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说课设计 篇13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说课设计 篇13

2024-07-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感悟语言蕴含的意义

  3、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地的情感,懂得保护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

  2、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预习生字词

  2、查字典,了解“神圣”的意思。

  一、质疑导入(2分钟)

  师: “神圣”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通过查词典,大家都知道了,“神圣”的含义是:“极其崇高而庄严的,不可亵渎的。”(生可能依然不懂)

  师:那你们觉得什么在你心中是神圣的?

  生:国旗、国徽、国家法律、母亲、人的尊严、革命……

  师:近来的新闻里,我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句子:“钓鱼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难道“这片土地”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好,就让我们朗读课文,从课文中领悟“神圣”的意思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词。(5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

  2、读准字音。嗡嗡、麋鹿、骏马、雄鹰、 潺潺、松脂、婴儿、眷恋

  3.这片土地是指哪片土地?

  生:是印第安人的领地。

  三、研读1-3自然段,理解“神圣”。(8分钟)

  1、提问:这片土地的“神圣”体现在哪里?带着问题,读文段。

  生:“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2、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让学生潜心默读,理解“圣洁”——神圣而纯洁。

  3、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我们”对待对待这片土地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是啊,西雅图极力描绘的美景,都是纯洁的,原始的,天然的,没有人工的痕迹,没有人为的破坏。而正是因为在印第安人的心中,土地是“神圣”的,所以他们敬畏自然,和大地上的万物和谐相处,视植物为“姐妹”,视动物为“兄弟”,以主人的身份去守卫自己的家园!)

  在这里,西雅图用大量事实告诉人们:“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4、提问: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5、再读2-3段,应读出什么?(读出这片土地的美丽,读出热爱之情)

  齐读。

  交流朗读的感受: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

  6、师:是呀!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印第安人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四、研读课文4—8自然段。(15分钟)

  1、学生朗读文段。

  2、这几段中,有一句反复出现的话,请大家找出来。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引导疑问:读了这句话大家有疑问吗?

  既然这片土地对于印第安人是那么神圣,他们是那么热爱自己生存的土地,为什么要“转让”?

  3、了解背景:这片土地是印第安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他们部落的领地。白人入侵,使印第安人逐步失去自己的领土。1851年,美国政府又以金钱购买为由,要印第安人放弃这片土地。身为酋长的西雅图已无力拒绝,只能转让。

  4、再读文段(5、7、8段),应该读出什么感情?(热爱、留恋、不舍、眷恋)

  生读。

  5、也许大家还有疑问,为什么他们不反抗?不通过战争来保卫领土?

  引导学生了解,白人占领印第安领地是不争的结果(要么战争到底,结果是死,土地万物也会遭到战争的破坏;要么放弃土地,迁居别处,但土地万物会得以保全):正因为印第安人对土地心怀虔诚,所以他们才选择放弃,借以保全土地及万物。此时的放弃,是的保护!

  此时的放弃更能折射出这片土地在印第安人心中的“神圣”地位。“神圣”一词在这里是如此意味深长!

  6、我们再读文段,还应读出什么感情?

  要读出西雅图被迫离开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时的无奈、酸楚和不舍,声声叮嘱,声声悲怆!

  生再读。评价。

  7、小组探究:为什么“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呢?

  全班交流,明确:这句话是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这句话反复出现,产生了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8、提问:在即将离开这片土地时,西雅图叮嘱白人要怎样做?要怎样对待这片神圣的土地?

  (1)善待河水。“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2)善待空气。“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你们要照管好它”

  (3)善待动物。“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五、研读课文9-11段(7分钟)

  1、读文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谈一谈,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2、师总结:

  3、同学们,我们终于明白,以西雅图为代表的印第安人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已不只停留在慨叹部落领地丧失的无奈,而上升为对大地母亲的深厚感情!

  他们呼吁,人类应还大地以“神圣”,应“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及大地上的万物,从而保护人类自己。其实,“神圣”的绝不应仅是“这片土地”,而是整个大地!心存“神圣”的也不应只是 “我们这个民族”,而是整个人类!西雅图的演讲让我们为之动容!

  3、齐读文段。

  六、总结升华(5分钟)

  1、大家猜测:白人听了这样的演讲,有没有被打动?

  的确,(出示图片)西雅图的演讲感动了白人,他们决定把这片土地命名为“西雅图”,这座城市被称为“常青城”,永葆生机与美丽!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牢记着西雅图的这句话: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