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已是第十九周的星期一,离学期结束还有二周时间。按学校的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托管班的安全工作有如下的要求。
一、 安全重于泰山,重在加强教育和自我保护
安全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面对已往血的教训无法挽回时,我们不敢松懈。同学们,生命是世上最宝贵的,又是脆弱的,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当我们长大了,离开了父母靠谁来呵护我们的生命?得靠自己,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一举一动想到安全,不能让我们的行为有任何闪失,不能让我们的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要时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因此我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各班主任及课任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密切关注班里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表现,发现异常立即采取预防措施。要把安全教育想全做细,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放在心上,讲在口上,落实在行动上!”
2、班主任要严格落实学生请假制度,课任教师要坚持课前清点人数制度,时时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发现没上课的学生要立即询问情况,班主任要健全同家长的联系方式,对不明原因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立即同家长取得联系,问明原因。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得出校门,如果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出去的,要凭班主任签字同意的请假条和学生的监护人交接方能出校。
3、要注意饮食安全。学校原则上要求学生不能吃零食,不能带零食回校。同学们购买袋装食品时,要看包装是否完好,看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地址,关键还要看食品是不是变质腐烂有异味,如有问题不得食用;不在流动摊点购买零食,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而造成食物中毒,同时注意不要暴饮暴食。
4、要注意教室和寝室的安全。要求大家不要用手触摸插座、电线和灯管,发现电器损坏后不要擅自修理,应向老师和学校报告,请专人修理;上下楼梯要靠右慢行,不许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不准在楼梯、走道上追赶打闹,不许在教学楼道玩耍停留;严禁将火柴、打火机小刀等带进学校,宿舍内严禁点蜡烛。严禁在宿舍床铺上翻上爬下地打闹。
教室在高楼层的班级学生,有时会违反学校纪律,往楼下扔东西,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高空抛物,这是非常危险的。
5、要注意活动安全。严禁攀沿各楼层护栏,不得在各楼层的楼梯或走廊追逐,奔跑,打闹,以防跌倒、摔伤;学校开会、放学下楼梯、升旗集会解散时不要拥挤,推搡,严防发生踩踏事故,课间无特殊需要不能走过其他楼层。课余活动严禁追赶打闹;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理智,不要动手动脚,以免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后果。
6、要注意交通安全。要求大家在往返学校路上要靠右行,要主动避让机动车辆,不在公路上来回穿梭玩耍。过马路时要先观察两边车辆情况。学生放学后要按学校的要求,结伴直接回家,不在路上停留或到他处玩耍;同时要告知自己家长在下大雨、刮大风等恶劣天气时要家长亲自接送。
二、遵纪守纪,完善自我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纪律,我们知道,良好的纪律是学习的重要保障。在一个有良好的校风、班风环境中,必然受到良好学风的熏陶。一个纪律泛散的集体,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学习也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好的环境,好的秩序,必须靠健全严明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来维持。
作为一名学生,要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尊师爱友,自强自律;诚实守纪,文明礼貌;遵守公德,爱护公物。
目前,学校中存在的以下几种违纪现象,我们必须坚决制止。
一是有的同学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不向老师反映,不向学校报告,而是纠集同党来打与其发生矛盾的同学。今后一经发现,将做严肃处理。
二是有个别学生不听从食堂管理人员的管理,不按学校时间要求就寝,就餐,此现象今后一经发现,将在全校点名批评。
三是在校就餐的个别学生无视学校纪律,一边吃饭,一边讲口,一边吃饭,一边打闹,很容易造成烫伤;剩饭菜到处倒,既不道德,也破坏了环境卫生,极易引起疾病的传播。
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学生不遵守学习纪律,上课迟到,不假不到,上课睡觉,损坏公物,这些都是不允许出现的。
以上种.种违纪现象,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希望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同时也发动全校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对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及时检举揭发,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共创和谐校园。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平安、健康不仅是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关系到个人家庭的幸福团圆,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的大事。事关重大,责任重大,因此我们全体师生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一举一动做起,时刻牢记安全,严格遵守纪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共同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共同创建一个平安和谐的某学校而不懈努力!
今晚的讲话到此结束,祝我们全体托管班的老师学生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