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豆的词语解释是:俎豆zǔdòu。(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2)指奉祀。俎豆[zǔdòu]⒈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英dishandplatter;⒉指奉祀。例俎豆千秋。英offersacrificesto;基础解释: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亦泛指各种礼器。2.指奉祀。
俎豆的词语解释是:俎豆zǔdòu。(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2)指奉祀。俎豆[zǔdòu]⒈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英dishandplatter;⒉指奉祀。例俎豆千秋。英offersacrificesto;基础解释: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亦泛指各种礼器。2.指奉祀。 注音是:ㄗㄨˇㄉㄡˋ。 简体是:俎豆。 结构是:俎(左右结构)豆(独体结构)。 拼音是:zǔ dòu。 繁体是:俎豆。
关于俎豆的诗词
《雍和·俎豆有馥》 《子思·俎豆迂疏仁义迟》 《凄凉犯·旂常俎豆消沈尽》
关于俎豆的词语
刀俎余生 俎上之肉 尊俎折冲 简墨尊俎 越俎代谋 折冲尊俎 俎樽折冲 代俎越庖 越俎代庖 代越庖俎
俎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引汉班固《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张英死后之荣》:“又赐文端祠联云:风度犹存,典礼焕千秋俎豆;师模如在,忠忱垂奕叶箕裘。”⒉谓祭祀,奉祀。引《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唐柳宗元《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⒊引申指崇奉。引清沉涛《交翠轩笔记》卷二:“真可为俎豆歷下者下一鍼砭。”
二、网络解释
俎豆俎豆,典故名,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综合释义:意为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汉班固《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张英死后之荣》:“又赐文端祠联云:风度犹存,典礼焕千秋俎豆;师模如在,忠忱垂奕叶箕裘。”还指祭祀,奉祀。《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唐柳宗元《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引申指崇奉。清沉涛《交翠轩笔记》卷二:“真可为俎豆歷下者下一鍼砭。”汉语大词典:(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汉班固《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张英死后之荣》:“又赐文端祠联云:风度犹存,典礼焕千秋俎豆;师模如在,忠忱垂奕叶箕裘。”(2).谓祭祀,奉祀。《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唐柳宗元《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3).引申指崇奉。清沈涛《交翠轩笔记》卷二:“真可为俎豆历下者下一针砭。”国语辞典: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祭品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俎豆[zǔdòu]⒈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祭品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引《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⒉祭祀、奉祀。引《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闲,我其杓之人邪?」唐·柳宗元〈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辞典修订版: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祭品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祭祀、奉祀。《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闲,我其杓之人邪?」唐.柳宗元〈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其他解释:1.古祭祀时盛物之两种礼器也。《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礼记·曾子问》:「俎豆既陈。」;《管子·事语》:「俎豆之礼,不致牲。」;《论语·衞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集解:「孔曰:『俎豆,礼器。』。」;《史记·孔子世家》:「常陈俎豆,设礼容。」;《淮南子·主术训》:「觞酌俎豆,酬酢之礼,所以效善也。」;《汉书·杜邺传》:「所接虽在楹阶俎豆之间。」;《昭明文选·班固·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莘莘。」铣注:「俎豆,礼器也。」其他释义:俎和豆。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礼器。引申为祭祀、奉祀:俎豆之
关于俎豆的成语
俎樽折冲 豆萁燃豆 代越庖俎 代俎越庖 樽俎折冲 尊俎折冲 折冲樽俎 折冲尊俎 刀俎余生 越俎代庖
关于俎豆的造句
1、遂使一代之史,不书皇帝入庙之事,将何以贻厥孙谋,垂则来叶?臣知大孝诚不在俎豆之间,然圣人之训人,固有屈己以从时,愿圣慈顾省愚款。
2、四千多年来,大禹陵总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庙巨丽,祭祀绵亘。
3、内外官三品已上有庙者,各赐物三十匹,以备修祭服及俎豆。
4、羹墙不远,仰皇煌帝谛之模;俎豆常新,昭崇德报功之典。
5、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