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床检验2336份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临床检验2336份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6月第33卷第l2期Im J Lab Med,June 2012,Vo1.33,No.12 ・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 临床检验2 336份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白重阳,李自越,王会平,苏海鹏,李 斌,张惠中△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38)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2.12.064 文献标识码l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2)12—1523—02 标本的质量决定检验结果的质量,不合格的标本必然导致 错误的检验结果。为了使各临床各科室重视送检标本的质量, 减少和避免不合格标本,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笔者统计了 本院2009年1O月至2010年1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399 7l2 标本分离后发现溶血、乳糜血等。(3)由于输液过程中采血等 原因引起的检测值超过可接受范围的标本。 2结 果 2.1 临床科室不合格标本类型分布 按照《医院管理学—— 临床实验室管理》要求,临床标本不合格率要求控制在1 以 下n],此次调查的不合格率为0.58%(2 336/399 712),从总不 合格率来说是达到要求了,但临床各科室情况不一样,中医、五 官、介入等科室控制得较好,内科系统次之,外科系统的不合格 率最高。不合格标本类型及原因分布见表1。血液标本共有 份标本,其中有2 336份不合格标本,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 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标本来源于本院2009年1O月至2010年1月临 床各科室送检的标本和门诊检验标本共399 7l2份,临床标本 由医生、护士或者患者直接采集,护保中心负责收送检验科 1.2方法 1 581份不合格,占总不合格标本的67.7 ,其中全血标本 1 167份(50.0 ),血清标本414份(17.7 ),尿液标本344 1.2.1不合格标本的筛选原则 对无法进行检测或严重影响 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标本,统称为不合格标本。 份,占总不合格标本的14.7 ,大便标本411份,占总不合格 标本的17.6 。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见于标本量不足 1.2.2不合格标本筛选方法 (1)标本接收时发现标本量少、 标本凝固、条码错误、检验项目与标本类型不符、标本采集留取 的时间不当、抗凝剂选择不当、空管空盒、标本干燥等。(2)血 表1 标本类型 标本量不足 标本凝固 (,2) ( ) 651 13 E41.5 (969/2 336)]标本凝固E3o.1 (704/2 336)]、溶血/脂 血E6.0 (141/2 336)]、输液/污染EI.6%(37/2 336)]、条码错 误[11.7 (274/2 336)]、其他原因E9.0%(21o/2 336)]等。 不合格标本类型及原因分布 条码错误 (n) 34 43 88 109 溶血/脂血 输液/污染 ( ) 95 其他原因 ( ) 10 103 合计 (n) 1 167 414 344 411 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百分比 ( ) 50.0 ( ) 全血 血清 尿液 37_7 207 182 2O3 46 17.7 14.7 17.6 56 4l 粪便 无数据。 40 2.2不合格标本在检验科各组室的分布 见表2。 表2 检验科组室 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0.58 ,均为分析前标本。不合格标 本的主要原因为标本量不足(41.5 ),标本凝固(30.1 ),其 次为标本溶血/脂血(6.0 ),输液/污染(1.6 ),标本条码错 误(1l_7 )及其他原因(9.0 )。不合格标本主要集中在体 液、凝血、血液、生化、免疫等项目上,血常规和凝血项目以标本 凝固为主,尿常规以尿量不足为主,大便常规以标本干燥为主。 生化项目以标本溶血、乳糜血为主,免疫标本以标本量不足为 主。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谱、无机离子等生化指 标和凝血功能检查指标以及血常规等项目的不合格标本送检 检验科各室接收不合格标本分布 原因 率较高,易发生溶血、乳糜血、标本凝固、血液稀释等情况而影 响实验。肝炎系列和乙肝基因检测由于采用组合检测,需用标 本量较大,易出现标本量不足。血常规标本、凝血系列标本不 合格的最主要原因是标本凝固、溶血、标本量不足,其次是条码 3讨 论 错误和其他原因。尿液标本常出现标本量不足,以及卫生纸、 据文献报道,分析前不合格标本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 46 ~68 ,笔者在399 712份检测标本中发现了2 336份 毛发、粪便等造成的标本污染。大便标本容易出现标本干燥、 空留、留错等情况。 通讯作者,E—mail:zhz328@yahoo.corn.cn。 ・ 1524・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6月第33卷第12期Int J Lab Med,June 2o12,Vo1.33,N _l2 原则上要求不合格标本重新采集送检,以保证检验结果的 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新上岗护士。(2)查对制度落 实不到位,导致采血试管使用不当。(3)宣传教育不到位,没有 给患者讲解标本留取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4)排班方式不 科学,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研究表明,护士职业倦怠是护 理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l6 ],而护理工作量大、工作紧张是 质量。但对溶血标本,除对结果影响较大的项目如离子、心肌 酶谱、血糖、肝炎系列等要求重新采集外,对于溶血较轻的标 本,和临床沟通后,根据检验目的,在保证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小 的前提下,选择性地对这些标本进行检验并注明溶血程度。笔 者根据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3.1实验室方面 实验室要根据不合格标本的产生原因,指 导临床护士正确采集标本。如标本出现脂血的原因,除病理原 因外,主要是护士未向患者交代清楚准备工作,抽血前进食了 富含脂肪的食物。采血容器不当、采血量过少,护士对检验相 关业务知识及一些新开展业务不熟,造成对标本采集的容器选 择和采血量缺乏正确认识。尿标本不新鲜、量少,由于患者的 生理习惯在时间上存在很大差异,错过了标本送检最佳时间, 因此,部分标本的送检不能及时。标本量少主要与护士给患者 导致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防范对策:(1)加强护士的培 训,主动为护士讲解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及其控制,对新上岗的护士进行各种标本采集技术的操作训 练,将此纳入考核范围。(2)认真分析标本留取送检过程中易 发生差错的班次、人员、环节、项目等,完善和健全标本采集送 检流程_g。 。(3)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科学合理调整各班次护 士的工作职责,建立灵活的排班方式。 综上所述,标本的质量控制在检验项目的全程质量控制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要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需要全院各 交代不清楚或协助危重患者的收集工作不到位有关。痰液标 本留取要求早晨漱口后咳出的第一口痰,多数因护士之前交代 不够清楚,患者掌握要求不到位,分不清痰和唾液,特别是老年 患者,容易造成取材不准确。申请单与标本不一致的原因,常 是因为护士业务不熟,对某些项目用什么标本采集管概念不 清,查对不严,特别是抗凝全血标本,分不清抗凝剂种类 。 临床科室的配合,加强检验科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对降低标 本不合格率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陈文祥.医院管理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分册[M].2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11. 实验室通过讲课、培训和下病房了解情况等方式与临床沟 通,每年对全院医生、护士讲一次大课,以标本质量要求为前 [2]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 志,2004,27(8):483—487. 提,讲解标本采集、储存、送检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几年来,本科室为临床反复讲解影响检验结果的临床因 素,下发了关于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体液标本采集、微生物 标本采集的学习资料,通过培训和宣传,大大提高了标本采集 [3]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5:95—107. [4]石敏,江慕尧,张秀琼.血液标本采集中护理因素的影响及对策 [J].护理管理杂志,2004,4(7):26—28. [5]孙楠.血液标本采集不当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07,7(17):4026-4027. 质量,使标本不合格率从1.05 下降至0.58 。本科室将不 合格标本电话通知临床并填写不合格标本登记,说明退回的原 [6]阮洪,江燕.医院护理人员培训发展体系的建立[J].上海护理, 2004,4(5):47—49. 因,得到了临床的理解和认可,避免反馈不及时延误治疗工作, 填写不合格标本退回通知单,各专业组记录,方便查询。加强 与临床沟通是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的主要途径,不管是接收标本 或是标本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标本及时通知临床,一般在 当日或次日都能重新采集送检标本。 3.2临床方面虽然标本采集送检过程中参与的人很多,但 护士是关键。在护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护士提出要求,护 士要把协助患者收集标本作为日常护理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危 重患者,要协助跟踪标本收集情况,不能全部交由患者或家属 完成,护理部监控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并将此项工作列入 护理工作质量考评内容,提高质量控制力度 从护理管理角度 分析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护士缺乏检验科相 ・[7]叶红芳,陈湘玉.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培训需求分析模型[J].中 华护理杂志,2011,46(4):393—395. [8]李敏,尚蕾,张健.三甲医院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4):256-258. [9]王建荣,张黎明,马燕兰,等.分层次护士培训的实施与管理[J]. 护理学杂志,2005,20(8):50—52. [1O]周作华,吴均竹,解晓琴,等.导致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的常见原 因与预防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Ol1,32(12):l398 1399. (收稿日期:2o12—0l一1】) 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 临床输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易思华,移 康,罗强军,陈江波,李晓霞,马 纲,李 丹,张红良,林 婧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输血科730000) 文献标识码:B 输血是指将他人血液通过静脉通道输注到患者体内的过 文章编号:1673—4130(2012)12-1524—02 应用中的安全性受到挑战。近些年来,由于使用血液制品所引 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加,临床管理输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 足逐渐暴露出来。为此,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掌握 输血适应证,合理选用各种血液制品,了解输血相关并发症并 程,是临床急救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应用广 泛。通过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 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但是,由于血液制品本身的特 殊性以及在输血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血液在临床 及时、有效防止出现并发症;医院内部应完善临床输血规程,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