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皮肤病护理

中医皮肤病护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医护理皮肤病

中医护理学在总结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过程中,早就认识到皮肤病护理的重要意义。早在以前就有人提出皮肤病治疗后需要护理的重要思想,曾经有人做过一次调查,一个得皮肤病的患者在经过护理人员的护理下恢复的情况要比未被护理的患者的恢复几率大30%—45%以上,除了护理以外,古人对既病后的调理及注意事项也很重视。现就皮肤病

的护理,分述如下:

饮食护理

皮肤病的发生,与饮食关系十分密切,而且饮食的宜忌对疾病的演变、转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如《外科正宗。杂忌须知第十四》所说:“疮愈之后……不减口味,后必疮痒无度。”一般说来,鸡、鸭、鹅、鱼、虾、蟹等海腥之物,皆能动风升痒,故患瘙痒性皮肤病时不宜食之,此外,葱、蒜、姜、辣、烟酒等辛热之品,对湿热性皮病,亦

以少食或不食为宜。病人应避免食用的食物有:

(1)某些鱼类、海鲜:引起过敏反应的鱼一般为无鳞或不新鲜的海鱼、淡水鱼等。这些鱼类的组织胺含量很多,如体内单胺氨化酶不能有效地将其氧化,造成组织胺大量蓄积,

则可引起过敏症状,如皮炎、荨麻疹、口唇和面部水肿等。

(2)蛋类:各种禽蛋均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分子量大,易形成异种蛋白抗原,大量进食、体内不能迅速分解,使其在体内蓄积,引起过敏或加重原有症状,所以患病期

间应嘱病人不吃或少吃此类食物。

(3) 酸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饮酒等,这些食物含有的成分均有刺激性,

进食后可引起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内大量致敏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类)渗出到皮肤中,加重了病情,一些人患病后食欲减退,特别喜欢吃葱、

蒜、辣椒等,有些人每天饮酒,这些都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分部位护理

重症皮肤病患者五官的皮肤粘膜水肿,可有糜烂渗出、溃疡、出血等。如护理不当,

可造成器官功能障碍,甚至畸形。

(1) 眼部:患者眼睑、球结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上下眼睑粘连,不易睁开眼睛。用

生理盐水或3%硼酸液湿敷,清除分泌物,再用红霉素眼膏、0.25%氯霉素眼药水或氢化考

的松眼药水交替滴眼。

(2) 口唇:患者口唇、口腔粘膜水肿、糜烂,甚至出现溃疡,饮水进食时疼痛。选用

土茯苓30g,野菊花20g,生甘草10g。泡水漱口,日漱数次,具有抗感染、促使粘膜生

长作用。鼓励患者经常做张口动作。

(3) 耳:患者外耳皮肤水肿,糜烂渗出。侧卧时用纱布圈垫上,使耳廓不受压。同时

防止渗液流入外耳道。

(4) 鼻腔:患者鼻腔粘膜水肿、腐烂、分泌物增多、结痂。用地榆油或甘草油涂创面,

清除痂皮,保持呼吸道通畅。

(5) 尿道口:患者外生殖器皮肤、尿道口粘膜水肿、糜烂,要卧床休息,减少摩擦,

便后用清水洗净后,再用三黄洗剂湿敷,直至创面愈合。

(6)在局部出现大水疱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然后用黄连60g捻碎,用水浸泡10分钟,煮沸后成黄连液外搽患部,日数次。全身渗液较多者可选用新鲜马齿苋液湿敷。在足部感染者,可选用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白及、马齿苋适量,煎水外洗或湿敷,待

干燥结痂后再用黄连膏外搽以润燥脱痂。

休息及安静的护理

某些疾病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和安静的环境。《外科精义》记述:“于患人左右,止息烦杂。切忌打触器物。诸恶音声,争辩是非,咒骂殴打。”强调了患者休息环境的安静,

对恢复是很重要的。

重视身体的锻炼汉代名医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原理,创造了“五禽戏”的健身运动。指出人体通过运动,可使关节舒利,气血通畅,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减

少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健康的意义,是完全一致的。

气候变化的护理

气候变化会改变皮肤的承受力。《外科正宗。调理须知第十三篇》云:“再顺天时,假如夏热坐卧不可当风,忌置水于榻前床下;风寒须避,起居常要温和,非柴火不可开疮看视,常有寒侵致生多变。”说明了无论在平时生活中,或者已经发生疾病以后,都要注意适应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加剧。所以在护理皮肤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天

气的变化。

强调情志安定

情志内伤引起疾病发生,古人早有深刻认识,如《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说明很多疾病起因于情志改变。不但平时要情志安定,就是患病以后,亦当注意及此。医务人员和亲属也应注意病人情绪,不能给以不良刺激。如《外科精义。论将护忌慎法》说:“尤不可乱举方药,徒论虚实,惑乱患人,凝滞不决。”还有的医书中记载,病人卧床之时,多不能自慰,而其亲属朋友必须善慰之,不当以家事频频相烦,以伤其心,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掌握好病人的心情,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好的

恢复。

既病防变

古代医学家不但强调未病先防,而且也很重视得病后要争取及时治疗,以防疾病发展与传变。《素问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说明外邪侵犯人体,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使

病情逐步加重。因此,对疾病做到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以防其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