犦字结构是什么:左右结构
犦的笔顺是撇、横、竖、提、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捺、竖钩、点、提、撇、点。
犦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九画
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犦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犦的拼音为bào,部首为牜,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ㄅㄠˋ。
犦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犦的详细内容
也叫犎(fēng)、封牛、峰牛。一种野牛。颈上有高起二尺多的峰,形似骆驼。
二、康熙字典
犦【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廣韻》蒲角切《集韻》《正韻》弼角切,?音雹。《玉篇》犎牛。《韻會》緯略云:此獸抵觸百獸,無敢當者,故金吾刻犦牛於槊首。《正韻》亦作?。又《廣韻》博沃切《集韻》逋沃切,?音襮。又《集韻》逋玉切,音䪁。又《集韻》《類篇》?伯各切,音博。又《韻會》巴校切,音豹。義?同。
三、辞典解释
【犦】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犦读音:bào怎么读:名词 动物名。即犎牛。背脊上有肉隆起如橐驼,据说可健行三百余里而不须休息。《尔雅.释畜》:「犦牛。」晋.郭璞.注:「即犎牛也。领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许,状如橐驼,肉鞍一边。健行者,日三百余里。」
下面介绍下犦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犦】字的组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