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1、语文与生活,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除与戏曲有关的谚语。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3、诵读与感悟,通过朗读与续写增加语言积累。4、口语交际,学会拒绝。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语文与生活,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读一读、抄一抄跟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教学过程:一、语文与生活1、学习第一部分: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1)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2)放《红灯记》中李玉和的一段京剧唱段。(3)简介《红灯记》的剧情,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讲清楚。(4)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交流讨论。(5)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6)小结:这段唱词充分表现了李玉和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坚定的必胜信念。(7)在了解了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细读这段唱词。2、学习第二部分: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1)再次放唱段,让学生对照唱词听,感悟其内在的情感。(2)指导学生唱。3、学习第三部分:读一读,抄一抄与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1)指名读谚语。(2)想一想这些谚语的意思,再交流。(3)练习诵读这些谚语。(4)抄写这些谚语。二、写好钢笔字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欣赏这段话的行款布局的美观。3、重点指导:越 轮 嫦娥4、学生练习临写。三、作业1、读谚语,看上句写下句。台上三分钟, 。 师傅领进门, 。要练惊人艺, 。 若要戏路通 。艺多不压身, 。 百日笛子千日箫, 。 2、学唱《红灯记》唱段。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诵读与感悟,读背《幸福》,练习续写,体会“幸福”的真谛。2、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一、诵读与感悟1、读背《幸福》。(1)读题,明确要求。(2)学生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别人请教。(3)师范读。(4)指名读,齐读。(5)思考:在柯原的散文中,“幸福”究竟是什么?(6)讨论交流。(幸福的真谛在于奉献,因为奉献,方始心灵丰满而充实。)(7)练习背诵。2、续写。(1)指名读题,明确续写要求。(2)讨论:河流的幸福、蜜蜂的幸福、小鸟的幸福、我的幸福分别是什么?(3)自由续写。(4)将自己续写的部分与原作连起来一起诵读,(5)交流诵读后的感受。(6)小结。二、学写毛笔字1、审题,明确本次练习的要求。2、指导写“虎”。“虎”第一笔短竖,第二笔短横,都不宜写得太大,横钩要向右伸展,钩向字心;在横钩起笔处下笔写第四笔长撇,用力撇出,不宜过长;第五笔短横,向右上斜,在它的蹭上方下笔写竖弯钩,同首竖上下对齐,写得小一些,*上一些。下面的“几”字第一撇的弯度要与左边的长撇有所区别,最后一笔横折弯钩要写得“放”一些,整个字上紧下松。3、指导写“病”。“病”第一笔为右点,落笔略重,应写得圆润饱满,横画左低右高,不宜过长;在横画起笔处下笔写长撇,与写虎头的长撇相比,这一撇略竖一些,因为左边还有两笔;第一笔为右点,第二笔为提,两笔之间应有响应;病字旁里面的“丙”字第一笔短横要比上面的横短,第二笔竖也较短,写横折钩时要与上面两横间隔均匀,横边不宜过长,最后在短横的中间起笔写上一短撇,点上最后一点。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三、作业抄写《幸福》,并试着再写两节。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培养学生敢说“不”字。教学过程:一、审题1、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2、对,我们应该学估拒绝。3、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二、学会思考:为什么要拒绝1、指名分别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2、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拒绝呢?3、交流,指出三种情况不合理的原因所在。4、对,我们要是非分明,要会思考,要弄清别人提出的要求什么地方不合理。三、学会拒绝1、面对这三种不合理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拒绝呢?这儿并不是简单地说一个“不”字,而是要婉转、诚肯地说出充分的理由,力求使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拒绝”。2、小组讨论怎样支拒绝,并试着分角色表演。3、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共同评议。4、除了这三种情况,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也会拒绝别人的要求呢?自由创设情景,练习拒绝。四、总结五、作业 自由创设一个情境,与同桌演一演“学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