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技能演讲稿 篇16

技能演讲稿 篇1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经常被人遗忘的沟通关键:认知差异

  沟通时常见的误区就是把注意力过度的放在自己的表达上,认为自己只要“认真的表达”,沟通就完成了,对方肯定会理解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

  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个人经历等诸多不同的地方,对方并不一定能准确的接受并理解你想要传递的信息。

  一个沟通的完整过程是这样的:

  1. 大脑产生想要表达的信息

  2. 将脑中产生的想法转换成对方可理解的信息(如语言、动作、图形等)

  3. 表达给对方

  4. 对方接受信息,并将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

  5. 转换后的信息进入大脑,成为对方理解的最终信息

  想法——>转化成信息——>表述 接受——>转化成信息——>理解

  对沟通过程认识不足,就很容忽略认知差异带来的影响。

  常常是自己费了半天口舌,对方还是一头雾水。

  当我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后,并不确定对方是否正确的理解我们的意图。

  这是可以采用“反馈修正”的方法来提高信息传达的准确率。

  反馈修正:

  1. 表达自己的建议后,请对方复述一遍

  2. 略过大家理解一致的部分

  3. 将对方复述过程中产生的差异部分抽取出来,再次表达

  4. 请对方复述二次传递的信息

  5. 如果对方理解还存在差异,换种表达方式再进行尝试

  6.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最终消除误差

  必须经过不断的沟通,才能尽可能的消除认知差异,所以沟通时要保持耐心。

  (二)如何更成功的表达

  获得他人的理解是人类源于本能的渴望,但如果我们的表达能力有限,就很难让他人正确的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想法与感情。

  如何能更好的表达?

  (1)选择精准的表达工具

  常用的表达工具有口语、文字、符号、图形、肢体语言等,适当的选择表达工具会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如果你想向恋人表达自己的爱意,那比起给她发一条信息,面对面的拥抱亲吻,说出爱她的情话,后者显然效果更好。

  当你打算汇报本年度销售业绩时,图形显然会比数字看起来更加直观有力。

  (三)肢体语言

  之所以单独把肢体语言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我们在肢体语言方面的训练与经验实在是太少太差。

  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低效率的沟通方式,而肢体语言则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传达。

  这也正是我们看电影时,仅仅是角色的一个眼神,我们却能在那个瞬间感受到非常丰富的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信息。

  文字是可以伪装的,但肢体语言却很难伪装的出来。

  网上文笔激扬才华横溢让我们觉得很厉害的人,在现实中见面时却和网络上的形象差距甚远。

  肢体语言是即时性的,不会有过多的时间思考,能更多的反应一个人的真实状态。

  如果没有好的肢体语言,口中所说出的句子再优雅考究,也不会给人好的印象。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当你会想起某个人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的形象,还是他所说出的话语?

  也正因为此,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还是需要通过面试、会议、约会这样的方式来更深入的了解彼此。

  另外,肢体语言会令人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可以拉近彼此间的关系,无论双方发过多少短信,打过多少电话,也不如真正见面对双方关系的增进更有好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