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此次专题党课,促进全体党员干部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要求大家立足本职工作,加强自我约束,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常怀敬畏之心,以诚信立德,以规矩行事,以纪律责己,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
学习贯彻中央纪委xx届五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要深刻理解对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论述,用党纪党规约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言行。守纪律、讲规矩首先要对党忠诚;既要严守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还要坚持和遵循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要坚决破除各种盛行的“潜规则”;要坚决破除“老好人”现象。要深刻理解关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论述,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要坚持抓早抓小;要加强日常监管;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深刻理解关于制度治党的重要论述,扎紧扎密制度笼子,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首先,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其次,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必须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严的措施管住干部,确保党规党纪刚性约束,决不能成为“稻草人”,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第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第四,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
第五,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最后,严格遵守本地本部门规章制度。“细节决定成败,小事考量大德。”从落实《旬阳县科级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和“执行24小时两名干部值班和一名实职领导带班制度”等细节着手,从严格遵守本单位、本部门既定的规章制度开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开展以"守纪律、讲规矩、转作风、提效能"为主题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旨在加强全县党员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固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促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高效落实。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守纪律,重点解决工作责任心不强、纪律松弛的问题。围绕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坚决纠正在贯彻执行县局、教委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搞变通的问题。查找是否存在散布意见无所顾忌,公开发表不利于团结,影响教育稳定和谐大局的言论问题;是否有贯彻政令不坚决,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是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工作纪律,存在吃喝玩乐、迟到早退、脱岗换岗、不务正业,工作时间办私事、上班期间玩游戏、上网娱乐消遣等问题。严肃查处顶风违纪案件,确保法纪要求执行到位、刚性运行,以作风建设的成效树立教育好形象。
(二)、讲规矩,重点解决依法治教意识不强,执行不力的问题。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规矩意识,坚持依法治校、人本治校、严谨治学,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查找是否不守规
则,不按党性原则和议事规则办事,存在"权力决策""经验决策", 重大事项不请示、不汇报、不沟通、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是否有"讲人情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程序,讲面子不讲规矩",违法行政的问题;是否违反依法治教规定,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收费、乱办班、以教谋私、从事有偿家教、推销教辅资料、接受学生礼品或家长宴请等现象,解决好教师当中失德、失范等问题。
(三)、转作风,重点解决宗旨服务意识不强、脱离群众问题。重点解决领导干部当中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不履职、不担责等问题,整治教师当中作风漂浮、自由散漫、责任心缺失,事业心不强等问题。查找是否存在管理随意、工作粗放、依靠副职干工作、追求安逸享受等问题;是否存在不安心从教、热衷物质享受、攀比待遇个人情趣不高等问题。坚决查处教育学生缺乏爱心,体罚侮辱,对待群众不够热心、态度蛮横等问题,解决好"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树立教育的新风正气,焕发干事的激情活力,凝聚推动教育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提效能,重点解决工作标准不高、办事拖拉的问题。围绕全面提升执行力,强化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导向,对县委、县
政府和局党委、镇教委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重点任务及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有效落实。坚持"抓先机、争先进、创一流", 着力解决学校管理中标准不高,方法老化等问题;解决教师中看前不思齐、顾后不思进、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丧失工作热情的问题。破除小成即满、安于现状、坐等靠要的观念,勇于自我超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教育发展在名校建设上有新突破,在质量管理上有新举措、在内涵品位上有新提升。强化"实干快干、立说立干、少说多干"的意识,对群众诉求和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要以这次"守纪律、讲规矩、转作风、提效能"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认识,自觉承担起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政治责任。一要适应新常态,二要将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与重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强化责任担当。
党的以来,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规矩”二字。他在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更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的领导是核心所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同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自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重大政治问题面前明白是非,经得起考验,能正确认识和坚定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干工作,特别是在工作中要坚持按照中央、省、市精神要求作决策、办事情,令行禁止。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住底线是关键环节。底线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守不住底线,迟早会出问题。在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来的“五个必须”和“五个决不允许”,是我们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我们一定要内修于品,外律于行,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躬身实践,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堂堂正正为官。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到实处是根本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并不是定了规矩、有了制度即可高枕无忧,重在遵守和执行。要坚持程序意识,严格遵守工作制度,遵守民主集中制,遵守“三重一大”事项公开办理;要坚持组织意识,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不跟组织讨价还价;要坚持表率作用,带头守纪律、讲规矩,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坚持为官有为,把“三严三实”作为谋事做事的行为准则,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要时刻自觉用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约束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理想信念,守住纪律底线,按原则、按规矩办事。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近日“讲规矩”成为政治生活的高频 词。习近平总书记在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重 要的位置。 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
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对广大 党员干部来讲,规矩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道德规范、标准礼仪。党员干部是一个地 区行为的表率,担负着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重任。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整 个社会的表率。
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对其自身、对党组织、对群众都造 成了伤害。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规矩很重要,不懂规矩、不用规 矩、不守规矩,就要出问题,就会栽跟头。xx大以来相继落马的一些省部级高官,就是一个活生 生的不懂规矩、不用规矩、不守规矩的反面教材。 作为党员,作为干部,要先学会懂规矩,做到知晓规矩、认同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将规章 制度入脑入心,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 事不该做,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
作为党员,作为干部,更要学会守纪律,做到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荣知辱、知是知非。强化纪 律意识和服从意识,对纪律心存敬畏,把纪律作为悬在头顶的“三尺利剑”,做到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 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各项纪律规定。 作为党员,作为干部,要公道正派,不徇私枉法。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始终坚持以事实为 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用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以敬业奉献的精神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 化;要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形象。党员干部的的形象严重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员干部的守法 意识和守法自觉是对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权威最强最有力的捍卫。
“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也是划出党员合格与不合格的“分水岭”,守住做人做事底线,也就守住了党员合格最起码底线。
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能触碰,更不能逾越。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的“四条底线”。“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党员干部划出做人做事底线,当把纪律规矩底线挺在前面。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如果说学系列讲话,重点是补“精神之钙”的话,那么学党章党规,则侧重是守“纪律之规”。系列讲话为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章党规则划出了“行走底线”。现在,我们党是拥有400多万基层党组织和87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如果没有“规矩纪律”的约束凝聚,各行其是、各自为战,势必是“空有数量”的一盘散沙。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法西斯、20xx万党员时却丢失政权,教训固然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纪律涣散、规矩丧失,党员自由散漫、失去信仰。
“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从有关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讲话中,不仅触摸到了纪律规矩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两学一做”学规守纪的底线。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起初,鲨鱼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尽管这边并不缺少食物,但它尝试突破每个角落去吞噬美味。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再后来,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不再越过去。从规矩意识的角度来说,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守纪律规矩也是一个习惯成自然的过程。开展“两学一做”,就是要在学习党章党规过程中,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块“挡住诱惑的玻璃”,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
时下,一些党员干部依然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以为然、不当回事。有的认为纪律规矩“束手束脚”,只要干好工作,打个擦边球不算个事;有的觉得纪律规矩就是“碍事枷锁”,有规矩不自由,为官用权“不够爽”。明太祖朱元璋曾经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乐?”对此,大臣见仁见智,有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说“功成名就者最快乐”,有说“富甲天下者最快乐”……群臣众说纷纭,朱元璋听了兀自摇头。“臣以为,畏法度者最快乐。”大臣万纲道出自己的想法,朱元璋听后点头称是。看看那些落马的党员干部的忏悔,无不以“不畏法度”而后悔不已。开展“两学一做”,守住纪律规矩底线,不仅要形成遵规守纪的自觉,更应调整敬畏法度的心态,既把党章党规作为做人做事的“警戒线”,更把党章党规视为为官用权的“护身符”,真正让“守法度者最快乐”成为内心的尊崇。
“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瘸了一匹战马;瘸了一匹战马,损失一员大将;损失一员大将,败了一次战役;败了一次战役,丢了一个国家”。从这首英格兰著名的民谣,联系到当前一些地方纪律规矩的“破窗”“失效”,其实也都是从“丢失第一枚铁钉”开始的。今天纪律开个“口子”,明天规矩就丢“窗户”,日积月累,再严密纪律规矩也是千疮百孔了。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曾一针见血地说道,中国绝不缺少各类规章、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就此来说,“两学一做”中,把纪律规矩底线挺在最前面,更应把纪律规矩执行在最细处,以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态度抓好纪律规矩的执行,对违反纪律规矩者坚决处理,“不以恶小而放纵”,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硬约束、硬杠杠,而不是橡皮筋、软弹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人任何事,一旦突破自己的极限,就将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就如一个气球一样,虽然可以越吹越大,但也是有底线的,一旦突破了那个极限的底线,气球必破。做人也是这样,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如果不加以控制、不自我约束,就会渐行渐远直至走上不归路而不自知。
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党的规矩太多。认为党内规矩太多不利工作开展,干什么事都要受到钳制,使自己不能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去做工作,觉得组织上对自己不够信任,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如果自己是在守纪律讲规矩的情况下开展工作,肯定不会有此感觉,如果有被钳制的感觉,说明自己已经在左右碰壁,自己已经行走在危险的边缘。权力的制约就是从一件件小事开始。如果权力不受制约,任其发展发去,个人必将被权力带来的快感冲昏头脑,从而掉进权力的泥潭越陷越深直至身陷囹圄而浑然不觉。
还有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党管得太宽了。认为自己的私人生活都被党管得死死的,没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他们认为作为党员干部,自己应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但由于党内规矩太多,自己感觉不到当党员干部带来的享受,更有些党员干部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弱势群体。
他们崇尚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特别是花自己的钱进行的个人消费,没有用公款消费,党就不应该管。还有些认为自己搞婚外情等是因为自己与家属已经没有感情,自己是在追求爱情,但这些都被党的规矩阻隔在外,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私人生活。
殊不知,党员干部不是单纯的个体,他们还代表着党、代表着国家,他们的形象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作为党员干部来说,自己从当干部起就已经成为了公众人物,不再完全属于自己。如果把自己等同于一般有钱的群众,不顾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的约束而自我放纵,就会破坏作为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底线,给党和国家及自己的前途和家庭带来严重影响。
还有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党管得太严了。他们认为公务员的工资过低,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去开辟第二战场进行经商办企业,或者通过自己的家属子女去经商办企业。党不应该去管,就是管也只能管到自己,不应该去管其家属和子女办企业行为,实在要管也不应该管得过严。
先说经商办企业对党员干部的精力牵扯的问题,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势必会影响到本职工作的质量。其次不管是自己还是家属子女经商办企业,都会出现利用职权,给权力寻租留下空隙的情况。
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因为手中权力的因素,会成为很多利益追求者的目标,他们正愁找不到突破口,只要查到官员家属子女经商办企业,就会千方百计地去输送利益套近乎拉关系,最终成功实现权钱交易,让官员成为金钱的奴隶。正如要求的那样“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要当干部”,二者只能选其一。
其实党的规矩不是现在才有的,从立党之初便已形成,每一个政党都有着自己的规矩。党员干部感觉到党的规矩多、管得宽、管得严是因为自己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党的干部,把自己放在了党的规定之外,凌驾于党纪之上,肯定会感觉这个不适应那个不如意。
只要是把自己放进来了,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那些规矩恰恰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最好保护。当我们回想起当初举起右手向党旗庄严宣誓时候,我们是否已经同意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和党的事业。为了党的事业,我们连生命都可以舍弃,还在乎党的几条纪律规矩的约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