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留置导尿管不同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留置导尿管不同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年第 18 卷第 3 期 iVflc价

沿

dwe,2017, Voll8,No3

• 103 •

留置导尿管不同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朱菱a,胡晓莹b,谢湘梅a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a.呼吸内科;b.护理部,南昌330006)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固定方法;并发症;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R473. 6 文献标志码:八文章编号: 1009—8194(2017)03—0103—02

DOI: 10. 13764/j. cnki. lcsy. 2017. 03. 041

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之一, 也是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但是,导尿管位置固定 不妥可导致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患者的活动、 休息,增加身心痛苦,降低生活质量[1]。《2009年美 国感染病学会预防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指南》2中 建议“留置导尿管要加以体表固定,以预防滑动和对 尿道的牵拉”。王莹等[3]研究指出,要妥善固定导尿 管,防止导管移位或尿道受牵拉,建议男性固定于腹 部,女性固定于大腿部。笔者就留置导尿管不同固 定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 依据。1

留置导尿管的固定方法

1.1传统的导尿管固定方法

传统的导尿管固定方法有:)将导尿管直接接 引流袋于耻骨联合上方,再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在

床沿或用系带系于床旁。2)将导尿管分别从患者的 大腿上方或下方穿过。然后,用安全别针或皮筋固 定于床沿。但是,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将引流 管从大腿上方穿过4。3)将固定别针至导尿管连接 处之间。但是,需保留有一段长度的导尿管,以方便 患者翻身等床上活动,且不引起导尿管的移动。该 方法简便、易操作,使用别针、橡皮筋等固定牢固,且 在临床留置导尿患者中使用方便。然而,在临床护 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的身高及胖瘦不一,翻身时动作 幅度大小也各不同,导致无法确切制定预留置导尿 管的长度,使患者担心导尿管受外力牵拉而滑动或 被拉出体外,从而不敢翻身,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 者,增加了其对床上活动及术后康复锻炼的心理负 担。另外,临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如别针 开口端可能无意打开、刺穿床单、刺破气垫、甚至误

收稿日期:

2016-12-19

伤患者等[]。

1.2大腿内侧的固定方法

大腿内侧的固定方法是将导尿管的体外段用胶 布或透明敷贴固定于大腿内侧上1/3处[]。该方法 相较于别针固定的传统固定法做了改进,降低了临 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同时,给患者预留了一定长 度的体外导尿管,降低了患者对引流管脱出的担心, 增加其进行床上活动的信心。王建玲等[78]研究指 出,大腿内侧的固定方法会致导尿管引流不畅,出现 皮肤压痕。当患者穿裤时,导尿管从大腿下方反折 再从裤腰处穿出,使导尿管容易折叠与受压,且长时 间压迫,易造成对患者皮肤的压伤以及尿液不能流 出、患者腹部不适等,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当患者活动时,导尿管会随着大腿运动而被牵拉在 尿道内形成移动,容易对尿道产生刺激,而对于女性 患者尤其明显。由于女性尿道解剖生理特征的原 因,阴道分泌物以及粪便易污染导尿管外壁,随着大 腿的活动,导尿管在尿道进出的次数增加,加重了尿 路感染发生的机会9。连春鸯等[1°]研究发现,大腿 内侧固定法相对传统固定法固定效果较牢固,更便 于护理观察。1.3腹部固定法

腹部固定法是按常规置人,体外的导尿管绕过 耻骨联合,用软胶带固定于腹部,尿袋与导尿管连接 处用细边带固定打一活结,将尿袋挂于床缘[11]。廖 黎等[12]研究指出,腹部固定法对于男性患者,在插 导尿管时,虽然导尿管材质为橡胶导尿管,本身具有 一定塑形性,能够随尿道的生理弯曲而改变形状变 弯曲。但是,由于弓弦压迫效应,导尿管会在生理弯 曲处压迫尿道,尿道黏膜受压后易缺血,甚至引起细 胞组织坏死[13]。腹部固定法对于男性患者,可以降

• 104 •

实用临床医学

2〇17 年第 18 卷第 3 期 iVacrtcaZCHnZca;Me(»dne,2〇l7,Vol 18,No3

肤的刺激。沈永芳™研究指出,在双固定导尿管 时,用弹力绷带可以提高患者活动时的舒适度,降低 牵拉等原因产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但是,当 弹力绷带过紧时,则有类似于止血带的作用,会造成 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和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增加下肢 静脉血栓的发生率。2

小结

留置导尿管的外固定方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已 有众多的应用和相对应用效果的研究。但是,大的 低细菌逆行感染的发生率[7,14];对于女性患者,当采 用腹部固定法时,可减少大腿活动时导尿管在尿道 内移动对尿道产生的刺激,患者会感觉更加舒 适[1516]。另外,女性患者导尿管体外段从尿道上方 引流,可减少生理结构下阴道分泌物及粪便对导管 的污染[17]。但是,在拆除固定、撕下胶带时,易对腹 壁表层皮肤因撕扯而破损[18]。因此,在固定时,可 在腹壁固定处先粘贴敷贴(如多爱敷、美敷等),以保 护皮肤。再用胶带将导尿管的体外段固定在敷贴 上,可降低胶带反复更换时因撕拉对患者皮肤的刺 激所造成的损伤。另外,当集尿袋内尿液未及时放 出而积留较多时,由于重力作用下,集尿袋牵扯导尿 管的外固定处,容易造成导尿管的折叠,甚至外固定 的脱落。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对患者 的导尿管进行外固定时,可选择粘性较强的胶带,并 告知患者集尿袋满700 mL时应及时倾倒[19]。1.4

改良腹部固定法

改良腹部固定法是在外固定时,先用棉细边带 环绕患者腹部1圈,并在一侧髂前上棘处打一松紧 度能插人两指为宜的死结。然后,在导尿管与尿袋 的连接处用再寸带打一活结固定,将尿袋悬挂于一 侧床缘[20]。为减少固定带对皮肤组织的压迫,在翻 身时,放松腹部细边带2h1次,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 及血运情况[21]。该方法是将导尿管Y型端固定在 一腹股沟侧前腹处,这样导尿管的体外段预留了足 够的长度,在患者活动前或下腹部左、右移动时,不 会导致导尿管直接在尿道内滑动,也避免了大腿活 动时导尿管跟随着移动对尿道的刺激,减少阴道分 泌物及粪便对导管外壁的污染概率;避免了卧床患 者压迫导尿管及皮肤压疮。1.5双固定法

双固定法,即选取水胶敷料自黏性透明敷料 (6cmX7cm)首先在患者的大腿上方距尿道口约 10 cm处平贴半张水胶敷料(5

cmX5cm),导尿管

接口端置于敷料上。另取自黏性透明敷料1张 (6cmX7cm),以高举平台法将尿管接口端无张力 性固定在水胶敷料上,透明敷料其余部分再平贴于 水胶敷料上,导尿管松紧度适宜即可[1 ’2223]。此方 法可减少各种外力原因引起的导尿管受到牵拉而损 伤尿道、或导尿管脱落等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不良事 件的发生,减少重新置管而对费用及感染概率的增 加,更加有利于临床治疗。但是,用双固定法,胶布 等护理耗材的使用增加,也增加了胶布、敷贴等对皮

方面可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于大腿内侧,另一 类是固定于腹部,而其余固定方法都在此基础上进 行演变。另外,对避免泌尿系统感染,腹部固定较 好;对穿衣、舒适度,大腿内侧固定更方便。在临床 护理工作中应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如性别、年 龄、疾病类型、病情状况等)来选择导尿管的固定方

法。参考文献:

[1] 郑丽,李冬咏.老年病人留置导尿管不同位置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2,10(17) 1570-1571.[2] Gould ventionC V,Umscheid C A, Agarwal R K,et al. Guideline for pre­

fect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2009[J]. In­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10,31 (4) :319-326.[]王莹,黄丽华,冯志仙,等.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导尿管维

护策略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6,1 (2): 155160.[]李玉,王汇平,权明桃,等.留置导尿引流管不同固定位置的系

统评价[].遵义医学院学报,2013,36(4): 361364.[]方久英.引流管不同固定方法在胆总管术后的效果比较[].临

床护理杂志,2012,11(3):42-44.[]胡明明,王清,陈瑶,等.留置导尿管不同外固定法对导管相关

尿路感染的影响[].护理研究,2013,27(10):912-913.[7]王建玲,贾爰兰,闫志新,等.导尿管腹部固定法对脑卒中患者

泌尿系感染及舒适度的影响[].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 27(2):327-329,340.[]杨艳,张婷,陈莉,等.留置导尿管外固定方法对男性患者短期

留置导尿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23-25.[]蔡文兰.导尿管走向对女性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

响[].齐鲁护理杂志,2014(6)120-121.[10] 连春鸯,黄爰琴,张妮妮.透明敷料应用于留置导尿管双固的效果观察[].上海护理,2014,14(5): 60-62.[11] 金晓英,陈清华.不同导尿管固定方法对脑卒中相关感染及发症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 (17) 98­

99

[12] 廖黎,刘晓卫.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致尿道损伤1例临床理[].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93-95.

(下转第107页)

护实用临床医学

2017 年第 18 卷第 3 期 iVflc价

沿

dwe,2017, Voll8,No3

• 107 •

[3]廖世煌,吕秀群.中医药治疗甲亢突眼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

医杂志,2014,4(10):351-352.[]杨建华,段国俊.甲亢突眼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新中医,

2013,(12) :74-76.

[]朱盈缓.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男性甲亢浸润性突眼31例疗效分

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3(9) : 96.[]肖茜,谭建,张桂芝,等.1311治疗GmVes病突眼与甲亢病情转

归相关分析[J].山东医药,2010,0(17) :3-4.[7] Vestergaard P. Smoking and thyroid disorders a meta-analys-

is[J]. Eur J Endocrinol,2002,146(2) : 153-161.[8] Eckstein A»Quadbeck B» Mueller G»et al. Impact of smoking

on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of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 mopathy[J]. BrJOphthalmol,2003,87(6) :773-776.[]刘清平,陈慰苍,廖世煌.甲亢突眼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18) 1723-1726.[10] 张亚萍,赵明利,黄克斌.甲亢眼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加 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J].西北国防医 学杂志,2012,33(1):23-25.[11] Bartalena L,Tanda M L. Graves?ophthalmopathy[J]. N Engl

JMed,2009,360(10):994-1001.

[12] Bartalena L»Baldeschi L»Dickinson A»et al. Consensus state­

ment of the European Group on Graves ' orbitopathy

(EUGOGO) onmanagement of GO [ J ]. Eur J Endocrinol,

2008,158(3):273-285.

[13] 黄衔,陈谋,郑少峰.奥曲肽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浸润性突眼疗

效观察[].基层医学论坛,2011 ,5(1) 39-40.[14] 彭细峰,姜文浩,颜坚,等.激素冲击联合奥曲肽球后注射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国际眼科杂志,2014, 14 (10) 1906­1907[15] 薛科辉,解发良,王晓玲.治疗甲亢突眼的临床研究进展[].

湖南中医杂志2010,(2) 86-87.[16] 沈洁,范艳飞,戈荧,等.球后放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122例

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 (8): 723-725[17] 王岚.眼眶减压术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探

讨[].中国美容医学,2015 ,4(11) : 92-94.[18] 汪霞.云克治疗甲亢伴浸润性突眼的效果分析[].中国社区

医师,2016,32(3):69-71.[19] 穆亚东.雷公藤多苷联合他巴唑强的松治疗甲亢突眼61例病

例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9,(23): 25-27.[20] 王雷,陈晓雯,张进均,等.固本消癭汤治疗甲亢合并浸润性突 眼30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12,30(12) :72-74.

(责任编辑:况荣华)

(上接第104页)

[13] 方英,蔡志萍,史广玲.欣皮固C型导管固定装置预防留置尿 2290刘敏希,黄婉琴,周海燕.更换集尿袋频率与尿路感染发生的 管引流期尿道损伤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 ,3 [19]

(1)112-114.关系[].黑龙江医学,2012,6(6) : 472-473.[14] BlackSR,KwonMS,CherkashinA M,etal. Lengthening in [20] 髙旭华.改良留置尿管外固定法对尿路感染及血尿发生的影

响[].当代护士:中旬刊,2011(11) 120-121.congenital femoral deficiency:a comparison of circular external

fixation and a motorized intramedullary nail[J]. J Bone Joint[21] 吴新霞,李海青.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SurgAm,2015,97(17) : 1432-1440.吉林医学,2012,33(7) : 1561-1562.

张建男.安普贴联合透明贴膜在神经外科患者留置尿 [15] 杨琴.导尿管腹部固定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泌尿系感染 [2]王艳,

的影响[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管“双固定”中的应用效果[].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9 2016,16(12):153,151.(2)93-95.[16] Kepes J A,Wilhite J B Jr,Markland A D. Complications of in­[23] 韦耀樑.改良型髙举平台法在门诊患者尿管固定中的应

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 care and care transitions : a teachable 用[].中国医学创新,2014,1(20)73-76.moment[J]. JAMA Intern Med, 2016,176(6) : 737-738.[24] 沈咏芳.弹力绷带在导尿管固定中的应用[].当代护士 :下旬

刊,2016(4)189.[17] 王继华.不同留置导尿管走向对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研

究[].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 : 175-175,177.(责任编辑:胡炜华)[18] 吴少珠,於雪英,刘燕飞.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三种固 定方法的效果比较[].护士进修杂志,2016,31 (24) 22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