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多地已经开始实行教师轮岗制度,细节不一、效果不一,这取决于每个地域的不同形势。这项制度的出发点主要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难题,而且获得了多数人的赞同。为什么多数人赞成?我的理解是:一、我国郊县农村人口要比城市人口多。二、教育资源匮乏主要出现在郊县和农村。三、教育资源包含了两大方面,即硬件和软件,师资力量、教师待遇属于软件,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等都属于硬件。在硬件设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那么说先流动来教师也是好的。
作为一个教师家属,我的内心感触也很深。教育均衡是好事,但是要一步一步的来。中国有句古话: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教育资源匮乏、不均衡的根本是缺乏硬件,而不是先把教师流动过去。对这项制度持反对意见的也多半是城区学校的优势教师群体,为什么?环境条件只是小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经济待遇方面的减少。路途远了要不要多花钱?要不要早出晚归?家庭负担如何解决?归属又如何界定?名校名师的待遇肯定要比山村教师高得多,这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普遍认识。轮岗之后多干活了,但是待遇不变、经济支出多了、家庭负担高了。为什么?
教师资源交流、援疆援藏、互助帮扶一直都在搞,这是有奖励措施的。拿着高额津贴自然就会有动力,也没话说。无偿的让名校名师去轮岗,而且一去就是几年,能不能回原学校还是未知数,这样不公平,教师也有家庭和家人。
如果说只是小范围内的轮岗,每个学校待几年,归属感何在?能不能回原来单位?如何看待由此引发的消极思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