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2020-12-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材分析:

  《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通过颇具特色的儿童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村一派大丰收的欢乐景象。歌曲的音调很有民族特色,形象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地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

  教学目标:

  1、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的参与体验音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并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准确演唱、表现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感受顿音记号在歌曲中的应用。

  3、能在歌曲中运用连音和断音的唱法,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做到断音唱得短促而有弹性。

  4、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爱祖国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对小山村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课型:

  综合音乐课

  教学过程:

  一、师生沟通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1、师:同学们想知道我的家乡吗?请看一组山村图片—“我的家乡”。(出示课件)

  2、在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伴奏下,将学生引入“小山村”情景。

  三、发展情景,渐进解难。

  (一)寻找兴奋点编创2/4拍节奏。

  1、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丰收景象。

  2、组织学生用学过的2/4拍节奏把看到的、想到的秋景告诉大家。

  3、学生自由编创2/4拍节奏,其他同学拍击2/4拍节奏,并重复发言学生的节奏语言。

  4、教师补充学生的发言,训练切分、休止符等歌曲出现的节奏。

  如:看0︱红红的︱苹果︱金黄金黄︱的谷穗0︱

  (二)、寻找笑声切入点,准确演唱连音和断音。

  1、笑声练习。

  (1)点击课件,出示课件引出笑声。

  (2)学生模仿农民伯伯、阿姨发自内心的笑声。

  (3)强调顿音记号。

  (4)学生模仿农民伯伯、阿姨发自内心的、有弹性的笑声。

  四、感知情景体验实践。

  1、创设情境,初听乐曲。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播放课件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学习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生聆听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旋律的风格、特点。(播放课件)

  3、指导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中人物。(播放课件)

  (1)师生共同看歌篇,熟悉歌词及旋律。

  (2)熟悉歌中人物。

  (3)熟悉歌词,师生共同按节奏朗读歌词。

  4、家乡本没有山,淳朴的小主人却把丰收的谷跺比作了连绵的小山,歌声中还飘出了熟悉的笑声,谁在笑?和农民伯伯、阿姨的笑声音高、旋律一样吗?(播放课件)指导学生听辩和唱。组织学生用“啦”模唱歌曲,合唱时女生扮演“我”,用“哈”模唱高声部旋律。男生扮演妈妈用“哈”模唱低声部旋律。

  5、生模唱歌曲旋律。唱后点评,男女生交换声部再模唱一遍。

  6、指导学生用表情、动作等体验歌曲的情感。

  7、学生加入动作、表情演唱歌曲,教师在空拍处加入铃鼓演奏。及时纠正、指导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8、指导学生边演唱边在歌曲的空拍处加入铃鼓、拍手、跺脚等动作。共同表演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播放课件伴奏)9、播放课件伴奏,指导学生轻唱曲谱。

  五、再创情境感悟升华。

  1、请学生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

  2、请同学们课后将《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歌词按自己家乡的特点改一改,唱一唱。

  六、课堂小结。

  妈妈笑弯了腰是因为农村年年换新貌,一年更比一年发,可为什么亲我小脸蛋呢?(夸我聪明,从小爱家乡……)我们要做个从小热爱家乡的孩子,好好学习,长大后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