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各具特色的民居》前置性作业 篇6

《各具特色的民居》前置性作业 篇6

2024-07-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通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了解客观民居以及傣家竹楼的建筑特色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比较、分析,理解不同民族的建筑特色。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特色建筑的热爱和赞叹。

  重、难点与关键了解客家民族以及傣族竹楼的建筑特点,体会祖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

  1、词语卡片

  2、cai课件(各具特色的民居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初识民居

  1、出示cai课件,说说你认识哪些民居。

  2、教师介绍:民居是人们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使用。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 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天我们就认识其中两个。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师:画出不同的语句,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与同桌交流。

  闽:福建省的别称

  粤:广东省的别称。

  奇葩: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葩,花。

  营垒:军营四周的围墙。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出示cai课件。

  3、回到文中,把难读或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4、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三、自主研读,合作梳理

  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2、教师指导,出示cai课件,让学生注意观察,再进行研究。

  (1)、研究内容:

  甲组: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

  乙组: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2)研读方法: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逐项解答。而后同桌合作,加以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画主要词句、标感受、列题纲等方法。

  3、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的结果,达成共识。

  四、反馈交流,了解民居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偏僻、边远的山区,为防盗版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成土楼。

  形状结构:土楼高15米,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形成圆形,宏伟壮观。

  文化内涵:两三百人聚居一楼,不分贫富、贵贱,平等分房,和睦相处,勤俭持家,追求吉祥,幸福与安宁。

  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建筑成因:居住地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竹楼有利于防酷暑和湿气。

  建筑材料: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楼板或竹篾隔层,屋顶用草排、木片或瓦片覆盖。

  形状结构:竹楼呈正方形,竹篱围着,分上下两层,结构简单,十分宽敞,别致美观。

  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架楼仪式如过节般热闹,请唱曲子,祈求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3、角色体验,练习表达,组织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大家介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以深化了解。

  4、教师小结:傣族人民常年居住在竹楼里,树满寨花满园,与自然合为一体,是多么幸福。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世界民居奇葩,它们就像地下冒出的蘑菇,又同自天而降的“飞碟”,是那般宏伟壮观。客家人平等聚居,和睦共处的淳朴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品读句子,感悟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列数字:墙厚1米,高15 米

  (2)、打比方:“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

  (3)、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

  (4)、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

  (5)、作比较:“……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六、课外拓展,迁移表达

  1、出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特色民居的图片或资料。

  2、出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七、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展示、介绍的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民居,是我们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 ,求发展的历史纪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向爸妈介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建筑成因

  建筑材料

  形状结构

  文化内涵

  (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引用资料)

  教后反思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关注到本课是一篇阅读性的说明文,要求一课时学完。因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将主要地时间与精力,放在学生自学了解、合作探究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建筑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上,并进行课内深化——请学生当导游解说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以及作了课外延伸,模仿课文自主交流其它的民居。虽然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拓展,介语文课的味道淡了,更像一节统合实践课。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还是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