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迎接我校六月份毕业班毕业水平测试,使我校今年的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做为毕业班的教师深感压力之大,就如何扎实地抓好教学管理,切实加强毕业班的备考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校领导下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下面我谈一谈个人的几点看法和措施: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2)班和六实班的语文教学和思品教学工作。六(2)班现有学生54人,老生46人,新生8人。六实班现有学生21人,无新生。上学期我就担任这两个班的语文及思品教学工作,其中六(2)班是我一手从四年级开始带起的,可以说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对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知识掌握情况我分析如下:
1、 学习基础太薄弱。主要是六(2)班,四年级我接这个班时,语文基础就很差,是三个普通班中最差的,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培优补差,班上平均语文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学生流动性强,使得班上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是参差不起,很难从整体上提高。再加上班上尖子生才三四个,大部份处中等水平,学习带动能力较弱,帮辅学习的方法很难实施。
2、 部份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开小差,做小动作,睡觉,作业不按时完成且偷工减料等。这些现象2班,实验班都有。小部份人的学习风气不端正会极大的影响全班的学习氛围。
3、学生学习方法不够正确。通过前阶段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不懂得怎么去学习,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和识记重要的知识内容,甚至有部分学生抄袭他人作业,应付老师检查。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我们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具体办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的学情,下面我谈一谈自已的具体做法:
1、狠抓教学常规,把握教学进度
新授课阶段,认真钻研教材,抓好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强化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法的指导。我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学困生面大,因此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布置等方面要注重帮扶差生,进行分类指导,跟踪辅导,并拟定好培优辅差的计划和措施,并认真落到实处,努力培养尖子生,转化学困生,提高中等生成绩,整体提高平均分。另外把握教学进度,力争在15周结束新课,进入总复习阶段。
2、营造良好的班风
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对抓好毕业班是至关重要的,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对提高教学成绩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叛逆的时期,加强班级管理尤为重要。在开学初,我就有意识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学生讲清树立良好班风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并制定目标,抓好班级常规工作。通过校规校纪,班规班约,使班风形成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实行学生自管化,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通过以上做法,来树立良好的班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成绩。
3、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感
通过前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大,主要表现在上课思维不活跃,课堂发言不积极,气氛沉闷,甚至有的上课玩手机,睡觉。作业完成有拖拉或偷工减料现象。虽经整治仍有部份同学屡教不改。如果不想办法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感,会严重影响到后阶段复习课的教学。因为复习课毕竟不同新授课,没有新鲜感,更难以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我决定从兴趣入手,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课兴趣。在课前精心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设计安排好每一节复习课,确保每一堂课都能上得生动活泼。此外,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差生,更应该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而由厌恶学习到喜欢学。
4、抓好复习的重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阶段时间短,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不能面面俱到,既要减轻负担,又要提高效率。因此,只有抓好复习中的重难点,才能做好复习工作。而语文复习的重点、难点不只是语文知识中的重点、难点,更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只有针对本班的薄弱环节,有重点地进行复习,这样,就会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经分析,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需要在语言积累,阅读理解及习作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复习。
复习语言积累时,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学生把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所有要求背诵的诗词、段落、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对联等有关语言材料背诵出来,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说话、习作、练习及作业中适时地运用所积累的好词佳句、这样可以提高积累的效果。这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和每课之前的几分钟进行背诵训练。二是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分类整理出来,特别是词语盘点里的词,进行背诵积累,并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提高人文素质。三是要求每个学生有一本积累本,用于积累课外语言材料。如:积累描写景物的词句,描写人物的词句,积累名言,春联,成语,歇后语等。这样,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脑子里也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动起笔来就得心应手了。
阅读复习要突出重点,即理解与感悟。在阅读中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复习时,要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纵横梳理、组合、集纳,寻求规律。如《灯光》中的郝副营长、《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詹天佑》中的詹天佑,《将相和》中的蔺相如,《示儿》的作者陆游等,尽管他们年龄不同,所处时代不同,各自表现不同,但爱国之心都是共有的。而古诗《长歌行》,散文《匆匆》等虽然体裁不同,但都向我们说明时间容易流逝,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诸如此类的联系,在两册教材中还有很多,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其联系,提示其规律,综合思考,归纳同类,分析判断,较系统地进行温故而知新,使理解变得更为清楚和深刻。课外阅读复习,选择典型的短文进行综合训练,如词语方面,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方面,找比喻句、找呼应句、过渡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内容方面,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找中心句,说说印象最深的内容等。
习作复习,我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下手:
(1)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就让学生在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把文章写生动,就让学生在文中巧用好词佳句及精典名句;
(3)精心布局谋篇,这点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法上下功夫。也就是:写完作文后,先让学生通读自己的作文,再按上面三方面加以修改。复习时,我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文章,再总结归纳方法,然后通读自己的作文,想想自己的作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有没有渗透真情实感,再用复习中掌握到的表达方法去对文章加以修改。俗话说: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在复习作文的时候,要针对学生习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学生的习作作为复习的内容,这样效果会好些。
5、最后进行综合复习,考前模拟测试。
通过前面一系列的专题重点难点进行复习之后,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即十七周对学生进行初考前的模拟检测。在此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能让学生有丝毫作弊的机会,从而更真实,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存在哪方面的知识缺陷,以对学生采取相应的“急救” 措施。
同时在总复习期间,我还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有一本“总复习错题集”,要求他们按字、词、句等分好类,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收集整理错题,按分类作好记录。并要求学生经常翻阅“错题集”,力争错误不再重现,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以上是我对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如何做好备考工作的几点看法和设想,在今后工作中如有不足和欠缺之处会在实施中加以适当调整,望领导多批评指正。
结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我院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要求,为提高我科院内感染管理质量为目标,我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重新调整充实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
一门诊院内感染控制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医生院内感染控制成员:
护士院内感染控制成员:
2. 将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科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相应奖惩办法。
3. 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在实施的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1、病历监测: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
2、环境监测方面;对门诊环境、空气、衣物、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定期监测。
3、消毒灭菌监测:每日对全科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监测;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并执行照射小时数登记,定期更换,以确保消毒质量。每周对我科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自查。
4、抗生素使用调查
定期对全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滥用抗生素。
三、门诊严格实行分诊制度。
四、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
七、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八、对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完成上报。
九、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 :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十、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我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点,加强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无论是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层次,还是对教师全面提高教学效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为切实抓好总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六年级教学质量,特拟订以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的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重点:
⒈整、小、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和简算,解方程和解比例。
⒉复合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⒊几何形体知识。
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难点:
⒈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系统化,并能融会贯通。
⒉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方法。
⒊准确的进行计算。
四、复习关键:
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五、复习方法:
⒈分阶段复习
⑴系统复习,24课时左右。
⑵专题复习,12课时左右。
⑶综合检测,查漏补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⒉复习主要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进行。
六、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4课时左右
⒈数和数的运算(6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⑴、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
⑵、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⑶、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⑷、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⑸、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⑹、四则混合运算
⒉代数的初步知识(3课时左右)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⑴、用字母表示数
⑵、简易方程
⑶、比和比例
⒊应用题(7课时左右)
这节重点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
分数应用题。
⑴、简单应用题(1课时)
⑵、复合应用题(2课时)
⑶、列方程解应用题(2课时)
⑷、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2课时)
⒋、量的计量(2课时左右)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⑴、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
⑵、名数的改写
⒌、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左右)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⑵、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⑶、立体图形的认识
⑷、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⒍、简单的统计(2课时左右)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⑴、平均数
⑵、统计表
⑶、统计图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训练(12课时左右)
⒈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
⒉几何形体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
⒊各类应用题的训练。
⒋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强化。
第三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综合练习和评讲,及时查漏补缺。
七、总复习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的背诵;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
⑴、在四则混合运算方面,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
⑵、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内型的衍射性指导学生学习。
⑶、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的方法,讲练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导优辅差。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要做到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努力提高中等生。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学习系统化的归纳整理,对于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审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在复习时,教师应切实加强学生认真读题,审题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读题时读清、读透。
6、在复习当中,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及时做到心中有数,认真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以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