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工方案监控系统

施工方案监控系统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目 录

1、 监控系统施工工艺框 .............................................

2、各系统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

2.1、门架式可变情报板安装 ....................................... 2

2.2、F型可变情报板安装 ..........................................

2.3、CO/VI检测仪安装调试 ........................................

2.4、风速风向检测器安装 ..........................................

2.5、交通信号灯安装 ..............................................

2.6、车道指示标志安装 ............................................

2.7、区域控制器安装 ..............................................

2.8、球形一体化摄像机 ............................................

2.9、隧道固定摄像机安装 ..........................................

2.10、紧急电话设备施工 ...........................................

2.11、有线广播系统安装 ...........................................

2.12、微波车辆检测器施工方案 .....................................

2.13、线圈式车辆检测器的安装 .....................................

2.14、火灾报警设备安装 ..................................... 17

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监控系统)

1、 监控系统施工工艺框

2、各系统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2.1、门架式可变情报板安装

1) 施工准备

清理大型可变信息标志基础,复测各螺栓孔距,并对其进行清污处理。

准备吊车、撬棍、棕绳等吊装用工具。

2) 立柱及横梁组立

设立防护标志,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组立顺序,以利吊车及人工作业。

复测构架各基础面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两侧基础的标高差不超过0--10mm。

核实预埋螺栓检尺寸及立柱底座螺孔尺寸,允许误差为±2mm,检查预埋螺栓露出基础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立柱和横梁运到安装位置附近,并按规定进行外观及质量检查,对变形产品进行矫正,并复核安装尺寸。

立柱吊装

根据起重机停靠位置及吊臂长度,确定吊绳绑扎位置,指挥起重机将立柱吊离地面转到基础上方,使其根部安装孔与基础预埋螺栓相对,然后落钩就位,用螺帽将其固定。同一组架构立柱立完后要进行调整垂直度、测量相对位置,如有偏移应调整至正确位置。

横梁吊装

横梁起吊时,在横梁两侧应绑扎晃绳引导,横梁吊到支柱顶后,晃绳引导,使其安装孔与支柱安装孔相对,用螺栓加以固定,横梁安装方向与设计图相符。

信息板吊装

横梁所有螺栓紧固完成后方可进行信息板吊装,信息板起吊时,信息板正面应加以防护,并在信息板两侧加晃绳引导,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信息板到横梁顶部时,应有人扶住,对准安装螺孔,用螺栓加以固定,用水平仪测量,保证信息板水平,然后紧固螺栓。

3) 技术标准

所有钢构架均应与基础面垂直,在调整中用经纬仪测量,如有误差,可在其下垫

入垫铁后用水泥封堵。

钢构架安装方向正确、牢固、水平,所用紧固件符合设计要求,镀锌层完整无锈蚀现象。

横梁应平直,弯曲度不应大于对应长度的5‰,构架及设备支架应垂直,倾斜度不应大于其高度的3‰。

同一组构架的高低差不应大于5mm,信息板水平度高低差不大于5mm。

4) 安全注意事项

基础浇注及立柱组立时,注意做好安全防护,停车区以外1000米要摆放施工标志及限速标志,并设防护员。

横梁及信息板吊装时,应在车行方向设立停车标志。

停车区及施工作业区要摆放防护墩,所有施工机械和施工设备均要放在停车区内,禁止随意在路上摆放物品。

吊车立杆时要由专人指挥,口令信号应清楚、准确,起吊作业时,立柱及起重臂下严禁站立或停留,起吊时必须进行试吊检查。

基础浇注完后,用水将路面冲洗干净,所有杂物应随车带走。

基础浇注所用砂石料在运输时必须有帆布遮盖,防止污染路面。

2.2、F型可变情报板安装

立柱和支架的安装和显示屏体的安装

立柱和支架的安装:立柱安装于路侧;标志内边缘距路面或土路肩边缘≥250cm;可变信息标志、发布屏的安装与道路垂直方向有一定的夹角,以保证有良好的视看效果;立柱与基础之间采用法兰盘连接,垫入不锈钢垫片。

然后进行屏体吊装、固定、接线。

信息发布屏的调试:

确认信息标志、发布屏接线正确,反复检查电源线的极性,利用电压表检查供电电压的值,确认供电的正确性。

系统上电:利用便携式电脑现场对信息标志、发布屏进行功能测试。对信息发布屏发布各项命令,或直接传输显示的图形符号和显示内容。正确无误,将信息发布屏的状态等显示信息上传到监控室,在监控室内通过控制计算机对信息发布屏发送显示命令及传输显示内容,控制及显示正确无误后,则单项调试工作完成。

2.3、CO/VI检测仪安装调试

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便于安装等特点,施工包括支架安装、检测器安装和接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CO/VI安装高度在3.5米隧道壁上;

支架安装:用膨胀螺栓将支架固定于侧壁上;

检测器安装:用螺栓将检测器固定于支架上;

调整CO/VI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水平;

将敷设到位的电缆串入设备控制箱内;

按照图纸对检测器进行接线,接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

单机测试;

与本地控制器联机测试;

2.4、风速风向检测器安装

风速风向检测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便于安装等特点,施工包括支架安装、检测器安装和接线。

支架安装:用膨胀螺栓将支架固定于侧壁上;

检测器安装:用螺栓将检测器固定于支架上;

调整检测器的水平;

将敷设到位的电缆串入设备控制箱内;

按照图纸对检测器进行接线,接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

单机测试;

2.5、交通信号灯安装

测量核对车道中心线,定位交通灯在支架横杆的位置

组装支架和立柱

吊装交通灯立柱

调整立杆的垂直

安装交通信号灯

电气连线

通电测试

2.6、车道指示标志安装

以道路中心线为基准,再根据车道指示标志的布置图,用皮尺、垂线、钢圈尺等工具确定安装位置,并做好标记。

安装位置确定后,按照设备安装高限要求,根据车道指示标志的尺寸,测量安装支架的具体尺寸,车道指示标志的下沿要高于规定的限高,根据测量结果定做安装支架。

安装指示器时,需要封一个车道进行施工,安放好安全锥和安全指示牌后施工。

先安装车道指示标志支架,将支架底板焊接到预埋件上,或打膨胀螺栓、将安装支架固定在隧道顶部。

调整指示标志的垂直和水平,以地面车辆司机的视角为准,一般情况显示面与地面垂直。调整好后拧紧螺栓。

将敷设到位的电缆穿到车道指示标志与横洞指示标志的接线箱内;电气接线,并通电测试。

2.7、区域控制器安装

将区域控制器机箱安装在预留孔洞内或预制的基础上,用膨胀螺栓固定,调整完箱体的水平和垂后拧紧螺栓即可。分别将交通控制设备的控制线缆(如车道指示标志、风速风向检测仪、CO/VI等检测设备)连接到相应的端子排,将线缆理顺、绑扎、标记。

对本地控制器控制功能进行调试,调试结束后,与监控室监控计算机进行联网调试,实现对隧道的远程控制功能。

区域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相连,形成一个环网系统。

接线:信号线固定牢固、各接线端子要求可靠接触。

检查线路安装的正确性,确认无误,设备加电调试。

2.8、球形一体化摄像机

摄像机安装工序简图:

杆件和支架安装电缆和视频缆敷设调整杆件垂直和水平设备安装接线、绑扎、标记上电测试联调摄

像机杆件、支架的安装:

洞口球形摄像机,利用吊车将摄像机杆吊装到基础上,利用钢垫片进行垂直和水平调整,利用水平尺,水准仪找平,使摄像机杆与基础(地平面)保持垂直状态。隧道内安装的球形摄像机,先将支架安装在隧道壁上,并调整支架的水平。

安装摄像机:

安装之前在室内接入矩阵系统或测试仪,通过键盘测试控制云台和镜头,确定云台运转、变焦、聚焦、光圈等工作正常;

摄像机的控制线,电源线在市内组装时连接要可靠,预留一定的长度长度满足从摄像机到控制箱的距离,线缆不受到拉扯;

摄像机牢固、可靠安装在立柱和支架上;

将控制线、电源线、视频线捆绑整齐,外露部分用塑料软管保护,留有足够余长后,沿摄像机杆将线穿下,到摄像机杆手孔后,再穿入摄像机配电箱内接线。

视频接入设备:在设备箱内平稳牢固地安装综合接入设备,设备的安装要平稳、牢固,防振动,通风良好。

箱内接线:各接线端子要连接可靠,220VAC插座及接线端子要绝缘处理,控制线、视频线、信号线的线头在连接之前要镀锡处理,以保证可靠地与接线端子连接。

光纤的熔接:视频及控制信号利用独立的光缆进行传输,光纤的熔接架安装在设备箱内,在箱体内放置光缆终端盒,实现光缆与尾纤的熔接。要求富余的尾纤要盘放整齐,光缆的加强芯与控制箱一起要接地牢固。

设备安装完毕后,将防雷地线与摄像机杆及箱体牢固焊接。

摄像机调试:

确认线缆连接无误后设备上电,首先检查视频信号有无,在配电箱内利用便携式监视器检查视频信号的质量。如果无图像,再检查相应配电及连接线路,以及摄像机设备。

利用综合接入设备发送控制命令,进行摄像机的方位、镜头控制。现场调试完毕后,对摄像机的控制电缆接好,在监控室内对摄像机进行控制调试。如果调试过程发现视频图像雪花点较大,说明电缆过长,将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在监控室内监测到十分清晰的现场图像。图像清晰确定后,再对摄像机的方位控制功能进行调试。

对摄像机的视频传输及控制信息的发布将通过综合接入设备完成。在监控室内首先观察摄像机的图像品质,如果有间断性亮点,说明综合接入设备传输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对综合接入设备的发射或接收增益进行调整,并将光纤头用无水乙醇进行轻轻擦拭处理,再重新连线。当图像质量达到预想效果后,再对前端摄像机进行方位控制、镜头控制等调试。

2.9、隧道固定摄像机安装

先进行摄像机镜头的预调,正确接线;根据图纸给隧道内固定摄像机定位,确定安装位置和高度。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再将摄像机按图纸安装在隧道侧壁上。随后将控制线、电源线、视频线捆绑整齐,用塑料软管保护,留有足够余长后,沿墙壁顺线槽穿下,引到摄像机设备箱后,再进行设备箱内接线,上电调试,最后调整好摄像的角度即可。

2.10、紧急电话设备施工

紧急电话洞口基础检查是否符合要求?Y紧急电话分机就位、固定将敷设到位的线缆引入机箱接线、绑扎、标记单机和系统调试紧急电话洞内预留孔检查N整改施工

内容包括:紧急电话分机的安装、线缆敷设、单机测试和系统联机测试等。

施工内容包括:紧急电话分机的安装、紧急电话控制台的安装、单机测试和系统联机

测试等。

1)隧道内紧急电话分机安装:

1、 隧道紧急电话预留孔洞的检查,如果不符合要求要进行整改。

2、 紧急电话箱体的安装

搬运机箱时避免磕碰,到达安装地处拆封进行外观检查并作记录;机箱系用螺栓安装固定在隧道洞壁上的预留洞室内,所有入线均采用胶圈护线,防止水汽进入控制箱。机箱在搬运时及安装过程中,如有磕碰及刮蹭造成漆皮损伤时,用喷漆法用原色喷漆喷涂修复。

3、 分机电路板及附件安装

用专用钥匙将机箱门打开,进而打开电器盒盖板;将已设置好地址编码的分机电路板固定于电器盒盖板塑料插件上;将蓄电池放入指定位置,并将连接插头按极性与蓄电池连接;分别将盒内已经标示编号的连线蓝插头依次对应插入电路板接线柱上,注意区分正负极,连接线对中红线为正极,黑线为负极。

4、 将机壳与地线可靠连接。

5、 将线缆引入紧急电话机箱,并接线。

2)洞口紧急电话分机安装:

1、 检查紧急电话的基础,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进行整改。

2、 打膨胀螺栓孔,安装膨胀螺栓,紧急电话分机就位、固定。

3、 将机壳与地线可靠连接。

4、 将线缆引入紧急电话机箱并接线。

3)紧急电话控制中心设备的安装:

包括控制台设备的安装、控制台电话的安装、控制台的电源的安装、控制主机的安装、打印机与多媒体数字录音设备的安装。设备的安装,尤其在要改变机房原有布局前,一定要得到业主及监理的许可才能施工。

4)单机测试:

a) 外观检查:加工工艺、布线、操作功能、标志的检查;

b) 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接收灵敏度应≤18mv;

c) 扬声器最大声压级测试;

d) 最大允许线路衰耗测试;

e) 信号系统测试,包括信号发送电平、信号接收灵敏度测试;

f) 最大非线性失真测试;

g) 紧急电话分机与紧急电话控制台操作功能测试,包括:按键、振铃、闪灯、显示、

通话、录音、结束通话、打印等功能;

h) 紧急电话控制台软件测试与通信接口测试;

i) 紧急电话分机防水测试

5)系统联机调试:

设备安装到位后,对所有设备进行调试。由紧急电话控制台、紧急电话分机和仿真线组成模拟系统,测试系统功能。

2.11、有线广播系统安装

施工基本程序

根据图纸确定扬声器位置;

广播系统的扬声器用支架安装;

扬声器安装;

监控室内的控制设备安装;

将敷设到位的线缆穿到扬声器位置附近,接线;

广播系统调试。

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前,必须作好协调工作,作好工作计划,事先和业主及监理及有关方面汇报;

广播器材等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后,要对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相应配件进行核对,检查设备的装箱单,确保与工程量清单的数量一致;

检查随机的出厂测试资料与合格证,核对其各项技术与性能指标,确认是否满足标书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室外扬声器要做好防水措施。

2.12、微波车辆检测器施工方案

微波车辆检测器安装过程包括以下七个简单的步骤:

1. 组装固定支架;

2. 在立柱上安装固定支架; 3. 密封,填充硅质绝缘密封胶; 4. 在固定支架上安装微波检测单元; 5. 校正微波检测单元的安装角度; 6. 连接电缆到检测单元;

7. 连接电缆到接线箱,或连接到计算机、Modem。 1、组装固定支架

用螺栓可靠的将固定背板与固定支架连接在一起,如图1:(有的设备不含此步骤) 2、在立柱上安装固定支架

① 用不锈钢扎篐将固定支架绑扎在立柱上。一般情况下,安装高度的计算方法为:侧移距离(立柱与第一条交通车道之间的距离)除以4,然后再加上15英尺(4.575米)。例如,如果侧移距离为24英尺(7.32米),那么安装高度计算方法如下: (24英尺侧移距离÷4)+ 15英尺=21英尺(6.405米)

注意:如果采用较小的侧移距离,如10英尺(3.05米)或更小,我们建议的安装高度为15英尺(4.575米)!

安装指导

② 下一步,调整固定背板的纵向角度以保证它的垂直度。 3、填充硅质绝缘密封胶

取出硅质绝缘密封胶打开封口,挤出25%的硅胶涂在SmartSensor根部的接口上,如下图所示。同时要把任何多余的胶擦除干净。

图2 填充硅质绝缘密封胶

4、在固定支架上安装检测单元

① 将检测单元背面的螺栓插入到安装支架的孔中,检测单元上的25针接口朝向地面。 ② 套上螺母,将检测单元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③ 将螺栓拧紧到一定程度。一定不要过紧! 5、校正监测单元的安装角度

①检测单元的前面板对准检测区域的中心,

如图3所示:

图3 检测单元示意图

② 调整检测单元左右两边的角度,使其前面板垂直对着车辆通过的方向,保证其偏差超过±2°左右。

③ 拧紧固定支架螺栓。

6、连接电缆到检测单元

① 将电缆接口连接到检测单元底部的25针接口上,如图4所示。检测单元接口上有卡

口装置,要确保正确的连接。

图4 连接电缆

② 将电缆扎在杆子上,一定要避免电缆拉的过紧。

7、连接检测电缆到接线箱

厂家提供标准的电缆,电缆编号,从1到6。根据厂家提供的接线图接线,下表是电缆每根引出线连接到接线箱的说明:

典型的安装需要将-DC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DC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直流供电电源必须提供7.5W、12-39VDC连续的电源,并且启动电源的瞬时功率(50ms)要达到15-20W。接下来,再将RS232或RS485通讯线连接到各自的接口,在本手册附录“电缆接口定义”部分中有推荐的接线方法。 8、连接检测单元电缆到计算机

检测单元可以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用于现场设置和校定。 9、软件设置:

连接完笔记本电脑,就可以通过设置软件对微波车辆检测器进行系统配置和参数设置。

2.13、线圈式车辆检测器的安装

(本设备在清单中属于隧道照明设施,在施组里将该设备归到监控系统)

线圈式车辆检测器安装工序简图:

1) 画线:

先确定出一条与道路方向垂直的直线,以它为基准按照图纸尺寸与位置要求在路面上划线,划出线圈位置、形状及引线槽。

2) 切线圈槽:

将切割锯对正线槽画线,慢慢将锯片摇至线槽规定深度。沿线慢慢推进切割机,在线圈的拐弯处两端多切一些,要保证线缆部分槽底平整、光滑、过渡自然,在线圈的锐角或直角处切倒角。尺寸按图纸要求。

引线槽切法与线圈槽相同,引线槽双刀切缝,宽度是线圈槽的两倍,将引线槽切至引线管处,线圈槽的槽底平整过渡要求与线圈相同。尺寸按图纸要求。

3) 清理线圈槽:

用扁铲将线槽内的小石子等杂物清理干净,将线圈槽拐弯处的尖锐角用扁铲修钝。用气泵将线槽吹干净,用胶带把线槽两侧路面保护好,以免封线圈槽时,树脂流到路面上。

用喷灯烘干线槽。

4) 布线:

现在槽底撒上少量细沙。确定在设备机箱位置预留1.5-2米长的引线,及引线槽内线的长度后,从引线槽处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在引内线槽放线,一边放线,一边用小木棍等钝物将线压实在线槽底部,线圈线在线槽内共绕4圈(或根据图纸要求),作好起始标志和线圈位置标志,最后两根引线在引线槽处相会,将两根馈线取等长度,然后截断。注意:线圈线在线槽内不能太紧或太松,应以线不在线槽内

弓起打弯为准。

5) 引线:

将两根引线顺时针方向双绞,每米15~20匝,在引线上每隔1米用胶布绕一圈,防止绞线松开,将绞好的引线放于引线槽内,如是两线圈共用一个引线槽,在引线的末端做出标记,以区分两个线圈。引线在线槽内不能太紧或太松,以引线不在线槽内弓起为准。按图纸要求将引线引入中间隔离带人井内。

6) 测试:

线圈的电感量符合技术规范和图纸要求。各项尺寸应以图纸要求为准,实际测量符合要求后再封线槽。

7) 封线槽:

根据温度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2:1比例或根据说明书配好,小心的将其灌于线槽内,在线槽内的封装材料应略凸出于路面或与路面平。在树脂上面加少量沥青填平沟槽,保持现场4-6小时硬化。

8) 安装线圈车辆检测器:

在基础上固定检测器箱体。控制箱的安装要尽量保持控制箱平稳、牢固,所有入线均采用胶圈护线,防止雨水进入控制箱。

将已敷设到位电缆穿入检测器箱内。

绑扎电缆,电气接线。电力线的配接和控制设备的安装及接线。各接线端子要求可靠

接触。防雷接地的处理:将控制器外壳与防雷接地线牢固焊接,焊接后接点刷防锈漆,再刷锌粉处理。

检查线路安装的正确性,确认无误,设备供电。

设备上电后,在现场用便携式电脑对车检进行初始化,检测灵敏度调整,测定车辆检测器的各项指标,当测试结果满足要求后,连接数据光端机,监控中心运行相应的测试软件,接收车检采集的交通量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通讯无误,则车辆检测器调试完毕。

2.14、火灾报警设备安装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流程:

主要施工内容:

检查隧道预留预埋孔洞,根据综合盘外形尺寸,进行复。发现不合格的要进行整改。

安装火灾报警综合盘。

调整水平和垂直。

火灾报警电源线缆和控制线缆敷设。

在隧道机房安装火灾报警控制器。

将线缆引入综合盘,并接线。

在机房将线缆引入控制器并接线。

火灾报警系统调试:

调试前应做好调试准备工作,按设计要求检查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件;按要求检查系统施工质量,检查系统线路,对于错线、开路、虚焊和短路等应进行处理,确保调试时主机的安全。

应先分别对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各分控段调试正常后,方可在消防控制中心进行整个网络的统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国家标准及有关报警控制器产品使用说明书,对报警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报警记忆,电源自动切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

用模拟火灾,对探测器逐个试验,其动作准确无误。

按动手报,控制器应有响应,逐个试验手动报警,确认其功能正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