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们,如今我们已深进黄山背后,眼前的这座古村子叫宏村。它地势奇异,你们都听过《西游记》中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那段情况吧。如今,我们就去钻进“牛魔王”的肚子里畅游一番吧。果为宏村的地势本去就念一头牛,不疑?你去哪里的大山上向下俯瞰,你肯定会看到宏村的地势:两棵百年银杏树为牛角、河为牛胃、溪为牛肠、路为牛皮、山为牛头。就让我们出来看看,走吧!
我们现在正站在宏村的大门口,宏村,它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这里还是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呢!你如果从远处看,宏村就像一个牛的形状。
我们现在要进去,请注意以下事项:不要乱丢垃圾,不要随地吐痰,请保持好宏村的清洁,谢谢!
如今我们漫步正在乡下的巷子上。看见那宏伟的马头墙了吗?那可是宏村最首要的修建。果为马头墙不但宏伟锦绣,就像一匹匹骏马正在奔跑,而且借起着割离火源的作用呢!若是一间房子着火了,火就不会烧过宏伟马头墙,隔壁的房子也就幸免了。
旅客们,马头墙我们也相识的差不多了,持续往前走,前面这个院子就是汪家宅院,你们晓得吗?这家仆役名叫汪定贵,这座房子总面积近400平方米,窗户66扇门43扇,屋梁、红柱都是用桐木酿成的。这座房子共分三层:第一层有客厅、厨房、仆役卧室;第两层是女眷的卧室;第三层是仆役的卧室。这座房子总投资近800个黄金,真是一座令人甘拜下风的修建阿!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我是小导游郑晗,我会给大家带来旅途的快乐,让您无怨无悔!准备好了吗?请随我来吧!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歙县是古徽州的州治所在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在历史上有“东南邹鲁”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和艺术之乡。
现在,我们走在古城的西门,你们看到的是保存完整的瓮城。古城有内外城门和护城墙,两旁原有徽式的小肆,现在我们还能看出它的古色古香。走完瓮城,出现在大家眼前的便是一座古樵楼,俗称二十四根柱。传说古时候,有位知府,为了镇制不吉利的山势,就在徽州府堂正前方建造了这幢皇式楼阁。为了区别于皇城城楼,特地少造了两根柱子,只竖立二十六根。谁知被人告状说是与皇帝分庭抗礼,结果以欺君之罪受酷刑而死。如今,这幢构造独特的古谯楼是歙县博物馆的馆址。
再往前走就是徽州府府堂,你们现在看到的也许是一些废墟。这是歙县为保护徽州文化生态而开发的一个重要工程,就是在原来府衙地址上进行修复,恢复徽州文化古貌。这里将会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个旅游亮点。
你们看!徽州府府堂的右方矗立着一座谯楼,叫阳和门,红石城墙,古朴典雅。走过阳和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气势磅礴的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建于明朝,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如此规模宏大、呈八脚结构的牌坊举世无双。
坊主许国是三朝重臣。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受到了“加恩眷酬”,回到老家歙县,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当时徽州四脚牌楼林立,许国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
重威显。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许国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由于超假,许国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建坊这么久,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皇帝听了哭笑不得。
许国石坊左边是徽园,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新建的仿古旅游城。再现了徽州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鳞次错落,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之精华。走进徽园,就如走进了婉约的江南,走进了古朴典雅的徽州古城。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继续往前走,不远处就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少年读书的崇一学堂了,后修建为陶行知纪念馆。新建部分与老馆衔接,仿徽派建筑,给人以情
的熏陶,美的享受,行的启迪,力的源泉。一进大门,宏伟典雅,风格独特的瞻仰厅展现在你的眼前。“万世师表”匾额,金光灿灿,系宋庆龄手迹。陶行知书写的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终生恪守的人生真谛。正中照壁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金色大字,潇洒飘逸,刚劲有力,是一代领袖毛泽东同志对陶行知先生的誉称。纪念馆里面陈列着陶行知先生的著作和他生平事迹的图片、报刊以及世界著名人士的题字,陈设皆存故貌,令人肃然起敬。接下来,我们将要去的是古民居斗山街。斗山街位于歙县城内,因依靠斗山得
名,为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大院,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讲述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
名城歙县不仅风景如画,人文深厚,而且明清建筑,新安医学,徽州雕刻等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今天的歙县古城一日游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继续走进歙县,祝你们旅途快乐!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系)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 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雪地理坐标为东经117°8′,北纬30°5′。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常
1.山水奇秀,风景名山
九华山以奇丽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代李白游山时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并改九子名为九华。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受构造、岩性及外力等影响,形成了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的雄奇秀丽的地貌景观。九华山有名峰70 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境内清溪萦绕,山西五条溪流汇于六泉口,经五溪河、九华河汇入长江;山南三溪和山东两溪分别流经三溪河、陵阳河汇入太平湖。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九华山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和,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冖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
2.地藏道场,佛教名山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著名地藏菩萨道常它的开创人为新罗僧地藏。公元7世纪,在中国唐朝与朝鲜半岛频繁交往的大背景下,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圆寂后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因其俗姓金,故称金地藏。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常唐时九华山有寺院20余座,宋代发展到40余座,至明代更有长足的发展,主刹化城寺成为拥有数十座寮房的总丛林,全山寺院达100余座,香火兴旺为“东南诸山之冠”。于是九华山便同五台、峨眉、普陀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清代九华山寺院达150余座,由总丛林化城寺分衍出只园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等四大丛林,在四大佛山中以”香火甲天下”而闻名于世。20世纪70年代末对外开放后,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阳,活力再现,旧貌重辉。现有各类寺院90余座,其中国家重点寺院9座,省级重点寺院30座;僧侣600余人,各类佛像万余尊,各种佛教文物20xx余件。寺院普遍得到维修,佛事活动正常开展,对外交往活动频繁,九华山佛教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泰国以及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等佛教团体友好交往不断,先后有百余名僧侣出境访问。在当今我国佛教道场中,九华山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国际性佛教道尝香火旺盛、僧俗融和受到广泛赞誉,成为特色鲜明和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圣地。
3.历史悠久,文化名山
宗教文化与山水文化相融,大量的历史人文活动,使九华山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积淀丰厚的文化名山。20xx多年前,九华山就有道家驻足,《福地考》称九华为“三十九福地”,至今留有道教人物活动遗迹和道观遗址20余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在九华创建茅庵,佛教开始传入九华山。唐时新罗僧创建地藏道场,“胜境巍巍,普放大光”;至明清香火极盛,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经久不衰。道教福地与佛教圣地使得九华山声名大振,吸引了无数名流骚人纷至沓来。自李白之后,许多文人学者接踵而至,他们在九华或隐居山庄,著书立说;或创立书:,聚众讲学;或出入烟霞,参学访道;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九华山有太白书堂、阳明书:、甘泉书:等20余处书:遗址。九华山又为民歌之乡,汇集有儿童歌谣、劳动歌谣、仪式歌谣达300余首,很多带有佛教色彩,生动表达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历代朝廷也垂青九华,明神宗敕谕、赐银,清康熙、乾隆御书”九华圣境”、”芬陀普教”,九华山先后有50多座寺院受朝廷赐额。大量历史人文的活动,遗有丰富的历史文物,九华山有历史文物20xx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百件。对外开放后,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着力挖掘整理佛教文化,成立”金地藏研究会”和佛教文化研究会,创办佛学院,开办文物馆,文化资源得到初步开发,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这里的儒释道文化、鬼文化、建筑文化、石刻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和肉身文化等,异彩纷呈,令人惊叹。九华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欢迎各位来到青阳领略美丽的山水风光和醇朴的风土人情!
青阳县位于长江南岸,北襟长江,南相黄山,东与泾县革命老区交界,西有九华山耸立。1180平方公里,山清水秀,有着神奇的历史文化和美丽卓绝的自然风光。元代诗人萨都剌来到这里情不自禁地赞道:“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南宋诗人王十朋听到这里的人文故事,深深感叹:“江南一岳占青阳,多少神仙此地藏”。要想深刻了解青阳和认识青阳,恐怕不是一朝一日的事,但我们走进芙蓉湖景观区,听听这里的故事,凭着自己的敏锐观察和细心感受,一定会得到一顿丰盛的游览大餐并满载而归。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芙蓉湖。芙蓉湖的名称,来自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传说古时候这里有恶龙作怪,民不聊生,有当地一户财主养了九个儿子,他们齐心协力大战恶龙,最后一条恶龙沿着青通河往下游逃窜,企图逃向长江,九子追赶到这里,将恶龙交战,因而留下一片水坑,便成了湖。等战胜恶龙之后,九个儿子各化成一座山峰,将恶龙镇住,这便是九子山,后来被李白改为九华山。欣逢盛世,青阳县人民政府将这一片湖水通过治理、疏浚,显得更加清澈美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湖清水就来自于青通河的上游的九子山。站在这里环顾湖面,确有“水何澹澹,山岛辣峙”感觉。芙蓉湖在四围青山的陪衬下,风平浪静,恰似老天爷赠给人间的一面玉镜。自古以来就有“就着玉镜照一照,面如芙蓉,美似天仙;就着湖水洗一洗,心如莲花,益寿延年”之说。还有“心情不好,事业不顺的人,照一照,洗一洗,就有洗心革面,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之说。
现在我们就站在芙蓉湖公园的入口处--对华览秀。顾名思义,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芙蓉湖公园的大概景致,更远一点就是九华山,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九华山第一峰--莲花峰。莲花峰,是明朝皇帝朱元璋躲避追兵、安营扎寨、屯兵练武之地(山寨石门遗迹尚存);海拔1048米,若在正面看,峰巅酷似莲花初舒。云蒸霞蔚,四时变化,莲峰云海为青阳九华山第一壮观美景。这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落笔生花的出处。李白路经青阳,看到莲花峰下的七布泉瀑布从天而降,诗兴大发,吟出“天河挂绿水”的千古佳句。从莲花峰往九华山方向看,依次是达摩面壁石、独秀峰、天柱峰、翠盖峰、展旗峰、大鼓岭、将军湖等景点或景区。再远点的那就是著名的“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和九华山大峡谷了。这些地方,历史上不仅有众多诗人墨客流连忘返,仙家名流也接踵而来,如汉代青阳县(那时称陵阳县)第一任县令窦子明,在陵阳山中修炼成仙,骑鹤白昼飞升,成为道教佳话;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芙蓉湖对面的拾宝山留下了毛驴的蹄印,驴粪化为元宝被山民拾得,之后常有人上山寻宝,故名“拾宝山”。据说张果老死后就安葬在陵阳境内。金地藏上九华山之前就在九子岩修行,尔后才上了九华山。他的随从谛听为保护金地藏而献出了生命,后人为纪念它还在九子岩上修建了谛听塔,至今保存完好。历史记载,民间传说,动人的故事数不胜数。--这些美丽的景点景区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体现了青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特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