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理解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它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以饱含深情的笔调,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以及对土地的热爱。全文结构严谨。第1——3自然段用跳跃似的笔触描述了充满灵性的万物,总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我们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要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9——11自然段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
语言优美,诗情画意;内涵丰富,感情充沛,是本文的最大特点。文章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文中反复出现,一叹三咏,不仅表达了自身强烈的情感,也是读者情感的共鸣。
把握文本内容,感悟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保护环境,珍爱土地,全心全力真情保护自己的家园是本文的人文思想感悟点;体会语言的优美,感悟语言蕴含的意义,积淀语言表达方法与技巧是本文语言训练的着力点。
设计理念
教是为了不教,本,并不唯本。虽是印第安酋长的演说,但教师的教是借助于此,生发开去。一是让学生在自主、自悟中感受不仅是印第安人爱土地,爱家园,你、我、他都是土地的儿女,爱母亲,是儿女的天性和本质。二是新的课程强调人文思想的感悟要有所凭借和依托。不说语言训练的万能,但没有语言训练万万不能。吸纳优美语言,感悟语言魅力,是本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任务。三是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走出的路子,形成的风格,已有的经验仍需在教学中运用。诸如抓好朗读与指导,阅读评价的展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展开。不玩花样,不走过场,不标新立异,认认真真教,扎扎实实学是我所追求的。
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通过揣摩品味,感悟土地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 深入感受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人与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课前准备 1、了解西雅图、调查身边环境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初感神圣
1、齐读课题,“神圣”是什么意思?(崇高,庄严,不可侵犯)
2、请带着这种崇高而庄严的情感再次齐读课题
3、当你第一次看到课题时,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 ①、“这片土地”是指的那片土地?②、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③、作者为什么要用这句话做课题?
4、通过预习,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这片土地”到底指的是哪片土地?
师:西雅图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我们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品读课文感悟神圣
(一)品读1——3自然段,感悟神圣
请轻声阅读1——3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生轻声阅读,师巡视
2、交流汇报
第一自然段教学
你为什么画出这一句?你能带着神圣的情感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谈后读出神圣)
第二自然段教学(课件)
a、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神圣的?
b、第一自然段中哪个词也体现了这一个意思?请你读读好吗?
c、你们对他的朗读有什么建议吗?听了他们的建议,你怎么认为?请你再读读好吗?
d、同学们,读得怎么样?从他的朗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e、是啊,一切都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令人神往。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一段。
第三自然段教学(略教)
a、学生自由谈
b、围绕“家园”教学
师激情过渡:这是一个多么幸福、和谐、温馨的大家园啊!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和老师一起读这段话。
c、可是孩子们,这幸福、和谐、温馨的大家园将远你而去,你们看到的金黄柔软的沙滩,那预示着丰收的绿油油的耕地,那高耸的山脉,清澈的河水,这片神圣土地上的一切,都将不再属于我们印第安民族了。这是为什么呢?(播放课件:背景介绍)
【阅读教学就是实现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交流。此处背景资料的适时补充,帮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西雅图酋长及印第安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不舍。】
3、孩子们,了解到这些,如果你就是印第安民族中的一员,看到自己心爱的家园不再属于你,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难过、悲愤、伤心、不舍)
4、我们难过,我们伤心,我们悲愤,我们不舍,都是源于我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爱啊!让我们和西雅图酋长一起饱含深情地说一声——(师指课题生动情接读)
【文章诗意化的语言真切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此环节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了土地的神圣,领悟到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并通过深情回读课题,强化了情感。】
(二)、品读4——8自然段,感悟神圣
1、此时此刻,作为印第安部落的酋长西雅图最想对收购这片神圣土地的白人们说点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8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西雅图心声的句子。
2、生默读,师巡视。
3、你画的那一句?平时老师教育你们,对待困难能轻言放弃吗?那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放弃?(毫无希望、无可奈何、不得不放弃)
4、当你不得不放弃你心中的最爱时,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无奈、不舍、伤心、难过等)
5、这是深深的无奈啊!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无奈再读这句话。
6、“一定要记住”,这是西雅图对白人们的谆谆告诫啊!文中写了西雅图对白人们的几次告诫?每次都是告诫的什么?
书善待河水空气动物
7、怎样的对待就是善待?
8、西雅图在即将离开这片土地的时候,没有因为路途遥远而多要一匹骏马,没有因为缺衣少食而多要一粒粮食、一块布匹。而是反复提出了这样的告诫,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出示课件:“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你能读出河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吗?(生读)所以西雅图如此谆谆告诫白人们——(齐读第5自然段)
(善待空气和动物由学生用感情朗读来体现)
9、同学们,西雅图仅仅只要求善待这几件事物吗?你认为还要善待哪些事物?你能仿照课文带上西雅图的告诫说几句吗?(板书:……)
出示课件 因为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所以你们一定要善待。
10、同学们,现在你还认为课题这句话只是西雅图一个人对白人的告诫吗?还有谁?(印第安人民)印第安人民把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自己痛失家园的时候,还不忘反复告诫白人们应该善待这片土地上的一切,让我们和印第安人民一起深情地对白人们再说一声——(师指课题生再次激情读课题)
【语文课的教学就得立足文本。文中虽然只写了对白人的三次告诫,但并非只要善待这三件事物。通过学生带上西雅图的告诫适时补充,模仿课文对语言进行再加工,将语言诗化,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从而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三)、品读9——11自然段,感悟神圣
1、西雅图告诫白人们,不仅要自己善待这片土地上的一切,还要他们告诫子子孙孙,善待这片土地。为什么?请放声读9——11自然段,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细细体会。
2、指名说感受最深的句子及体会(可以结合课前调查的身边环境状况谈)
“任何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指导读)
3、同学们,你还认为课题中的“这片土地”仅仅只指印第安人居住的领地吗?(整个地球)这句话仅仅只是印第安人民告诫白人们的吗?(告诫全人类)同学们,这片土地是我们的母亲啊!她给予了人类生存必须的资源,生活在地球上的60亿大地的孩子都应该而且必须深深的爱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4、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用这句话作课题了吗?
5、让我们发自内心再深情地说一声——(师指课题生深情接读)
【三次回读课题,一次次引导学生探寻文章主旨,不断升华文章寓意,从而达到了预设的情感目标,同时也回应了开课时学生的质疑。】
二、拓展升华神圣
1、同学们,我知道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我们脚下这片神圣的土地诉说。请拿起笔将你内心最真切的话语写下来吧。
2、出示课件我深切热爱着的大地啊,我想对你说:
3、生写后指名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并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此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让保护环境意识扎根在学生心田,语言文字的芳香之味自然流淌。】
4、总结升华、激情:同学们,我们深爱着脚下的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一定会用真心,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让我们永远牢记并告诫世人们——(师指课题生再次深情读题)
5、下课。
板书设计
这片土地是 神圣的
善待
( 河水空气 动物……)
教后反思
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对语言的体会,思想内涵的领悟是有收获的。这得益于给了学生充分的读书机会,在读中适时地点拨指导,恰当地引入了评价环节,以读带讲,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内容的处理上抓住了重点,通过“善待河水”的行文段,让内容到形式,过程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显现。举一反三,让思想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较好的突破了难点。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融入社会是当今的大语文观所倡导的。教学中,我立足教材,有机拓展,深化发展。如 “西雅图还会告诫什么?”“西雅图仅仅是对白人的告诫吗?”等,都有度地引领了学生走出教材,走向更高的认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