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善良?许多事情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如此问。但在我的心中,答案依然是肯定的,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相信,善良就在我们的心中。
那是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搬家的缘故,我成为了公交车的常客。那天下午,因为赶着上学,焦急的我想都没想就登上了一辆公交车。一上车我便习惯性地掏出学生卡往刷卡机一碰,正准备走进车厢,却发现刷卡机一反常态地发出了:“此卡无效,请重刷!”我郁闷地又刷了几次,可还是“此卡无效”。怎么会呢?我的学生卡才充值了没几天啊。这时司机开口了:“学生卡是刷不了的,投币吧!”
哦,原来如此啊。我急忙左掏掏右掏掏,完了,今天只带了5角钱在身上。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转身下车,却发现车门已经先我一步关上了,车子摇摇晃晃着前进了。我只好弱弱地跟司机无比羞愧地说:“对不起,我只有5角钱,能不能……”我话还没说完就被司机那冷冰冰的眼神封住了。她的语气带着些鄙夷:“那你就下一站下车吧,真是的!”那一刻,我只有踌躇不安地站着,心中说不出的苦涩。我站在刷卡机旁动也不敢动,心里委屈极了。我低下头,脸上火辣辣的,我总觉得,似乎车上的乘客也向我投来了鄙夷的目光。
我站在那里,痛苦极了,恨不得马上就从这趟可怕冷漠的公交车上跳下来。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啊!我又怎会料到会上错车,会忘带钱呢!为什么都这么冷酷地认为我就是要故意白搭车的呢!气氛于我而言是尴尬到了极点。就在我几近崩溃的时刻,一个和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妹妹,来,你拿这一元钱去吧!”我抬头循声望去,一位面容和善的阿姨向我温和地笑着招招手。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阿姨把钱放在我手中,我胆怯地说:“谢谢……”我赶忙把钱投进投币箱,心中仿佛有一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地了。那一刻,心中的委屈终于被这份温暖替代了,我朝那位阿姨满怀感激地又说了一声“谢谢”。阿姨只是笑着冲我说:“没什么,没什么,一元钱而已,快去上学吧!”我轻点头,然后甩掉一身的委屈与不安,轻松无比地下车了。
那天,若没有那位阿姨的出手相助,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没有勇气走下那趟冷漠无情的公交车。所幸,一阵乌云过后总有阳光的照耀。就像在那趟承载着我并不愉快的回忆的公交车上,也有着我所感激的人;就像一群人情冷淡的人中,总会有一个人,带着善良的心挺身而出。那位阿姨的善良让我再一次相信善良的存在,让那份纯净的善良走进了我的心灵。
常常听人一提到“中庸”,就随口说出“无原则”、“抹稀泥”之类的解释,其中既有大学生,也有不少的教授,甚至自命不凡的各类“专家”。实在使我惊讶。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偏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的深刻性。
“中庸”被赋予“不讲原则”的意义是为批孔而曲解其原意而来。现在很多人非常善于以蔑视的口吻批判“孔孟之道”而显示其思想的先进性,然而他们对“孔孟之道”的知识,又完全依靠道听途说而来,全不去研读孔、孟的着作,实在可怜得很。
不研读孔、孟著作而谈“孔孟之道”,就难免闹笑话。譬如我见到几种白话《论语》读本,评价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思想是“假仁慈”和“愚腐的虚伪”。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望文生义之谈。
孔子主张不用鱼网或以大绳多勾的方式捕鱼,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已经超越了维持生计的限度,而是以渔利为目的了。孔子说的宿鸟,绝非仅指落在树上的鸟,而是指在巢穴孵化幼鸟的大鸟,大多鸟类是为繁殖后代而筑巢。避免射杀繁殖期的大鸟,可以避免殃及幼鸟,保护鸟类的繁衍。孔子这一论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至今也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利益的欲望是无限的,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如果现在的人们懂得孔子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就不会出现捕捉鸟的粘网和捕鱼的“绝户网”了。当现在的人们大声疾呼保护鸟类和鱼类自然资源,使之减缓灭绝过程的时候,人们可曾想到正是因为我们遗忘了圣人的教诲以至面临如此灾难的这一层?
所以我又想道,要体会哲人的思想,首先应当具备对哲人的崇敬态度;要和先哲对话,首先要具备面对先师的敬畏心理。否则是难以得到先辈哲人的启示的。孔子被千年百代尊为“圣人”,自然有其中的道理。所以,要理解孔圣人的思想,要读懂他的著述,首先要具备尊敬“至圣先师”的敬畏心理。
比如说,对《论语》“学而篇”的解释,从严谨学者的注解到皮毛潦草的白话读本的翻译,历来解释为孔子说了互不相关的三件事:一件是不断学习很高兴,一件是有朋友来访很快乐,一件是人家不理解我,我不怨恨。但是,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圣人,是不可能在一篇谈话中语无伦次地讲述互不相关的三件事情的。孔子的学生既然把这三句话放在一篇中记录,那么,它所表述的就应该是一个连贯思想的三个层次。
当我们怀着敬畏的心理,面对这位至圣先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参悟孔子这篇谈话的连贯意义了:“不断学习钻研,就会产生新的思想观点,这难道不是使人非常高兴的事吗?当有人知道了我的思想观点,从很远的地方来和我切磋交流,这不是使人感到非常快乐的事情吗?当有人有不理解、不赞同我的观点的时候,我不恼怒人家,这难道不是君子风度吗?”这是体现孔圣人“忠、恕”观念的连贯思想。
尊敬的: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细节决定成败》。
和在座的各位朋友一样,我也喜欢看书。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随着“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的深入开展,局里给我们全体干部职工推荐了一本好书——《细节决定成败》。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我是在这样的心情下阅读的,起先很不以为然,但读完几天后细想,此书还是很符合中国国情的,也符合并适合用于各个行业各类职工。
我想作为一名乡镇财政所的财务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件很普通很平凡的事。但是,把这项工作做好得到上级领导认同,下至群众满意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财务是一个综合业务部门,所从事的是税收及经济核算。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烦杂、细小事物的重复。每天都是反反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看似简单、容易,却不能粗心大意。就一件简单的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结果。
“要想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细细品位这句话很有哲理,对于税务部门核算出应交地方税务局的各项税金;对地方财政部门又要核算出财务的各项重要指标;对于乡镇财政所在周一至周五都要做出核算及办理业务。从这一件件看似简单容易的小事可以折射出每个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人员本身的个人素质。从办理业务的群众反馈意见就可以了解到我们这项工作做的成功还是失败。
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首先,作为财务人员必须端正态度。具体来说财务工作也是一个服务行业,作为财务人员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办事人员感受到热情舒服。每周只有五天进行现金核算,这就要求财政工作人员作好细节准备。如:汪中求的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有因细节而成功,也有因细节而失败。可是在这些表象的背后,除去机会和巧合,拂弄的命运之手上刻着两个字:“细心。”其次,要调查好各单位所需的现金数额,然后在超出所需数额又不违背现金库存额的要求情况下,去银行取出现金。在进行业务授理时,按先后顺序给每个办理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处理。遇到不合理财务要求的凭证,财务工作人员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告之正确的方法,我想这样做起来即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又方便了人民群众,即使得不到好平,我们也问心无愧。
总的来说,我在以前的工作中有时的细节工作确实是忽略了,有时虽然注意到了细节但懒于去做,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体会到必须强迫自己去注意细节,强迫成规律,规律成自然,好的自然习惯便是成功的一半。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