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精品】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主备人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识记繁华都市生活的表现、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作家、司马光及其著作的基本史实。 2、举例说出宋元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结合材料,分析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重点) 3、欣赏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代表作品,分析归纳宋词的特点、不同词人的词风、成因。(重点) 4、回顾所学知识,分析宋词、元曲在宋元繁荣发展的原因。(重点) 5、对比《资治通鉴》与《史记》体例的不同,认识其历史地位。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 1.繁华的都市生活 (1)大都市: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北宋时的_开封_、南宋时的_临安、元朝的_大都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娱乐城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瓦子_”。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勾栏__”。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 (3)戏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杂居 。杂剧形成于 宋代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 大都 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 元杂剧 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 中秋节 节等,在 宋代 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流传至今。 2.宋词 (1)词的出现与发展: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 词牌 。 (2)苏轼:北宋文学家 苏轼 ,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他的词豪迈而飘逸,把 写景 、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3)李清照:女词人 李清照 的词风, 委婉 、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 北宋 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反映当时的战乱带来的灾难。 (4)辛弃疾:南宋的 _辛弃疾_ ,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_报国_ 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元曲 (1)元曲:元曲包括 散曲 、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 念白 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代表人物: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关汉卿 ,代表作是悲剧《 窦娥冤 》。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 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元曲四大家 ”。 4.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司马光:北宋著名_史学家______、政治家。 (2)《资治通鉴》:是一部__编年体_ 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 300多万字,记述了以战国到 五代 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 与司马迁的 《史记》 ,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 1.宋代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热闹非凡,有卖古玩字画的,有卖药材的,有说书的,有唱曲的,有相面算卦、耍杂技的……他们这是来到了当时的( B ) A.瓦子 B.勾栏 C.酒店 D.茶馆 2.宋代民间的传统节日有( A ) ①元旦 ②元宵节 ③中秋节 ④端午节 ⑤劳动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新余月考)小林看到一位人物的传记中写道:“他是北宋杰出的词人,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散文家及书法家。”文中的“他”是( B )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4.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下列哪些人物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C ) ①马致远 ②王实甫 ③关汉卿 ④白朴 ⑤郑光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 5.(2019年山西)《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C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6.(2019年山西)同学们走进山西博物院,在了解山西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情况时,拍摄了下面的照片及说明。由此可推断出( D ) A.元杂剧最早起源于山西 B.戏剧成为山西民众主要的文化活动 C.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 D.大量戏曲文物证明山西戏曲历史悠久 7.(2019年重庆B)下图所示为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杂剧陶俑。下列对杂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①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②它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③关汉卿是其杰出的作家代表 ④它兴起于清朝中后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9年江苏连云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庆祝的节日就是今天的( D )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春节 9.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B ) A. 唐都长安 B. 北宋东京 C. 元朝大都 D. 明朝北京 10.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B ) ①可以去夜市买东西 ②边喝着茶边“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③人们饭后谈论关汉卿的《窦娥冤》 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可以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课后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