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理实验报告范文

生理实验报告范文

2024-06-2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生理实验报告范文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感觉实验

同组成员:

组别:第6组

室温:24

实验日期:2015.5.15

实验1:辐辏

双眼视力要求左右眼睛里的图像合二为一。只有当图像落在视网膜左右相应的部位置时,才能将一个物体的两个图像融合为一,否则会出现重影。

实验2:适应性调节(聚焦)

眼睛能够通过改变瞳孔的形状(变焦)调节视力。

1.挡住或者闭住一只眼睛,拿一个别针放在另外一只眼睛前面15cm处,并让这个别针与远处的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

2.当你看远处的物体时,别针就变模糊,不在焦距内了。

3.而当你看别针时,远处的物体变模糊了。对近处物体(别针)的适应性调节似乎费力一些。

4.如果戴眼镜,请取掉,挡住一只眼睛,拿一个别针,向前伸直前臂,在看着别针尖端的同时,慢慢地向眼睛处移动别针,直到模糊时。别针被看到的最短距离就是“近视点”。用尺子测量这个距离,将数值填写在表中,看一下你是否是近视。

测得的近视点如下:

实验3:跳动抑制你能够看到你自己的眼睛移动吗

1.面对着你前方30cm-60cm处的一个镜子。

2.交替地看你左右眼睛里的图像。

3.你能够察觉到你的眼睛在移动吗

4.如果你们组的其他成员在你进行观察时也在看你,

5.他们察觉到你的眼睛在移动吗

在交替看左右眼里图像的过程中,看近处的物体较容易观察到左右眼的移动,看远处物体没有观察到眼睛的移动,当别人能观察到自己的眼睛在移动时,自己也能感觉到眼睛移动。

实验4:盲点

每个眼睛的视野里都有一个盲点,称为视盘,是视网膜的一个部分,这个地方没有光感受器。

1.取一支felt-tipped笔,笔芯为黑墨水,笔套为白色。用一片白纸卷住felt-tipped笔,只将黑色的笔尖露出来。

2.在一张白纸上标记一个小“_”。闭上左眼观看约25cm处的“_”标记,头部保持不动,一直看着那个“_”标记。

3.将笔从“_”标记的右侧移出,在某一个距离,笔尖看不见了。在纸上的这个地方,作点标记。

4.继续向右侧移动笔,直到再看见笔尖。再作一个标记点。

5.用同样的方法,标记出盲点的上下界限。

6.你就可以非常精确的画出盲点的整个周长了。

每只眼睛的盲区为一个椭圆形

实验5:对视网膜的机械刺激

眼睛的成像与照相机相同,视网膜上的影像是倒置的。进入眼睛视网膜一侧的光线,在视野的对侧产生视觉反应。压迫眼球,机械刺激视网膜,也能产生一个颠倒的视觉反应。

1.双眼球向左凝视,闭上双眼,保持一会儿。

2.用手指轻轻地压在右眼球的右侧眼角处,注意视觉里的影像。

3.上下滑动手指,注意视觉里影像的移动方向。

4.双眼球向右凝视,同样用手指轻轻压在右眼球的左侧眼角处,再注意视觉效果。你会发现,刺激产生的主要视觉反应是一个光圈,或者是一个光碟,位于刺激处对面的视野里。眼睛右侧视网膜的刺激,在视网膜的左侧产生反应,反之亦然。

能产生一个颠倒的视觉反应

实验6:正向后像

视网膜光感受器对光的反应缓慢,持续时间长。短暂的视觉刺激反应比长久的视觉刺激更容易产生后像。

1.面对一个明亮的视野屏,比如光线照射的窗子,或者一个强光照射的板子。

2.闭上双眼,再用双手挡住眼睛,等待30秒钟。

3.然后移去双手,快速睁开眼睛,再闭上眼睛。

4.就会有一个后像产生。视野屏中的那些明亮特征仍然会在视觉中保持一段时间(大约一秒钟)。

闭眼,用手挡出眼睛,视野慢慢变暗。快速睁开眼睛,再闭上眼睛,视野里有明亮物体的影像,慢慢消失。

实验7:反向后像

当视网膜光感受器受到光线持续刺激时,其敏感性降低,反之则增高。视网膜这种对明、暗光线的适应性,让视觉功能对光强度有一个很大的适应范围。这样就会有一个副作用:反向后像的产生。

1.将一个黑色物体放在一张白纸上,或者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色的正方形。

2.一直凝视黑色物体30秒钟。尽力保持凝视,不要眨眼睛。

3.30秒后将视线转在一张浅灰色的纸上,即可看到刚才注视物的后像,图像会持续几秒钟,而且与原来的物体比较,后像的色彩是个反向的(黑色物体给出一个明亮的后像),所以称为反向后像。

4.用彩色的物体再试,注意后像的颜色变化。比如,红色物体出现绿色后像结果

灰色纸上有白色物体的后像,慢慢消失,约2s;将黑色方块换成红色,后像为蓝绿色。

实验9:视觉信息

大脑需要多少视觉信息

1.观看左侧的图像,你能够认出他是谁吗

2.调试一下距离,再试看。如果你是近视,取下眼镜试看一下,有帮助吗看清楚是谁了吗

戴眼镜不能看出来,摘下眼镜,能看出是爱因斯坦。

实验10:幻视

在这一部分,介绍几种熟悉的幻视。

1.赫尔曼幻视

这是在18__年,XXX在看一本由J所写的关于声音的书时,在Tyndall排列的矩阵图形中看到的这个幻视。

观察左侧图1,描述你的所见。

白色的交叉道中出现了灰色的原点,当时当定睛看某一个灰点时灰点却消失,其他地方仍有灰点。

2.一个难以忍受的几何体

观察左侧图

第一眼看上去是一个三角形图像,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扭曲的结构。

实验11:色盲

从背景资料部分我们知道,大约有5%的男性在色彩感觉方面存在各种缺陷。这张图和下一张图可以测试一下你在色彩感觉方面的问题。

这张图用于临床色盲检测和分析,如果不能辨认出图形中的色彩,你可能会有色彩感觉方面的问题,应该去看医生,进行确定。

1.石原彩色视力测试图

石原色彩测试是对红绿色彩缺失的测试,是最普通的色彩测试。它的名字源自设计者S博士(1879-1963),一位东京大学的教授,他在19__年首次发表了他的这套测试图像。全部测试图由38块图版组成,这里有9个图像。

1.按下左侧的翻页按钮,观看每一个图像。

2.3秒钟内说出你看到图像上的数字。

3.然后点击图像,另一个窗口出现,将会告诉你,什么是正常的,红绿色盲者看到的是什么

两人均视力正常,色彩辨别无障碍

实验11:色盲(续)

2.几种色盲者所见举例

有多种色盲,左侧图中就是色盲者所见。

点击按钮,观看左侧的四个图像,描述每一种色盲的色彩缺失。

绿色盲:绿色和红色消失红色盲:红色和绿色、蓝色缺失

蓝色盲:黄色、绿色缺失

实验12:两点识别力

在本次实验中,将看到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在身体不同部位的不同感受强度。步骤:

1.取一个金属回形针,拉直,然后把它弯成U形状针,U形口的距离为10mm。

2.用U形针的两头轻轻的按在实验者伸展开的手上,问他感觉到的是一点,还是两点。加强两点刺激,让实验者很容易感觉到。

3.让实验者闭上眼睛,将两头间距离减小,多次改变两头间的距离,直到实验者能够区分出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也可以用回形针的一头,反复按压实验者指头,测试其反应的真实性。

4.用尺子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5.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重复3和4步骤(比如在指尖、在手背部、在前臂的背部、在身体的后背)。

完成左侧列表的填写。

指尖,手心较其他部位的识别力较强

实验13:触觉

在本次实验中,将论证触觉。

步骤:1.让相邻的两个指头相交,如图示。大多数人发现把中指放在食指上很容易。

2.放一个带有V形间隙笔帽的笔在两个指甲之间,并轻轻的前后移动。描述你的感觉

中指放在食指上很容易,中指靠近掌骨处较累。

实验14:温度感觉

许多感觉系统对一些连续稳定的刺激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适应性反应。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就是这样的。因此对冷热的感觉是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决定的,不是温度本身。

1.取三个容器(小桶或者大烧杯)一个装热水(不要太烫)一个装凉水,另外一个装温水

2.实验者将一只手放入热水中,另外一只手放入凉水中,时间为30秒。

3.然后将双手放入温水中。

4.取长度和粗细一样的一个金属管和一根木棒。

5.将二者放入冷水中一分钟,然后取出,试一下哪一个更冷一些为什么结果

感觉金属棒比木棒更冷

练习15:味觉与嗅觉

味觉与嗅觉是通过化学感受器起作用的,实际上味觉的大部分源自嗅觉(气味)。步骤:

1.让受试者闭上眼睛,捏住鼻子,不要让气流通过。

2.取准备好的一小块苹果放在受试者的嘴里,请品尝确认。

3.然后换一小块马铃薯,再换一小块洋葱,品尝确认是相当困难的。

4.松开受试者被捏住的鼻子,使其呼吸,然后重复第2、3步骤,这样就容易确认了。

描述并讨论所观察到的情况

苹果:味道略酸,口感脆

土豆:没味道,口感脆

洋葱:味道辣,口感无前两者脆

实验16:味蕾的分布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头上,上腭和咽部也有一些。味蕾有五种:甜、酸、咸、苦和美味"umami"。美味"umami"感受器能够感受谷氨酸盐的味道。每一种味蕾分布在舌头的特定部位。

1.取几个小容器,按照下列要求制备:

糖水:大约15g糖加入50ml水。盐水:大约5g盐加入50ml水。柠檬酸水:大约2g柠檬酸加入50ml水。Tonic水:含有奎宁(比如CanadaDryorSchweppesTonicWater)。

2.用棉签蘸一点糖水,

3.将棉签放在实验者舌头的背部,问感觉如何扔掉棉签。

4.换一个新棉签蘸一点糖水,测试一次舌头侧面的感觉。换一个新棉签蘸一点糖水,测试一下舌尖部的感觉。如图所示位置即为你要测试的部位。

5.用盐水测试,注意咸味觉的分布。

6.用柠檬酸水测试,注意酸味觉的分布。

7.用苦味道的溶液测试,注意苦味觉的分布。

感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部分。舌头不同的地方辨别能力不同。

实验17:关节定位感觉

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接受运动感觉而改变关节的定位。这种感觉的效果很容易证实。

1.让实验者伸出一只手,手掌向上,手指伸直。

2.用你的拇指和食指夹住实验者的食指的两侧。不要上下夹住,这样会影响其上下移动。

3.告诉实验者:指头向上,实验者指头向上抬起。然后再告诉实验者:指头向下,实验者指头向下回到原位。

4.蒙上实验者的眼睛,进行测试,观察其判断手指运动方向的能力。试一下大小幅度不同的移动。

手指运动较灵敏,上下方向没有错误,大小幅度也没有错误。

实验18:半规管

半规管位于头骨颞骨区,是内耳的一部分,半规管内充有内淋巴。半规管的作用是感觉头部在空间的转动。本次实验需要一个转椅。

1.实验者坐在转椅上,双脚也放在转椅上,闭上眼睛。

2.在旋转时,让实验者说出旋转的方向。用几种不同的旋转速度和不同的持续时间对实验者旋转感觉能力进行测试。你可能会发现非常轻微的旋转都能被察觉到。

半规管能够感觉旋转,但是不能使身体定位。你可以试一下,让实验者进行几次旋转后,再问他面对的是什么方向,他的方向感就不确定了。比如在一个方向上走直角转弯等。但是,测试不能只进行直线方向,因为实验者可能会受到其他方向的暗示。周围光线的强度也可以影响旋转,所以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有些实验室也可能有声音的暗示。

描述你的观察

转速较慢时能感觉出旋转方向,但是当快一些旋转时被试者较难辨别出旋转方向。

显示全文