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西 医 学 院 学 报37卷
AFP-SF联检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徐 荣 黄筱琴 谭丽玲
(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南昌 330006)
甲胎蛋白(AFP)RIA是诊断原发性肝癌(HCC)最灵敏特异的方法,但该法有15%~20%的HCC患3 讨论
者呈阴性,对AFP低浓度或亚临床肝癌阳性率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选择其它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加以弥补。我们选择了用血清铁蛋白联合检测,来提高HCC的阳性率,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来源:取我院住院和门诊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男75例,女25例,年龄26岁~71岁。均经临床、病理、 B超诊断证实。部分病人由CT、MIR证实。其中许多已行化疗,符合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2) 方法:(1)标本收集:观察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3ml及时分离,置-20℃冰箱备用。(2)方法及试剂:AFP-SF均采用RIA法照说明书操作,AFP、SF、试剂盒由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供应。(3)使用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厂生产的SN-682型放射免疫γ计数器。
2 结果
将AFP测定值≤20ng/ml定为阴性,20ng/ml以上至400ng/ml者为弱阳性,>400ng/ml者为强阳性。由于SF正常值变异范围较大,故将男性≥238μg/ml定为阳性,<238μg/ml为阴性;女性≥148μg/ml为阳性,<148μg/ml为阴性。结果见附表。
附表 100例原发性肝癌二项联检结果分类AFP测定其中SF测定n发生率(%)
n发生率(%)
强阳性65655686弱阳性16161487.5阴性19191684总计
100
81
86
86
本组HCC患者AFP阳性率为81%,SF阳性率为86%,略高于AFP。提示SF与APF的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血清中结果很相近,表明SF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目前,AFP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具有灵敏特异性已被公认;但对低浓度AFP或亚临床型肝癌不易早期发现,易造成临床上的漏诊和延误诊断。在本文中SF阳性率略高于AFP阳性率达86%,且AFP阴性和弱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SF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AFP强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SF阳性诊断率(P<0.05),故在AFP阴性和弱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中SF指标的测定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铁蛋白(血清)是人体中普遍存在的铁的储备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代谢。铁蛋白与肿瘤的关系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并成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在许多恶性肿瘤中SF可显著增高。据报道SF持续性增高的慢性肝病及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为50%,而SF正常的慢性肝病及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为20%(就本文而言19例AFP阴性患者中有16例SF为阳性)。
所以,AFP-SF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AFP单项检测的阳性率,特别是对低浓度AFP或亚临床型肝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筛选性。故对慢性肝病患者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来说SF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应列入常规检测中。
原发性肝细胞癌时,血清铁蛋白的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癌细胞合成和分泌铁蛋白增加,或肝细胞受损伤漏入血液释放入血。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标志物对肿瘤的检测是完全特异的,因而作者认为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应是多项指标联合测定,AFP-SF联检对提高HCC的实验室诊断率和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