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是长期以来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玉门开凿出中国第一口油井,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石油资源池,解放后逐步发展兴起为石油资源型城市。


玉门市,甘肃省酒泉市管辖的县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部,东连嘉峪关市和金塔县,西接瓜州县,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邻,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玉门辖新老2个城区,6个镇、6个乡、3大园区,总人口19万,其中,城镇人口13万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东乡族等29个少数民族。


玉门市


2009年3月,玉门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截至2009年,矿产资源中石油原油开采和炼化总量分别突破80万吨和250万吨,有待开发的还有煤、石灰石、石膏、云母、石棉、硫磺、芒硝、重晶石、金刚石、食盐以及铁、锰、铜、金等20多种。




玉门地貌分为祁连山地、走廊平原和马鬃山地三部分。境内有南靠祁连山的前山,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海拔2500米-3500米。境内最高峰妖魔山,海拔4585米。山麓平原区海拔自山前2500米降至1200米以下,相对高度110米-290米。中部有宽台山、黑山和低山丘陵,分隔赤金、花海两地。北部有马鬃山,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山势低矮,坡度平缓,海拔1400米-1700米。西部的玉门镇片区位于昌马河冲积扇地带,扇腰以上为戈壁,以下为绿洲,绿洲外系扇原平原,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玉门市文物古迹共有104处,种类主要有城址、烽燧、石窟寺、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岩画七类。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清泉乡火烧沟遗址(新石器时代、距今约3700年)、小金湾乡沙锅梁遗址(新石器时代)、花海镇三个墩遗址(汉代)、花海镇汉长城遗址(汉代)、昌马乡昌马石窟(五代宋初)、昌马乡昌马岩画、玉门镇泉子墓群。“铁人”王进喜故居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玉门市自然景观有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祁连冰川、油城公园、玉泽湖公园、昌马月亮湾自然风景区、赤金峡水利风景区、清泉玫瑰沟等。


赤金峡水利风景区


赤金峡水利风景区位于玉门市以北50公里的石油河中游赤峡峡谷中,始建于1958年,后多次加固和续建,是疏勒河流域重要的农业水利灌溉设施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多,有红柳湾、月季坛、玫瑰园、三山(黑石仙山、妖魔山及窟窿山)环抱景区、玉门关遗址(已恢复)等。2004年8月,国家水利部授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几千年来,玉门是汉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无数的诗人为之留下不朽的诗章。王之涣为玉门关孤悬塞外感慨满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他之前或之后,很多诗人亦和他一样,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无论是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雄浑,还是岑参的“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的悲壮,亦或是李太白“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豪情,都让玉门成了历史记忆里抹不去的痕迹。




是长期以来通往西域的门户,却因其地理、气候等原因一直保持着边城荒凉寂寞的命运。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著名地质学家孙健初等三人在现今老君庙旁边开凿出中国第一口油井——老君庙一号井,由此拉开了玉门系列油井的开发序幕,也为这座孤独了千年的边城带来了蓬勃的生机。现代文明繁荣发展的春风,终于第一次吹进了这座黄沙漫漫的塞外边城。


此后,这里相继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油田,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石化基地,也诞生了“铁人”王进喜,先后承担起了中国石油工业“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和“出人才、出技术、出产品、出经验”的“三大四出”历史重任,先后向全国各大油田培养输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职工12万人,累计开采石油3011万吨,加工原油3843万吨,向国家上缴税金120多亿元,石油业的发展也给玉门带来了机遇,1955年玉门油矿所在地成立了地级玉门市;1958年玉门县政府从玉门镇迁至玉门油矿,并入玉门市;1959年玉门石油管理局成立;1961年市局政企分设,玉门市改为县级市,人口达到10万人,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玉门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兴荣和繁华。



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采,玉门的石油资源逐渐濒临枯竭。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而迅速衰退的经济使得政府和居民、企业相继迁出,人口锐减。2009年3月,玉门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这座因石油而兴的城市也因石油枯竭而面临转型的挑战。


玉门拥有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等多重旅游资源,如果大力开发旅游业,不失为一个值得考虑的转型方向。




显示全文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