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学做文明旅游人》。
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呀,相信大部分同学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了,在旅游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做到文明呢?下面有4个小问题,同学们来说一说能不能这么做?
1、去名胜古迹游玩的时候,能在文物上写上你的名字吗?
2、在乘坐公共交通时,能大声交谈吗?
3、为了拍到美景,能爬到树上拍照吗?
4、品尝美食之后,能随手乱扔垃圾吗?
恩,说的很对,看样子大家都能做到文明旅游。当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往往我们并不只代表着自己,还代表整个家庭、学校的教育、甚至是国家的文明形象。今年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信息表示,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制定并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这一旅游档案的建立,就告诉我们我们旅游的时候,不能再任性了,老师有以下几点建议:
1、尊重景区的规定,不带禁止携带的物品。
2、讲究排队不乱插队。
3、公共场所中不大声说话或喊叫。
4、绝不乱扔垃圾。
5、严格遵守旅游团规定时间不迟到。
6、不在景区禁止拍照的地方照相。
7、遵守游览地的民俗风情。
同学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做文明旅游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争做文明的旅游人!
谢谢大家!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这是罗斯金叔叔说过的一句话,可是,多少人能做到文明呢?
暑假,我们一家人去武夷山旅游。那里的风景美丽极了,小河干净得如同一块巨大的玻璃,清可见底,四周除了小河的流水声,一点儿吵杂的声音都没有。我在河边漫步,碧绿的河水看让人赏心悦目。忽然,我发现水中出现了一个白色的东西——白色的纸船,它慢慢地从远处飘来,给整条河带了一丝不违和感,破坏了它的自然美。我连忙拾起它,紧接着,从河的上流又漂来了数只小船,其中还有几个漂浮的塑料瓶,我捡起它们,扔进了垃圾箱里,心想: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漂过来的啊?我抵挡不住心中的好奇,一步一步往漂来垃圾的上流走去,走着走着,两个大约五六岁的孩子和他们的“船”赫然出现在我眼前,我连忙上前阻止了他们,并提醒他们垃圾给小河带来怎样的污染。虽然他们起初还不太明白自己造小船有什么错,但是听了我的话以后,他们一下子明白了,红着脸,羞愧难当地捡起他们的造船工具,扔进垃圾桶……
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安静地享受着小河美妙的歌声。突然,一阵吵杂声传入耳中,那声音大得不得了,如雷贯耳,仿佛一把大锤给人当头一棒。我站在原地,捂着耳朵,看见一个叔叔在前方徘徊着,他手里拿着手机,放在耳旁,嘴张得老大,似乎是在跟电话那头的人吵架,嘴里还时不时冒出一些脏话。周围的人都被这吵杂声震住。电话那头的人突然挂断了电话,那位叔叔听见“嘟”的一声,自言自语,骂得更凶了:“喂,喂!……竟然挂我电话!可恶的家伙!”游客们都听不下去了,有人喊:“你能不能安静点,别这么大声地嚷嚷,你想想别人的感受了吗?”周围的游客们都向他夺去了异样的眼光。
见到了那两件事儿,我越发感觉到文明的重要性,要是全世界的人都文明了,那世界该多么美好啊!我向全世界呼吁: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就像罗斯金叔叔说的那样,我们都做个有修养的人吧!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文明市民,共建旅游名城》。
灵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资源丰富,是豫西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不可否认,现在还有许多与灵宝的优美环境不相称、与灵宝的经济发展不相符的不文明现象存在着:购物不排队、上车不让座,随地乱吐痰、到处丢垃圾,踩踏草坪、乱穿马路……
什么是文明?怎样才能做一名文明有礼的灵宝人呢?文明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身边: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是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一个举动……原来文明是这么简单,文明之花往往会在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里悄悄绽放,它展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作为一名灵宝的小市民,灵宝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来为城市增光添彩。
亲爱的同学们,“个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旅游名城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共建旅游名城。要想我们生活的城市更美丽,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管好自己的手,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脚,不践踏草坪,不要穿越绿化带,不采摘花草,保持环境干净。
让我们一起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争当文明的使者,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文明之花在灵宝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推行黄金周以来,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人们一边旅游着名山东大学川,一边品味着各地的美味佳肴,一边观赏着名胜古迹,一边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今后随着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进一步增强,旅游消费将越来越看好,被喻为“无烟产业”、“朝阳产业”的旅游产业正成了全国各地极力推重的新型产业。
近几年来,固然游客的整体素质较开始推行黄金周时有明显的进步,但游客观众缺少环保意识、损坏景区物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不,占地逾20xx公顷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自9月28日正式免费开放以来,随着黄金周游客增加,诸多不文明行为也伴随旅游高峰而来。固然景区按4景区标准新建排污达标公厕13座,还新增了150个垃圾箱等硬件,40多位环卫工人也在不停地清算,但游客随手扔下的纸屑、果皮、方便袋、空饮料瓶等垃圾还是随处可见。难怪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位管理职员耽忧,假如不文明行为随着免费开放而增多,将成为公园管理难以承受之重。
实在,旅游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不是福建独占的现象,全国其它景区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不,媒体曾报导:20xx年央视中秋晚会在旅游城市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举行,晚会结束后场地内散落着各种垃圾,一片狼籍。观众席上烟盒、月饼渣、水果皮、报纸等垃圾遍地,演职职员和工作职员临时休息的烟雨楼内随便抛弃的白色饭盒和剩饭剩菜堆积成山。
游客出游,累了,找个地方歇歇脚,吃些东西、喝点水,这点基本要求应当答应。然而,休息以后,把即时“构成”的生活垃圾带走送到四周的垃圾桶里,这实在不是甚么难事,关键要看有无文明旅游的意识。难怪有人说:旅游是一种享受,更是一面镜子。它检验着社会文明程度,游客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所以,游客应讲“游德”。文明社会需要文明旅游,需要旅游者对人文和自然景观保持“间隔尊重”。
中国素有“礼节之邦”之称。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世界上重塑着自己的形象。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一步丰富,文明的度假过节方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期待有更多的旅客在今后的旅游生活中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小节,让文明与旅游同行。期待我们每个人用文明的言行,使欢乐的节日过得更加有意义。同时,也让文明旅游扮靓黄金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