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技术(5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信息技术(5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第8版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年级:五年级下册 (循环教材)

姓名:XXX

全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有三个单元共12课组成,包含了视频制作、电子表格、儿童编程三个模块的教学。 第一单元为视频制作模块,包括“恐龙小课堂”、“侏罗纪迷影”2课,本模块教学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为iOS系统中的美拍大师v2.0.一. 全 册 教 材 的 基 本 结 构 第三单元为儿童编程模块,包括“冲出地心引力”、“为太空船加速”、“飞越陨石群”、“降落神秘星球”4课,本单元以SCRATCH软件提升知识学习为主线,以编程猫被机器人抓到太空的神秘星球,丁丁和点点要利用所学知识,从地球乘飞船,前往外星解救编程猫的故事。 2,教材中的所有界面截图及软件功能示例均采用此版本软件。本模块要求学生掌握美拍大师APP的基础应用,会编辑制作视频。 第二单元为电子表格模块,包括“恐龙家族的数字密码”、“恐龙新说”、“数据发现”、“数据计算”、“图说恐龙”、“我来当经理”6课,本模块教学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为Excel2013,教材中的所有界面截图及软件功能示例均采用Excel2013,本模块主要通过学习电子表格的设计制作与编辑美化,并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全册教材分析 1.降低操作技术难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适当降低了对技术本身的难度,重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做到乐学。教材中减少了烦琐的操作步骤,技术问题生动形象,有利于克服学生对技术的心理障碍,适合小学生探索和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达到了增强学生学业成就感到目的,有二. 全 册 教 材 的 主 要 特 点 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在保持任务驱动的风格上,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导出教学内容,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图,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教材强化了合理、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等内容;让学生从生活问题入手学习Excel电子表格和编程软件的操作等。 3.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科学正确使用计算机等知识,着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全册教材分析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三. 全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册 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教 学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目 标 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 初步掌握“美拍大师”APP制作视频的方法。 7.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8.学会用Excel处理表格信息,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情感。

全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视频制作模块,本模块教学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为iOS系统中的美拍大师v2.0.2,课堂中要求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美拍大师A四. 全 册 教 材 的 教 学 中 应 当 注 意 的 问 题 PP的学习,让学生学习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拍摄视频,并能运用美拍大师对拍摄的视频进行美化和合成,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电脑版美拍大师的学习。 第二单元电子表格模块,本单元要求会设计制作电子表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校情、学情安排课时,特别是训练和练习的时间要予以充分保证,同时在今后各个模块的教学中还应强化Excel电子表格的训练。本单元是学生继续信息技术学习的技能基础,在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前后联系紧密,系统性、综合性较强,教学中要注意整体把握和梳理总结,务必使学生完整地学习和感受。 第三单元儿童编程模块,本单元在教学中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引导和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增设部分指标,以提高评价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要鼓励学生创新。

第 一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名称 视频制作 总课时 2课时 本单元包括“恐龙小课堂”、“侏罗纪迷影”2课,本单元单元教材解读 要求让学生学习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拍摄视频,并能运用美拍大师对拍摄的视频进行美化和合成。 1. 能运用美拍大师对拍摄的视频进行美化和合成。 2. 能够运用手机或平板记录生活中的影像,感知并学会捕捉生单元教学目标 活中值得留恋的动态美。 3. 通过分组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能运用美拍大师对拍摄的视频进行美化和合成。 单元教学重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单元学科特色 单元教学建议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课下用美拍大师编辑视频,课前三分钟展示视频。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型 课时 辅助活动 恐龙小课堂 侏罗纪迷影

新授课 新授课 1课时 1课时

第 二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名称 电子表格 总课时 6课时 本单元包括“恐龙家族的数字密码”、“恐龙新说”、“数据发现”、“数据计算”、“图说恐龙”、“我来当经理” 6单元教材解读 课,本单元主要通过学习电子表格的设计制作和基本应用,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2. 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重点:电子表格的设计制作与编辑美化。 单元教学重难点 难点:制作合适的统计图。 单元学科特色 单元教学建议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课前三分钟展示电子表格相关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恐龙家族的数字密码 课型 课时 辅助活动 新授课 新授课 新授课 新授课 新授课 新授课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恐龙新说 数据发现 数据计算 图说恐龙 我来当经理

第 一 单元第 1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恐龙小课堂》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本课学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2.了解分镜头拍摄的作用,会用手机拍摄分镜头视频。 3.能用美拍大师剪辑视频需要的部分,并合成视频。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分镜头脚本,会根据脚本拍摄稳定的分镜头视频。 教学难点:用美拍大师剪辑视频,并合成视频。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1.学会设计分镜头脚本。 习的是了解分镜头拍摄的作用,用手机拍摄分镜头视频,并用美拍大师剪辑视频需要的部分来合成视频。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1.学会设计分镜头脚本。 课 时 目 标 2.了解分镜头拍摄的作用,会用手机拍摄分镜头视频。 3.能用美拍大师剪辑视频需要的部分,并合成视频。

学习内容 及时间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 学 (30分钟) (二)制作视频 (1)互学 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生:完成了。 (二)制作视频 师:互学:课本4-6页。1)用美拍大师编辑视频。2)用美拍大师将视频合成。 师:现在小组讨论。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拍摄视频 (1)自学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一、引入 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恐龙小课堂”。 二、新课教学 (一)拍摄视频 师:自学:课本1-4页。1)准备分镜头脚本。2)拍摄视频。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师:请你。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学习内容 及时间 三、总结 (2分钟)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2)展学 小组:举手。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说自己在方法上的收获,也可以说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板书设计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恐龙小课堂 美拍大师APP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美拍大师的使用。

第 一 单元第 2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侏罗纪迷影》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课学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2.合理运用本课知识美化视频。 3.结合电子邮件的发送,与人分享制作的视频成品。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为视频添加滤镜、字幕、动态文字以及音乐的方法。 难点:合理运用本课知识美化视频。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1.掌握为视频添加滤镜、字幕、动态文字以及音乐的方法。 习的是会为视频添加滤镜、字幕、动态文字以及音乐。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会认识了美拍大师的基本使用方法,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就比较容易了。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1.掌握为视频添加滤镜、字幕、动态文字以及音乐的方法。 课 时 目 标 2.合理运用本课知识美化视频。 3.结合电子邮件的发送,与人分享制作的视频成品。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添加滤镜 (1)自学 一、引入 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0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侏罗纪迷影”。 二、新课教学 (一)添加滤镜 师:自学:课本10-11页。1)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导入视频。2)添加滤镜。 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二)添加字幕、动态文字 (1)自学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二)添加字幕、动态文字 师:自学:课本11-16页。1)添加字幕2)添加动态文字。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三)添加音乐 (1)互学 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举手。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三)添加音乐 师:互学:课本16页。1)单击“音乐”按钮,进入音乐编辑界面。2)添加视频音乐。 师:现在小组讨论。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示) 请其他小组评价。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说自己在方法上的收获,也可以说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侏罗纪迷影 添加滤镜、字幕、动态文字、音乐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美拍大师的使用。

第 二 单元第 1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恐龙家族的数字密码》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的内容。本课教 材 分 析 学习的是Excel窗口、单元格,并会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本课所教授的是计算机操作Excel的基础知识,学生要经常进行练习,熟练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对学生今后使用计算机十分重要。 教 学 目 标 2.学会新建Excel工作簿。 3.学会在单元格中输入和修改数据。 教学 重难点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重点:认识Excel的窗口、单元格。 难点:单元格中数据的输入和修改。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1.认识Excel的窗口、单元格,能准确说出单元格的名称。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课 时 目 标 学习内容 及时间 1.认识Excel的窗口、单元格,能准确说出单元格的名称。 2.学会新建Excel工作簿。 3.学会在单元格中输入和修改数据。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1)自学 生:自学课本(学生在自学的时 候,教师巡视) 生:操作,打开Excel后会出现 如下窗口。 二、新课教生:名称栏、编辑栏、行号、列学 号、单元格、工作区 ,学生说一说(30分钟) 图中不同颜色的单元格对应的名称。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任务。(解屏) 师:请人来说一说。 师:有人愿意来展示一下吗? 师:自学,课本22-23页。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一)认识Excel界面 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生:想。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Excel界面 一、引入 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有趣的表格世界!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漂亮的表格。(出示几个表格)这些表格好看嘛?你们想不想自己也能制作这样漂亮的表格呢?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用Word制作表格,今天来学习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电子表格)制作表格。 二、新课教学

(二)新建excel工作簿 (二)新建excel工作簿 师:自学23-24页,新建excel表格。 (三)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 (三)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 (1)自学 生:自学课本(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师:自学,课本24-25页。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任务。(解屏) 师:完成后,有问题的地方 生:操作,(1)单击A1单元格。小组互学。 (2)输入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等,如“88元”。 (2)互学 生:小组长带领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完成了。 (3)展学 小组:展示制作好的相片。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互学要求,小组互帮互助。(巡视,关注需要帮助的学生。 )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生:思考回答问题。 生:按要求上机操作。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有什么不同?⑵比较Excel窗口生1谈收获。 与word和家口的什么不同。 生2谈收获。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恐龙家族的数字密码 Excel界面;输入数据方法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生:展示保存excel表格。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总结 师:操作步骤梳理、总结 拓展。⑴同学们,如果要修改Excel单元格中的数据该怎么办?分别尝试用单击单元格和双击单元格的方式进行修改,看看 课后练习Excel电子表格数据输入。

第 二 单元第 2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恐龙新说》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的内容。这节教 材 分 析 的方法进行美化。 教 学 目 标 2.学会给表格加边框线,能给选定单元格加上边框线。 3.会用“格式”菜单调整行高、列宽。 4.能运用“格式”工具栏中的工具,对表格进行简单美化。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设置美化表格。 难点:根据数据设计和美化表格。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1.学会行、列的插入方法,能为表格插入标题行并输入表格标题。 课是在孩子们对Excel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能够运用电子表格对生活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处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调整和美化的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审美的标准选择不同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课 时 目 标 学习内容 及时间 1.学会行、列的插入方法,能为表格插入标题行并输入表格标题。 2.学会给表格加边框线,能给选定单元格加上边框线。 3.会用“格式”菜单调整行高、列宽。 4.能运用“格式”工具栏中的工具,对表格进行简单美化。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用情况。 二、新课教学 (一)插入标题 (1)自学 生:自学课本(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操作,打开“表格”。 ⑴ 动光标至行号1处,光标呈“→”状态。 ⑵ 击,选择“插入”,插入一个新行。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⑶在插入的行中输入标题,如在师:自学,课本。师:现在单元格A1中输入“四景区旅行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费用情况表”。 任务。(解屏) 师:请人来展示。 师:用类似的方法试一试在电子表格中,插入列和行。 师:同学们,这两张表哪一张做得好啊?哪一张看起来更清楚?哪一张更美观? 师:让学生充分比较课文中两个表格的优劣,让学生发现问题,从问题出发,引出新的教学。 内容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插入标题 一、引入 师:大屏幕出示两位同学分别记录的4个著名景区的旅行费

(二)给表格加边框 (1)自学 生:自学课本(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操作,⑴拖动鼠标选中A2至E6区域。⑵单击“格式”工具栏上“边框”工具的“▼”按钮。⑶选择一种边框类型,如“所有框线”。⑷选定区域的每一个单元格都添加了边框。 (三)调整列宽和行高 (1)自学 生:自学课本(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操作, ⑴选中需要调整的单元格。⑵单击“格式”菜单,选择“列”→“列宽”。⑶输入合适的列宽数值,如“13”,再单击“确定”按钮。 用同样的方法调整行高。 (四)让表格更美观 (1)自学 生:自学课本(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四)让表格更美观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师:自学,课本。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调整列宽和行高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师:自学,课本。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任务。(解屏) 师:请人来展示。 (二)给表格加边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师:自学,课本。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任务。(解屏)

三、总结 (2分钟) 生:操作,(1)、将表格标题合并及居中。 (2)、将单元格中的文字和数字居中,选中单元格,单击“格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任务。(解屏) 师:完成后,有问题的地方小组 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 互学。 (3)、将表格中的文字、数字设置成自己喜欢的字体和颜色。 (2)互学 生:小组长带领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3)展学 小组:展示制作好的相片。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生:按要求上机操作。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学生谈收获。 师:互学要求,小组互帮互助。(巡视,关注需要帮助的学生。)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 师:练习。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练习,不懂的问同学或老师。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恐龙新说 课后练习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

第 二 单元第 3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和“查找下一个”来获取数据。 2.会利用“排序和筛选”按钮中的“降序排序”或“升序排序”对数据进行排序。 3.通过查找或排序,能对获得的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用“查找”功能找到电子表格中需要的数据。 难点:根据需求用“排序和筛选”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教学素材。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数据发现》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本课学习的是Excel中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即查找和筛选以及排序,感知Excel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 1.学会利用“查找”功能找到电子表格中需要的数据。会根据需求,利用“查找全部”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1.学会利用“查找”功能找到电子表格中需要的数据。会根据需求,利用“查找全部”课 时 目 标 和“查找下一个”来获取数据。 2.会利用“排序和筛选”按钮中的“降序排序”或“升序排序”对数据进行排序。 3.通过查找或排序,能对获得的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二)数据排序 (1)互学 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生:完成了。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查找数据 (1)自学 一、引入 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34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数据发现”。 二、新课教学 (一)查找数据 师:自学:课本34-36页。1)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选择“查找和选择”选项。2)在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查找栏中输入需要查找的关键字。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师:请你。 (二)数据排序 师:互学:课本36-37页。1)单击选中体重数据单元格。2)单击“开始”选项卡里面的“排序和筛选”按钮进行排序。 师:现在小组讨论。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三、总结 (2分钟) (2)展学 小组:举手。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示) 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说自己在方法上的收获,也可以说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板书设计 数据发现 查找和筛选 排序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课后练习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

第 二 单元第 4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数据计算》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本课学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2.掌握用公式求数据平均值的方法。 3. 学会为单元格中的数值直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求平均值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计算。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1.熟练掌握在电子表格中自动求数据平均值的方法。 习的是在电子表格中自动求数据平均值的方法,以及用公式求数据平均值的方法,还有单元格中的数值直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的方法。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1.熟练掌握在电子表格中自动求数据平均值的方法。 课 时 目 标 2.掌握用公式求数据平均值的方法。 3. 学会为单元格中的数值直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自动求平均值 (1)自学 一、引入 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27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数据计算”。 二、新课教学 (一)自动求平均值 师:自学:课本40-41页。1)选中连续的单元格。2)选择求平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均值。 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二)利用公式求平均值 师:自学:课本41页。1)选中不连续的单元格。2)输入公式求平均值。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 (二)利用公式求平均值 (1)自学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说? 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三)自动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互学 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三)自动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师:互学:课本42-43页。1)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2)在数字选项卡中选择“数值”,小数位数设置为2。 师:现在小组讨论。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数据计算 “∑”自动求平均值 公式求平均值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

第 二 单元第 5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图说恐龙》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课是教 材 分 析 和表达的多元化,能够将数据用合适的统计图进行表示,并与他人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 教 学 目 标 2.能根据给出的表格数据,生成相应的统计图。 3.了解三种常用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表格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类型。 4.了解为电子表格设置密码的方法,知道运用“新建”命令中的表格模板。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生成统计图的方法。 难点:合理选择统计图类型,正确分析数据关系。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1.通过比较表格和统计图,了解统计图的优越性。 在以“恐龙家族化石分布表”为主线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有趣、有用、想学的情景中去尝试、去发现、去学习。制作统计图的步骤本身并不复杂,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据加工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1.通过比较表格和统计图,了解统计图的优越性。 课 时 目 标 4.了解为电子表格设置密码的方法,知道运用“新建”命令中的表格模板。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2.能根据给出的表格数据,生成相应的统计图。 3.了解三种常用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表格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类型。

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1)自学 生:自学课本(学生在自学的时 候,教师巡视)。 生:操作,⑴选中A2到13的区 域。⑵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 表”。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二、新课教学 师:怎样插入统计图表呢? (一)生成统计图 择。 中的统计图表的插入和类型选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Excel更形象地显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们得出什么结果?得知:统计图能一、引入 师: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费用呢?(出示两种方式显示的 “八地区旅游价格统计图” ) 二、新课教学 (一)生成统计图 师:通过以上图、表的对比你 一、引入 师:同学们,下面的表,哪种更明确地反映出8个地区旅游所需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52页,自学课本。 (1)选中数据区域,插入图表。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任务。(解屏) 师:请人来展示。

(2)选择图表类型 师:不同类型的图表对数据关系的展现效果不同,我们应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请同学们打开书。 (1)自学 生:自学课本(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操作,⑴单击“柱型图”。 ⑶ 择“子图表类型”。⑶单击 “下一步”按钮。 (1)自学 生:自学课本(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操作,⑴单击“下一步”按钮。相应的内容。⑶单击“下一步”按钮。 ⑷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 ⑸单钮。 (2)互学 生:小组长带领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师:自学,课本。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任务。(解屏) 师:请人来展示。 (3)生成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师:自学,课本。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任务。(解屏) 师:完成后,有问题的地方小组互学。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3)展学 小组:展示制作好的相片。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生:按要求上机操作。 (二)常见统计图特点 师:互学要求,小组互帮互助。 (巡视,关注需要帮助的学生。)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 (二)常见统计图特点 师:自学课本47-48页,认识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 三、总结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1谈收获。 生2谈收获。 板书设计 地区旅游价格统计图”插入一张统计图,大家可以试一下其他图表类型。2)根据P55页统计表分别制作出两钟不同类型的统计图。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图说恐龙 统计图分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师:练习。1)照着P51 为“八课后练习Excel电子表格制作统计图。

第 二 单元第 6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我来当经理》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格。 2.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 3. 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根据需要设计电子表格,并进行分析。 难点:学习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本课学习的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本课是综合运用前几节课所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需要设计运用表格。 1.通过活动,综合运用本单元前几节课所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需要设计运用表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1.通过活动,综合运用本单元前几节课所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需要设计运用表课 时 目 标 格。 2.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 3. 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二)制定销售计划表 (1)互学 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生:完成了。 (二)制定销售计划表 师:互学:课本53页。1)制作销售计划表。2)制作销售情况表。 师:现在小组讨论。 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在excel中记录商品 (1)自学 一、引入 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51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我来当经理”。 二、新课教学 (一)在excel中记录商品 师:自学:课本51-52页。1)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将课本中的商品记录到excel表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格中。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师:请你。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说自己在方法上的收获,也可以说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板书设计 我来当经理 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应用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2)展学 小组:举手。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示) 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课后练习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

第 三 单元第 1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冲出地心引力》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的内容。本课学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2.掌握用重复执行直到指令,让飞船一直向前飞行的方法。 3.知道程序初始化的意义和操作方法,以及优化脚本的意义。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仅适用于当前角色的加速度变量的运用。 难点:掌握重复执行直到指令的使用方法,并灵活应用。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1.掌握新建变量仅适用于当前角色的“加速度”的方法。 习的是新建变量的方法,以及重复执行直到指令的应用,并要能够区分全局变量和角色变量,正确应用变量。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课 时 目 标 学习内容 及时间 1.掌握新建变量仅适用于当前角色的“加速度”的方法。 2.掌握用重复执行直到指令,让飞船一直向前飞行的方法。 3.知道程序初始化的意义和操作方法,以及优化脚本的意义。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二)发射太空船 (1)互学 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生:完成了。 (二)发射太空船 师:互学:课本59-60页。1)设置太空船起飞后状态。2)设置加速度。3)设置广播“发射成功”。 师:现在小组讨论。 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准备太空旅行 (1)自学 一、引入 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57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冲出地心引力”。 二、新课教学 (一)准备太空旅行 师:自学:课本57-58页。1)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将背景转换为角色。2)导入角色。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3)布置发射场地。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师:请你。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2)展学 小组:举手。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示) 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冲出地心引力 新建变量 重复执行直到指令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Scratch软件的操作。

第 三 单元第 2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2.掌握新建变量适用于所有角色的“步数”的方法。 3.掌握角色克隆、当作为克隆体启动时、删除本克隆体的使用。 4. 掌握坐标增加指令与重复次数配合实现角色移动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角色克隆、当作为克隆体启动时、删除本克隆体的使用。 难点:掌握角色通过坐标值动态增加,实现角色加、减速运动。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为太空船加速》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课学习的是导出背景为角色、移到上层、造型中心旋转等外观指令的方法,用坐标表示位置、用坐标值增加,配合变量的方式来移动角色的方法。 1.了解舞台上角色所在位置用坐标的表示方法。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1.了解舞台上角色所在位置用坐标的表示方法。 课 时 目 标 2.掌握新建变量适用于所有角色的“步数”的方法。 3.掌握角色克隆、当作为克隆体启动时、删除本克隆体的使用。 4. 掌握坐标增加指令与重复次数配合实现角色移动的方法。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二)收集星星能量 (二)收集星星能量 (1)互学 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生:完成了。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师:互学:课本65-66页。1)出现星星指令。2)太空船加速。 师:现在小组讨论。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星空自己动起来 (1)自学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一、引入 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62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为太空船加速”。 二、新课教学 (一)星空自己动起来 师:自学:课本64-65页。1)地球接到广播隐藏指令。2)太空船手动驾驶指令。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师:请你。

三、总结 (2分钟)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说自己在方法上的收获,也可以说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板书设计 为太空船加速 新建变量;角色克隆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2)展学 小组:举手。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课后练习Scratch软件的操作。

第 三 单元第 3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飞越陨石群》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的内容。本课学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2.掌握陨石角色接收到广播后克隆自己,碰到角色步数变量减少。 3.掌握按空格键后,武器移到太空船的位置,然后向前方移动。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网络学习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教学难点是根据兴趣主题选择网络学习。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1.掌握通过随机数的限制,锁定陨石只在某一区域显示。 习的是广播与接收广播、克隆与删除克隆体相关指令的使用,以及用坐标表示位置、用坐标值增加,配合变量的方式来移动角色的方法。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1.掌握通过随机数的限制,锁定陨石只在某一区域显示。 课 时 目 标 2.掌握陨石角色接收到广播后克隆自己,碰到角色步数变量减少。 3.掌握按空格键后,武器移到太空船的位置,然后向前方移动。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小心太空陨石 (1)自学 一、引入 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67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飞越陨石群”。 二、新课教学 (一)小心太空陨石 师:自学:课本67-69页。1)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陨石接收到广播后克隆自己。2)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陨石出现在屏幕任意位置指令。3)克隆体下落,碰到边缘消失。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二)给太空船装备武器 (1)互学 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生:完成了。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二)给太空船装备武器 师:互学:课本69-70页。

三、总结 (2分钟)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说自己在方法上的收获,也可以说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板书设计 飞越陨石群 变量指令 移动角色的方法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2)展学 小组:举手。 师:完成任务。1)从角色库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中找到角色。2)初始化武器属性。请其他小组评价。 3)按空格键发射。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师:现在小组讨论。 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课后练习Scratch软件的操作。

第 三 单元第 4 课

教学任务分析 课题 《降落神秘星球》 课型 新授课 本课教材是重大版(第八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的内容。本课学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2. 掌握击中数与步数两变量的逻辑运算作为判断条件。 3. 理解停止角色的其他脚本指令的意义。 重点:掌握变量击中的计数运用。 教学 重难点 难点:掌握多个条件同时满足条件的逻辑运算方法。 课前 准备 资料 链接 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 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一台计算机,PPT课件。 1. 掌握新建适用于所有角色的击中变量,作为陨石被击中计数。 习的是数字与逻辑运算、随机数值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停止全部脚本、停止角色其他脚本、停止当前脚本结束程序指令的操作方法。 学生学习活动导学设计 (第 1 课时) 1. 掌握新建适用于所有角色的击中变量,作为陨石被击中计数。 课 时 目 标 2. 掌握击中数与步数两变量的逻辑运算作为判断条件。 3. 理解停止角色的其他脚本指令的意义。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课前三分钟 一、引入 (5分钟) 二、新课教学 (30分钟) (二)太空船开始着陆 (1)互学 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二)太空船开始着陆 师:互学:课本74-75页。1)太空船开始着陆。2)陨石停止所有脚本。3)外星球变大。 师:现在小组讨论。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 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为太空船着陆作装备 (1)自学 一、引入 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71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降落神秘星球”。 二、新课教学 (一)为太空船着陆作装备 师:自学:课本72-73页。1) 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为击中的陨石计数。2)为太空船增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 小组代表回答。 加判断条件脚本。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然后按要求完成。(解屏) 师:完成了吗? 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 师:请你。 学习内容 及时间 学生活动设计 (含练习设计) 教师引导设计 复备

三、总结 (2分钟) (2)展学 小组:举手。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请其他小组评价。 师:完成了吗? 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总结 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说自己在方法上的收获,也可以说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板书设计 侦测指令 数字和逻辑运算指令 教后反思 [分层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Scratch软件的操作。 降落神秘星球 三、总结 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