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梦想,如:工人、军人、教师……而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医生。
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什么想当一名医生呢?那我便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是因为医生能够救死扶伤、挽救生命。当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能够伸出双手,给他们带来希望,带来战胜病魔的信心,与病魔抗衡到底。你们看,这样拥有无私、奉献、大仁的精神,难道你不想当一名这样的医生吗?
不过,心动不如行动,那可没有用。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现在我每天都有看一下医书,还请教外公一些有关医学的知识呢!我每次一看医书,便看得如痴如醉!
记得有一次,我正坐在沙发上看医生时,不小心睡觉了!突然,我一下子便成为一名大名鼎鼎的医生,这时正在给一位妇女做手术呢!这名妇女腿骨折了,要把骨头接上,再把腿用石膏固定住,最后用绷布把木板固定。便完成喽!几个月之后,那个妇女的腿已经恢复健康了,妇女的家人都来感谢我呢!“罗仪,罗仪,罗仪……”“啊!”哦!原来是一场梦呀!
虽然这是一场梦,不过我相信只要好好学习,就一定能成功!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叫郝钧,来自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耳鼻喉科,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我的梦!
党的举世注视,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那末作甚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句梦想宣言出自之口,他平实的话语深深的震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进行报告,论述我的梦想,我内心激动非常!没有甚么职业能像医生一样,直接与人的生命打交道。
他们治病救人,应当得到无尚的荣耀。白大褂、口罩,还有浓浓的来苏水味,这一身标配让人心生畏敬的同时,也是一种承诺---关于生命的承诺。有了这个承诺,我们才愿意把至爱亲朋,还有我们自己放心肠托付给他们。从出生那一刻起,每一个人都免不了与医生打交道,然而,对医生,不同的人看法也不尽相同:是妙手回春,还是草菅人命;是职业理想,还是将行医作为敛财的手段。层见叠出的医患纠纷,还有对医生的口诛笔伐,让很多人失往了对这一职业的尊敬,多了几分猜疑。
曾几什么时候,我选择了学医,怀揣着治病救人的伟大信念,懵懵懂懂地走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接受着医学给我的变化:初次上解剖课,亲眼看到尸体标本的震动;给小狗做阑尾切除术,打开腹腔,看到里面竟存活着两个岌岌可危的幼崽的残暴;每到期末考试,看着眼前堆放的如小山一般高大的医学课本时心里的烦躁;空想着往后行医救人时那份荣耀感我逐渐喜欢上这门冗杂繁琐的学科,并且期盼着在校学习的时间能过的快点,再快点,让我能尽快毕业,尽快投进到工作中,往完成我那治病救人的伟大梦想。然而,理想是饱满的,显示却很骨感。真正工作了才发现,治病救人不是课本上条条框框中的1、2、3,而是循证医治,因病用药;面对患者不是光有一腔热忱就行,而是需要一定技能往沟通与交换。在现今社会,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对待救治医治,也不是唯医嘱是从,彼此在心里筑起了厚厚的围墙,相互之间打起了攻坚战。
对我们这类刚参加工作的医务职员,和谐医患显得尤其珍贵。曾记得在我刚从事门诊诊疗工作之初,一天,一名中年男子来救治,当我叫到他名字的时候,他手握挂号条,迟疑的走到我眼前,对我说我找医生看病,我回答他我就是医生,中年男子转眼间急了你开甚么玩笑,这么年轻,会看病吗你?经验不足,万一把我治坏了,你付得起这责任吗?我顾不得自己的为难,劝他先救治,然后把他的情况对他复述一遍,患者仿佛觉得还有几分道理,委曲带着给他开的药回家了,几往后,兴冲冲的跑来复诊,一进门异常热忱,医生,上次真是对不起,以为你年轻没经验糊弄人,没想到你开的药还真管用,我的心里瞬间很有成绩感。医生和患者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彼此信任,只有信任对方才能到达共赢。都说看病难,看病挂号更难,天不亮从床上爬起来,对抗着凌冽的冷风,穿超出黑暗到拂晓,苦苦站在挂号大厅等待挂号,等到了救治室迟迟不见医生叫自己的号,因而,就有患者急了,矛盾就出现了。
我一样碰到过类似的事,一患者愤怒的冲进诊室,撞上我疲惫不堪的回应麻烦您再等等患者急了我一大早5点起床挂号,这都十点了还没轮到我,你是否是让他人加塞了?我还没来得及回应他,就被别的患者层层包围,等终究叫道他的时候,他说看病真不轻易,我等了5个小时才轮到我,所以刚才跟您发飙了,后来,我看您整整一个上午都没喝水,没上厕所,嘴没停过的说话,确切也不轻易,你们这工作也真辛劳,顿时我心里渐渐都是感动,实在,和谐医患的建立相互理解是关键,作为一位医生,能够往体会普通病人的疾苦与难处;作为一位病人,能够尝试不再神化或妖魔化医生。
不管你是愤怒还是无奈,只要有一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的心,理解和宽容将把这段短暂的际遇化为一次相互暖和的体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检验科的王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医德医风 谱写和谐乐章》。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
唐朝药王孙思邈也曾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些说到的都是大家很关心的医德医风问题。那么,到底何为医德?顾名思义,医德就是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而医风,也就是医德的具体表现,是整个医护行业里应该有的良好的行业风气。
一直以来,人们都亲切的称我们“白衣天使”,把我们比作生命的使者、健康的卫士、爱神的化身。然而,随着经济和物质建设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大有进步,有些人的精神面貌、道德规范却走向反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开始淡泊,在行业作风建设的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表现为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服务意识不强,对病人检查不仔细,诊疗不认真,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缺乏责任心。目前问题较多的有给病员开大处方、检查多、用好药多、费用高,给病人增加了负担。这些问题都属于医德问题,虽是少数人的事,但其影响不可低估,它使医患之间产生了鸿沟,甚至互不信任,直接影响到医疗卫生战线的形象,同时还会对党和政府造成不良影响。可以说,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医德医风更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可见,这场关于医德医风建设的战斗是多么的重要!这更是一场持久战!
说到现在,我们到底该如何从核心下手有效地进行医德医风建设?首先,我们必须要发扬“高尚医德、纯洁医风”的院风,必须牢固地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意识,必须具有 “视病人如亲人”的崇高精神,“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窗口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要切实转变观念,从语言、仪表、礼仪、服务及职责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其次,我们要加强专业技术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我们业务技术水平的高低与疾病治疗密切相关,为此,我们要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学技术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另外,对于医患沟通难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多看,多问,多关心,态度要温和,当你哪怕注视着病人的时候,所传递的信息便是温暖的关怀,当你用心了的时候,是会被感应的,这样医患相处会变得更轻松。
事实表明,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医德风尚,对于促进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优质服务,提高医疗质量,技术上精益求精,起着重要的作用。模范军医吕士才,有一次遇到一位因工伤断了手指的急诊病人。由于断指时间较长,接活没有把握,值班医生正在犹豫,吕士才同志闻讯赶来,检查后说:“工人把病人送来是希望,我们抢救的,不做怎么知道行不行,不行要做着看,就是保存一个手指也是好的。”他立即上手术台,这样,经过努力,终于使这个工人存活了四个手指,病人和工厂都感激万分。这中间,既有医术,又有医德的作用,尤其是后者,使手术得以及时进行并获得了成功。
高尚的医德情操是我们医务人员开发智力,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追求真理,发展科学的积极促进力量。它能激励我们为解除患者疾病而积极思考,刻苦钻研和忘我劳动,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要树立这样的信念,我们的医疗行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爱岗敬业,无愧我心。”我想,这是对医生的敬业精神最好的诠释,集中表现为敬业精神。
医者,仁心、良心、责任、真情。
没有任何借口,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做好每一项服务,填好每一项纪录,算准每一个数据,写好没一个医疗记录。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河。所谓的大事,所谓的光辉不过就是一件件小事的累积。
做好一件是容易,但做好每一件是就是相当相当难的事了。而我要做的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好手头的每一项工作,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
人之初,性本惰,能修炼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境界,古往今来能有几人?我说:非也!在我们医疗行业,就有血多感人的例子:20__年“感动中国”的老军医华益慰,不拿一分钱,不出一次错,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华益慰始终坚守着“病人以生死相托,责任千钧”的行医理念。我们便应成为这样的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受病人爱戴的医生!
信任,责任。一字之差,却将医患之间的感情紧紧相系。
爱人,知人,医乃仁心。与此同时我不禁想起了另一个曾经感动过几代人的名字--诺尔曼·白求恩。他从一个遥远的国度来到正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医药和工具,还带来了精湛的医术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为了拯救伤员,他连续30多个小时工作在手术台前。为了医者的承诺,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无数生命。
从白求恩到华益慰,半个多世纪的时空跨度是巨大的,他们的精神魅力、人格魅力是不变的,是不朽的,更是时尚的!生命虽然不能重生,但高贵的灵魂可以复活、崇高精神可以永恒!斯人已逝,后来者追逐着他们的步伐走得踏实。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李春燕用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妙手人心的钟南山用年迈之驱作枪击退突然其来的SARS军团;老军医华益慰用一柄手术刀划出了他从医56载无私奉献的工作轨迹,也划出了一代良医高尚的情操。在他们身上跃然呈现四个大字:敬业精神!
几千年来,中国名医甚多,古有医圣华佗、张仲景、扁鹊、李时珍,近如北京四大名医肖龙友、施今墨、汪逢春、孔伯华等等。这些人之所以成为优秀医生的楷模,不仅是医术高尚、更是医德高超。
有句话说的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做多远。一个人的价值去想决定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人生进步的动力所在。同他们一样我也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感谢许许多多敬业的医生,是他们让我知道怎样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他们让我懂得奉献的价值和乐趣。也许尽我一生也不会达到那样的高度,但只要瞄准目标一直去做,爱岗敬业,无愧我心,心中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尊敬的各位老师,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医而生、大医精诚》。
12年前,因为服从高考志愿调剂,我阴差阳错的到了医学院,从此开始了我的医学生涯。至今,我仍深刻地记得母校的校训大医精诚。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校训时,我是一脸的茫然。老师解释道:《大医精诚》是出自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经典著作《千金要方》。书中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医者,要精于医术;要诚于人品。尽管老师详尽的讲解,我仍然无法体会其中的深刻要义。
然而,当我走出校们,从医不久,我就经历了一次此生难忘的抢救。那是20__年的冬天,我还是一名在儿科轮转的见习医师。一个平静的夜晚,我跟随上级主管医师值夜班。突然,120急救车送来了一个弃婴。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孩子浑身湿漉漉,脸上血肉模糊,哭声愈来愈小,呼吸越来越弱。原来这个孩子被遗弃在野外之后,被雨水淋湿,哭声引来一只野狗的啃食,幸亏被路人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时的惨象,旁人简直不敢直视。可是,上级医师、我还有两个护士没有半分的犹豫,立即进行抢救,接上人工呼吸机、输血输液、缝合伤口、换掉脏衣物。
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婴儿呼吸心跳渐渐恢复正常,生命转危为安。看着这小小的生命,恬静的睡在温箱里,我却久久不能平复。原来,每个人鲜活、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就像娇嫩的花朵一样绚丽,一样脆弱。人世间,只有医者的仁爱才可以托起生命的希望,只有医者的良心才能滋养生命的美丽。医生不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工作,更是性命攸关、生死相托的使命啊。那当初的校训大医精诚,则成为了一句永远警醒自己的铭言,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
目前,全国人口已经接近14亿,而全部的医生护士加起来也才不过900万。14亿与900万的巨大差距意味着中国的医护人员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我强烈的感受到做为一名白衣天使承担的巨大的责任,我深切的知道要做好一名大医精诚的医生的艰辛与不容易啊。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面对着普通大众、社会舆论在质疑医生的操守、拷问医生医德的时候,在压力山大,执业环境很差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国医生、护士们选择的依然是坚守、坚持、再坚持!我们坚守着救死扶伤的岗位,我们坚守着大医精诚的情怀,我们坚守着为医而生信念!
不是吗?请听:我们的钟南山院士,中国当之无愧的大医,他用自己的高超医术践行了自己说过的话:做一个人要有良心,做一个医生更要有良心!请看:中国最美乡村医生邓前堆,28年来,他靠一套滑轮、一根绳索、一个药箱,穿越怒江峡谷、崎岖山路,为当地的人们问诊送药。他们就是大医精诚的真实写照,他们就是为医而生的践行者。
还有更多、更加平凡的医者,他们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光环,默默地守护着大家的健康,他们用真诚去尊重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他们用美好的语言和行动去感动每一个病人,他们用生命去履行救死扶伤的使命,他们为医而生,正在用大医精诚的坚守铸就中华医魂!
谢谢!
医生,是普通的职业,对这个职业用不着做过多的解释,因为我想在座各位都和医生有过或多或少的接触吧!今天我为大家讲的就是一位医生的故事。他是一位有着__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医生。在乡管理区的深山里,他象一朵白云,一年四季温馨着山区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病人。他叫,是县卫生院的医生。
属深山区,年平均气温零下.摄氏度,一进入十月份便风雪交加。这里常年吃水困难,尤其到了冬天,就连洗脸都成了非常奢侈的事。就在这个每平方公里只有十余人的环境恶劣的大山里,他一干就是年。无论是晴朗的白天,还是如墨的夜晚,无论是大雨倾盆,还是风雪交加,他始终如一的行进在坎坷的深谷。年他走了二十余万公里,同志们,这相当于绕地球转了个圈啊!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我了:作为一名医生,只要坐在门诊病房里等患者上门不就得了吗?干吗还得走那么多的路?可是请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深山里,%的病人都得需要医生亲自上门去诊断。山区卫生院没有严格的科室划分,做一名群众信赖的医生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辈子没有进过大学堂,但为了尽可能的满足山区人民的需要,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枯燥的山区活动中,他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读书。几十年来,他通读了几百本、几千万字的医学著作。不管是中西医还是内外科,山区群众头疼脑热找他,妇女分娩找他,摔伤磕破找他,中毒洗胃还是找他。
年来,他为下肢被石头砸坏的民工输过血;为便秘几经输导无效的老人亲手掏过粪便;为救误食农药中毒的小女孩,她七天七夜没睡觉……。可不论什么困难,他都凭借着对山区人民的热爱,凭借着共产党员的信念一次又一次扛了过来。
一年腊月的一天,忍着关节炎的剧痛和大便带血的痛苦,带病出诊。整整劳累一天后,晚上刚睡在乡亲们为他烧的热炕上,就听见窗外有人喊,原来是公里外的村的女人上消化道出血,危在旦夕。救人要紧,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提起拐棍上路了,他在风雨弥漫的崎岖山路上整整滚爬了一夜,天快亮的时候才到达病人家中,经过紧张的抢救治疗,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患者家属望着深陷的眼窝,疲惫的面容久久说不出话来。
岭村小学教师患脓毒性败血症,骤然恶化,生命垂危。电话打到了卫生院,指名让医生出诊。当时的胆结石和关节炎正在发作,院领导正要派别的医生时,已从床上爬了起来,拄着拐棍,背起药箱出发了。村离卫生院不足十公里,可他整整在山道上爬行了个小时,深夜两点才赶到。他的衣服全湿透了,手上脚上都打了血泡,就连他那根最坚实的拐棍也戳成了两截。而医生吞下几粒药片后,马上为患者实施了救治,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护理,终于把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同志扎根山区,三十年来,他对山区的家家户户都非常熟悉。哪家种了几亩莜麦,哪家养了几只山羊,哪家的孩子最聪明,都能够一一道来。群众们也同样把同志看做了自己的贴心人。谁家做了好饭,就非常自然的把医生喊到家里。而同志只要有空,往往是有叫必到。他曾经和我们开玩笑说,“就是把俺调到某省的大医院俺也不去,在这里工作每年的饭钱都要省不少哩!”
同志们,大家可能从来没有进入过向这样的深山,所以大家想象不到在生活条件那么艰苦的地方,村民们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一位医生是如何的感到满足啊!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去那里下乡,但我很少见着医生,因为他整天都在出诊。只是村民们听说县上来人了,经常特意赶来一大堆一大堆的念叨着医生的好处。一位老大娘曾经拉着我的手说,医生是我们山里人的活菩萨啊!
山区条件艰苦,局领导想让年老多病的同志下山工作,他却摇着头说,“领导的心意俺领了,可俺习惯了在山里生活,俺是离不开山里的老百姓啊!”
同志用自己半生的辛劳换来了山区人民千家万户的欢乐,他是当之无愧的共产党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