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畜牧业发展应该拥抱“互联网+”

畜牧业发展应该拥抱“互联网+”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牧业论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年31卷第10期 畜牧业发展应该拥抱“互联网+" 曹冬青’曹中赞 (1.沈阳市第二中学,辽宁沈阳 110016; 2.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沈阳 110861) [摘要]本文对农村互联网的发展背景, “互联网 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未来“互联网+ 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倡导畜牧行业从业者应主动融入互联网,开创智慧型“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畜牧业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 子商务热潮。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 确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再次将农业现代化提到新的高度 …农业乃至畜牧业是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在“互联网+” 的热潮中,农业乃至畜牧业率先站到“互联网+”的风口之上。 “互联网+畜牧业”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 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畜牧业的跨界融合,提升畜牧业生产、经 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完善新型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形成 网络化、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精细化的 现代畜牧业新模式。 。1 “互联网+畜牧业”的发展背景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 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 扩散、应用过程;它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 术将互联网取得的创新成果巧妙地融合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之 中,增强实体经济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形成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 经济发展新形态 ]。 “互联网+畜牧业”即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 统畜牧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与质量控制水平,使得畜牧业的 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加强联系,进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品 质、效益等。因此,互联网与传统畜牧业的结合进发出了前所未 有的巨大能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了畜产 品电子商务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了养殖户、企业、合作社等畜牧 业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实施以及“互联网+”的 提出,政府、企业、养殖户对“互联网+畜牧业”都给予了极大 的重视。中央各部委、各级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条例以共同推 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互联网环境 也不断改善,农民的互联网意识不断加强。据2014年官方数据 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总数为1.78亿,占比 27.5%,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8%。故而畜牧业与互联网的融 合有了一个安全可靠、强壮有力的环境支持。畜牧业电子商务初 步发挥了带动畜牧业发展腾飞的作用,并将呈直线上升态势。 2.2提高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效率 项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技术的诞生,常规方式是采用业务 员推销加行业纸质广告方式来推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而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这些传统的传播方式。在行业内 些非常成熟的网上技术交流平台上,国内知名的饲料企业技术 人员的身影频频出现,他们每天在这些平台里交流新技术、新工 艺应用的心得体会,形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具有很强辐射能力的 群体。此外,我国绝大部分有影响力的农牧企业都有了自己的企 业网站,依此作为企业形象和产品宣传的窗口,以及提升企业管 理效率的有效工具。养殖户是畜牧业的终端消费者,传统纸广告 对养殖户来说,作用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再好的广告宣传都不如 周围亲戚朋友的一句话来得更加真实。然而互联网就不同了,产 品效果到底如何?甚至产品价格,在网上都可以得到认证,这些 信息让养殖户感觉更加真实可靠。因此,互联网对畜牧业的宣传 推广来说,将是一种新的高效选择。 2.3互联网促进畜牧产品流通模式的改进 我国传统畜牧产品的生产销售链比较复杂,中间流通环节 复杂,流通效率低下,成本高,损耗严重。“互联网+畜牧业” 使畜牧业生产者与消费者可充分共享信息,缩短产销链,提高流 通效率,降低中间成本。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与合作社离开传统集 市,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产品,大大提高议价能力,扩展市场范 围。在移动、社交等网络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和迅速传播下, 消费者能够更快地获得更多的信息,打破之前接收信息的孤立局 限性,与生产者达到信息同步化,从被动消费到积极参与,在产 销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实现了“互联网订单”电子商务采购 一一模式 。 2.4互联网促进现代畜牧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 我国大量的畜牧业技术服务从业者在进行技术辅导和推广过 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譬如,课程安排多,养殖户理解消化 能力有限;养殖户在饲养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 由于地域、人员、经费等原因,技术人员不能二十四小时随时陪 伴解决;由于防疫要求,很多养殖户深居简出,消息闭塞,市场 动态、市场预测、疫病预警等信息来源不及时或不对。而通过建 2 “互联网+畜牧业”的意义 立官方信息发布平台,以“移动通讯+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持 2.1 互联网成为畜牧行业的重要信息来源 在工业经济时代,_T业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想得到较快地信息 构建远程网络服务体系则可以改变原有的业务培训、技术支持、 传播,多数是借助报刊、电视和广播的力量。广播的影响在农村 信息传递的模式,完成由传统向信息化的飞跃,使服务更加便 的日益萎缩注定了它已经不再成为媒体主流。而电视广告的高额 捷、有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服务体系现代化、信息化、实  费用则成为涉农牧企业进行推广的最大障碍。对于专业期刊和杂 用化 。志则存在着受众群体小、发行周期长、广告费用高等缺点 ]。 3 “互联网+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互联网信息由于更新速度快而成为畜牧行业信息传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网络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 的主流渠道。目前,畜牧业有很多知名成熟的网站在上线运行, 重要力量。互联网解决了传统畜牧业发展的信息闭塞性、产业链 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即时的原材料行情、产品市场行情,疾病流 复杂性等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互联网+畜牧业” 行情况等信息,成为从业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联网平 化“四化同步”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推动“ “互联网+畜牧业”正从农村 台,一方面,有利于养殖户在网络上按需采购、联合采购,降低 发展。可喜的是,在政企联动下,成本,为养殖户带来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有利于畜产品生产 电商起步,从农村金融起步,一步步地向纵深推进。大北农集团  者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养殖户 以“智慧大北农”战略为中心,积极布局以猪联网、农信商城、农信金融及智农通为代表的“三网一通”产品体(下转第44页) 将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建立多元销售渠道。 通讯作者:曹中赞 ・4‘ 一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 ̄3l卷第l0期 生猪规模养殖与生态保护 刘龙兴钟显胜 (江西省兴国县畜牧兽医局,江西兴国 342400) 目前,常见生猪规模养殖,也逐渐成为生猪养殖的发展方 作有机肥料来长期的使用,这样会导致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明显超 向。规模养殖能够提高生猪产量,降低养猪成本,同时,也带来 标,对农产品的质量存在直接的影响,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了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为了做好生态保护,探索养猪适度规模成 2.3空气污染 为业内特别重要的工作。 1规模养猪现状 2l世纪后,我国的散养猪场和规模养猪场在数量上逐渐呈负 相关关系转变。散养猪场已经逐渐退出养猪模式,而规模养猪场 则开始快速壮大并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散养猪场在6年 内减少了约40%,而规模养猪场则增加了一倍还多。 其中,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不只是因为国家的资本充足, 此外,还与规模化养殖的效率提高存在紧密的联系。相关学者对 我周的生猪养殖行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由于散养户会受到人员、资金与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在管理方面 无法实现精细化,这样就失去了养殖的成本优势,特别是在人工 的成本方面。以上结论也在经济学的角度上阐述了我国规模养殖 模式快速发展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规模经济。 生猪粪便的发酵以及硫蛋白质的分解都会形成恶臭的气体, 这样就会导致养殖场附近的居民与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受到气味的 影响。 2.4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在生猪的粪便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与较多的寄生虫,所 以,很容易使人感染相应的疾病。 3探索适度规模养猪的措施 为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要因地制宜,根据生态消纳能 力,确定养猪规模。有学者认为,应在近年内不断增加规模养殖 标准化的资金投入,并且应利用大型的龙头企业进行相应的指 导,形成成熟的规模化养殖模式。此外,还可以对养猪场进行合 理的规划,并且确保农牧工的有效结合,使资源能够实现循环的 利用。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尽量降低生 猪排泄物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含量。 虽然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 在畜禽养殖规模较小的地区,可以采用污水处理与生态鱼塘 村的经济发展,并有效地解决了畜产品的供给,但是,同时使得 相结合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与农牧相结合,进而有效地降 养殖的环境严重破坏并且被污染。畜禽的粪污严重污染了环境, 低规模化养殖废水与污染物的外排放量,逐渐实现零排放。也可 2规模养猪带来的问题 这并不利于畜牧行业的发展,也无法确保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以在大型的工业园区中,积极的实施养殖环境的管理制度,并使 此外,还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阻碍了我国 用先进的生物与工程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同时综合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利用废弃物资源,形成循环的生态畜禽养殖系统,不仅能够促进 环境属于公共资源,其自身消费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与 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生 不可分性。因此,养殖的农户可以随意地使用公共的环境资源,一 存环境。此外,在促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同时,更应该充分的考 定程度上对人们生存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并形成了生猪规模化 虑养殖的规模,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来确定规模的 养殖的负外部性。相关学者认为,我国的大多数养殖场都不符合环 大小,这样才能使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保部门的要求与规范,并且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工作也存在一定 参考文献 1 许荣,李立清.生猪规模化养殖与生态保护适度性研究IJ1.家畜生 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畜牧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 …态学报,2013,34(7):6-9. 下,生猪规模化养殖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有以下四种: [2]吴敬学,沈银书.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成本效益与发展对策[ 中 2.1水源污染 因为生猪粪便中存在一定的氮元素与磷元素,但是生猪粪便 国畜牧杂志,2012,48(18):5-7,11. 31沈银书,吴敬学.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与动因分析[JJ_中 主要是通过水进行冲洗并排人到池塘或者河流中。此外,还可能 f堆积在某一地点。但是,由于堆积地点不合理,会因为雨水冲洗 而被带人到水体中,使水体被污染。 国畜牧杂志,2011,47(22):49—52,70. 【41闫振宇,陶建平,徐家鹏等.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 际差异及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I):13-18. 2.2土壤污染 生猪的粪便中还存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而猪粪通常被当 (上接第4页) 系,致力于打造农业智慧商务平台,已初步建立了“猪管理一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 交易~猪金融”的快乐生态圈,实现了从传统农牧产品的提供商 [指导意见IN].经济日报,2015—7—05(005). 向高科技、互联网化、类金融的现代化农业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此外,新希望集团的“希望之光”计划、伟嘉集团的“嘉农在 线”、通威集团的“通心粉社区”、禾丰牧业的“逛大集”电商 平台等农牧业互联网项目也已陆续启动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牧企业与互联网亲密对接,从而实现自身的 转型升级,给消费者带来利好。 在互联互通成为趋势,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的当下,畜牧业 拥抱互联网将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流。 “互联网+畜牧业” 将为过去缺乏效率的农牧产品市场注入新的巨大活力,必将成为 发展空间最大的创新领域,从而开启智慧型“畜牧业”发展新模 式。 f2 路辉,刘伟.“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21l J1.现代农业科技,2015,(15):333—345. 【3]周玲,王明宇.“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研 究『J】.电子商务,2015,(5):48—50. f4]王中,任廷铭.浅谈互联网时代对畜牧业之影响【J].饲料广角, 2008,(11):4O一42. 『51于守武,顾佳妮.传统农业的升级发展一互联网+农业[JJ.现代经 济信息,2015,(13):308. f6]张宪帮.“移动通讯+互联网+信息技术”模式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lJl_养殖技术顾问,2014,(10):310. ・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