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访人大代表谈教育记录

专访人大代表谈教育记录

2021-10-2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专访人大代表谈教育记录

  专访人大代表谈教育记录

  主持人杨格: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广东人大网和南方新闻网共同直播的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嘉宾访谈。今天下午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佛山市第一中学校长谭根林,还有一位是广东拔萃教育集团的杨冉董事长,这两位代表作客访谈室让我们觉得非常高兴,因为教育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首先欢迎两位代表。

  主持人杨格:两位代表,每年两会期间大家都对教育领域投入非常多的目光,网友也对教育领域非常关注,两位都是教育界代表,两位新当选,第一次参会,带来的议案有没有跟教育相关的?

  谭根林:我带来的是跟教育相关的,因为我们本身是做教育的,在教育领域这么多年,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教育,所以带来的建议也是有关教育的。那天在讨论的时候我也提了三条建议,今天又提了两条。

  主持人杨格:具体内容是什么?

  谭根林:第一条建议就是小班化教育问题的,经济发展来说,这几年都是江苏在追广东,而且小班化也成了这几天热议的话题。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是广东省在追江苏,江苏、浙江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确实在教育这块广东是做得不错的。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广东省跟江苏的教育的差距在越来越接近,就像江苏跟广东省的经济差距逐渐接近一样。之所以能够接近,也是因为广东省得益于改革开放,尤其是2017年广东省率先进入了课程改革,当时全国有4个省,广东是其中之一。通过广东教育人的努力,确实产生了很多经验很多做法,也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各兄弟省市也纷纷来学习,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课程改革的教师、讲师、专家等等。

  谭根林:社会经济发展到这一步,如果要使教育内涵得到发展的话,它就必须再进行改革,我觉得教育要从大范围到小范围。而且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广东省制订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到2020年)都提到了小班化教学,广东省明确说了是要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行小班化教学。

  谭根林:广东省实行小班化教学面临着一个编制问题,因为广东省编办以前规定过,像高中的生师比是12.5:1。如果进行小班化教学的话就必须突破这个比例,不突破这个比例没办法进行。

  主持人杨格:实行小班化教学,师生比应该达到多少?

  谭根林:应该按照班、师比来配置,这样就相对合理一点。50个学生和40个学生一个班,其实需要的老师是一样多的。不会因为今天这个班是50个人,明天是45个人,就可以少一个老师了,开设的课程是这么多,老师还是这么多。发展到这一阶段,用班、师比来配置就更合理。

  主持人杨格:杨代表,您今年带来的议案有哪些?

  杨冉:我的建议是跟教育有关的,这跟我们的工作有关,我来自的拔萃教育集团是以教育为主体,我们现在旗下有五所学校,师生已经超过一万名。我们一直跟民办教育在打交道,所以这次我提的议案是跟民办教育有关的。我提的意见是广东省应该继续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报告里面多次提到产业的转型升级,其实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城市也好,它的产业要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的聚集,但人才如何去选择一个城市留下来,就离不开他的小孩去哪读书的问题。作为国际的高端人才,或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他们的小孩更多会选择民办学校,所以一个地区的民办学校到底办得怎么样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去招才、引才、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就广东以来来说,对民办教育的态度应该是很开明的,政策环境也比较好,不过近段时间跟其它地方对比,比如温州跟宁波就提出了几个更大手笔的政策。比如民办老师跟公办老师享有一样的编制,一样的退休待遇。比如教育券的问题,现在读民办教育的小孩没有享受到政府给的成本,温州跟宁波已经用教育券的问题保障读民办教育的学生同样享受公办教育一样的待遇。

  主持人杨格:教育券是个什么概念?

  杨冉:比如生均成本是八块,政府就会给每个学校一张八千块的教育券,如果去公办学校给了这八千块钱的券,就不用给钱了。但是拿到民办学校,一个学校一年收两万块钱,它拿这个八千块券来,只需要再交一万二,我们可以拿这个券找政府。

  主持人杨格:等于政府直接补了钱给你们?

  杨冉:不是,是读民办教育学校的学生和公办教育的学生得到一样的待遇。大家公平了,大家享受的政府资源基本上是一样的。接着上面的问题,温州跟宁波还有一个大手笔的做法,为了引进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去投资,它会按折旧把资产回收,所以一下子引入很多大财团进去投资民办教育。

  主持人杨格:也就是降低了办民办教育的风险。

  杨冉:对。

  谭根林:我再补充一下。还有一个是关于加强实验教学,要设立中学的实验教室,发展到现在,要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验这块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各个学校实验的教学发展不平衡,之所以不平衡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实验的教师不平衡,有的学校或者是薄弱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室,这样的话,它不具备实验技能,他就没有积极性,它也没有竞争力,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实验老师也不愿意去从事实验教学。我觉得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谭根林:第三个建议,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要给学生适宜的教育,要给每个学生接受最适合的教育。我们现在的高中分成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这应该说有一点分类了,但是还有特殊的方面,对这一块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等等,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但是现在我们忽略了一块,就是超常学生的教育,按照美国的心理学家和中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超常的儿童大概占比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其他省市是有超常教育的实验,而且其他省市也有给予相关支持,但是广东省是没有进入这一系列的。将这部分学生放在普通学生里面接受教育,这也不符合因材施教,所以希望能够进行超常教育的实验。

  谭根林:幸福广东,关于怎么样建设幸福广东,我们也提了一个建议,人的幸福有很多,现在全球对幸福的探讨也比较深入,中国这几年也提了这个概念,以前是没有提这个概念的,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叫塞里格曼,他创造了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幸福的概念。怎么样创建幸福广东,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我们就想提一个建议,根据幸福的研究,如果一个人能够多参加体育活动,其实能够提高他的幸福度。因为幸福的要素由五个方面组成,即积极的情绪、快乐、投入、人际关系、有意义的活、成功,这几个方面有助于增加幸福度。各个小区在建设和规划的时候,要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因为现在广州、佛山、中山等各个小学建的时候都没有建体育设施,基本上没有球场和其它体育设施,现在的学生、市民体质下降,这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下降,因为没有这样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回到家还不就是上网、看电视、睡觉、玩游戏,这就导致了体质下降,如果有活动场地,不仅体质上升了,而且增加了幸福感,所以应该把体育设施纳入房地产小区的规划里面。

  主持人杨格:如果这个规划能够实现的话,大家的幸福指数会提高很多。

  谭根林:像国外,很多的体育场地,很多的运动场,现在我们走在城市,都是一栋栋高楼,很少建到有学校的体育场地。今天杨代表提到开放学校体育场地,但是要放开的话也只是非上学时间。

  杨冉:现在寒暑假跟周末有开放。

  谭根林:我们开放也只是对自己开放,出了问题谁来复杂,出了安全问题谁来复杂,这个一定要说清楚,不说清楚的话学校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主持人杨格:教育关系到人们的幸福,而且教育有一个应有之意,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这其中涉及到教育的公平这个重要的话题。教育的公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基础上,两位觉得广东怎么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平等地享受教育?

  谭根林:应该说现在中央、省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随迁子女进入到各种类型的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异地高考,现在广东省也准备异地中考。我觉得这些随迁子女来到了广东省,他们的父母工作了这么多年,给他们提供这么一个机会,确实能够更好地留住人才、集聚人才,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政策到底怎么实行,还是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当然现在无论是国家还是省都在进行研究,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杨格:其实有不少地方提倡用民营教育来补充公办教育,杨代表对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切身的体会或者想法?

  杨冉:根据我们对市场的了解,其实现在的民办教育是两端,一端是相对比较高端的,是精英教育,另外一端是外来务工子弟进不到公办学校,有时候进得了也不进,因为他们觉得大家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在一起读书,他们觉得氛围很好,所以民办教育在这方面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谭根林:作为公办学校,我们肯定会认真执行国家和省的政策,我们会按照这方面来做,我们不会拒绝外来随迁子女入学,如果他符合政策的话,我们不会拒绝,但是我们也不会去违反政策去把随迁子女强拉进来,我们肯定会按照政策来执行。

  主持人杨格:这个话题可能网友们关注得比较多,两位代表是不是能够在接下来五年任期内帮广大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包括关心这件事情的网友和公众来提一些相关的议案和建议。

  谭根林:那可以。网友可以先把自己的看法通过网络反映出来。

  主持人杨格: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素质教育,有人提出来,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提素质教育是给学生增加负担,两位怎么看?专访人大代表-2[/page]

  谭根林:我觉得素质教育不等同于才艺。

  杨冉:对,不能混淆,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谭根林:对,因为一个人的素质包括多个方面。

  杨冉:我刚才在网上查了一下,因为它比较学术性,它的原话是素质教育是以一中提高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主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这是很学术的一个理解,我把它很简单地看为健全的人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应该说应考能力也应该是一种素质的体现,不应该把它对立起来。你能够考高分,证明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证明你有好的心理素质,那也是一种素质,但是也不等于考试不好的就素质低,这里没有必然的联系。包括现在国内的一些考试的模式都在变化,比如南方科技大学,它现在高考是自主招生考试,它也有面试和日常的高中成绩做参考。我觉得我们的考试模式是否在不断优化,比如现在有些大专院校的考试也是有一部分是动手能力的考试。刚才提到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这个问题,不要人为地把它对立起来,也不等于在学校里面强调素质教育就是给他们加负,如果真的从素质教育入手,其实是帮他们减负,因为通过帮助他们掌握方法,回过头来说应该更轻松一点。

  主持人杨格:在现实中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我也在现实中接触过一些家长,光凭语文数学考得好,还不能进学校,可能就需要一些体育、文艺方面的加分,在竞争力方面会有很大提高,这是一种很现实的情况,您二位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是好还是不好?

  谭根林:从佛山来看,小升初还是就近入学,没有考试,主要考试的就是民办学校。

  杨冉:像我们民办学校有一个联考的制度,有才艺的,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分。但是我觉得这个制度也无可厚非,作为一所学校,它也希望各种人才聚集,所以我觉得这个制度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谭根林:也就是说,学习能力强就靠学习能力进去,其它方面的能力强就靠其它方面。现在有一个多元智能理论,人有多种智能,你有体育智能,通过体育加分进去,这也是人才,不能说这就是不公平的。学习能力很强的,就通过学习成绩进去。

  杨冉:对,这也是一种精英选拔的方式。

  主持人杨格:政府报告对民办教育发展是要求规范特色发展。

  杨冉:对。那天云贤省长在的时候,我也说了,民办教育是教育的两端,良莠不齐,所以首先要规范,要更多依靠行业自律来规范;特色,因为现在公办学校办得越来越好,公办学校教师的待遇也越来越高,但是公办学校的整个职能是普惠制,在这种状况下民办学校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强调差异化,所以整个报告里面就是一句话,即“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我觉得这个还是很精准的,虽然是一句话,但是对民办教育的范畴总结得很好。

  谭根林:现在民办教育的考试这一块,可能老百姓对于艺术特长生加分进去意见不会很大,关键就是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比如说他有体育特长,他能得到加分,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有这方面的实力。

  杨冉:招生的自主性也是民办学校体现活力的一方面,关键还是要透明公平,把制度先做好,然后按照这个制度去实行招生。

  谭根林:这里要提醒家长,不要为了艺术加分,就让孩子去学钢琴、打球等,主要是他对这个感兴趣,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还是要培养他的兴趣。

  杨冉:一个是兴趣,一个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主持人杨格: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谈创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想问一下两位,在您现在接触到的学生,总体来看创新性怎么样,比以前有提高吗?

  谭根林:从我所接触的学生来看,我觉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比以前要强一些了。比如质疑的能力,质疑的精神,不惧怕权威的精神,跟以前相比应该是有很大的加强。包括我们看学生的各种作品,学生确实敢于进行发散性思维,敢于去创新。但是我觉得这几年学生的动手能力减弱了,因为他动手的机会减少了,通过网络的创新应该是非常强的。我觉得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都有,但是动手能力比以前弱了,动手能力还是会影响一些实体产品的创新。

  杨冉:我觉得网络、游戏方面的动手能力是强了,但是实践的动手能力弱了,所以我也提了一个建议,在广东有条件的地区要成立实践基地,因为现在学校里面更多注重知识的灌输,但是我们走访了一些国家,他们都会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开创一个实践基地,一段时期以后要离开学校到这个基地去动手做一些事情。现在的小孩五谷不分,现在这种状况是比以前多了,所以我建议要建立一个学生的时间及地。

  主持人杨格:说到教育,往往会提到教育的目标,国家提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接班人,两位在教育界,感觉到学生现在德智体美这四方面发展得均衡吗?

  杨冉: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在发展上面确实是越来越均衡,不过德智体美,在德方面呢,我觉得现在的诱惑更多了,心理健康上应该多加努力。在体方面,初升高是有体育老师的,所以他们在这方面对体育活动是比较注重的,反而是现在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比较缺乏),借这个机会,建议大学生朋友们多注意身体素质的锻炼。

  谭根林:广州体院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说现在的小学生比初中生强,初中生比高中生强,高中生比大学生强,所以这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还是有促进作用的。

  杨冉:对,所以应试还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谭根林:以前我们是课间操实行跑步,它的素质比原来做课间操提高了很多,现在学生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但是肺活量下降,跑步的速度下降了,耐力、肌肉力量也下降了,我们发现通过这样的投入,确实也提高了一些。德智体美,体质方面还是有所下降的。至于德呢,尤其是广东规则的意识、民主的意识、法治的意识,我觉得学生比以前强了很多,这种规则意识如果也把它纳入德的方面,我觉得强了很多。智呢,广东省的学生的智力其实是在增加的。美,也不错,但是体质确实有下降。我觉得现在学生的整体水平还是提高了。

  主持人杨格:就我自己当时做学生看,美术课、音乐课课时非常少,甚至会被别的课挪用,美育在我们国家的教育里面以前可能是比较弱势的一个领域,不知道现在这方面是怎么样?

  谭根林:这也跟各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关系,佛山这方面以前受过批评,因为它以前是中考不考体育,现在有些学校的高中,高考没有考美术音乐,它可能就不开美术和音乐,但是我也知道有很多学校,特别是示范性高中这一块,应该说对这方面还是有注重的。

  杨冉:应该是有进步的。

  谭根林:我们就专门有一座艺术楼,我们是高一、高二都开设了音乐美术,学生的音乐美术素质也不错,而且这几年高考的自主招生在面试时也面试这样一些素质,这些对学生都是正能量的影响。

  主持人杨格:我们现在提幸福,十八大报告提美丽中国,当然这是一个环保的概念,但是我们感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人们的温饱水平在提高,可能在诗意的生活方面有待提高。去年的十八大报告里、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里都提到要提高师德水平,这几年师德这个话题非常引人关注,2017年出现了一个“范跑跑”,到去年出现了幼儿园出现很多教师虐童的事件,这对师德敲响了警钟,两位觉得师德包含了什么内容,应该怎么提高教育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谭根林:我觉得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我觉得总的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有提高的,但是确实是有这样的个案,包括“范跑跑”出来以后,也有很多谴责,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像他在那样的紧急情况下逃跑,在汶川地震时我们也看到有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撑起课桌保护学生,这都有。我的总体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应该是在提高的,我们学校其实就有很多非常感人的事情,因为我们是全寄宿学校,而且学校是没有教师宿舍的,教师都住在校外,有的甚至住的地方到学校要半个钟头以上的路程,每天都清早过来看学生早读,晚上都等学生晚休以后才回去,这些都是义务付出的。也还有很多老师课后找学生谈心,解答学生的问题。我觉得整个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有提高的。像待遇的提高,我觉得也是很现实的,这样能够聚集一些比较优秀的、道德素质高的人才。当然,我说它有提高,是不是职业道德就达到了理想的水平,那应该还是没有,还是需要加强师德的教育和培养,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也包括可能有的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还留在教师队伍里面,这需要教育部门和老师队伍加强师德培养,还有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因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对教师的要求确实越来越高,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应该说现在教师的工作强度比以前也加大了。包括我说的小班化教学,真正实现小高化教学,是减轻了教师强度还是增加了教师强度,我说的小高化教学,其实要求每个老师关注到每个学生,你用你自己的知识去为每一个学生制订一个方案,这就需要一定的能力,就像医生对每个病人要写一个处方,同样的,一个学生过来,教师要对他进行诊断和谈心,然后为他制订适合他的学习方案。这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道德素质不是像我们有些人所说的那么低,我觉得整体是不错的;另一方面在道德素质、专业方面也确实需要加强提高。专访人大代表-3[/page]

  杨冉:前几年有一个新闻报道,江西的一个学校的团委书记对学生进行体罚,被人拍了微博发上了网,之后记者去采访时,发现学生对这个老师的评价非常好,学生没钱吃饭他都帮助学生。我觉得如果出发点错了,那就是师德下降了,但是我觉得出发点是对的,某一个点走错了,也会出现对师德的争议,但是我觉得现在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是比较高的,起码出发点是好的。一方面我觉得要建立制度,让他们知道标准是什么,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第二方面就是文化,其实在学校里面灌输一种文化就是爱的教育,你应该去爱你的学生。有了爱,有了制度,有了标准,我觉得这些事情相对来说就会减少。

  主持人杨格:可能有些事件也是经过新闻媒体跟网络媒体的发酵。

  杨冉:也不用发酵,有时只是极个别的案例。

  谭根林:我觉得规范确实要更详细一些。比如禁止教师体罚,什么是体罚?

  杨冉:其实惩罚都不可以。

  谭根林:有人说体罚是使外加的手段使学生感到痛苦。

  主持人杨格:有的老师对小孩可能不是体罚,而是言语上的暴力。

  杨冉:这是侮辱。比如新加坡是把体罚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的手段承认下来,但是他们对体罚是非常慎重的。我觉得条例定下来之后,就要按规定去操作,问题是条例定下来之前要进行充分的研究。

  谭根林:比如关禁闭,有的国家现在还有,但是在我们国家关禁闭是一定不允许的。它的关禁闭也是有一定程序的,比如违反了哪一条,要是你经常犯错误而没有改正,它就是在体育运动时关你的禁闭,不允许你参加。比如美国有的学校,他们的学生迟到的话,如果迟到一分钟要请示报告再进教室,迟到30分钟就不能够再进教室,8分钟以后必须要去校长那里拿一张通行证,才能够进入到教室,他们这方面执行得比较严格,而且规范得比较好。我们这方面比较弱,反而对于学生的规则培养不利。

  杨冉:这些话题可以引起大讨论的,把它论透以后,在来定标准。

  谭根林:廉价的表扬是失去了意义的,他做了这个事情,你要真正表扬到点上。“你真好”、“你真聪明”这样的表扬是没有意义的。

  谭根林:我们现在还是主张以赏识教育为主。

  杨冉:我们现在惩罚就是惩罚他讲一个故事,或者唱一首歌,变相地用其他方式去回避了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最终还是不能回避,还是要全社会把它论透一下定一个规矩出来。

  谭根林:我们就提了一个“做最好的自己,帮助别人成功”,在学校的区域当中,你有时候犯了错误,或者哪方面做得不好,你在班里反省一下,说一下。“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大家听了你的故事和反省,大家吸取教训,帮助大家成长。

  主持人杨格: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专访人大代表-4[/page]

  谭根林:我说的反省是文雅一点,以前就叫检讨。

  杨冉:现在不叫检讨,现在叫说明。

  主持人杨格:这样也减少了对学生们的伤害。

  谭根林:我们去年有一个理科班,在广东省理科班前50名当中,所有的中学里面我们是最多的,第二名是深圳的,这个班的学生就采用这样的策略,学习成绩再好的学生,只要你违反了哪条制度,你就要到班里面做一个说明。通过这样做说明和反省,使自己做得更好,“做最好的自己”,另一方面也帮助别人的成长。 我们有一个观点,到底是在研究高考中育人,还是在育人中研究高考,我们现在提倡在育人中研究高考,首先是培养人。

  主持人杨格:我觉得有您这样的校长,学生是很幸福的。 今天上午我也去旁听了一下佛山团的分组讨论,有很多代表都提出要加强普法教育,在我们以往的采访当中也接触了不少代表,他们提出现在社会的平均水平来讲,比如知法、守法、用法方面不太理想,建议从学校开始就要进行普法教育。这方面二位所在的学生做得怎么样?

  杨冉:这方面,我们学校做得不错,而且投入的人力物力也不少。如果要给一个建议的话,我觉得可以做得更生动一些。因为我们走访过很多国家,发现他们会把法律的事情以一些生动的事情渗透到学生的行为和记忆当中。比如他们会模拟法庭,有人做原告,有人做被告。演一个与法律相关的舞台剧。还有就是组织相关游戏。还有组织他们到法院去观摩,等等。我觉得法治教育方面可以用更加生动、更加形象的方式来做。

  谭根林:我觉得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现在各个学校还是做了这方面的教育,我知道小学、初中有公民课程,其中里面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法治的教育,我觉得它确实可以更生活化一点,可以跟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一些,包括在幼儿园就可以进行这样一些教育。这里又要区分一下城市跟乡村,城市里的孩子,我觉得对交通红绿灯、乘公交车的教育等等,农村的孩子可能连交通灯都没见过,这方面我建议要结合实际,当然包括农村的孩子今后也要务工,也要进城,他及早接触这些事情也是有好处的。我觉得确实应该加强普法教育,但是怎么样来做这件事情,我觉得课程可以设置得更好一些,课程的内容跟学生的生活应该联系得更紧密一些,包括我觉得应该把欠薪、讨薪等身边经常见到的案例引入中学课程,小学可能不理解,但是高中生应该可以理解了。教材编写部门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改革和创新。

  主持人杨格:我们希望将来培养的学生不光是不犯法,而且希望他们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不论他是受雇于人,还是企业主,法律对于他们都是一个“护身符”。其实在所有民生话题中,教育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方面,它不像医疗、衣、食、住、行那样是解决我们当下的需要,教育是给人一个希望,它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人的希望,只有把教育搞好,我们一代人才能比一代人更幸福,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非常感谢两位代表到我们的访谈室接受我们的专访,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此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