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辫子的词语解释是:抓辫子zhuābiànzi。(1)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基础解释: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
抓辫子的词语解释是:抓辫子zhuābiànzi。(1)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基础解释: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 繁体是:抓辮子。 简体是:抓辫子。 拼音是:zhuā biàn zi。 结构是:抓(左右结构)辫(左中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注音是:ㄓㄨㄚㄅ一ㄢˋㄗˇ。
关于抓辫子的成语
隔靴抓痒 抓乖卖俏 眉毛胡子一把抓 揪辫子 抓牛鼻子 搔头抓耳 抓小辫子 鬼抓狼嚎 抓破面皮 抓破脸子
关于抓辫子的词语
抓破面皮 揪辫子 抓乖卖俏 搔头抓耳 抓破脸子 抓头挖耳 抓尖要强 抓牛鼻子 鬼抓狼嚎 隔靴抓痒
关于抓辫子的造句
1、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
2、我们提倡不抓辫子、不象帽子、不打棍子,目的就是要使人心里不怕,敢于讲意见。
3、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方针,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4、中国除了物质上的四大发明外,也创造了精神上的四大发明:太监。
5、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和偏差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营造同心同向、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
抓辫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引《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我不怕你抓辫子!”《人民文学》1977年第2期:“人还没得两根门槛高,抓辫子倒蛮里手。”
二、网络解释
抓辫子抓辫子,读音为zhuābiànzi,汉语词语,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综合释义: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我不怕你抓辫子!”《人民文学》1977年第2期:“人还没得两根门槛高,抓辫子倒蛮里手。”抓辫子[zhuābiànzi]比喻抓住他人缺点或错误,作为把柄。如:「做事小心谨慎,不违背良心,就不怕别人来抓辫子!」也作「揪辫子」。汉语大词典: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我不怕你抓辫子!”《人民文学》1977年第2期:“人还没得两根门槛高,抓辫子倒蛮里手。”国语辞典:比喻抓住他人缺点或错误,作为把柄,如:「做事小心谨慎,不违背良心,就不怕别人来抓辫子!」也作「揪辫子」。其他释义:1.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