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困难与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幼儿!为增强我园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以便于更好的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3月9日,我园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
此次讲座由我园石佳佳老师承担,首先和老师们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感受到“习惯”非常重要,习惯形成后不容易改变,而3-6岁幼儿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再结合生动的案列和现场互动,帮助教师梳理情绪小贴士:1.什么是心理健康?2.幼儿心理健康的标淮。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心理健康培训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其次,让老师们在案例中学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故事治疗方法中绘本故事是最适合3-6岁阅读的图书形式,又蕴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因此,可借助绘本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绘本教育缓解幼儿焦虑心理、提升幼儿艺术审美、促进幼儿人格发展、指导幼儿管理情绪,让绘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不可多得的作用。
同时以《菲菲生气了》为例让孩子们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原因,以及调节情绪的过程。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 ,如果遇到不快乐的事情能尝试着自我调节。游戏是幼儿的语言,也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可通过游戏治疗法改善幼儿不良行为。最后通过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分享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