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践考察报告4篇

实践考察报告4篇

2021-11-30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实践考察报告4篇

  来到xx学院两年了,一直想着有机会去感受陕北的红色文化,这次以“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终于使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此次为期一周的红色之旅既让我领悟了革命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又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和对党的无私奉献。

  暑期社会服务团共有26位师生,分为五个小组,我所在的是第五小组,指导老师是xx学院校友办的王xx老师。本次“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实践活动我们主要考察和学习了延安、清涧、绥德、佳县等地的红色革命旧址,活动形式主要分为参观纪念馆或革命旧址、拍摄照片和收集资料、慰问和走访老党员、开展校友座谈会等,活动中看到的那一件件革命历史文物,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都在向我们讲述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些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胸怀,更明确了自己的信仰。

  在重走转战路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转战陕北时的坎坷和艰辛,也看到了陕北人民,尤其是榆林人民在转战时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毛主席转战陕北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持久地影响着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这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清涧历史革命纪念馆年过七旬的黄光金老人。

  清涧历史革命纪念馆曾名为清涧革命烈士陵园,这位古稀老人在这里守陵17年。通过与老人谈话我们得知他年轻时毕业于延安农校,后来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一块广阔的土地”的号召回农村锻炼,而且在生产队当了十几年干部,之后在乡镇上班,他的晚年在乡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就来到清涧革命烈士陵园,成了烈士陵园唯一的守陵人,而且一守就是17年,他还为陵园写了副对联:“满园翠柏守忠魂、遍地春风悼英烈”。

  当说起毛主席的时候,老人的眼眶里多了几丝亮光,他声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毛主席在清涧的生活、战斗的情境和对他的深刻影响,并说他永远不能忘记是党和毛主席把我们穷苦人从火坑里解救出来,所以他选择了在这里度过自己的晚年,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下,我们知道革命先辈是最光荣的,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老人坚持每天为烈士打扫陵墓,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对革命前辈的瞻仰,更是在启迪我们这些后来人。最后,老爷爷还说他一辈子心中从没忘记过党和毛主席,因为这个信仰他甘愿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在这里。他还期望我们这些后来人以及更多的年青人不要虚度年华、半途而废,要弘扬革命烈士死而忘我、自力更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作为学生一定要铭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

  “中国梦”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老爷爷也不例外。黄光金老人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现在的梦想就是在烈士陵园这片小天地里发挥自己的余热,退休之后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他想将自己的晚年献给长眠于地下的先烈英灵。虽然一把年纪,可是老爷爷非常关注时事新闻,关注中国的每一步发展。他对我们说,“如果人人都能懂得我们的革命来之不易,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强大、复兴起来,就像说的,‘我们有梦想,我们的梦想就会实现’但有些人就安于现状,认为该怎样就怎样,那他的梦想就是空想。”并告诫我们青年大学生一定要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

  听完老人的一席话,我突然意识到当代青年人的理想目标是那么模糊不清,随着近几年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增多,信仰教育的缺失俨然成为热门话题。党内的“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危害着社会主义机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思想领域构成了一定的冲击,有些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实践证明加强思想教育迫在眉睫,党性教育、道德教育、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很多青年大学生从没有考虑过什么是信仰,也很少有人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人生信仰,更谈不上正确、科学的信仰。在生活安逸的今天,很多大学生都习惯于安于现状、坐享其成,只图索取、不求奉献,宁愿做个“啃老族”也不愿确立理想目标,奋发上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可却不知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要想过上有理想的生活就必须生活得有理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首先家庭环境影响着大学生信仰的形成,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学生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理想目标,父母就该言传身教、树立好的榜样。其次,老师和学校与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是分不开的。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信息的涌入,在我们当代大学生来不及分清这些信息是好是坏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存有好奇心可能导致迷失自我,找不到正确方向 。这时,老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学校应该加强教育,更多教给学生在处处潜规则的社会中该如何谋生,到底该如何做人,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当然,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从“范跑跑”到“女神判”再到马加爵,我们身边负面的社会现象逐年增多,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敲响警钟。许多大学生终日虚度光阴、灯红酒绿,还口口声声说珍惜生活,做一个有理想的人,这些心灵的荒漠让人感觉更加苍凉!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老一辈革命家和前辈们热情饱满、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漫长的白色恐怖年代里,在硝烟弥漫的火光战场,为了解放全国劳苦大众,推翻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他们冲在战场的前线、为了革命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为了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踩着战友的尸体,他们前赴后继,为理想而冲锋陷阵。

  此时此刻,想到那些大学生拿着父母的钱花天酒地、想到他们终日碌碌无为、想到他们沉醉于游戏网吧,我更多的是为他们感到羞愧。毛主席说过:“这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归到底还是你们的”,如果我们一直像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地乱飞乱撞,那再多的理想也只是空想。党旗是成千上万烈士的献血染成的,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砥柱,抵达光明的彼岸。现在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时候,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前进的灯塔和不竭的力量之源。

  这次“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实践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者对信仰的坚定和持之以恒,同时也在不断汲取他们的正能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决心努力学习,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经常重温昔日的革命精神,警醒自己不断去提高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现十八大制定的目标和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八年级社会实践活动考察报告
实践考察报告(2) | 返回目录

  八年级社会实践活动考察报告

  考察过程及心得体会

  每一天都匆匆而过,四天好像就是昨夜的烟火,虽如昙花一现般短暂,但却是那般的辉煌,灿烂.

  踏上来的征途,好奇中带着畏惧,不只会遇上如何的教官.到了基地见到教官满脸微笑让我觉得生活应该不会那么苦.黄教官对我们非常好,像朋友像大哥又不失教官的严肃.第一天的军训生活让我们尝到了从未尝到的苦头,在上海的屋檐下长大的我们都要接受魔鬼般的训练.但黄教官使我们的军训变得快乐,幽默,轻松,累了休息一会儿,错了幽默一会儿,做做游戏交流介绍自己,这快乐的妙趣在我们中间洋溢起来.次日最快乐的就是方风筝.写满理想与祝福,我放飞了我的风筝,尽管那只是一件非常平凡的事,但在异乡放飞心中的话我心中充满的是甜蜜.第三天是我们全班最快乐的日子,这一天的体育比赛我们非常卖力,共赛了五场,我们拿了五个冠军,大获全胜的背后少不了的是教官的辅导,鼓励,黄教官的加油,支持.他的每一个叫吼促使我们前进,他的每一个笑脸激励我们不断努力.而这一天也是我们最难忘的一天,晚上的14天生日我们欢聚一堂,有笑脸,有泪水,有欢笑,也有悲伤.节目不断进行,但最让我们激动的是大家一起读信的那刻.其实每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不知道的是父母心中的话语;又有多少父母会在平时说出那些心中真正想说的话.虽然那已可让我感动,但更多的是愧疚,我真想立即向父母吐露心声.最后的节目也是由我自己与班级的同学表要朗诵,念着自己写的诗我热血沸腾《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对啊!我们14岁了,就应该乘着我们梦想的翅膀飞翔,向着蓝天白云飞行.而烟火的季节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跳加速,看着我们的烟火,看着为我们生日而燃放的烟火我读到了"燃烧青春"我们燃烧我们的青春年华.这一个无法形容的回忆在脑海回荡.岁过剩也,但依然惊醒,清醒.

  第四天也就是今天,看见教官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马上就要离别,但却又不设离去,我好想说:"教官您辛苦了,我们给您添麻烦了!您是我见过最可爱的教官!" 其实每一天都过得如此的快,不懂得珍惜时间的我一定好好珍惜与教官同学一起生活每一秒的时间.最后我想说:教官我们会想您的您是我们永远的好教官.

  四天,太快太短暂!在这里的每一天生活都有那么多的辛酸却又是那么的快乐.我快乐,无比快乐,那时一种永远美丽的快乐!

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实践考察报告(3) | 返回目录

  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今年暑假,我们管理工程系派出了三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蒋巷、昆山、沙家浜进行调查研究,拉开了我系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   

  小分队之一:深入蒋巷  感受农村  

  隶属常熟市任阳镇的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百佳农村。其村支部书记常德胜也因为带领村民进行建设取得卓越成绩而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大的会议。现在的蒋巷村厂房林立,别墅成群,水泥路面四通八达,覆盖了全村。村民们各尽其职,少有所为,老有所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在过去,蒋巷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吸血虫盛行的苦地方,交通闭塞,地形十分偏僻。由于地势低洼,而且一年到头雨水较多,所以一年总有多半年是污水蓄积,传染病肆虐,老百姓活不下去只好背井离乡去逃难。所以这里一直人丁稀少,经济长期处于滞留状态。1965年,年仅二十出头的常德胜挑起了这份沉重的担子,当上了蒋巷村支部书记,而且一干就是三十七个年头。他针对蒋巷村的实际情况,带领村民挑土垫村,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决心,硬是把全村的海拔增高了一米多,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改变了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第一步。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常德胜以一种敏捷的洞察力仔细的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积极地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发展经济的道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常德胜带领全村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强村富民道路;坚持农村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村级集体工业的发展,鼓励、扶持民营经济,走上了一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两手并抓,三业(农业、工业、商业)共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仅去年一年,全村的社会总产值就达到2.8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9300美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元(其中还不包括人均近1000元的集体福利)。  

  现在的蒋巷村已经实现了由原来的农业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化,工业已经成为蒋巷的支柱产业,村里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村里拥有常胜钢铁集团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并与澳大利亚、美国共同开发生产项目,为村里创汇。同时,村里把所有的农田、水面、树林承包给几个种植和养殖大户,然后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由村里出资购买这些种养植大户的主要农产品,供给村民消费。这样既保证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也让这些农户的收入有了根本的保障。  

  同时,蒋巷村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了,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村里为全村的每户村民免费征订报刊杂志3份,鼓励村民学习,并且设立奖金专项奖励有文章发表的村民。此外,村里还承担了全村的用电、用水等费用,村民不必出钱。村办小学免费为全村孩子提供教育的机会,而不必交学费。村民女年满55岁、男年满58岁就可以享受每月100~200元的养老金,并由村里供给全部的口粮。村里的家庭电话、有线电视、液化气灶具、卫生洁具等设施都由村集体投资建设。目前,村里已出资兴建了第一批别墅住宅区,并以最优惠的价格让村民入住等等。  

  蒋巷人是先富裕起来了,但他们却没有忘记周围还没有富起来的乡亲。他们多次由村里出资帮助周围的村安装自来水、修路、照顾孤寡老人等,遇到周边村遇到紧急情况,他们也不忘赶去支援。一次,附近的一个村发生火灾,烧毁民房数间,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蒋巷村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拨出几万元资金,帮助受灾村民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问题,体现了蒋巷村淳朴善良的风气。  

  蒋巷村由当初那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现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首先,蒋巷村拥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村办企业的发展,他走南闯北,日夜操劳,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赢得了村民的绝对信任。蒋巷的领导班子在常德胜的带领下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其次,蒋巷村走出了一条“村厂合一”的农村发展新路子。由于面积小,人口少而且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  

  看到蒋巷的发展态势如此喜人,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对蒋巷的发展有了一丝忧虑。正像蒋巷人所说的那样,常书记现在已经近六十岁了,那么再过几年,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位继任者能像常书记这样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蒋巷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相信,蒋巷人民会给自己,也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蒋巷的发展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看到这样深得民心的领导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蒋巷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蒋巷村必将成为东吴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将会有更多像蒋巷这样的现代化农村不断兴起!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所以蒋巷村决定只建立一个党支部,使村委会和企业处于同一个支部的领导下,这样就统一了思想,统一了领导,避免了许多因指导思想不同而带来的麻烦。由于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他们的职工大会也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村民大会。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摸索出了这样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蒋巷村的经济发展。  

  再次,蒋巷村十分重视思想理论宣传。他们努力地深化思想宣传力度,旨在提高蒋巷村人民整体的思想文化修养。在蒋巷村,“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齐奔富民强村道路”、“跟着共产党,建设新蒋巷”等标语随处可见。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和中央召开重要会议之后,蒋巷村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且组织全体村民学习中央的会议和重要讲话精神,对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民的政治敏锐感和思想觉悟。正像常德胜同志所说的那样:“蒋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   

  看到蒋巷的发展态势如此喜人,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对蒋巷的发展有了一丝忧虑。正像蒋巷人所说的那样,常书记现在已经近六十岁了,那么再过几年,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位继任者能像常书记这样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蒋巷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相信,蒋巷人民会给自己,也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蒋巷的发展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看到这样深得民心的领导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蒋巷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蒋巷村必将成为东吴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将会有更多像蒋巷这样的现代化农村不断兴起!    

  小分队之二:驻足昆山  目睹发展   

  说起昆山,其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世人瞩目。昆山市,坐落在上海与苏州之间,占地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   

  在过去,昆山就是一个“鱼米之乡”。作为江南的一个小城,昆山的发展曾经一直以农业为主,盛产稻米、水产品等。他们除了自己消费外,还有相当一大批农产品供给上海、常熟、张家港等周边地区,但俗话说“无工不富”,眼看着周围的常熟、江阴已经早早地实现了农业向工业的转化,昆山人再也无法死守着农业的摊子了。他们开始借鉴经验,着手发展工业。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昆山人急起直追,成就了今天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回顾昆山的发展里程,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⑴1984年~1988年,昆山同上海搞联营,开始了“农业向工业转变”的第一步。在此期间,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东倚上海,西接三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到1988年,昆山的联营企业达到30多家,总产值占昆山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上缴利税占昆山的百分之七十,昆山的工业已经初具雏形。⑵1988年~1995年,昆山开始实现由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的转化。在初期,昆山的对外之路也是困难重重,荆棘满地。面对经验老道的外商,昆山人没少吃苦头,交了不少学费。但昆山人就是在这样的经历中不断地成熟和精明起来。在1988到1995年间,昆山的三资企业项目从无到有,达到2400多项,合同外资也超过了120亿美元。⑶1995年到现在,昆山不断地调整自身定位,修正发展思路,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把重点从原来的重工业项目,即技术含量较低的项目转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他们不断地更新投资观念,不断地加大微型电脑、手机等现代高新科技产品的投资力度。这时,他们已经开始踏上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他们这一阶段提出的口号是:“学张家港精神,走昆山之路”。目前,昆山已拥有外资企业1400多家。其中,投入资金在一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已达20多项,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300项,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也达到了300多项。昆山最大的企业,南亚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达25亿美元,占地1600亩。   

  昆山的发展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效,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第一,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呈现出一种万众一心求发展的景象。而这时的昆山,却并没有开始起步,他们只是守着自己农业强县的摊子,满足于衣食不愁的现状,不愿挪步。后来,眼看着周围的同级县不断地拉大与自己的距离,这时的昆山人才开始寻找自己发展的出路。他们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紧紧地抓住了自身的优势,依靠全体昆山人民的共同努力,后来者居上,经济得得到快速发展。在一大批领导干部、党员和先进分子的带领和示范下,他们摸索出了一条有昆山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多次来昆山参观指导,对昆山的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鼓励昆山有效利用地理条件、人文思想等多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第二,昆山发展的时机较好。在1984年的时候,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有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基本的框架,深圳、珠海等开放城市搞的如火如荼。在这种情况下,昆山的发展就有先例可循了。因此,昆山的发展也就不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就不会禁锢于“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种种保守思想,就可以放开手脚的自由发挥了!   

  第三,昆山的地理优势是它发展如此迅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砝码。昆山的环境优势是十分诱人的。它紧贴大都市——上海,虽说它隶属苏州,可实际上,它到上海的距离更近。从昆山市政府到上海洪桥国际机场只有40分钟的汽车,还有铁路、水运等优势。这种交通的便捷,让许多商人、企业家愿意到昆山投资。同时,它也可以从上海了解到国际和国内的最新动态,全面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信息,掌握国家最新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昆山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让全国人民又一次见识了苏南模式所带来的巨大成效。昆山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苏南小城市建设的缩影。昆山发展了,可昆山人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给自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定位。在经济取得长足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昆山人有理由也有权利为自己设计未来,他们针对目前状况,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把昆山建设成为基本现代化的中等城市。目前,他们在确保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努力进行城市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美化城市。昆山人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满怀希望,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一定会把昆山建设的更加美好!小分队之三:走近沙家浜  感受爱国情   

  提起沙家浜,很多人自然而然会想起那闻名遐迩的京剧,想起“阿庆嫂”、“沙奶奶”……半个世纪以前,就是在这里发生了一幕人民群众奋力保护新四军,共同抗日的情景,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诗歌,而今,沙家浜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早在1928年4月,沙家浜就已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铁蹄四处践踏,也玷污了沙家浜这片美丽的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沙家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苏常太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叶飞率领的新四军六团以“江抗”的名义走近江南,在阳澄湖畔与沙家浜抗日武装会师,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的浩浩荡荡的芦苇荡作为天然屏障,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9月,“江抗”奉命西移,在沙家浜留下了叶飞、夏光等36名伤员,无数“阿庆嫂”、“沙奶奶”式的人民群众在掩护他们养病的基础上,与日匪伪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如今,在新中国的旗帜下,生活改善了,人们富裕了,但过上好日子的沙家浜人民并没有忘记革命年代浴血奋战的先辈,他们相继在这里建起了春来茶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来寄托他们对革命先烈的沉思和哀悼。    

  近年来,沙家浜人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芦苇荡大自然生态、江南田园风光以及地方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以建成旅游特色镇为目标,统一规划,加大投入,已基本形成了由芦苇荡风景区,沿湖休闲度假区,历史文化游览区、集镇旅游区构成,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涵,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为主调,大自然生态游为主要内容,水乡民俗风情为补充,运动休闲度假相配套的沙家浜风景区,每年要接待游客数万人。    

  目前,景区正在筹备进一步完善旅游功能,主要包括:(1)向北和东北方向扩种芦苇1500亩,营造芦苇荡浩浩荡荡的视觉效果。(2)以芦苇为背景,合理布局,设置一批与芦苇景色相吻合,以京剧的沙家浜和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相联系的景点。(3)建设农业观光园,延伸红色和绿色旅游的内涵。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沙家浜一代代地流传,我们也相信沙家浜儿女将会把这种传统不断地发扬光大。    

  总记: 蒋巷、昆山、沙家浜三地之行已经结束,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虽然他们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归根结底都是有党的领导,有一套心系人民、敢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广大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把握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投身工作,使昆山、蒋巷、沙家浜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可我们也同时困惑地看到许多同样具有各种优越条件的地区却还在落后中徘徊,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分析。不过,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下,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工作,努力生产,那么我们的城镇建设步伐将会不断加快,我们一定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昆山、蒋巷、沙家浜在全国各地不断出现。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那么我们国家发展就大有可为,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考察报告
实践考察报告(4) | 返回目录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学生工作开拓创新与科学发展,经报请大连翻译职业学院院长批准,我于4月25日至4月29日参加了辽宁省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赴江西省高校进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考察调研活动。

  考察期间,与会成员参观了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相关领导详细介绍了该校学生工作情况,引领与会成员参观了校园、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宿舍、辅导员办公室、学生资助中心等场所。另外,还到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参观学习,并在此地开展了“学生工作科学发展与创新实践研讨会”。

  一、南昌大学——学习之途

  南昌大学是此次考察的重点站。南昌大学学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学生工作部部长以“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为题详细介绍了该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工作体制、队伍建设等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341”——“三进”“三结合”“四大建设”“一项工程”的特色做法。之后与会成员与该校领导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座谈交流,获得了许多工作经验和做法。会后,我们参观了外国语学院学生公寓。

  南昌大学独具特色的“三进公寓”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校把学院学生党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院团委学生会都设在学生公寓中,专职学生工作者在学生公寓中与学生同吃同住,使学生公寓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平台、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基地、学生党团建设的主要阵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和谐平安校园创建的主要基础。南昌大学还特别重视网络作用,早在XX年就建立了学生工作网——家园网。到目前为止,家园网已经成为功能齐备的学生工作网站,拥有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娱乐功能、网络监控功能四大功能。家园网的日访问量最高达42826人次,并获得“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示范网站”,其中的“学子在线”、“网络心理咨询”栏目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栏目。该校还自主研发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建立了网上评优评奖、学生违纪处分、学生保险、文件管理等20多个模块,规范了学生工作中的奖、惩、助、补、贷等工程。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之旅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交流、学习过程,也是一次考察、调研活动。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哨口、大井毛主席故居、井冈山烈士陵园。考察调研期间,大家吃红米饭、喝南瓜汤、讲红军事、唱红军歌,一直处在浓浓的革命传统教育气氛之中。每到一处,都被每件历史实物及革命先辈英勇事迹所感染。朱毛会师、一根扁担、黄洋界保卫战、五次反围剿……大家仿佛一下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座座雕塑、一块块丰碑都在讲述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与会人员代表辽宁省高校学生工作者向烈士敬献了花圈。

  此次“红色之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为解放新中国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也领略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加深了对国家领导人的敬仰之情,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我们又一次受到了系统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更加深刻地懂得是历史和人民正确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继续发扬井冈山精神,在思想行为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光荣使命中去。

  三、学生工作研讨会——交流之行

  4月27日,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学生工作科学发展与创新实践研讨会”。与会人员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互相学习,就诸如如何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更加合理化、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更加科学化、如何将学生工作做到更加规范化等学生工作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省内各高校学生工作者在考察调研期间相互沟通与交流,彼此熟悉,经过几天的考察调研,各校学生工作者增进了沟通、加深了友谊。还建立了名为“辽宁高校学生工作团”的qq群,为进一步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通过交流研讨、参观学习等形式,在对历史革命传统追寻感悟的同时, 获得了大量丰富而有价值的信息,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学生工作的思路,并有信心有决心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在大连翻译职业学院以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下,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努力耕耘,为扎实做好做实学生工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