+FeBr3=FeBr4-+Br+(不稳定) ;

+Br→[由上反应可知:

];[

]+FeBr4-→+HBr+FeBr3 ;

+Br2→

+HBr中的催化剂为( )

A Fe B FeBr3 C Br D FeBr4

27.(14分) 氮的固定是指将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据报道,常温、常压、光照条件

下,N2在掺有少量氧化铁的二氧化钛催化剂表面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g)+6H2O(l)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g)+3H2(g)

4NH3(g)+3O2(g) ; △H = +1530.0kJ /mol 。 2NH3(g) ;△H=-93.0kJ /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工业合成氨反应,下列能表示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序号)。①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③三种物质的浓度比恰好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单位时间内断开3a个H-H键的同时形成6 a个N-H键 ⑤反应容器中N2、NH3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不再发生变化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各物质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前25 min 内,用N2的浓度变化表示 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是 。 ②在25 min 末反应刚好达到平衡,则该 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 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将

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4)如果向0.014 mol/L的Mg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氨气(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请计算溶液中OH的浓度大于 mol/L时,溶液中开始出现白色沉淀。(Ksp[Mg(OH)2]=5.6×10 12)

(5)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PH=3的盐酸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28.(15分) 高锰酸钾是中学常用的试剂。工业上可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流程如下:

(1) 铋酸钠(不溶于水)用于定性检验酸性溶液中Mn的存在(铋的还原产物为Bi,Mn

2+

3+

的氧化产物为+7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 (填代号)。 a.84消毒液(NaClO溶液) b.双氧水 c.苯酚 d.75%酒精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写化学式)。 (4)理论上(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1mol MnO2可制得 mol KMnO4 。 (5)该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2气体。所需气体发生装置是 (选填代号),写出实验 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 。

(6)操作I的名称是____ ;操作II根据KMnO4和K2CO3两物质在 (填性质)上的差异,采用____ (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4粗晶体。 三.选考题 :(15分)

37.(选修3 —— 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E原子的电子层数是A的3倍;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两倍;D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 (3)D元素与氟元素相比,电负性:D F(选填―>‖、―<‖或―=‖)。 (4)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右图所示。

该晶体的类型属于 。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 该晶体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l mol B2A2分子中含键的数目是 。

(5)光谱证实单质E与强碱溶液反应有[E(OH)4]— 生成,则[E(OH)4]中存在 。 a.共价键 b.配位键 c.σ键 d.π键 38.(选修5 —— 有机化学基础)

G是一种合成橡胶和树脂的重要原料;A是一种五元环状化合物,其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F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原子个数比为2∶2∶3。已知:(其中R是烃基)。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A (C4H2O3) H2O ① 浓H2SO4 G △ ④ (C4H6) B H2/Ni △ ② ⑤ H2O 一定条件 LiAlH4 ③ ⑥ 浓H2SO4 X △ C D E (M=134 g/mol) F (C8H14O4) (1)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②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反应、______反应。

(2)G的结构简式是 。

(3)若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写出其中两种的结构简式:

、 。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有机物Y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写出所有符合条件

的Y的结构简式: 。

参考答案

7. D 8. D 9. C 10. C 11. B 12. C 13. C 26.(14分;每空2分)(1)三颈烧瓶;苯、液溴 (2)下口 (3)防止倒吸

-――

(4)反应后;Br2+2OH=Br+BrO+ H2O (5)白色沉淀 (6)BD

27.(14分,每空2分)(1)H2(g) +1/2O2(g)= H2O(l) △H=-286.0 kJ /mol

--

(2) ①②⑤ (共2分,漏选得1分,有错不得分。) (3)①0.04 mol·L1·min1 ② 4/27 (或0.148、0.15) (2分,写单位也得分) 减小

――

(4)2×10 5 (5)c(NH4+)>c(Cl)>c(OH)>c(H+)

28.(15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1)2Mn2+ +5NaBiO3+14H+=2MnO4 +5Bi3++5Na++7H2O (2)ab (3)MnO2;KOH(各1分)(4)2/3 (5)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AC (6)过滤;溶解度; 浓缩结晶 (各1分)

22621

37.(1)1s2s2p 3s3p (2分)(2)C、O、N (2分)(3)< (2分)

3 2

(4) 原子 sp3 NA(或1.806×104) (各2分)(5) abc (3分) 38.(1)羧基 (1分) 加成(或还原) 消去(各1分,共2分)

(2)CH2=CH—CH=CH2(2分) (3)

(各2分,共4分)

(4)HOOCCH2CH2COOH+2CH3CH2OH

分)

浓H2SO4 △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2H2O(2

(5)HOOCCH(CH2OH)COOH HOOCC(OH)(CH3)COOH(各2分,共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