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资源基本含义: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二、水资源特性:
资源循环流动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两重性
三、水循环:
意义: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通过形态的变化,水在地球上起到输送热量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对于地球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水的不断循环和更新为淡水资源不断再生提供条件,为人类和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过程:太阳辐射能,蒸发成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水,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这种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循环叫自然界水文循环。
分类:大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小循环是指陆地或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四、水量平衡:
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成为水量平衡,它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水文循环中的特定表现形式。
五、全球水资源问题:
1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突出。
六、中国水资源问题:
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七、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利用评价、综合评价。八、
九、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定义: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时期的可供水量与需水量的供求关系分析
目的:测算供水量和用水量,制定水资源长期供求计划和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总体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1.供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预测未来,了解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3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要采取严格管理以实现供需平衡。
意义:开展此项工作,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社会和环境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在维护水资源的自然功能,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
1近期和远期相结合2.流域和区域相结合3.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
十一、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系列法:按雨情和水情的历史系列资料进行逐年的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典型年法:仅根据雨情、水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不同年份进行分析计算,而不必逐年计算。(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法)
二、典型念法又称代表年法,是对某一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只进行典型年份平衡分析计算。其优点是可以克服资料不全及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
三、供水量和需水量在地区和时间上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一级包括二级,最后一级为计算单元。过大会掩盖供需矛盾,分区过小又会增加计算工作量。分区在供需矛盾突出的地方,分区宜小,不同地貌单元和行政单元一画分为不同计算区。重要水利枢纽所控制范围单研究。
四、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包括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调水、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可供水量和以下因素有关:来水条件用水条件工程条件水质条件总之可供水量不同与天然水资源量,也不等于可利用水资源量,一般情况下,可供水量小于天然水资源量,也小于可利用水资源量。对于可供水量,要分类,分工程、分区逐项逐时段计算,最后还要汇总成全区域总供水量。
需水量可分为河道内用水和河道外用水。河道内用水包括水力发电、航运、放木、冲淤环境旅游等。河道内用水一般并不耗水,但要求有一定的流量、水量和水位,其需水量应按一水多用原则进行组合计算。河道外用水包括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城市用水又分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
五、水资源系统供需平衡的动态模拟分析方法包括
1.基本资料的调查收集和分析
2.水资源系统管理调度
3.水资源系统的管理规划
其特点为:1.可以综合考虑水资源系统中各因素水时间变化及随机性而引起的供需的动态变化。2.反映出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也能够反映出地域空间上的水供需的不平衡性。3.该方法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中的模拟方法,仿真性好,能直观形象地模拟复杂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和管理运行方面的功能,便于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供需状况以及采取对应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六、建模就是要把实际问题概化成一个物理模型,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有关变量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应尽可能的简单,所选择的变量应最能反映其特性。
检验:所建的模型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要经过检验。检验的一般方法是输入与求参不同的另外一套的历史数据,运行模型并输出结果,看其与相应的实际记录数据是否吻合,若能吻合或吻合较好,反应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所建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正确性,模型的运行结果是可靠的。若和实际资料吻合不好,则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七、节约用水的涵义:
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发展水平,通过法律法规、管理、技术与教育手段,以及改善供水系统,减少需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的损失与浪费,合理增加水可利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环境、生态、经济效益的一致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用水量组成: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与工业人员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和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等。其中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城市用水量定额:城市用水量定额是在一定期限内、一定约束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一定核算单元所规定的用水水量限额根据城市用水量的组成划分。其特点为:时效性,受多条件限制,针对不同用水对象制定,核算单元因城市用水量组成类别而异。
城市节水水量指标: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取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减少量、人均日生活用水取水量、第二、三产业每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主要用水工业单位产品取水量。率度指标: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供水有效利用率,城市污水回用率,第二、三产业每万元增加值取水量降低率、水资源利用率、节水率。
节水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2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3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4指定用水量定额,实行用水计划管理5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
八、工业节水
工业节水水量指标: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工业用水量定额
率度指标: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新水利用系数、水的损耗率、循环比、回用率、重复利用率、比差率
工业用水量定额:是一种绝对的经济效果指标,因此它是衡量企业内部、地区、工业行业与企业用水水平的主要考核指标是进行工业用水水平横向、纵向比较的统一尺度,其可比性、指导性强。
工业节水措施:1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建立节水型工业
2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3加强企业用水行政管理,实现节水法制化4提高工业生产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九、农业技术指标体系
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节水效益
节水技术: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局部灌溉、控制性根系交替灌溉技术、波涌灌溉、渠系防渗、田间节水与农艺节水、负压差灌溉、节水管理
十、污水再利用
污水经过处理后作为一种新能源,用于工业、农业、及环境等用水,使之成为水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水质标准:1对人体健康不应产生不良影响2对环境质量和生态循环不应产生不良影响3用于生产目的的不应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4再生水应为使用者及公众所接受5再生水水质应符合各类用途规定的水质标准。
处理技术:1去除水中的大块漂浮物、悬浮物、油脂、毛发等2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等3.去除水中残余的有机物、悬浮物、氮磷营养物、溶解固体及细菌等。
一、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概念: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水源枯竭,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节约用水,同时也要顾及环境保护要求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在水质方面,要制定法律法规,监控,防治污染和公害,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水资源保护目的: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积极开发水资源,实行全面节水,合理与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污染调查包括:现状、污染源、污染途径以及污染环境条件
监测包括:地表水水质监测、地下水水质监测
水质评价的方法包括:一般统计法、综合指数法、数理统计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浓度计数模式法、hamming贴近度法。
二、水污染定义
我国给出: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看,造成水质恶化现象。亦即凡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水污染。
三、水下水污染特征:隐蔽性,发生在地表以下的空隙介质中,地下水已遭到相当程度的污染,往往从表观上很难识别,仍然表现为无色无味。难以逆转性,地下水一旦遭到污染就很难得到恢复。延缓性,含水层上部包气带土壤先经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作用才会。地标水污染特征:可视性强,易于发现;其循环周期短,易于净化和水质恢复。
水体污染三要素: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
三、物化生作用
恶化作用:1富营养水质,有机物分解,溶氧降低,厌氧细菌微生物藻类低等动植物繁殖,高等动植物死亡,水体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遭受极大破坏。2水体环境条件和有机污染负荷的改变,改变污染物质化学结构进而改变毒性。3沉积作用使大量有害且难分解额污染物在水体底泥中积累,在食物链或营养链中高度富集。
净化作用:稀释,沉淀,吸附,分解
四、保护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用水,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强化地下水的人工补给。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带。强化水体污染的控制与管理。实时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五、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应按照不通水与特点进行水质定量预测,并考虑当地具体
条件,保证在规划设计的水文条件、污染负荷以及供水量等,保护区的水能满足相应的标准。
地下水保护区范围,应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供水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分布确定,井保证开采规划水量时能达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
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应防止水源地附近人类活动对水源的直接污染;应足以使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在向取水点输移过程中,衰减到所期望的浓度水平;在正常情况下保证取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一旦出现污染水源突发事件,有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的时间和缓冲地带。尽可能小
六、地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减少污水排放,内源治理。
七、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污染包气带土层治理:物化修复技术,生物修复
污染地下水治理:物化技术,生物净化技术,反应墙技术,抽出处理技术
八、水源地选择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关键确定取水地段位置与范围1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透水性强厚度大层数多分布面积广补给条件好2水源地地质环境3水源地经济安全性和扩建前景。
小型分散式:以上原则以及强含水裂隙带及强岩溶发育带的分布位置;汇水补给面积。
九、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类型
管井,应用最广。适用于任何岩层与地层。
大口井,浅层地下水(井室,井筒,进水部分)
复合井地下水较高含水层厚度较大(非完整式大口井和井底下设管井过滤器)
辐射井厚度薄,埋深大(大口径集水井、集水管)
渗渠造价高,很少采用(分集水管集水廊道,完整非完整)
十、管井构造:井室:主要作用是安装水泵,并维护其正常运行,应有一定的采光采暖通风
防水防潮设施。井管:也称井壁管,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不弯曲、光滑圆整,便于安装水泵和井的清洗维修,由于长期埋置地下,故需有较强的抗蚀性。过滤器:其作用是保持水井取得最大出水量,延长使用年限。选择不当会造成水井大量涌砂,地面塌陷等,是管井构造的核心。沉砂管:防止尘沙堵塞过滤器,直径与过滤器一致,长度,可按井深确定。
增加出水量措施:
真空井法:是将管井全部或部分密闭,进行负压状态下的管井抽水,达到增加出水量的目的爆破法:适用于基岩井。将炸药置于爆破器内,吊入井中预定位置起爆,增强基岩含水层透水性
酸处理法:适用于可溶岩地区,以扩大串通可溶岩的裂隙和溶洞,增加出水量
管井施工:凿井:冲击钻井:依靠钻头对地层的冲击作用凿钻井孔
回转钻井依靠钻头旋转对地层的加削挤压研磨破碎作用来钻凿井孔。
井管安装、填砾、管外封闭,洗井和抽水试验,管井的验收
一、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要求
设在水质较地点2.具有稳定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水深3具有良好地质地形
及施工条件4靠近主要用水地区5应注意河流上的人工构筑物或天然障碍物6避免冰凌影响7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
二、地表取水构筑物基本类型:固定式、活动式、山区浅水河流
三、移动式:在水源水位变幅大,供水要求急和取水量不大时(浮船式、缆车式)
浮船式:投资少,建设快,易于施工,适应性和灵活性,含沙量少
浮船数目应根据供水规模、供水安全程度确定。浮船应在各种情况下均能保持平衡与稳定。压水管与输水管之间联络官应当转动灵活。浮船需采用缆索撑杆锚链等锚固。
缆车式:移动比浮船方便,受风浪影响小,比浮船稳定,投资大。适用于水位变幅大,涨落速度不大,无冰凌和漂浮物较少。小型供水一般设置一部泵车。坡度一般为一部泵车设置一根输水管。输水管沿斜坡或斜桥敷设。绞车制动装置电磁铁刹车和手刹车。(制动保险装置)
四、山溪河流浅水
堤坝式取水:当山区河流取水深度不足,或者取水量占河流枯水量的百分比较大,推移质不多时,可在河流上修筑堤坝来抬高水位和拦截足够的水量。
1固定式堤坝取水:拦河低坝、冲砂间、进水闸或取水泵站。
底栏栅取水构筑物:通过坝顶带栏栅的引水廊道取水,成为底栏栅取水构筑物。适宜在水浅、大粒径推移质较多的山区河流,取水量较大时采用。由拦河堤坝、底栏栅、引水廊道、沉砂池、取水泵站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