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经济论坛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

河北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金融学院经贸系,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本文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分析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采用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差异,并探讨了影响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相关因素,最后指出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趋势1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在全球货物贸易深度回调背景下,服务贸易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地区间服务贸易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来看,北京服务贸易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标定位向高端化、集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天津市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在规模持续提升的同时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河北省服务贸易总体规模偏小,处于自我积累发展阶段,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经济总量并不相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下,北京将引导服务外包企业等非首都功能服务贸易企业向京外转移,天津致力于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品牌。河北省试图利用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互补性,精准承接北京产业外溢,加强深度对接,成为做大服务贸易的新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这一国家战略背景下,2016年北京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508.6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8.8%。早已率先形成服务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在国家提出打造北上广三大服务贸易核心区的战略布局下,提出力争到2020年北京市服务进出口额达到2000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目标,明确北京核心区对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交流合作的带动作用,将“促进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推动。天津市急需探索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以技术贸易为抓手,推动天津服务贸易发展。与此同时,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规模由小变大,技术、资本等力量不断加强,2015年河北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775002.9万美元,同比增长10.62%,其中出口总额154296.9万美元,同比增长9.31%,进口总额620706万美元,同比增长10.95%。商务部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河北省服务进出口贸易,如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等领域进出口额同比增长均高于其他领域。但是也应看到,北京市、天津市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比重分别为20%、4%,河北省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仍然较低,基本在1%以内,无论是从服务贸易规模,还是服务贸易结构方面与北京天津都存在较大差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下,河北省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通关便利化水平、组建区域创新联盟以及加强与跨区服务贸易合作四个方面着力。2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北京服务贸易依存度较高,2012年以来的均值为37%,远远超过全国6%的平均水平。但是2007年以来北京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趋于恶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但相对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来看,具有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建筑服务、咨询和其他商业服务,在北京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天津市服务贸易依存度处于下降趋势,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显著低于北京水平,整体国际竞争力水平有待提升有较大空间。但相对北京和全国仍有一定的差距,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弱。河北省服务贸易依存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与全国服务贸易依存度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提升和发展潜力巨大。河北省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数值呈现出波动增强的趋势,从总体看河北省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在加强,当数值为复数,表明河北省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基本面没有发生质变。河北省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现缓慢小幅上升趋势,但过程中有小幅下降的波动发生,指数数值范围在0.2~1之间波动,说明河北省服务贸易竞争力在逐步改善,但是整体国际竞争力水平一般或较弱,依然是薄弱环节。北京市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金融、保险、通信、邮政、信息、咨询或广告宣传服务等高科技新兴服务贸易成为主导。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优势明显,信息传输服务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迅猛,文化服务贸易成为行的经济增长点。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地区的第二大经济中心,凭借其发保持快速发展。1~3月,河北省服务进出口总量为139.93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服务出口为27.83亿元,同比增长4%;服务进口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13%。进出口逆差加大,主要表现在国际旅游、留学和文化等行业进口有增无减。传统服务贸易占比较大,服务贸易主要类别中主要表现为旅游、运输、建设等三大领域占我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0%左右。新兴服务*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青年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服务贸易:差距、定位与对接”(编号:SQ171101);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经济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路径与对策研究”(编号:18457608D)研究成果。

153经济论坛

达的经济基础及天然的港口优势,在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具有显著比较优势。河北服务贸易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慢,结构不合理,仍然多集中于工程承包、劳务输出、旅游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中。鲜少在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产业的投资。尤其在高端服务贸易方面,河北省无法与京、津两大直辖市相比,但凭借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旅游、商业和建筑劳务外包等传统服务贸易业。综合京津冀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情况,影响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水平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差异、易交流合作的带动作用。确定了在建立京津冀利用外资合作平台、加强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加快推进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京津冀与其他区域服务贸易合作交流。天津市凭借明显的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促进物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同时积极与北京联手发展金融服务贸易。作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最弱的一方,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规模小,发展速度慢,仍需借力发展。河北省劳动力、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河北省内几个港口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多个京津跨区产业对接的合作项目正在或已经投入运营,这些优势都服务业发展差异、货物发展发展差距以及FDI及服务贸易的开放度等几方面。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不仅质量提高需求也趋向多元化,在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多样化发展。人力资本丰裕程度直接决定教育和科技追评,从而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极大提升了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货物贸易额的增长刺激对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趋势,带动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不但带来资金同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服务贸易的开放度对其发展水平也存在积极的影响作用。针对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及外商投资是影响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正向作用尤其显著。相比较而言,河北省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度最低,因此显著地影响了河北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下,河北省只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对外开放度,才有可能提升河北省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参与度以及其自身的竞争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紧随其后,作为我国城市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大力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进而自然会刺激对服务业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本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3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强调北京在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这一新定位必将对北京城市空间布局、产业选择以及区域合作等产生深远影响。为此,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首都北京定位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使得拥有人才、政策等多项优势的北京,不但积极扩张服务外贸产业,而且在持续推进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方面占据优势。自2016年北京市服务贸易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美元,服务贸易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服务进出口排名前三位的领域分别是旅行、运输和电信、计算机和信息,其中金融、计算机和信息、专利等高附加值服务增势显著。2015年以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已开展近两年,北京市一方面巩固传统服务贸易领域的旅游、运输、工程等三个行业的服务贸易品牌,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优势领域中的技术、文化、中医药和金融、专业服务、教育、体育等七个新兴服务贸易品牌。规划明确北京服务贸易核心区对京津冀区域服务贸154为京津转移部分高新技术服务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项目对接可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趋势:首先,整合京津冀旅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京津冀旅游服务贸易。针对日益增加的回归自然的度假休闲市场消费需求,突出河北省独特的海滨海岛、坝上草原、燕太山水、温泉湿地等优势资源,实现京津冀旅游产品的差异开发和错位发展,使三地优势互补,旅游产品空间结构得到优化,从而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大发展。其次,继续挖掘河北省在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提升劳动力素质,实现劳务输出规模增大的同时,劳动力向智力型输出的转化。最后,主动对接京津,依托特色鼓励京津大型商贸服务企业在河北省设立分支机构及建立分销市场,实现错位发展。同时,加强新型流通业态发展所需要的仓储。交易和物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品牌和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培育,完善现代采购交易平台等服务功能,促进新型商贸服务业发展。参考文献1]李慧茹,贾志影.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定位于可行性分析[J].河北学刊,2012(6).2]周孝.北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2).3]王晓颖.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发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4]梁玢2015(,张运通22).,杨开忠.中国地区间服务贸易差距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5]逯宇铎,李丹.中国区域服务贸易竞争力差异化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7).作者简介:路丽(1979-),女,河北金融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十三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