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根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长可达二十年。如果超过追诉期限但认为必须追诉,需要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应当立案。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连续或继续犯罪的从终了之日起计算。前罪追诉期限从再次犯罪之日起计算。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经过一定的期限后不再追诉,追诉时效期限根据个案的不同而不同。
具体规定如下: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对于不同类型案件有何不同要求?
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对于不同类型案件有着明确的要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但对于特定类型的案件,如人身损害赔偿、债权债务等,诉讼时效可能会有所不同。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则根据不同罪行的性质和刑事法律的规定而定,一般分为公诉时效和执行时效。行政案件的诉讼时效也有所规定,一般为六个月至一年不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案件,如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争议等,其诉讼时效也有相应的规定。因此,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要求,以免错过合理的起诉期限。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五年后不再追诉;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十年后不再追诉;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十五年后不再追诉;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经过二十年后不再追诉。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受追诉期限限制。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前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要求,以免错过合理的起诉期限。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三条 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条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