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类基础课试卷
总 分 核分人 植物生产与环境(130分)
得分 评卷人
1.土壤中的氮素转化主要包括 、 、 、 等过程。
2.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 和 两种方式。
3.土壤水分的类型主要有 、 和 三种。 4.根据低温对作物影响的时期、时间长短和作物的受害状况,一般可将作物冷害分为 、 、 、 四种类型。
5.生态因子依其性质可归纳为 、 、 、 、 五类。
6.导管和管胞的作用是运输 和 。 得分 评卷人
7.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共生成多少个ATP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
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A.32 B.30 C.38 D.28
8.植物发育的温度范围在 ( ) A.10~35℃ B.5~20℃ C.20~40℃ D.30~40℃
9.水汽压的年变化在陆地上最大值出现在 (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10.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 ) A.质体 B.有色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11.土壤的质地中被称为“热性土”的是 ( ) A.沙土 B.黏质土 C.壤质土 D.黏壤土
12.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 ( ) A. 0~2℃ B.10~20℃ C.25~30℃ D.30~35℃
13.土壤中氮的主要形态是 ( ) A.有机态氮 B.无机态氮 C.铵态氮 D.硝态氮
14.核状结构的土壤人们俗称 ( ) A.鸡粪土 B.蒜瓣土 C.卧土 D.米糁子
15.pH6.5~7.5时有效性最高的元素是 ( ) A.氮 B.磷 C.钾 D.锌
16.一般日平均温度在多少度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农耕期 ( ) A.20℃ B.10℃ C.15℃ D.0℃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17.中央液泡的形成,标志着细胞已发育成熟。
( )
18.植物吐水现象和伤流现象的出现,证明根压的存在。 ( ) 19.植物缺乏钾元素时首先在老叶上表现症状。 ( ) 20.枝条和花的原始体是叶。 ( ) 21.脱落酸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种子和芽的萌发。 ( )
22.C3植物比C4植物的光合效率高。 ( ) 23.萎蔫系数是土壤有效水的下限。 ( ) 24.根部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 ) 25.植物接受春化处理的部位一般是茎尖的生长点。 ( ) 26.肥料的三要素是指钙、镁、硫三种元素。 ( ) 得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7.植物细胞
28.土壤导热率
29.植物营养临界期
30.太阳辐射
31.保护地 得分
32.简述减数分裂的特点及在植物进化中的意义。(8分)
33.简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7分)
34.什么是光合作用?有何生理意义?(9分)
35.简述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6分)
36.干旱的防御措施有哪些?(10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5小题,共40分)
得分
六、计算题(10分)
22
37.某地计划667m产小麦500kg,不施肥区667m产量150 kg,若施有机肥和化肥各
半,需厩肥(含氮0.5%,利用率20%)和碳铵(含氮17%,利用率35%)各多少千克?(形成100 kg小麦需纯氮3 kg)
评卷人
植物保护技术(120分)
得分
38.综合防治中的“三R”问题指的是 、 、 。
39.对棉花的枯、黄萎病的防治各地应采取“ 、 、 、 ”的防治策略。
40.国内发生危害的水稻螟虫的种类主要有 、 、 。
41.梨小食心虫在春季主要危害 ,在秋季主要危害 。
42.子囊果根据其形态不同可分为 、 、 、 四种类型。
43.防治棉铃虫应采用 和 杀虫剂混用较为理想。 44.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以 在 越冬。
评卷人
七、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得分 评卷人 八、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 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45.下列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 ) A.水稻白叶枯病 B.小麦锈病 C.棉花黄萎病 D.稻瘟病 46.蝇类蛹的类型属于 ( ) A.离蛹 B.裸蛹 C.被蛹 D.围蛹
47.三化螟的食性为 ( ) A.单食性 B.寡食性 C.多食性 D.杂食性 48.防治小地老虎,一般应以第几代为重点
A.1
B.2
C.3
( )
D.4
( )
49.叶蝉的触角类型属于
A.刚毛状 B.鳃叶状 C.棒状 D.羽毛状
50.金龟甲幼虫的类型属于
( )
A.多足型 B.寡足型 C.原足型 D.无足型
51.小麦上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病害是 A.小麦白粉病 B.小麦锈病 C.小麦纹枯病 D.麦类黑粉病 52.湿度大时,病部可形成萝卜籽大小的菌核的病害是 A.稻瘟病 B.水稻纹枯病
C.稻白叶枯病 D.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53.棉花黄萎病的发病高峰是
( ) ( )
( )
A.子叶期 B.苗期 C.现蕾期 D.花铃期
54.当土壤含水量低于多少时小麦吸浆虫不化蛹
( )
A.20% B.15% C.29% D.50%
得分 评卷人 九、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55.鳞翅目蝶类的触角类型是丝状的。 ( )
56.植物病原细菌主要靠气流传播。 ( ) 57.目前防治白粉病效果最好的药剂是粉锈宁。 ( ) 58.棉花炭疽病是以种子传病为主的病害。 ( )
59.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组织的破坏性大。 ( ) 60.拌种法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作物苗期害虫以及种子带菌的病害。( ) 61.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的真菌所引起的病害,常常在病部形成黑色或锈色的粉 状物。 62.五点式、单对角线式取样法适用于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63.在病害的传播方式上,小麦锈病属于典型的气传病害。 64.花生青枯病的病征是脓状物。 得分 评卷人
十、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5.世代
66.病状
67.龄期
68.时差选择
69.初侵染 得分 评卷人
十一、简答题 (5小题,共40分)
70.农药的合理施用具体应做好哪几点?(10分)
( )
( ) ( ) ( )
71.桃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方法有哪些?(10分)
72.怎样防治小麦吸浆虫?(8分)
73.苹果炭疽病的症状有何特点?(6分)
74.什么是单循环病害?有何特点?(6分)
种植类基础课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植物生产与环境(13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的挥发作用 2.吸胀作用吸水;渗透性吸水 3.束缚水;毛管水 ;重力水
4.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稻瘟型冷害 5.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6.水分;无机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C 8. A 9. B 10.C 11.A 12.C 13.A 14.B 15.B 16.D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7.植物细胞:植物体结构(1分)和执行功能(1分)的基本单位(1分)。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1分)。
28.土壤导热率:指单位距离(m)(1分),温度相差1℃时(1分),在单位横截面(m),单位时间(s)(1分)内所通过的热量(1分)。
29.植物营养临界期:指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若种缺少某种养分(2分),生长发育将会受到很大抑制的时期(2分)。
30.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1分)或粒子形式(1分)向外放射的能量(2分)。 31.保护地:人们为了进行植物生产(1分),创造了各种设施以克服不良气候条件影响,特别是温度的影响(2分),这些设施统称保护地(1分)。 五、简答题(5小题,共40分)
32.答案:(8分) 特点:
(1)包括了连续两次的分裂(2分) (2)染色体只复制一次(2分) 意义:
(1)保持了种的特性(2分)
(2)对植物的遗传变异,特别是产生新性状的个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 33.答案:(7分) (1)分解有机质(1分) (2)分解矿物质(1分)
(3)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1分) (4)利用磷、钾细菌制成生物肥料(1分) (5)合成土壤腐殖质(1分) (6)分泌大量的酶(1分)
(7)其代谢产物可刺激作物生长(1分) 34.答案:(9分)
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1分),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放出氧
2
气(1分),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所形成的有机物的过程(1分)。
意义:
(1)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2分) (2)净化空气(2分) (3)是农业生产的基础(2分) 35.答案:(6分)
(1)水是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1分) (2)水是很好的溶剂(1分) (3)水是某些代谢过程的原料(1分) (4)水能保持植物细胞的稳定状态(1分) (5)水可以调节植物的体温(1分) (6)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1分) 36.答案:(10分)
(1)种草种树、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2分) (2)提倡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2分) (3)耕作保墒(2分)
(4)覆盖和免耕抑制农田蒸发(2分)
(5)抗旱播种、改革种植制度、选用耐旱作物(2分) 六、计算题(10分)
37.答案:
(1)计划产量需氮量=500×(3/100)=15(kg)(2分) (2)土壤供氮量=150×(3/100)=4.5(kg)(2分) (3)需补充氮肥=15-4.5=10.5(kg)(2分)
(4)厩肥用量=(10.5÷2)/(0.5%×20%)=5250(kg)(2分) (5)碳铵用量=(10.5÷2)/(17%×35%)=88.2(kg)(2分)
种植类基础课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植物保护技术(120分)
七、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38.病虫害的抗性;农药的残留;害虫的再猖獗为害
39.改造重病田;控制轻病田;消灭零星病田;保护无病区 40.三化螟;二化螟;大螟 41.桃树的新梢;梨果
42.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腔 43.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 44.菌丝;麦叶组织中
说明:41、44题的答案顺序不能颠倒 八、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5.A 46.D 47.A 48. A 49. A 50.B 51.B 52.B 53. D 54. B 九、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十、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5.世代:昆虫从卵到成虫性成熟的(2分)个体发育史(2分)。 66.病状:植物发病后其本身表现的(2分)不正常状态(2分)。 67.龄期:昆虫幼虫前后两次蜕皮之间(2分)的时间(2分)。
68.时差选择:利用杂草与作物发芽、出土时间差异(2分)或施药与播种的时间差异所形成的选择性(2分)。
69.初侵染:越冬越夏后的病原物(2分),在寄主生长期进行的第一次侵染(2分)。 十一、简答题(5小题,共40分)
70.答案:(10分)
(1)对症下药(2分) (2)适时用药(2分) (3)适量用药(2分) (4)农药混用(2分) (5)交替用药(2分) 71.答案:(10分)
对桃小食心虫应采用树上与树下防治相结合,园内与园外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苹果树与其他果树相结合的策略。(2分) (1)掌握有利时机,搞好地面防治(2分) (2)做好树上防治(2分) (3)加强管理(2分) (4)园外防治(2分) 72.答案:(8分)
(1)选用抗虫品种(2分) (2)轮作(2分) (3)药剂防治:
①蛹盛期用毒土防治(2分)
②成虫期用敌敌畏乳油拌麦糠撒施(2分) 73.答案:(6分)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1分)。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至红褐色小斑,扩大后变为褐色至黑褐色圆形凹陷斑,边缘清晰,纵剖病斑可见病部呈圆锥形向果肉中伸入,味
极苦(2分)。病斑表面可出现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潮湿时其上出现肉红色黏质物(2分)。有些病斑扩展到2~3mm时,不再扩展,形成中间凹陷,边缘黑褐色的小干斑(1分)。 74.答案:(6分)
单循环病害:是指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一类病害(2分)。
发生的特点:初次发病后,田间发病率基本稳定,病害潜育期长,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2分)。病原物的数量是逐年积累的,若干年后才能达到流行程度。因此,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