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前板书上画了个大圆,镜头对准大屏幕上显示一张绿油油的荷叶,美丽至极!老师慢慢地在板书上给这个大圆画上了花瓣。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荷叶上。
师:这荷叶多美啊!你们说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呢?
生:绿油油的荷叶。
师:“绿油油”用得好,关注到了荷叶的颜色,还有呢?
生: 圆圆的荷叶。
师:好,从荷叶的形状来说。你呢?
生:大大的荷叶。
生:惹人喜爱的荷叶。
师:好极了!你们都挺喜爱荷叶的,谁带着你们的喜爱之情来读一读。(屏幕: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板书:荷叶圆圆)
(一个学生读得非常准确,声音非常甜美,读出了那种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师:读得真好!老师听出来了,荷叶又圆又绿。谁看到的荷叶比这位同学看到的还圆还绿呢?(同学们纷纷举手,老师示意大家一起读)
生:(齐声)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师:美丽的荷叶我们经常能看见,但是这么圆这么绿的荷叶我们却是很少能看见。所以就有人写了一篇课文叫《荷叶圆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课文的标题不仅用可一个“圆”字还用了两个“圆”字,谁来读读——
生1:“荷叶圆圆”。(读得平快)
生2:“荷叶圆圆”。(快而且没有感情)
生3:“荷叶圆圆”。(张开双手,读得很陶醉)
师: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大家都像她一样读一读。
生:(齐声)“荷叶圆圆”。(同学们张开双手的样子仿佛让人看见了一朵美丽的荷花)(各位老师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的好,你们张开手的时候,让老师感觉那荷叶是那么大那么圆。除了你们喜欢荷叶外还有很多的人也喜欢这么大这么圆的荷叶。是谁呢?我们翻开课文读两遍,看着课文的拼音,把所有的字音读正确。
(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自由的朗读着,读得很投入,很陶醉,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了文章。老师微笑着表扬各位同学。)
师:(师笑)你们的表现真棒,读得又快又好而且是带着老师的要求读的。读完了课文你们现在知道了,还有谁喜欢这又圆又绿的荷叶——
(同学迅速地全举起了手,用他们的手告诉老师:“我们都知道”。)
生:小蜻蜓也喜欢这又圆又绿的荷叶。
师:好!找到了一个还有吗——
生:还有小青蛙也喜欢这个荷叶。
师:对!还有吗——
生:小水珠也喜欢荷叶。
师:真好,表现真棒!还有最后一个谁知道——
生:还有小朋友也喜欢荷叶。
师:他们都找到了荷叶并且喜欢上了荷叶,那么谁能把这四个朋友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纷纷举手)
生:喜欢荷叶的有小蜻蜓,小水珠,小青蛙还有小朋友。
师:这样说可以,还有说得不一样的吗?把谁喜欢荷叶放到前面去说。
生:可爱的小朋友活泼的小青蛙还有亮晶晶的小水珠,美丽的小蜻蜓都喜欢荷叶。
师:说得真好,用了好几个连接词,说得很完整。谁能在他的基础上说得再简单一点。
生:小水珠,小朋友,小蜻蜓,青蛙都喜欢荷叶。
师:如果能在第三个和第四个朋友之间加上一个“和”字这句话就更准确了。来再试试——
生:小水珠,小朋友,小蜻蜓和青蛙都喜欢荷叶。
师:说得多好啊!同学们你们选择最简单,最正确的方式在座位上练习一遍。
(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自由地读着,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把四个小朋友组合起来读。)(老师巡视)
师:在这四个小朋友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小朋友呢——请找到“它”所在的那个小节连读两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老师的话音刚落下,同学们就开始迅速地找,然后自由地读者课文。其乐融融的享受课堂。)(老师一边巡视一边逐个指点着学生)
师:你们读给了同桌听读得非常的好,现在你们读给老师听,谁来——(纷纷举手)
生:我喜欢小青蛙……呱呱地放声歌唱。(最后一句读得非常的逼真)
师:读得很好,特别是最后一句。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课前一起放青蛙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青蛙的歌声是怎样的——
生:(齐声)呱呱地。
师:看看这个“呱”字,老师拿起课本)左边是青蛙的嘴巴,右边就好象是青蛙的叫声读什么?
生:(齐声)呱——
师:对,就这么读,哪个小“青蛙” 唱唱——
生:呱呱…(众笑)
师:还有哪只小青蛙来——
生:呱呱…我好喜欢这片荷叶。(众笑)
师:真好,读出了青蛙对荷叶的喜爱之情。还有“小青蛙”吗——
生2:呱呱呱呱。(语调非常的快一口气说了四个呱,但是没有感情)
生3:呱呱…(声音很滑稽)(哄堂大笑)
师:你是为了表达什么呢——
生:这里的虫子真多啊!(生笑)
师:这同学唱得不是很响亮,看来你的力气全用来吃虫子了。(哄堂大笑)
(老师又请了好几个学生唱,都唱得很逼真,学生也很享受这样的课堂,笑声不断。)
师:小青蛙的心情看来是真的很好,她把绿绿的圆圆的荷叶当成了自己的歌台。拿起你们的课本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小青蛙说……
生:(齐读)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板书:歌台)
师:你们看响亮的歌声真的引来了小青蛙,(屏幕显示:一只青蛙站在荷叶上。学生们盯着大屏幕。)你们想象一下青蛙把荷叶当成自己的歌台,青蛙在唱歌的时候是什么姿态啊?
生:两条大腿弯曲着,蹲着唱歌的。
师:好有一个词用得非常准确,就是“蹲”,当我们蹲着的时候我们的腿就要弯曲,所以这个蹲是什么旁啊——(纷纷举手)
生:(齐声)是“足”字旁。
老师拿起准备好的小纸板,纸板上写着蹲(dūn),一边指导学生读一边告诉同学们比划这个字。同学们认真地用手指比划着蹲字的一笔一画。(板书:蹲(dūn))
师:同学们嘹亮地青蛙的歌声还引来了谁,他是怎么喜欢荷叶的呢——
生:我喜欢小朋友,小朋友说:“荷叶是我的凉帽,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笑得比荷花还美呢。”
师:多美啊!(语气很肯定)小朋友把荷叶当成了自己的“凉帽”。(板书:凉 帽(mào))
(老师又拿出一张纸板,纸板上写着帽(mào))。
师:谁有好办法能更容易记住这个“帽”字。
生:右边一个“冒” (mào)左边一个“巾”合起来就是帽(mào)。
师:非常好!(表扬的语气)这位同学用结构法记住了这个字。你呢——
生:帽是用丝织品编织成的所以“帽”字是“巾”字旁。
师:联系部首的意义来记字,真厉害!“帽”字的右边是大有学问的。(一个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
生:我发现“帽”字的右边像一个人戴着一顶帽子。
师:(师笑)你真了不起!竟然连这个也被你发现了。同学们知道这个“帽”字在古时候是怎么写的吗——不知道吧!
(老师一笔一画的在黑板上写着古时候的“帽”字,并且详细解说着每一笔画的由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师: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这个字。(老师拿起手中的纸板)
生:(齐声)帽(mào)。
师: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写这个字。(老师在板书上了一笔一画地把这个字写下来)
同学们一边扬起手指一边盯着黑板读着“帽”(mào) 。
师:你们的表现真棒!这个字记住了吗——
生:(齐声)记住了!
师:我们平时戴帽子都是“戴”,而课文用的却是“顶”为什么呢?(板书:顶)
生:因为荷叶不像帽子有个洞,它是平的,所以小朋友应该是顶上去的。(屏幕显示: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笑得比荷花还美呢。)
师:说得非常好!“顶”字是借助头部的力量把荷叶给支撑起来。文章的帽子就是荷叶所以不是“戴”而是“顶”。明白了吗——
生:(齐声)明白!
师:真好!哪位小朋友现在也来顶着这片荷叶把这句话读一读。
(屏幕显示 :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笑得比荷花还美呢。)
生: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笑得比荷花还美呢。
师:你读得真好,你的脸红彤彤的。而课件上的小朋友的脸却是红润润的。你们知道“红彤彤”和“红润润”有什么区别吗——
生:我觉得“红彤彤”指的是水果,比如葡萄,而“红润润”指的是小朋友的脸。
师(师笑)你的回答有点道理,其实红润润是更能体现小朋友的脸蛋更加滋润更加粉嫩。
(老师把刚才回答问题的女生叫起来,让她再把这段话读一遍。)
生: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笑得比荷花还美呢。(这位学生一边读着一边做着可爱的手势。很形象很生动地把内容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师笑,生笑)
师:读得真投入啊!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齐声)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笑得比荷花还美呢。(读得非常投入也很有感情)(屏幕显示: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笑得比荷花还美呢。)
师:小朋友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笑得比荷花还美。小朋友一定还看到了什么让他那么快乐。他还看到了谁和荷叶做朋友了——
生:小水珠。
师:对,把小水珠的话读一遍。
生: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读得真棒!你们看出来了这颗小水珠什么特别的亮。
生:亮晶晶的眼睛。
师:对,小水珠的眼睛特别的亮。课文用了亮晶晶来形容。(老师拿起准备好的纸板,纸板写着晶(jing))来大家来读一读。
生:(齐声)晶(jing)
师:三个“日”组成就读晶(jing),天上的星星——
生:亮晶(jing)晶(jing)。
师:跟着老师把这个字写一遍。(板书:晶)(同学们很认真地很着老师的比画写着) 还有谁也喜欢小水珠的请你来读一读——
生: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读得真是好极了!小水珠是怎么躺在荷叶上的啊。
生:很舒服地躺在荷叶上。
师:好!水能用你的手和脚比划一下是怎么舒服地躺在荷叶上的。
(一个学生在原位上身体舒展开来,做了个躺在座位上的动作。)
师:看来你躺得真舒服。(纸板:躺(tǎng)板书:躺(tǎng))谁还能比她躺得还舒服的——
生:用手枕着后脑勺躺着。
师:那你们就用手枕着后脑勺躺下,随着风的摇摆左一摇,右一摇。(同学们全部躺在位置上,跟着老师的手势左右摇摆)(众笑)
师:你们觉得舒服吗,还觉得是躺在荷叶上吗?
生:很舒服,我感觉躺在摇篮里,很舒服。
师:真温暖躺在摇篮里,你们再读一遍。
生:(齐读)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多美的画面啊,看到这一幕谁也迫不及待地飞过来了。
生:小蜻蜓迫不及待地飞到了绿油油的荷叶上。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师:读得真好!请你做一个小蜻蜓飞翔的动作。
(这位同学张开双臂很舒展地摆动着,真像小蜻蜓在空中飞翔。(生笑)老师也边说着边做着飞翔的动作。)(生笑)
师:小蜻蜓觉得荷叶是他的“停机坪”。(板书:坪(ping)停机坪 )(纸板:坪(ping))同学把这个字读一读。
生:(齐声)坪(ping)‥(连续读了两遍)
师:除了在停机坪里见过这个“坪”(ping)字还在哪见过这个字。
生:草坪。
师:你们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
生:不知道。(纷纷摇头)
师:“坪”字的左边是“土”字旁,右边是个“平”字,它的意思是一大块空地。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字。
生:(齐读)坪(ping)。
师:你们读的时候要看见前面一大块平地,再请只小蜻蜓给我们读一读——
生: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
师:多美的翅膀啊!我们来看看小蜻蜓是怎样立在荷叶上的——(屏幕显示一只美丽的小蜻蜓)
(美丽的小蜻蜓立在荷叶上,轻盈的翅膀飞啊飞啊!可爱至极。)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大诗人杨万里写的诗句。小荷才露——
生:(齐声)尖尖角,所有蜻蜓立上头。
师:瞧!大诗人也是用的这个“立”字,(板书:立)就是因为大家都喜欢轻盈的小蜻蜓。大家起立我们一起来做“小蜻蜓”。
(同学们迅速地站了起来,张开了双臂,做着飞翔的动作。)(生笑)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的好,那你们再读一遍好吗——
生: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同学们一边做着动作一边读着这句话!)
师:同学们坐下来,多美的小蜻蜓,多美的荷叶啊!吸引了那么多的朋友。看老师的板书(小朋友 小水珠 青蛙 小蜻蜓)我们再来回顾下课文。小朋友说——
生:(齐声)荷叶是我的凉帽,小朋友头上顶着荷叶,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笑得比荷花还美呢。
师:读得真好,那青蛙说——
生:(齐声)荷叶是我的歌台……呱呱地放声歌唱。
师:好!小蜻蜓说——
生:(齐读)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
师:你们的表现太棒了,这些朋友都很爱荷叶。其实在荷塘里还有很多顽皮的朋友也和荷叶成了好朋友。在它们的眼里荷叶又变成了什么呢?它们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老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想回答了,老师巡视了一会儿。)(屏幕显示荷叶,响起了动画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有答案了吗——
生: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雨伞”,小蝌蚪躲在荷叶上,很高兴的游来游去。
师:说得真好!特别是句子用了一个“躲”字。还有谁——
生: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秋天”,小鱼儿在荷叶底下,欢快地荡起了秋千。
师:说得多像是美丽的童话故事啊!想象力真好。还有谁——
生:水虫说:“荷叶是我的游乐场”,水虫高兴的在荷叶上走来走去。
师:比喻真好,把荷叶比作了“游乐场”还有谁——
生:荷花说:“荷叶是我的伙伴”,我每天和他聊天﹑嬉戏。
(同学们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把荷叶比做自己的棉被,土地,运动场…)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再把这句话读一遍。(屏幕显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生:(齐声)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师:如此美丽的荷叶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也记住这篇课文。同学们下课!
生:(齐声)老师再见!
【专家评点】
感谢许老师精彩的演绎。徜徉在明媚的春光中,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儿童, “只拣儿童多处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如此叩问:语文教学的真谛究竟是什么?本次“千课万人”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似乎对此做了很好的回答:建构“生本课堂”。的确,以生为本的课堂,要求我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发展,投向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所呈现的有效教学行为。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获得者,江苏常州市局前小学许嫣娜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二年级《荷叶圆圆》一课,让我感受到了教师为学生发展所做的努力,让我聆听到了课堂中学生生命拔节的声息。
第一学段教学要关注什么?夯实字、词、句基础,培养阅读兴趣,为后续学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荷叶圆圆》一课中,我看到了教师对字、词、句教学的重视,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关照。教学中,教师采用结构记忆、联系部首意义、做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饶有趣味地认识字形。还从构字特点和字源考释等角度,引导学生区分字形难点,生动形象地加以记忆,并通过默记、书空、当堂书写等方法,对所学的生字及时巩固。字义教学则注重音形义相结合,通过字义比较、表演等方式,唤起学生生活经验,从而激发识字兴趣,理解生字。这样的预设依据课程学段目标和学生特点,是精心而周到的,也是科学而有效的。低年级句子教学,是在对课文句式默会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荷塘美景这一动人的情境巧妙地加以迁移,使得句式巩固既有形式又有内容,更有情感,在赞美荷塘美景的情感表达中句式训练目标得以达成。教学终了,教师还不忘让学生结合板书复述课文中的小故事。此时,形式、内容、情感达成了一种默契,多么和谐的教学场景!
如果说,注重夯实语言基础是《荷叶圆圆》一课鲜明的特点,那么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则是教师不遗余力希望达成的又一目标。课前谈话时由四个小圆一个大圆演变的简笔画“小魔术”,将文中的蜻蜓、水珠、青蛙、小朋友自然引出,多么有情趣;教学中,让孩子们学着青蛙高声地唱一唱,当蜻蜓快活地飞一飞,做水珠舒服地躺一躺,既学习了课文语言,拓展了学习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契合了儿童的天性,多么有意思;加之古诗的适当引入……教学就这样在愉悦的课堂交流中,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展开。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关注“生本”,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悉心呵护”,更要敢于“大胆放行”。本课的学习者是已经有一年半识字经验的二年级学生,因此,识字教学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放手,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重难点加以教学。识字教学也可以略微增加难度,从关注生字的识记规律拓展到词语的识记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费蔚 评点)
【短信互动】
159*7028许老师,一个“长大了的孩童”,用自己智慧的童心,以语文的方式,引领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着,快乐地表达着。
139*4662许老师随文识字教学潜移默化,入怀入心!精彩纷呈!
131*5666许老师的声音甜,语言美,向我们展示了一堂扎实的语文课。
137*0925许老师年轻漂亮,亲切和蔼,课堂生动活泼,我很喜欢!
189*5818如诗一般精炼的语言,如诗一般精彩的课堂,如诗一般精妙的构思,如诗一般精神的老师。
151*9965许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说:“你们用心灵的慧眼看到了许多东西。”说的真好!
139*4040许老师很亲切,那甜润的声音,甜美的笑容,真的能让小朋友把她当成长大的孩童。想请教她:贴在磁性白板上的是什么材料?怎么一放就贴上了?谢谢!
158*7991许老师的声音清脆而又甜蜜,真叫人爱听,也爱学。
150*8887软软的调,酥酥的音,学生的心软了,我们的心酥了.听许老师的课,就像听着一曲呢喃的江南小调,沉迷了,酥软了!
135*1277教师匠心的设计,不露痕迹中就带学生走进了课堂,走入了语文。用一个字就是妙。
131*5666学生在许老师的引领下,尽情的消费着课堂资源。
150*8898叶圆,荷绿;人美,音甜。不爱许老师难,不爱她的课堂更难。
135*9199许老师富有童趣的、充满智慧的语言引领孩子们徜徉在充满童话色彩的、诗意的池塘中,使人娜老师上的荷叶圆圆那无痕的识字教学和让学生在童话情境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深深地印在学生心里,也烙在我心中。
139*7131许老师的简笔画魔术变得妙:一妙扣人心弦;二妙训练表达;三妙自然导课。
130*2701荷叶圆圆:童一篇文本,童一个梦想!
138*6111许焉娜老师,一颦一笑,一言一语像磁石般吸引孩子的注意。把握课堂能力值得学习
【名师简介】
许嫣娜,女,江苏省常州市前街小学,著名老师,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