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的本人自愿,我于20xx年12月被选聘到水城县发耳乡大寨村工作,在“引导办”和乡政府的关心和直接指导下,我本着一个服务者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服务的精神,一边尽己所能工作一边谦虚学习新的知识,为大寨村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取得了一定成绩,起到了较好的助手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提高和改进,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寨村基本情况
大寨村位于水城县南部,距六盘水市中心区76公里,是发耳乡人x政府、发耳小学、发耳中学所在地,发耳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区也在本村境内,212省道从东南环绕,正在修建的水盘高速公路从中穿过,平均海拔1200米,气候温和,本村境内还有二个民营企业(祥胜砖厂、金农食品加工厂)、两个协会(蔬菜协会和养猪协会)和正在实施的500亩杨梅种植基地及39(其中30个正在建设中)个蔬菜大棚,本村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生姜、蔬菜、桃、李、梨、杨梅、草莓等,全村总人口2340人,人均纯收入3250元。
二、开展工作的思路
1、继续围绕一中心,找准两结合。围绕一中心即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积极为村委会建言献策,制定发展规划,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调动一切尽可能的积极因素,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注重两结合即: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新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其次是把上级的方针政策与农村发展实际相结合,经常学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相关支农惠农政策,在农村加大宣传力度,使国家的政策家喻户晓,并按要求,让一系列的发展举措及成效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和国家政策的要求。切实做好这两结合,促进本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准确定位,强化服务和责任意识。找准着力点,立足村情,准确定位,突出重点,服务大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措施,加大服务力度,更好地履行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大局意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自身素质,为新农村建设争作贡献。
三、主要取得的成绩
一年来,在各级“引导办”的关心下,在乡政府及村委会的直接指导下,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一)协助支书主任配合乡政府搞好协调服务工作。大寨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2%。随着年产900万吨的发耳煤业和发电量为240万千瓦的发耳电厂正在建设,其诱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煤、电开发失地农户被政府安置在大寨村,所以土地纠纷时有发生,导致协调难度加大,在拆迁安置协调服务工作中,我首先深入群众作思想工作、以宣传法律法规和保送信息为主。其次是以点滴的实事取信于民,充分发挥我们在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馈百姓的意愿,传达组织的意图,把各种矛盾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为拆迁安置工作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协助乡政府向上级政府协调资金140多万元用于我村的老街硬化和安置区道路硬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众出行难、道路脏、乱、差的现象。
(二)协助支书主任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刚来到大寨村时,我就看到了发耳蔬菜和水果特别畅销,特别是反季节蔬菜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时这里地处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带,自然形成一个小气候,与同纬度、同海拔地区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差别,为反季节和早春蔬菜的种植提供了独特的条件。但由于资金短缺,缺乏有效的种植技术,我就主动与村领导商量如何利用有利的市场和气候优势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决定种植4个大棚蔬菜,后来经过请示乡政府,乡政府同意每个蔬菜大棚扶持5000元资金,由乡农业服务中心作技术指导。今年五月份,贵州省农办冉主任在市县相关领导的陪同下,亲临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视察,并对产生的效益给予了充分肯定。六月份,大棚蔬菜的种植又增添了5个。十二月份,又实施30个大棚(目前正在建设中)蔬菜种植,每个大棚县农业局和乡政府补助资金4000元,建成后,将带动我村经济更快地发展。
(三)规范远程教育站点和软件资料的管理。经过自己的摸索和在村领导的带领下,进一步规范了大寨村的党建资料,结合本村实际,帮助大寨村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积极配合远程教育有关技术人员,搞好远程教育站点维护,确保远程教育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收集大寨村乃至全乡的党建和政务信息,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20xx年,向上级部门上报的信息中(主要宣传全乡为主),《六盘水日报》采纳3篇,市委办信息科采纳2篇,《水城通讯》采纳36篇,对本村乃至发耳乡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并向各级“引导办”交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6月,被乡党委任命为全乡信息联络员,全面负责本乡信息报送工作,成功将发耳乡各项工作动态编辑成月刊《发耳信息》,上报县领导及“两办”,《发耳信息》分为工作动态、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