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105228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2.08
(21)申请号 202020692626.4(22)申请日 2020.04.29
(73)专利权人 侯婷婷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高新东
马沟路3号19栋1单元2201室(72)发明人 侯婷婷 钱洪伟 孙宗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河南广文律师事务所 41124
代理人 王自刚(51)Int.Cl.
E04G 21/3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2105228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架,防护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杆,防护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防护架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防护架一侧面的下部固定铰接有铰接板。该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防护架、防护杆和连接柱,可以对电梯口进行防护,当施工有人经过时,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通过设置铰接板、铰接块、连接杆、滑槽和滑块,当铰接板旋转至与防护架垂直时,滑块会滑动至滑槽的顶端,可以对铰接板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通过铰接板将防护架卡在电梯井的边缘处,从而可以对电梯口进行防护,且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CN 21210522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杆(2),防护杆(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两端分别与防护架(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防护架(1)一侧面的下部固定铰接有铰接板(4),铰接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5),铰接块(5)远离铰接板(4)的一端固定铰接有连接杆(6),防护架(1)靠近铰接板(4)一侧壁的下部开设有滑槽(7),连接杆(6)远离铰接块(5)的一端固定铰接有滑块(8),滑块(8)滑动连接于滑槽(7)的内部,防护架(1)远离铰接板(4)一侧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盒(10),防护盒(1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吊鼻(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远离防护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挤压板(12)远离支撑板(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杆(17),支撑斜杆(17)远离支撑板(9)的一端与防护架(1)一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斜杆(1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远离支撑斜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15),接触板(15)远离支撑架(14)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轮(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扶手(18)。
2
CN 212105228 U
说 明 书
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背景技术
[0002]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都正处于全面快速的发展建设时期,建筑安装工程遍布华夏大地,而从事于建筑安装工程的建筑工人就更是数千万之众。建筑安全作为施工管理重要工作之一,如何保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电梯井作为安全隐患之一,由于其自身结构特殊性,其防护方式存在诸多不便。
[0003]楼层作业面上的电梯井防护一般采用在电梯井内搭架子的方法,架子与洞口边缘有间隙,防护没有完全覆盖,且每层都要搭架子,隔一定高度又要拆除,费时费力。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架,防护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杆,防护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防护架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防护架一侧面的下部固定铰接有铰接板,铰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远离铰接板的一端固定铰接有连接杆,防护架靠近铰接板一侧壁的下部开设有滑槽,连接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固定铰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防护架远离铰接板一侧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0005]可选的,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盒,防护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吊鼻,通过此技术方案,建筑工人可以站在防护盒的内底壁进行工作,且可以将工具放置在防护盒的内部,从而可以对工具起到保护作用,吊鼻方便对防护架进行升降,从而方便工人对防护架进行移动。
[0006]可选的,支撑板远离防护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挤压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增大支撑板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增强防护架的稳定性。[0007]可选的,支撑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杆,支撑斜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防护架一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对防护架和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增强防护架和支撑板之间的稳定性。[0008]可选的,支撑斜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远离支撑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接触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轮,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对支撑斜杆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对防护架起到支撑作用,且转动轮可以减小接触板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方便使防护架进行上升或下降。[0009]可选的,防护架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扶手,通过此技术方案,当把防护架下降到电梯口时,建筑工人通过扶手将防护架放置在电梯口,从而可以对电梯口起到防护作用,且可以方便将铰接板进行旋转。[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3
CN 212105228 U[0011]
说 明 书
2/3页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架、防护杆和连接柱,可以对电梯口进行防护,当施工
有人经过时,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通过设置铰接板、铰接块、连接杆、滑槽和滑块,当铰接板旋转至与防护架垂直时,滑块会滑动至滑槽的顶端,可以对铰接板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通过铰接板将防护架卡在电梯井的边缘处,从而可以对电梯口进行防护,且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0012]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盒,防护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吊鼻,通过此技术方案,建筑工人可以站在防护盒的内底壁进行工作,且可以将工具放置在防护盒的内部,从而可以对工具起到保护作用,吊鼻方便对防护架进行升降,从而方便工人对防护架进行移动,支撑板远离防护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挤压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增大支撑板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增强防护架的稳定性。[0013]3、支撑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杆,支撑斜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防护架一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对防护架和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增强防护架和支撑板之间的稳定性,支撑斜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远离支撑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接触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轮,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对支撑斜杆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对防护架起到支撑作用,且转动轮可以减小接触板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方便使防护架进行上升或下降,防护架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扶手,通过此技术方案,当把防护架下降到电梯口时,建筑工人通过扶手将防护架放置在电梯口,从而可以对电梯口起到防护作用,且可以方便将铰接板进行旋转。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立体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立体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架下部侧视剖视图。[0018]图中:1-防护架,2-防护杆,3-连接柱,4-铰接板,5-铰接块,6-连接杆,7-滑槽,8-滑块,9-支撑板,10-防护盒,11-吊鼻,12-挤压板,13-防滑垫,14-支撑架,15-接触板,16-转动轮,17-支撑斜杆,18-扶手。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00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架1,防护架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扶手18,通过此技术方案,当把防护架1下降到电梯口时,建筑工人通过扶手18将防护架1放置在电梯口,从而可以对电梯口起到防护作用,且可以方便将铰接板4进行旋转,防护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杆2,防护杆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两端分别与防护架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防护架1一侧面的下部固定铰接有铰接板4,铰接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块5,铰接块5远离铰接板4的一端固定铰接有连接杆6,防护架1靠近铰接板4一侧壁的下部开设有滑槽7,连接杆6远离铰接块5的一端固定铰接有滑块8,滑块8滑动连接于滑槽7的内部,防护架1远离铰接板4一侧壁的上部
4
CN 212105228 U
说 明 书
3/3页
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盒10,防护盒1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吊鼻11,通过此技术方案,建筑工人可以站在防护盒10的内底壁进行工作,且可以将工具放置在防护盒10的内部,从而可以对工具起到保护作用,吊鼻11方便对防护架1进行升降,从而方便工人对防护架1进行移动。
[0021]支撑板9远离防护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挤压板12远离支撑板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增大支撑板9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增强防护架1的稳定性,支撑板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杆17,支撑斜杆17远离支撑板9的一端与防护架1一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对防护架1和支撑板9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增强防护架1和支撑板9之间的稳定性,支撑斜杆1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远离支撑斜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板15,接触板15远离支撑架14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轮16,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对支撑斜杆17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对防护架1起到支撑作用,且转动轮16可以减小接触板15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方便使防护架1进行上升或下降。[0022]使用时,将吊绳穿过吊鼻11,从而可以拉动吊绳使防护架1进行上升或下降,当防护架1位于电梯口时,施工人员用手扶着扶手18,将防护架1放置在电梯口处,从而可以对电梯口起到防护作用,将铰接板4旋转至与防护架1相垂直的位置,将铰接板4,此时连接杆6和滑块8会上升,当滑块8滑动至滑槽7的顶部时,可以起到对铰接板4进行限位的作用,从而可以将防护架1卡在电梯口处,将挤压板12和防滑垫13抵在电梯井的内壁,从而可以对防护架1进行支撑,使防护架1、支撑板9和支撑斜杆17形成三角状,使防护架1和支撑板9更加稳定,当防护架1通过吊鼻11和吊绳上升或者下降时,转动轮16可以减小接触板15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加方便对防护架1进行移动。
5
CN 21210522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6
CN 21210522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2
7
CN 212105228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3
8
CN 212105228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4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