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问题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问题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问题研究

作者:谭顺军

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08期

摘要: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率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通过预算绩效评价能够让政府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并且能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但是在这其中仍然隐藏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基于政府预算的绩效评价相关概念,指出目前地方政府在预算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预算;绩效评价 一、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相关概念 (一)政府预算

我国政府预算是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通过计划和预测政府在这一年内可能会出现的所有活动,并且对这些活动进行估算,最终形成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在这四种基金中间社会保险基金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这类资金都是人民缴纳上来的,而政府只负责收,因此在预算的时候也是不会有支出的金额出现。 (二)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不仅在企业中颇为流行,政府也在逐渐引入了这部分内容,因为绩效评价能够为政府带来相当多的好处。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指标的制定都是经过中介机构来完成的,中间不会掺杂任何主观思想,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评估,整个过程是绝对科学和客观的。 二、我国地方政府预算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法律约束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虽然已经引进了绩效评价体系,但是仍然缺乏相关的法律来对预算绩效评价进行约束。现在我国各个地方政府在制定体系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在这方面国家给予的财政补贴也是存在差异,因此最后得到的绩效评价结果也是没有任何的普适性。 (二)缺乏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现在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确定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一个就是我国中央政府或者省政府在这方面下达的文件,还有一个就是参考国内外专业机构在这方面的理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制定,没有相关规定的约束,考虑的也不全面,指标也不合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缺乏专门的绩效评价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的绩效评价虽然已经非常普遍,但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因此在地方政府进行绩效评价工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由各个部门的人员自己来制定相关的指标,失去了客观性和科学性。而且考评的主体都是政府内部的财政部门,考评的结果未免就会让人难以信服。

三、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由于地方政府的预算是和财政直接挂钩的,但是政府的财政又非常的复杂,需要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因此一定是要系统全面,不能忽略政府的任何细节,考虑到政府的所有情况。

2.相关性原则。政府财务的复杂也造就了体系指标的特殊性,一个指标是不可能包含了所有的财政支出和收入的,因此需要指标的设定是和最终目的是相关的。

3.科学性原则。对于政府来说绩效评价体系一定要和我国现在的社会情况相挂钩,并且对环境有很好的把握,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具有科学性的原则。

4.客观性原则。在构建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采用定性的方式去描述,而要通过具体的定量来描述,这样才能保证指标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况,而在对比的时候也可以有所衡量,太过于模糊就会导致结果也变得模棱两可。

5.经济性原则。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一定要考虑现在的经济情况,不可超出经济能力范围内,一定要从多方面的因素出发,在同時能够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下让财务尽量减少。 6.层次性原则。在构建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涉及的方面太多,因此需要进行层层分解。

7.可操作性原则。指标要在实际中能够操作,不能设计出来很完美,很科学和客观,但没有了可操作性。

(二)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选择

1.层次分析法。在1970年的时候一位美国的教授T.L.Saaty提出了层次分析法,这种方法将定量和定性两者结合在了一起,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2.数据包络分析法。1978年,数据包络分析法被美国的运筹学家A.Charnes等人提出来了,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线性规划的方式对同类型得到单位进行有效评价的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要是应用于指标非常复杂的情况,通过该方法能够将多项指标转化为几个指标,而这几个指标并不是随意的选择,而是能够基本概括多项指标的。 4.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评价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时候定性分析容易带有主观性,因此要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的结果是客观真实的。 四、结语

通过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基础了解之后,我们发现地方政府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法律约束,二是缺乏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没有专门的绩效评价管理机构。想要构建完整的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需要遵循系统性、相关性、科学性、客观性、经济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这七大原则,主要有四种方法,分别为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1]王鹏程.构建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6(32). [2]卢馨.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J].中国人大,2018,465(21):52. [3]米昂.政府绩效预算改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4]赵阳,杜晓燕.加强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5(8):64-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